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团队助边疆医学发展 小班制授课重技术落地生根—2018年“超声可视化技术在...
浙二团队助边疆医学发展小班制授课重技术落地生根——2018年“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新进展”暨“可视化技术”培训班圆满成功六月初夏,荷风送香,由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协办、新疆昌吉州医学会临床麻醉医学专业委员分会承办的2018年“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新进展”暨“可视化技术”培训班于2018年6月1日顺利召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邬伟东、新疆医科大学临床研究院院长郑宏教授、昌吉市卫生计生委员会主任郭丽莉,昌吉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建文,昌吉州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昌吉州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李振江,昌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倪晓虎共同出席此次培训班开幕仪式并致辞。全疆各地州麻醉科主任及麻醉医生共计160余人参会。此次会议是2018年5月我州临床麻醉医学专业委员分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高水准的学术会议。此次我院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联合办学,旨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促进我区同发达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自治区卫计委“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规划”为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我区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应用水平,推广临床麻醉可视化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从而提高我区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中更广范围应用,更高水平发展。而此次会议也切实为全疆麻醉医生提供了一场理论丰富、实践多样的饕餮学术盛宴。专家团学术讲座助麻醉同仁打开“新视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携6名团队内专家,以“理论+演示+模拟”的多维度方式对围术期急性镇痛的科室文化建设、神经阻滞相关神经损伤的处理进展、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病例分析、可视化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围术期临床重点超声等进行了讲授,对超声的具体应用技术进行了实际操作展示,并对围术期神经阻滞、脏器超声协助评估病情等进行了情景模拟教学,让大家对可视化技术的理念有很大的转变,从局限于单纯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血管穿刺到可视化技术多方面指导日常临床麻醉工作,如病情评估、协助脏器诊断,指导补液和用药等等。可谓从宏观上带大家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展望,微观上引领大家深入到具体操作中去探索,打开了麻醉专业人员新的工作视野,为今后在可视化技术领域取得更多进步奠定了基础,更为麻醉专业服务于临床医学、造福于更多患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小班制授课小组带教实现技术传授“零距离”此次培训班首次在疆内开展Workshop小班授课及情景模拟演示教学的模式。一是对“零”超声基础学员进行专门的带教,二是对所有学员进行分组式演示及动手操作。专家团成员深入到每个小组,对每位学员进行手把手的带教,面对面交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专家们还用豆腐和牛肉自制了经典模型,理论实践二合一,每一个步骤清晰详尽,学员们在演示后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操作手法是否正确、操作中遇到哪些问题,都在现场得到了专家们的及时解答。大家在昌吉市人民医院的第一会议室里学习的非常投入,讨论的热火朝天,直到晚上10点都不愿意离开,培训结束后大家都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内容接地气、有质量、收获多,小班制、小组式学习模式让我们真正掌握了新技术!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令大家左右采获、不虚此行。这正体现了开幕式中严敏教授所说:“让每一位学员通过学习班的培训真正的受益,了解可视化技术、会应用可视化技术,提高围术期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度,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办班的目的!”也正如新疆医科大学临床研究院院长郑宏教授所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对我们麻醉学从围麻醉期走向围手术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视ERAS的今天,可视化技术对病人的康复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严敏教授携起团队内的专家学者来疆讲学一定会使我区的可视化技术产生质的飞跃!
2018年“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新进展”暨“可视化技术”培训班通过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的协助、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支持、各位学员的共同参与圆满结束,这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我们新疆的广大麻醉医务工作者应将可视化技术灵活运用到临床麻醉工作中,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为病人生命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