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新青年麻醉论坛 首页 讲座指南 查看内容

胡灵群教授:"不能插管 - 不能通气"给氧的那一刻

2015-4-11 08:49| 发布者: xyz-cn99| 查看: 10372| 评论: 10|原作者: 论坛助手

摘要: 问1:产科麻醉最可怕的问题是什么? 答 :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是最危险的一种产科麻醉情形。一旦发生在母婴出现生命危险的5分钟即刻剖宫产,关系到两个生命,生死就在一瞬间。 问2:发生了“不能插管-不能通气 ...
问1:产科麻醉最可怕的问题是什么?
答 :"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是最危险的一种产科麻醉情形。一旦发生在母婴出现生命危险的5分钟即刻剖宫产,关系到两个生命,生死就在一瞬间。

问2:发生了“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怎么办?
答:这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事件,所以更重要的是怎么避免这一恶性事件!英文里有两个词:Preemptive和Proactive,是处理这种临床情形的关键词。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但从效果上比其他现在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优越,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母婴生命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变镇痛药物为手术药物,在5分钟内娩出胎儿。在这种“预见性医疗”思维下,在高危剖宫产试产产妇,提倡“超前分娩镇痛”-在产程启动后,即使产妇没有镇痛需要,也应该放置硬膜外导管。


问3:哪些是剖宫产高危产妇?
答:这些产妇包括: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巨大儿/头盆不称可能,胎心异常,子痫前期,双胎、多胎妊娠,臀位或其他胎位异常,重度肥胖,某些伴有内科疾患的产妇,如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问4:上述规定好像都是列在分娩镇痛禁忌症上,这让我们变得很纠结,应该如何是好?
答:即使不分娩镇痛,作为一名麻醉医生,随时面临这类病理产科病人,面临困难气道的挑战。研究发现全麻剖宫产的产妇死亡率为百万分之32,区域麻醉(硬膜外或腰麻)剖宫产则是百万分之1.9。而产妇困难气道发生率为1/250,是非产妇的10倍之多。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已经公认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2002年美国妇产科学会发布的第36号临床公告(2013年重申)中就已经指出,产科医护人员应该鼓励剖宫产高危产妇,尽早椎管内分娩镇痛。美国产科麻醉发展后,让他们的麻醉相关产妇死亡率,从1980年代产妇死亡原因排列中第六位,1990年代第七,降低到了2011年的第十位。包括超前硬膜外置管在内的区域麻醉普及,是其中一个关键临床举措。


问5:如果按照现行局麻下剖宫产,那就不会有麻醉医生的问题,也不算麻醉并发症了吧?
答:局麻下剖宫产,或者没有麻醉下的剖宫产,只听到过两次。1),一次是前面提到的“不能插管-不能通气”的即刻剖宫产情况下,发生在美国西北大学普林蒂斯妇女医院产房。最后只有唤醒产妇,在局麻下实施剖宫产,保全了母婴的生命(见下面英国气道指南)。2),美国华盛顿大学产房一位500多斤重的产妇,即刻剖宫产情况出现,无法进入手术室。当然,在濒死期剖宫产时,不需要给麻药。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管理是现代麻醉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尽管现在还没有正式把麻醉医生改用“围手术期医生”的称号,但是,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在2014年已经开始使用“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围手术期之家)”思维。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包括疼痛在内的生命体征管理,自然成为麻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麻醉医生在场,从医疗质量角度,这还是麻醉问题。麻醉已经远远超过了打“麻药”这个概念,没有麻药就不是麻醉问题的逻辑显然不成立。在这些情况下,麻醉医生不但需要在场,而且是现场主力,甚至医疗小组的领导。如果有意回避这类临床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医学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变成医生?这类远远超出这里讨论范畴的问题。也会因为已经掌握了医疗手段,见死不救,而受到全世界同行,和道义上的谴责。
0?wxfrom=5.jpg

问6:如果一切按照"超前置管"办事,还是在5分钟即刻剖宫产时,产生了“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情形,如何应对?
答:确实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作者在工作了十年以后,终于出现了一例肥胖产妇:分娩镇痛几个小时后,镇痛效果不满意。下午交班时,决定马上重新置管,防止突发事件。在走向产房,准备重新置管的路上,产房警报响起,胎心异常,即刻剖宫产!→ 马上去手术室!→ 在转运途中,给硬膜外管手术剂量!→ (到了手术室后)边除氮,边按监护,准备全麻诱导!→ 确认是否存在硬膜外麻醉平面?报告:没有任何平面!→ 确认产科医生一切就绪,快速诱导麻醉!→ 插管 - 失败!→ 喉部重压防误吸,面罩通气 - 失败!→ 口咽气道-鼻咽气道-双手双人通气:接二连三地失败,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放置喉罩,能够通气!→ 通知产科动刀,小孩降生!→ 可血氧回升到85%左右,不再上升了:“误吸”了 - 第一反应!→ 手术室的空气凝固了,麻醉团队,焦急地等待下一道命令:怎么办?→ 纤支镜经喉罩插管--成功了!产妇有救了!→ “误吸”,氧分压怎么办?→ 经气管吸引,尽可能吸出误吸物:出乎意外的消息 - 没有发现吸入物!→ 大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氧饱和度100%!这一刻,手术室全体同仁,欢呼起来!亡羊补牢成功!


问7:产妇“不能插管-不能通气”的情形和普通女性比较,有什么特点?
答:除了前面提及的产妇困难气道比常人高10倍以外,有以下三大特点:1),误吸可以发生在所有产妇,是美国历史上,产科麻醉致死的一大原因,也是产科麻醉界被告上法庭最多见原因;2),氧气库存(功能残气量)减少,母婴二人的氧耗大,容易出现低氧血症;3),在即刻剖宫产情况下,“不能插管-不能通气”后,像急诊手术一样,没有唤醒后重新选日期手术这一选项。往往时间紧迫,马上可以危及母婴的生命。


问8:有专业组织制定过产科麻醉困难气道管理的专项文件?
答 :2014年,“英国气道管理学会”专门提供了《产科麻醉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供大家讨论。在出现“不能插管-不能通气”后的路径如下:0?wxfrom=5.jpg

问9:有没有哪种情况,“不能插管-不能通气”后,应该唤醒产妇,暂停剖宫产?
答:国气道管理学会2014年出了产科麻醉气道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情况下,可以唤醒产妇,暂停剖宫产:●母亲情况良好●胎儿情况良好●麻醉医生没有经验●病理性肥胖●手术复杂,预计出现产后大出血●刚进食●面罩通气失败●气道水肿明显或出现喉鸣音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在两取一选择的时候,母亲优先!(注:产房需要双签字分娩镇痛的单位,违背了这一医学伦理准则)附图↓↓↓
0?wxfrom=5.jpg

问10:不是说孕产妇都是误吸高危病人,前面那个例子,为什么没有出现误吸呢?
答:1),美国历史上的教训已经告诉大家,误吸要死人,误吸也会出现医疗纠纷,所以为了改进这一状况,《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产科麻醉指南》的各个版本,《美国妇产科学会临床公告》的有关文献,都反复强调,产妇在产房待产和分娩期间的禁食。对于禁饮问题,最近出现了一些松动,允许非剖宫产高危产妇(上面罗列的),可以适量饮用清亮饮料(详见:"致亲们:这是肿么了,产妇不能吃东西,说是性命交关?-99问系列"或微信回复“禁食”,快速查阅);2),不仅如此,这位产妇在去手术室的途中,麻醉医生给了胃复安,雷尼替丁,枸橼酸合剂(详细见:致产房:产房联合军演 – 玩命的五分钟(经典版)或微信回复“产房演习”,快速查阅);3)还使用了快速全麻诱导技术。

问11:什么是快速全麻诱导技术?
答:这是为了缩短病人从意识消失到气管插管完毕这段时间设计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使用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内容物排空,中和胃酸的药物;2),采用环状软骨后压阻断胃食管反流;3),快速起效的静脉诱导药物:镇静类和司可林;4),采用自己最熟悉的喉镜片;5),采用比常规小一号的气管导管,并加导丝。

问12:我们在产房里不禁食,产妇们都认为,只有吃了,才有力气生小孩。一个饱胃产妇,在即刻剖宫产时,是否只能局麻下做,不能全麻?
答:在产科麻醉发展的今天,尽管这种情形在产妇禁食等一整套临床措施下减少了,但产妇这个整体人群的误吸是一个大问题,从急诊室来的即刻剖宫产,也时有出现。这些产妇并没有禁食。包括快速全麻诱导在内的产科麻醉,在全麻下剖宫产是常规方法。从问9中看到,在没有产科麻醉经验,遇到饱胃的产妇,”不能插管-不能通气“情况下,可以唤醒产妇,考虑其他方法麻醉。这种情形在前面也有例子,按照这家医院的年分娩量,它的发生率在十五万分之一。(胡灵群医生 供稿;美中佛里达州大学医学院麻醉科副教授 黄建宏医生 审稿;胡灵群医生 主审;图片来自网络 出自无痛分娩中国行)

11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飞人大侠 2015-4-11 19:42
经常遇到饱胃产妇做剖腹产,值得学习!
引用 dypsxjl 2015-4-12 07:32
实用的解答!
引用 丹江口 2015-4-13 21:03
我们这产房无痛分娩的还是没有禁食,期待更新观念呀。还有就是他们往往非要等到3个公分以后才喊我们。
引用 meiwuliliang 2015-4-14 17:45
很是实用,值得每位国内同仁借鉴、落实!
但国内尤其是在大型综合医院从来就不把产科麻醉当回事,至于产科的困难气道、抗凝等围术期产妇安全问题更无人去深入关注!更何况广大基层单位的诊疗理念呢?!
引用 钦差大臣 2015-4-15 05:39
应该让产科医生学习一下,我们工作才好处理
引用 yuxiuyan 2015-5-24 14:21
学习啦 希望有更多类似的临床知识可以分享
引用 yudeyong123 2015-10-22 00:01
学习了,很经典,确实工作中经常用到谢谢分享
引用 我们的天空 2016-1-5 10:10
学习了,碰到好几次了,都是用升压药,效果不好
引用 77882330 2016-4-15 11:02
很是实用,值得每位国内同仁借鉴、落实!
引用 13057105 2016-5-12 06:50
重新再学一次,今天遇到了

查看全部评论(10)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8-26 08:54 , Processed in 0.11781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