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新青年麻醉论坛 首页 讲座指南 查看内容

专题:超声引导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2019-8-18 08:41| 发布者: xyz-cn99| 查看: 11649| 评论: 4|原作者: xyz-cn99

摘要: 编译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麻醉科柴 彬指导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麻醉科马保新 功能解剖 在肋锁间隙水平,臂丛的干逐渐移行为束,在此位置,臂丛的三束均位于腋动脉外侧,位于锁骨下肌和前锯肌之间, ...
7339b04c60a4eabb45578ada86972547.jpg
编译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麻醉科  柴   彬
指导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麻醉科  马保新

功能解剖
在肋锁间隙水平,臂丛的干逐渐移行为束,在此位置,臂丛的三束均位于腋动脉外侧,位于锁骨下肌和前锯肌之间,再往远端,臂丛的三束彼此分开,仍围绕腋动脉,位于胸大肌深面。


87e7716c38cb7e196e6da9dede456bae.jpg
图1▲
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的功能解剖,注意臂丛三束与近端腋动脉的关系

BP:臂丛
AV:腋静脉
AA:腋动脉
Clavicle:锁骨
Subclavius:锁骨下肌
Deltoid:三角肌
cephalicvein:头静脉
Pectoralismajor(cut):胸大肌
Pectoralisminor(cut):胸小肌

横断面解剖和超声视图
在肋锁间隙水平臂丛的三束和腋动脉的位置相对恒定,典型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腋动脉外侧圆形高回声结构(注释:三束外膜表现为高回声,三束表现为低回声),外侧束最表浅,后束和内侧束分别位于外侧和内侧,三束共同包裹于臂丛的鞘内。

前锯肌深面通常可以看到第二肋高回声结构,腋静脉位于腋动脉内侧、锁骨下肌深面,是一个可压缩的低回声结构。

ae4da139154071fa0522c9bb2623f90f.jpg
图2▲
肋锁间隙水平臂丛的超声图像和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AA:腋动脉
AV:腋静脉
MC:内侧束
LC:外侧束
PC:后束
R2:第二肋
Pleura:胸膜
Pectoralismajor muscle:胸大肌
Subclaviusmuscle:锁骨下肌
Serratusanterior muscle:前锯肌

基本事实:与外侧锁骨下窝入路相比,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的结构更为表浅,臂丛三束位于胸大肌深面、腋动脉外侧(更为集中)。

感觉与运动阻滞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肩部以下手术,与其他臂丛阻滞技术一样,上臂内侧的皮肤可能不会被麻醉(该区域由肋间臂神经支配,T2)。

如有需要,可通过上臂内侧、腋窝远端皮下注射局麻药来阻滞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
67aeb747bde59c82c6149a303021a961.jpg
图3▲
肋锁间隙臂丛阻滞麻醉区域的分布(皮区、肌肉、骨骼)


体表标志和患者体位

患者体位:仰卧,头略微转向对侧,同侧手臂外展90°(如果可能)。

体表标志:锁骨中点和喙突。

温馨提示:手臂外展有助于臂丛神经成像,手臂外展后可以使相关的解剖结构更表浅。

d8f7d387dd17d97999cdbc3ca45f34c5.jpg
▲图4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时患者的体位
操作方法
扫描技术:
将超声探头放置在锁骨下窝内侧,紧贴锁骨且与之平行,识别腋动脉。

调整超声探头向头侧倾斜的程度,使超声束垂直于神经和血管。此操作手法将使得位于腋动脉外侧、表浅的臂丛三束成像为三角形的高回声结构,将改善臂丛三束成像。

ea59aa06a3567c8a0295b8e8bb0704c3.jpg
▲图5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超声探头放置位置和超声图像

AA:腋动脉
AV:腋静脉
MC:内侧束
LC:外侧束
PC:后束
R2:第二肋
Pleura:胸膜
Pectoralismajor muscle:胸大肌
Subclaviusmuscle:锁骨下肌
Serratusanterior muscle:前锯肌

进针路径和轨迹
  • 采用平面内技术,从外侧向内侧进针,针尖位于臂丛三束之间(最好位于外侧束和后束之间)。
  • 回抽无血,给予1-2ml局麻药水分离,以确定正确的注药间隙。
  • 15-20ml局麻药即可完成阻滞。通常单独阻滞也是可以的:臂丛外侧束(5ml)、臂丛后束和内侧束(10-15ml)。


谨记:理想的扩散是单次注射后局麻药将臂丛三束分开。结缔组织隔膜通常将外侧束与内侧束和后束分隔开,所以,每个间隔需要两次单独注射。

4103337386e10cd7c5f343cd9df7b3bd.jpg

▲图6
超声解剖示意图,采用平面内技术,从外侧向内侧进针,注射后药液在三束之间扩散。

注:另一种方法也是平面内技术,由内侧向外侧进针,靶目标位置是腋动脉和外侧束之间。

我院麻醉科的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也是采用该入路,改良的原因在于:
  • 外侧入路进针过程中可能会有喙突这个骨性结构阻挡,临床操作实施困难;
  • 其次,超声探头外侧是锁骨下窝凹陷(或胸大肌三角肌间隙),探头加压后导致凹陷更为严重,不利于进针操作;而内侧入路进针则无上述顾虑,但仍要注意不要损伤腋动脉。


844cc497697f7ad896543fa9d10bfdfd.jpg

▲图7
超声解剖示意图:亦可以采用平面内技术,从内侧向外侧进针,注射位置如图所示

4a468db0a0bbbc176703f9c0fd3af004.jpg
▲图8 肋锁间隙臂丛阻滞局麻药选择
小贴士
  • 为了改善超声图像和臂丛三束的可视化效果,对超声探头施加适度压力并倾斜超声探头朝向头侧。
  • 在注射前松开超声探头并开启彩色多普勒,有助于确定头静脉和胸肩峰动脉的位置。
  • 每3-5ml回抽一次,以降低血管内注射的风险。
  • 如果注射压力高(>15psi),切勿继续注药。


专家点评
一般我们在寻找肋锁间隙臂丛神经的时候,探头放于锁骨中点下方且平行于锁骨:依次扫查5个连续的切面:锁骨→锁骨下肌→PECS→头静脉→锁骨下入路臂丛三束,锁骨下肌平面是最佳阻滞平面。

北京协和医院崔旭蕾教授以前称肋锁间隙臂丛为“改良的锁骨上臂丛”,那时还没有“肋锁间隙臂丛”这个名称;同时崔旭蕾老师指出:

“个人体会肋锁间隙的意义不在于肋和锁,而在于神经再次汇聚(聚集的意义就不说了),此后又逐渐分开。汇聚的部位往往在头静脉汇入腋静脉之前,即锁骨下肌平面,当然也有变异。

肋锁间隙臂丛阻滞从外向内进针,胸膜在内侧,除非阻滞针穿过神经否则不会刺到胸膜,这是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karmakar教授一直认为的肋锁间隙臂丛阻滞非常安全的原因”。

对于臂丛三束间的结缔组织间隔,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赵达强老师的临床体会是:臂丛三束间的确有间隔,所以,正确的操作针尖务必位于臂丛三束之间,注药后最好能看到局麻药将臂丛三束分开,这样操作临床阻滞不全的发生率会降低一些。

我个人体会,肋锁间隙臂丛的位置相对于经典锁骨下臂丛入路来说,会更表浅一些,所以,只要能找到正确的阻滞平面,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临床容易掌握和普及;

对于部分肥胖、锁骨粗短的患者的肋锁间隙的确不容易成像,一般这种情况下不必强行实施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操作安全第一,可以换一种入路来进行阻滞,比如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最钟爱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或者采用称为上肢麻醉中“脊麻”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实战案例

2c3b68e277417ea1140e94152844e3be.jpg
▲图9 案例1

  • 困难气道特征:中心性肥胖,无牙,Mallampati分级:III级,短颈,甲颏距离<2指。
  • 锁骨上区术前扫描-锁骨上区空间有限,侧支循环血管扩张。
  • 锁骨下区术前扫描-旁矢状位平面内技术,深部阻滞,组织回声差,成像不佳。
  • 在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阻滞-肋锁间隙入路下成功实施手术。


b981d1eb61c5063521d83683d8744d14.jpg
▲图10 案例2

困难气道:中心型肥胖,Mallampati分级:IV级,短颈,水牛背,颈部脂肪瘤,甲颏距离<2指,在超声引导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下实施手术。

图片来源:BehZ Y , Hasan M S . Ultrasound-Guided Costoclavicular Approach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for Vascular Access Surgery[J].The Journal of Vascular Access, 2017, 18(5):57-61.
原文链接:
https://app.nysora.com/courses/costoclavicular-brachial-plexus-block/lessons/anatomy-19/

建议阅读
  • 黎建金,虞雪融.经肋锁间隙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 v.24(13):176-181.
  • 新青年麻醉论坛推送(点击查看)最新方法!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 腾讯视频: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45ffbcbacf4227d6606e5992fd7d147c.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xiangne 2019-9-4 11:18
视频挂掉了
引用 yangdejun2011 2019-9-7 13:39
有图有字,很清楚,谢谢老师分享。
引用 Naci... 2019-10-11 18:24
与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阻滞或腋路阻滞,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引用 xdh2099 2019-10-25 13:56
超声新手,等试试这个方法。

查看全部评论(4)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7-12 18:31 , Processed in 0.1174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