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胸段高位硬膜外麻醉演示(国外)
[打印本页]
作者:
xyz-cn99
时间:
2011-11-30 17:19
标题:
胸段高位硬膜外麻醉演示(国外)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YyNTI0MDY4==.html[/media]
Anesthesiologist. Tato Alvarez演示的胸段高位硬膜外麻醉操作,制作精美,推荐给大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图.jpg
(168.82 KB, 下载次数: 170)
下载附件
2011-11-30 17:18 上传
作者:
紫罗兰
时间:
2011-11-30 21:28
哇,手法太漂亮了,90度,就真90度,我刚学时总打偏,现在还要在侧面看看是不是90度。还有恢复室,我们基本是让病人在病房慢慢恢复
作者:
ynbshgl
时间:
2011-11-30 21:36
好东西,很仔细,也很人性化。
作者:
宁愿不醉
时间:
2011-11-30 22:43
制作真精美
终于见到了书上的手法,貌似这个手法国内不多吧
作者:
周巍
时间:
2011-12-1 13:08
外国胖人真多
病号服比我们的设计的好
作者:
失默林
时间:
2011-12-1 13:48
又感觉震撼了下。
各种原因,现在很多战友都不打高位硬膜外了,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断言椎管内麻醉已经成为历史,唯全麻是举,我本身,也一度以为,全麻可以替代椎管内麻醉,高位硬膜外也许可以放弃了,但是看了很多不同的观点,特别是丁香园陶教授,和祥子发的视频,觉得我们是不是在给自己上桎梏,阻碍着自己的脚步,以至于步履蹒跚呢?
高位硬膜外,战友们最担心的,是打穿的问题。确实,高位硬膜外一旦打穿,后果不堪设想,可是看下外科系统的同事们,哪个又不是在刀尖上生活,错一步无法交代呢?
好的技术来自什么?来自于胆大、心细和不懈的锻炼,当我们惊诧于发达国家还在继续这种“落后”的技术的时候,是否会对他们不屑一顾?还是惊诧于他们的勇敢?
医患关系环境的恶劣,让我们止步不前,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作者:
zxq181225
时间:
2011-12-1 18:23
其实基层医院在没有全麻条件做高位硬膜外的比例比大医院做的多,我院碰到双手断肢再植会打T1、2这种高位硬膜外。说和楼上那位仁兄说的那样,做事情要胆大、心细和不懈的锻炼。每个麻醉方式、方法都有优缺点。个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最关键的用自己擅长的最有把握的麻醉方式来处理患者。例如前列腺电切,可以用全麻、腰麻、硬膜外、骶麻。
作者:
Bob
时间:
2011-12-1 21:47
首先,病人的体位就值得我们学习,太人性化了,不知道摆成这样,是否容易穿刺些,不过我有点不敢试,我看过的麻醉科从来没人这样干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全中国的麻醉科估计都没人这样干过。
我们每次给病人摆成“虾球状”,而且,当打不进去的时候,还责怪病人体位没有摆好,实在是汗颜啊。
其次,每当我听到我们的麻醉医生自豪的说:“硬膜外麻醉,中国打的最好,外国人不会打!”我是从心底都不相信的,我觉得外国人要想做事情,没有做不好的(有强烈的崇洋媚外思想),当时帮他们想的借口就是可能国人病人重视人权,打硬膜外不容易,所以就不打了。后来我知道,确实不是像我的一些老师所讲:外国人不会打硬膜外。而是恰恰相反,中国人不会打硬膜外了,尤其是中高位。
最后还是要感谢版主找到这样好的东西。
作者:
石头stone
时间:
2011-12-2 20:39
看了感觉真的很汗颜,人家打得太好了,现在中高位的我完全不敢打
作者:
陈海琼
时间:
2011-12-3 21:51
是因为医患关系紧张让我们都不敢这样做,确实在手法的问题上,我们不及,我们不是权威,所有只能做能做的
作者:
海鸥表
时间:
2011-12-4 17:10
前段时间去听课,和其他医院的聊了聊高位硬膜外的事情,他们说:只要满足条件的,没禁忌症的都打高位硬膜外,而且很少出现问题,甚至感觉比胸下段及腰段安全一些。我们医院也很少打高位,只有几个人打,我觉得:态度起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高位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对付,其实恰恰是这样“怕”“小心翼翼”才促使你打好!!!
作者:
lovesai
时间:
2011-12-4 22:53
很漂亮的手法,明天要做一个中高位的麻醉,学习了
作者:
笑笑医生
时间:
2011-12-6 20:01
确实,他们的手法很漂亮,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吧,我们科室也打高位硬膜外,体位跟他们不同,手法也不一样,而且我觉得我们的手法更容易控制,看过这么多例,没有打穿过。主要是高位硬膜外我们都要小心翼翼,因为打穿了真的不是小问题。
作者:
grgong007
时间:
2011-12-6 21:15
很是欣赏老外那种认真到骨子里的精神
作者:
zhangtao765777
时间:
2011-12-6 22:42
说实话国内的环境不允许我们做啊
作者:
庆历七年
时间:
2011-12-6 23:40
回复
10#
Bob
西医西医当然是西方是始祖了,都研究这么多年了加之科研条件好,从主干到细节从宏观应用到基础研究再不比中国研究的透彻那还是西医吗?外国人想干嘛就能干好嘛,有点盲从。
高位硬膜外要求技术水准确实比较高,技术不到家没百分百把握也别拿着病人练手,安全第一。我觉的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应该放在安全之后,麻醉本来就是个很有风险的事情,怎样把风险降低我觉的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冒险精神在麻醉上应当收敛下,为了病人也为了自己。一点浅见。
作者:
yzmzzz
时间:
2011-12-7 15:01
有点震撼,病人体位和我们不一样,手法不一样,服务态度不一样,有些国外的东西不服不行,可能是国内外的医疗环境不一样吧,真希望我们基层医院麻醉环境变好点
作者:
cloudunique
时间:
2011-12-8 12:15
说实话,这种医疗环境下真的不敢打高位硬膜外,出一次事故基本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了
作者:
黑色2123
时间:
2011-12-8 22:00
恩,学习了!和咱传统的体位摆法不同哦!好好的学习一下!
可是现在做中高位硬膜外的机会不多呀!!
作者:
yuhaojie00
时间:
2011-12-9 22:58
本帖最后由 yuhaojie00 于 2011-12-9 23:04 编辑
这种体位真的很贴心,以后有机会一定尝试一下。但是老外这种为患者考虑而大胆创新的行为更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对高位硬膜外也有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全麻复合硬膜外的优点:1.极大地减少静脉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通常硬膜外效果确切情况下,除了诱导时,可以术中不追加静脉阿片类药物;2.减少肌松剂的用量,硬膜外的肌松效果很好,通常可以减少静脉肌松剂的用量,甚至我曾经用硬膜外+喉罩做1例Miles手术,除了诱导外,术中未追加静脉肌松剂,手术大夫对肌松非常满意,当然这对胸科手术肯定不够,但一定程度上减少肌松剂的用量还是可以的;3.减少手术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硬膜外从传入开始阻断刺激,可以很好地阻断应激反应,减少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比如有作者认为手术应激会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从而增加蛋白质和液体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转移(即病理性液体转移),而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这种病理性液体转移,有利于改善病人转归;4.提高苏醒质量,由于1和2,苏醒质量的提高水到渠成;5.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镇痛的重要意义不再赘述,而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也有定论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硬膜外的弊端:1.阻滞程度的调节不够快捷、灵活,比如阻滞程度较浅,血压高心率快,这时硬膜外给药的起效速度是慢于静脉用药的,反而,如果阻滞程度过深,只能通过血管活性药物和加快补液暂时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等待阻滞平面的减退。当然积累经验,对何时给药、给什么药、给多少药心中有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需要预防血压骤升骤降的患者来说,应当注意预防这种情况,也可以硬膜外复合静脉阿片类药物,尽量做到平稳;2.对于术前容量欠缺的患者(如长时间禁食病房未适当补液者),硬膜外给药前应当适当扩容,否则将面临着低血压的考验;3.术后硬膜外管的管理相对复杂,病人体位导致硬膜外管堵塞或者管脱出都很常见,需要认真粘贴、仔细向患者交代。
暂时想到这么多,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另外关于有的麻醉医生认为高位硬膜外风险大的顾虑,个人觉得完全是借口,高位硬膜外的并发症更多见的还是穿破硬膜后头痛,真正发生脊髓损伤的有多少?
作者:
段医师
时间:
2011-12-10 17:06
他好像穿刺胸8.9的样子在我们基层穿刺管啦,我们做乳腺穿胸四五.没办法知道危险.但能节减病人费用
作者:
麻醉人CLJ
时间:
2011-12-13 21:53
我们以前做胆囊都打的,但手术医生考虑术中迷走反射的问题不排了,机会确实很少唉
作者:
roninskugoo
时间:
2011-12-14 20:45
我医院算大胆的了,能打硬外就不上全麻,不管有多高位,有时打高位硬外不顺利的话要打一个多小时,打到手指都抽筋。
作者:
yhm3336
时间:
2011-12-16 17:58
这样的手法看着真不习惯,不那么容易控制
作者:
冼聪
时间:
2011-12-16 22:29
漂亮,国外对麻醉医生就是重视,病人更重视.
作者:
flowermoon2007
时间:
2012-6-6 22:54
这种体位,我的老师已经用在高位上了,我亲眼见他打的,和这个视频上的一模一样的动作,精与不精,还是在自已吧,我也曾这样打过一次T4。5,感觉是比侧体位好打
作者:
chenjunluosuo
时间:
2012-6-15 21:42
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还是赞一个,对于高位硬膜外阻滞都适合哪些手术啊,会不会用来镇痛,我有一本专门描述椎管麻醉的书,是国外翻译版,非常清楚,但是像这样的动态的描述操作比较少。希望国内的大医院也能出版有关一些基础麻醉方面操作的书和视频,这样会让我们操作的时候更有信心,而不是听人这么一说高位阻滞就是老虎,而不敢动,新的临床应用就不会得到普及,只能在书本上看看,就会越来越局限。
作者:
仁者无敌
时间:
2013-5-28 17:51
看了好的教学片又听了各位师兄的讲解真是受益匪浅呀
作者:
hgl1126
时间:
2013-6-8 21:02
说实话:1.高位硬膜外的操作只要认真的去做很容易的,要比腰段的简单的多,几乎送管没有入血的。而且也很顺利。
2。硬膜外加全麻,可以互补两者的优缺点,好好运用真的很不错。我一直在做这个。很完美。
作者:
青春难耐邹
时间:
2014-11-15 18:00
真的很好,高持风险与收益共存,需要胆大心细
作者:
蜗牛小小麻
时间:
2016-9-28 23:10
为什么我点不开视频?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