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新冠疫情?麻醉学顶级期刊《Anesthesiology》及ASA专题报道中国经验!
文 | 张鸿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No winter lasts forever; no spring skips its turn.——Hal Borland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的扩散,有166个国家或地区报道出现确诊病例超过20万人,死亡病例8657例。中国采取有力的管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与借鉴。近日,麻醉学领域权威期刊《Anesthesiology》及美国ASA学会官方网站在线刊发了多篇专题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麻醉科医师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取得的临床经验,同时充分肯定了中国麻醉学界所做的大量有效工作。
以CAA米卫东会长为通讯作者、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陈向东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介绍了CSA和CAA关于新冠感染病例的围术期管理推荐意见(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Novel Coronavirus——Recommendation from the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nd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nesthesiologists),内容包括:COVID-19的病理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治疗;2019-nCoV的感染预防;疑似或确诊病例围术期预防(包括术前评估、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前准备、专用手术间的麻醉管理、麻醉后相关设备及医疗垃圾的处理);手术室外疑似或确诊病例如何实施紧急气管插管;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实施麻醉后的医务人员隔离观察标准等。
以CSA前任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为通讯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孟令忠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介绍了COVID-19爆发情况下的气管插管和通气管理策略(Intubation and Ventilation amid the COVID-19 Outbreak——Wuhan’s Experience),文章对比了不同高危呼吸道传染疾病(COVID-19、MERS、SARS)爆发时的人口学特点、气管插管标准、在气管插管和通气期间的风险增加与保护性策略、插管与拔管方法及俯卧位通气用于危重患者呼吸治疗的相关内容等。
以CSA候任主任委员邓小明教授为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张鸿飞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介绍了中国麻醉学界抗击疫情所做的工作(Response of Chinese Anesthesiologists to the COVID-19 Outbreak),内容包括:COVID-19相关内容介绍(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武汉疫区麻醉医师在疫情发展中的突出工作、国际与中国麻醉学界联合努力、中国麻醉学学术组织所做的工作、国内民间组织为抗击疫情采取的自发性措施以及从疫情中所吸取的经验教训和未来应重视的内容。其中,关于民间团体自发性组织的内容中,重点介绍了国内最大的麻醉学专业网站——新青年麻醉论坛(http://www.xqnmz. com/)所做的工作。
在疫情的初期,新青年麻醉论坛组织多方力量在国内最早展开了针对武汉各医院麻醉科防护物资的捐赠,随后这种支援扩大到整个湖北省和全国部分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截止2月下旬,累计支援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物资达20余万元,支援麻醉科室达50余家;同时,中国的麻醉学者自发组织了多场麻醉、重症相关的在线讲座、专题讨论。比如,多个专业网站组织了多达数十场相关内容的学术讨论,仅新青年麻醉论坛每场参与人员平均达三万人(占中国麻醉医生的40%),这种快捷高效的在线专业经验的传播对全国范围内麻醉、重症科室防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以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徐军美教授为通讯作者、骨科Zhu Weihong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介绍武汉方舱医院的建立与管理(Establishing and Managing a Temporary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Specialty Hospital in Wuhan, China),内容包括:COVID-19临时性专科医院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建立和管理临时性专科医院所面临的困难、建立及管理策略、所取得的成绩等。
两名麻醉科医师在三级防护下实施气管插管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组织可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手术应急演练
真正的战士——武汉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徐军美教授负责武汉方舱医院的管理工作
Anesthesiology本期杂志中,中国麻醉学界所做的努力以多种形式得到充分呈现。CSA、CAA组织多场专业性公益讲座;迅速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麻醉专家答疑平台;重视心理健康,搭建“援鄂一线麻醉医护人员心灵呵护平台”;同时快速动员,并发出致全国麻醉科主任的一封信;制定专家共识等。来自全国各地多家医院超过1000名麻醉医师与麻醉护士参与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来自5家医院的18位麻醉科医生组成的一支混编的“插管敢死队”。8天时间里,小分队已成功完成近50例气管插管操作,成功率100%,争分夺秒与死神抢时间,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下,以患者和专家的身份通过网络参与学术讨论,并在痊愈后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
同时,该期杂志也以专家按的形式高度评价了中国麻醉学界在抗击疫情期间所做的专业努力,对黄宇光教授和米卫东教授分别领导的CSA、CAA的杰出工作表示感谢,相信中国学者所获得的临床经验会对其他国家战胜疫情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信,在全球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一定会迎来抗击COVID-19疫情的最终胜利!
Anesthesiology杂志全文链接见:https://anesthesiology.pubs.asahq.org/onlinefirst.aspx
ASA关于中国麻醉学界抗击疫情的重点报道:
https://www.asahq.org/about-asa/newsroom/news-releases/2020/03/strategies-for-health-care-response-to-covid-19-shared-by-chinese-anesthesiologists
-END-
▲疫情直播回看,请关注新青年在线学习
我相信,在全球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一定会迎来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