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情缘 发表于 2018-4-6 20:37:5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招聘公告

本帖最后由 蓝色情缘 于 2018-4-6 20:42 编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招聘公告 (点击查看详情)

医院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由香港知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庆春和下沙两个院区,实施同质化管理。核定床位数2400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77个护理单元,9个辅助科室。作为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三系,目前有19个博士点和30个硕士点,设有26个临床教学教研室。
      医院融合中西方医疗管理实践精华,是国内唯一一家连续四次高分通过JCI评审并且两院区同时通过HIMSS 7级认证及JCI评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以独创的“邵医模式”成为业内公认的医院管理典范。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2017年9月医院正式加入美国Mayo Clinic医疗联盟,成为中国首家加入该联盟的医疗机构,开启了国内医院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在医疗领域方面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麻醉科室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创建于1994年,科室共有麻醉医师75名,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17名,博士11名,硕士导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目前开放手术室45间、手术室外麻醉点15个,常规开设麻醉门诊和疼痛门诊,并建立了集中式麻醉会诊与宣教中心。邵逸夫医院麻醉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卫生部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靶控输注技术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吸入麻醉技术培训中心,也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无痛内镜培训基地。2003年起先后被授予硕士点和博士点。
      我科承担着全院住院病人手术麻醉、门诊病人麻醉及放射介入治疗麻醉6万余例/年。其中心脏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产科麻醉及无痛分娩技术、胸科单肺通气技术、困难气道处理及各种重大疑难手术麻醉技术,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我科还致力于麻醉质量管理改进和流程的优化,不溃余力地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于临床,形成邵逸夫麻醉科的学科特色。主要有包括:
(1)硬膜外靶向颅内低压脑脊液漏介入修补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自2007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在X线下的 “硬膜外靶向颅内脑脊液漏介入修补术”治疗自发性颅内低压脑脊液漏以及由于硬膜外穿刺,椎管周围手术,外伤等原因造成的继发性颅内低压脑脊液漏,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迄今为止已经给全国20余省市的各种类型的颅内低压脑脊液漏患者成功地实施了700余例修补手术。
(2)疼痛管理
      我科是国内最早建立专职APS团队的科室之一,APS由麻醉科医师为主导,专职疼痛护士基础,病房护士、外科医生和临床药师共同参与组成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遵循多模式镇痛原则,高效、安全、优质及规范地实施疼痛管理。经1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长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组织架构和临床运行方面已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APS的临床实践和管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高质量完成急性疼痛管理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慢性疼痛诊疗的关注。目前已建立了疼痛诊疗亚专科,开设疼痛门诊和住院病房。目前开展的技术包括:冲击波、运动康复、“扳机点”注射、神经阻滞、小针刀、密集银质针、射频神经调制和椎间盘治疗、臭氧疗法、鞘内泵安装等。

(3)国内首家基于医院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术前麻醉评估与宣教体系
      主要包括麻醉专家门诊与位于入院准备中心的麻醉前评估与宣教中心。不同麻醉风险的手术患者通过不同的麻醉评估路径完成麻醉评估与宣教。实现了麻醉评估由原来的病房访视到集中式预约化评估与宣教的转变。通过不同途径包括电视与微信平台加强了麻醉前宣教。

(4)麻醉模拟教学
      科室根据教学需求购置有不同功能的教学模型,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分层分阶段对学员进行单项技能培、综合病例以及危机资源管理培训。通过麻醉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年轻医师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减少教学过程中使用真实患者的潜在伤害,达到提升救治患者能力的最终目的。目前麻醉科已建立多种危急重患者麻醉管理与抢救模拟程序。

(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这项技术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重视。其最大优点为能够实时显示目标区域的解剖结构。相关研究表明高频超声能够让麻醉科与疼痛科医生实时地掌握进针位置及局部麻醉药的分布情况,可提高阻滞的安全性、改善阻滞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目前麻醉科拥有3台超声仪用于神经阻滞,并有定期的超声培训的课程计划,包括workshop。

(6)术中经食道(TEE)及经胸超声(TTE)监测
   术中TEE监测可直接观察心脏内部和心周结构及其空间关系,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手段。TEE能有效监测并诊断异常的心脏结构或功能状态、心肌缺血或梗塞、空气栓塞等病变,显著提高了心脏及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在急危重非心脏手术患者管理过程中,经胸心脏超声应用越来越广泛。经过多年的培训,超声监测已成为我科急重危患者循环管理的重要工具。

(7)血液保护(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液回输)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自体血液回输可减少输注异体血带来的风险,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用血压力。我科非常重视术中的血液保护技术的应用,曾派人员去国外学习,并建立我科的血液保护技术规范,也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修培训内容和特点1、先进、规范化的培训体系:我院不断借鉴美国Mayo Clinic和罗马林达大学医学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的教学现状,探索出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培养体系,注重以病例为导向的床旁教育。
2、专人负责,专人带教:每位进修医生自进入麻醉科,均有一位本院主治以上老师带教日常的工作。带教老师负责每位进修医生的生活和学习,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提高临床技能,培养科研能力。进修医生享有与本院医生同等学习机会。
3、丰富的学习资源:
1)   医院每周一上午组织美国华裔网络课程
2)   每周二下午有急诊危重核心课程
3)   隔周三上午有全院性GroundRound(大查房),为进修医生提供最前沿的医学进展,拓展知识面,活跃临床思维
4)   医院图书馆已购买博库数据库,向所有医师开放,可免费查阅、下载国内外文献
5)   科室每周二、周五组织内部讲课,包括最新麻醉进展,指南解读、病例讨论、新药新技术的介绍培训等,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培养期科研思维能力
6)   每天有一位主任医师对前一天的特殊病例进行概括总结,对当天可能出现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指导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7)   科室每年参与医院组织的学术周,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座,每年举行继续教育培训班或麻醉沙龙等,所有进修医生均可参加。
4、科研培训:科内有定期地组织有关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的讲课,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科室指导,以提高医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建立科研导师制度,对科研有兴趣的学员可以申请科研导师,并有针对性进行科研培训和指导,包括科研选题,科研设计以及文章撰写等。
招收要求
1进修方向:麻醉与疼痛学。
2招收时间与进修期限:每月招收,月初报到。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上授予结业证书)。
3培养方式:专人带教、各亚专科轮转学习、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及模拟人危机管理。
4进修结业考核。
福利待遇
1、科室协助安排住宿。
2、 能独立承担一线住院医师工作,科室根据工作量按月发放绩效奖金,平均3000元。
3、每周五个工作日,周末双休,如周末安排值班或加班,待遇同本院职工。
4、进修结束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申请程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管网(http://www.srrsh.com/)下载并填写《邵逸夫医院进修申请表》,发送电子版到 [email protected]。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邵医进修”完成进修申请。
联系方式
医院地址: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310016),医院联系电话0571- 86090073
麻醉科联系人:吕小翠 1356710947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进修医师招聘公告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