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招聘信息
本帖最后由 蓝色情缘 于 2018-1-30 16:11 编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招聘信息 (点击查看详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2018年进修医师及麻醉护士招聘信息
一、医院基本情况
南方医院创建于1941年,是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在最新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复旦版)中排名第15位。医院展开床位2225张,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个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名、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级学术团体主任委员4名、广东省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15名。医院形成了消化病诊治、肾病诊治、肝炎诊治、围产医学、肿瘤综合诊治、创伤救治、显微神经外科和组织器官移植等八大临床优势领域以及干细胞治疗、微创腔镜诊疗、介入诊疗技术和急危重症救治等四大特色医疗技术平台。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
二、麻醉科简介
南方医院麻醉科始建于1973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系广东省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及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获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榜提名(复旦版)。现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麻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主委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及广东省护士协会手术室分会会长单位。现有医疗人员188人,其中麻醉医师68人 (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0人,博导4人,硕导12人);麻醉护士30人,手术室护士90人。科室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多功能麻醉工作站,多模式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等气道可视化设备及多台超声设备,每年完成手术室内手术约3.2万例次,手术室外约3万例次。科室医疗业务涵盖临床麻醉、危重病人救治、急慢性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广泛开展包括心脏大血管手术、肝肾移植手术、新生儿外科手术及老年、危重症患者手术的麻醉及胃肠镜、人流、分娩等的无痛治疗。结合临床需要,科室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麻醉深度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经食管心脏超声等新技术。科室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教学中心重点单位,长期负责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专科医师培训以及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拥有“挪度”高端模拟人,可以高仿真模拟临床各种急救案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室自199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共培养博士42人,硕士89人。科室自2017年起成立麻醉学系,并开始招收麻醉专业本科生,首批招生40人,开展精英教育。麻醉恢复室(PACU)建立于2006年,恢复室床位均配备功能完善的麻醉机及监护设备。现有床位15张,麻醉护士30名,工作内容涵括了PACU护理、无痛诊疗、手术间麻醉配合、急救配合、术后镇痛管理、物资管理、仪器及信息系统管理等。
三、学科及学术带头人简介
刘克玄,麻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受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以第一负责人主持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一项国自然重点项目)等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科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基础与应用基础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也是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中华麻醉大查房杂志及JAPM等专业杂志的编委。
古妙宁,广东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医、教、研30多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广东科学技术、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广东省自然基金多项,发表论文168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专著《器官移植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临床急诊麻醉与复苏学》、《妇产科麻醉学》,参编专著多部。培养博士研究生26人,硕士研究生27人。现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任《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副总编辑;《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多部国内核心期刊特邀审稿专家或编委。
秦再生,麻醉学教研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大外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优秀教师。擅长危重病人以及疑难、重大手术的麻醉和围术期危机处理。长期从事临床医学教学事业,是南方医科大学医学课程整合改革专家委员会专家,并任临床技能模块负责人。任第五届全国医科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华南赛区总裁判长。荣获2017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受欢迎带教老师称号。主要从事麻醉深度、炎症控制以及临床教学课程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1项、广东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主编专著《现代危重病急救与麻醉》,《静脉麻醉理论与实践》,参编《现代麻醉学》(第三版)等专著6部。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广州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技术鉴定专家,美国AHA广州培训中心导师,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方护理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林春水,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危重患者及重大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主要从事丙泊酚对中枢系统的作用及机制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余篇(SCI论文6篇)。现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麻醉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教项目评审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实用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及编审专家。
李偲,麻醉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在中山大学获麻醉学博士学位。擅长心血管手术、小儿及危重症手术麻醉。曾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一项国家基金、三项省部级项目及学校人才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包括Anesthesiology2篇,Chest 1篇)上。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脏麻醉学组副组长等职务。曾获得2011年全国“靶控输注演讲比赛”总冠军,临床上连续两年获“全国青年麻醉学科医师学术论坛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及二等奖。
史永胜,科室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非住院病人快通道麻醉和急慢性疼痛治疗,尤其专注于癌痛、神经性疼痛等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开展了精准射频热凝、冲击波、脊髓电刺激器及微量吗啡泵植入等新业务新技术。现任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临床医药研究》、《美国中华创伤杂志》编委及编审专家。
丁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麻醉护理工作20年,首创“PACU责任护士十知道”、“患者出室护理观察指标”、“PACU梭形排班法”等PACU管理与流程,在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护理培训、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均具备丰富经验。主持及主要参与课题国家级、省级课题8项,主编及参编书籍3部,专利12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现任广东省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麻醉复苏与护理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麻醉专科护士资格培训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四、临床特色及优势
1.超声可视化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血管穿刺,经胸心肺超声诊断及经食管心脏超声(TEE)技术。
2.困难气道处理及气道可视化技术。
3.基于麻醉深度监测的靶控输注(TCI)快通道麻醉。
4.多模式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5.肝肾移植手术麻醉。
6.老年及危重症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及围术期危机管理。
7. 麻醉复苏护理。
五、进修培训内容和特点
(一)进修医师
1.导师制:南方医院麻醉科为每个实习、规培、进修的医生均指定一位本院主治以上老师为生活导师,学员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均可向导师求助,有助于学员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快速融入到我科的日常工作中。2.学习计划与专业带教:学员入我科后可自行拟定学习计划,例如在此次进修学习期间重点学习哪方面的麻醉技能,期望参与哪方面的麻醉工作。科室住院总将按照学员的学习计划安排学员跟随各专业导师开展麻醉工作。如PACU处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脑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产时手术麻醉、新生儿麻醉、体外循环术中经食道心脏超声监测等。 3. 丰富的学习机会:除临床带教外,科室每周一早上有理论学习,主要内容为最新指南解读,临床热点讨论,国外进修、会议报告、科研读书会等;每周三早上有全体规培医师特殊病例讨论讨论会;科室不定期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在科室作学术报告;另外,科室每月都有1~2次小型的面向国内同行的培训及研讨班,如舒适化医疗学术活动周、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高峰论坛暨首届南方医院麻醉学术周、围术期可视化技术应用培训班、围术期安全危机管理学习班、 疼痛管理名师大讲堂。所有学术活动均向所有进修医师开放。进修医师参与教学机会与本院医师一致。 4. 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学员将全程参与大量临床实践工作,实施各种麻醉方法,带教将会“手把手”教习学员动脉-静脉穿刺、喉罩、纤支镜、光导硬支镜、神经刺激器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经食管心脏超声、BIS监测及肌松监测等操作技术。 5. 科研培训:我科每两周举行一次科研沙龙,主要内容为最新科研方向、科研进展、文献解读等。我科拥有现代化的麻醉学实验室,也是规范化的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欢迎学员参与本科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访问学者申请,科研成果共享。
(二)进修护士
1.使用导师制一对一培训PACU责任护士“十知道”、患者入室标准流程,出室“护理观察指标”、PACU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2.跟班式培训麻醉物质、仪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手术间麻醉配合及疼痛门诊的麻醉配合。4.由护士长亲自讲解麻醉护理的质量控制,护士培训、排班规则等管理类知识。5.每周2次专业讲座,主题为麻醉学新进展、临床病例讨论、新技术及麻醉护理知识学习。此外,可免费参加科室主办及省内学术交流活动。六、进修要求及事项:
1.热爱麻醉(护理)工作,品学兼优,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进修医师:临床医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第一学历),持有与进修科目相符的《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 并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工作三年以上;专科学历须同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进修护士:全日制护理专科或以上学历,具备注册护士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一年以上。3.进修时间为3个月(限进修护士)、6个月或12个月,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分4次招生,进修费分别为3500(3个月)、5500元(6个月)、7000元(12个月)。4.医院统一安排专门的宿舍楼供进修医师(护士)住宿(费用自理)。5.免费提供中午和晚上工作餐。6.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务补贴。七、申请程序
1.登录南方医院招生录用系统进行报名,网址http://218.94.129.125:4040/jsp/apply/read_apply.jsp
2.报名成功后可查询录取进度,录取成功后在开学前2周网上报到确认。
3.按规定时间带齐所需证件报到。
八、咨询联系方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教务处郭老师020-62787533,刘老师020-62787670
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麻醉科 肖婧昕秘书联系电话:020-62786499
E-mail:[email protecte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