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u87 发表于 2010-1-4 18:28:28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布为、罗爱伦教授2010新年献词(转)

本帖最后由 liuliu87 于 2010-1-4 18:31 编辑

                                    2010新年献词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布为、罗爱伦教授



      2009年即将过去。新世纪第二个10年正在向我们走来。回顾中国麻醉学科在2009年的发展,我们仍然难以平息我们激动的心情。2009年,是新中国 成立60周年纪念的日子,也是新中国麻醉事业奠基60周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30周年、麻醉学科从大外科独立成为真正临床学科20周年的大喜的日 子。这么多值得纪念的日子汇聚在一起,使得2009年在中国麻醉工作者心目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回想60年前,以尚德延、吴 珏、谢荣教授等为代表的麻醉前辈们,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迎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和国歌声,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美好理想,毅然返回祖国,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他们或则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麻醉科,或则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血库,或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麻醉科所属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则开创了中国的疼痛诊疗业务,为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勾画了一个虽不十分清晰,但却非常重要的框架。此后,他们又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进修医生,编写麻醉教材,完成了中国麻醉学科的奠基和布局。他们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国麻醉学科遍及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麻醉学科带头人,再通过他们各自的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麻醉专业工作者,有力地支撑了以外科为代表的手术相关科室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医疗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十年浩劫,麻 醉学科的发展也难逃厄运。学科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中国走向改革开放。麻醉学科在全国科学大会的鼓舞下,也在酝酿着崛起。1979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全国麻醉学会在哈尔滨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哈尔滨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中国麻醉学科30年的发展 经验,也为麻醉学科的全面建设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级医院相继成立了正规建制的麻醉科,并在解放军系统以及很多地区明确了麻醉科领导与管理手术室的工作关系。各地先后成立了隶属于地方医学会的麻醉学会,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麻醉学会先后创刊了《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中华麻醉学 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为广大麻醉工作者交流经验,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麻醉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落实,使得麻醉学科的高端人才建设拉开了帷幕。当年很多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成长为麻醉学科的主力带头人。此外,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对麻醉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徐州医学院曾因明教授率先创办了麻醉系,为改变全国麻醉从业人员的学历、知识和职称结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张立生教授的牵线下,在时任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谢荣教授和日本临床麻醉学会会长小坂二度见教授的努力下,中日两国间签署了两个学会间的长期双边交流协议。在当年中华麻醉学会发展还很困难的时候,这个协议对促进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也更加迅猛。在中华麻醉学会历任主任委员金清尘、罗爱伦、李树人、吴新民教授的领导下,特别是在罗爱伦教授的领导下,中华麻醉学会在中华医学会系统内率先建立了学术会议年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中华麻醉学会加入世界麻醉医师学会的问题。并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编写了多达18 项的麻醉相关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学科今后正规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已经成长为中华医学会系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会。与之相对应,中国的麻醉学科,也在迅速的成长。在人员、设备还不能尽如人意的现实条件下,中国麻醉工作者完成了大量的麻醉任务,直接保障了大量手术和检查患者的生命安全。中国麻醉的科研水平,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除了在国内麻醉核心期刊上大量发表的论文外,还有几个重要的标志可以反映这一点。一是中国麻醉学科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在近三年来均以每年增加30项以上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二是重点项目获得突破。三是SCI论文数量不断增加,高影响因子 的论文也不断增加,已经接近亚洲先进国家的水平,国际影响力逐年增强。四是国内部分专家和单位,已经摆脱照搬国外论点、理论的纯粹追赶的状态,开始走向自主创新的方向。此外,中国麻醉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除了大量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及各院校麻醉系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麻醉学科领域外,麻醉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也已得到国家卫生部的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是由刘进教授倡导、首先由麻醉学科开始、然后再推向整个医疗系统的工作。是多年来真正由麻醉学科引领其它学科发展的工作。这是值得我们非常骄傲和自豪的工作。
  正是由于全国广大麻醉工作者的努力, 由于创业前辈和众多专家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我们有理由为麻醉学科的发展壮大而欢呼。2009年9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麻 醉学术年会,隆重纪念麻醉学科走过的60年,纪念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麻醉学科成为临床独立学科20周年。大会对为中国麻醉学科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的100多位老专家和10多位海内外专家进行了表彰,并就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60年过程做了总结。整个会议,无论在学术水平方面,还是会务安 排方面,都较以往年会有质的提升,得到所有与会专家和同道的一致好评,达到了“总结历史、凝聚队伍、振奋人心、继往开来”的目的。年会期间,学会还进行了换届选举,成立了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完成了学会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如同30年前的哈尔滨会议(以及在此之前的1964年南京会议)一样,此次上海会议,也必将在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即将成为历史,中国麻醉的重要一页也即将翻过。60年一甲子,斗转星移。从2010年起,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又一个60年开始起步。站在历史的分水岭,我们学科的发展前景究竟是更加光明,还是走向没落?这里我想起了一位伟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麻醉学科的下一个60年,毫无疑问也必然是如此。

 为什么中国麻醉学科的前途是光明的呢?这是由时代的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医疗行为,归根结底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社会服务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提供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做为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医疗服务也必须面对这种社会压力。在解决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问题和医疗诊治的安全性问题这两个医疗服务的基本问题后,医疗服务面临的另一个更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医疗诊治过程的舒适性问题,也即以“舒适化医疗”为代表的、 以人文关怀为内涵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那么什么是舒适化医疗呢?简言之,就是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感、无痛苦感和无恐惧感。心理上的愉悦和无痛苦、无恐惧源自于医护人员的良好态度和就医环境;而生理上的愉悦和无痛苦、无恐惧则完全依赖于麻醉专业所提供的无痛化服务。试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开展了多少无痛服务项目?在现有的诊疗服务中,还有多少诊疗项目患者还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如果我们能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的无痛化服务,那么我们的业务量还要扩大多少倍?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麻醉学科的大发展还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有这么好的社会需求,难道前景光明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在新一届麻醉学会常委会所设想的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愿景中,我们提出了下列目标:希望通过广大麻醉工作者的努力,使麻醉学科成为:1,引领“舒适化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其理由见上述。2,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麻醉科既是高风险学科,同时又是有独特抢救生命技能和理论的特殊 学科。在解决了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后,麻醉学科就会成为保障全医院医疗安全的“守门员”学科。3,提高医院整体效率的枢纽学科。麻醉科及其所领导的手术系 统,是支持医院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枢纽。这个系统的壮大和完善,不仅是涉及医疗安全的问题,也是整个医院提高手术系统工作效率的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医院的各级领导,都会逐步认识到麻醉学科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而加以扶持。4,协调各科室关系的中介学科。5,社会各界所熟知和认 可的重要学科。我们相信,有外部社会需求的推动,有内部全国麻醉工作者积极发展学科这一强烈愿望的推动,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虽然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也要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由于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包袱,我们整个学科队伍,保守的估计,仍然有近半数还是由较低学历人员所组成。如何逐步提高基层人员的学历水平、理论和技术水平,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其次,麻醉科的安全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装备水平。没有基本的设备,麻醉科的安全就无从谈起。这在基层医院,仍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第三,目前在中国发达城市和地区的麻醉科室,虽然已解决了人员学历和装备问题,但已逐步陷入靠拼体力来提高效率的境地。如何使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逐步增加麻醉学科的人员编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四,原来属于麻醉学科内的亚专业ICU和疼痛,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并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学会,继而成为独立的学科,使麻醉学科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挫裂。从好的方面讲,这是麻醉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诚如当年麻醉学科从大外科独立一样。但从负面的影响讲,对麻醉学科的整体性还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特别是有些人利用各种关系,不顾历史(即ICU和疼痛都是由麻醉学科发展而来),不顾中国的客观实际(如果我们的医院管理者,真正按效益来考评,认真核算这两个单位的投入与产出比,就会知道,在目前阶段,大多数的ICU和疼痛科还是要靠麻醉科的整体效益来补贴的),排斥麻醉学科人员继续从事这两方面的工作,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显然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第五,在麻醉学科科研工作刚刚进入良性发展的急速上升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行了结构重组,在原生命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医学科学部,按系统重新划分了各处室和投标方向。但原有的麻醉学科,却在新的系统内被取消了。这对于我们麻醉学科来讲,显然不是什么好的消息。我们已向国家基金委反映了我们的担忧。结果如何,仍需拭目以待。
  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时,将我们这个学
科的美好前景和发展中的隐忧一并告诉大家,是我们深信,中国麻醉学科在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学科,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我们希望,
全国麻醉同道能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学科建设好,从而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也造福于我们自己。
  最后,我们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财源滚滚,朋友多多,虎虎有神。
              虎年快乐!
                            于布为 罗爱伦

三虎虎 发表于 2010-1-4 20:51:03

两位教授的献词十分恳切 尤其"隐忧"部分不像常见的献词那么汤汤水水

逸阳绝风 发表于 2010-1-4 20:58:34

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财源滚滚,朋友多多,虎虎有神,虎年快乐!我们共同的期望~~~同仁共勉之~~

hucy 发表于 2010-1-4 23:54:49

我曾有幸听过于布为教授的讲课,也正是他对麻醉科的看法和对麻醉专业的热爱让我第一次喜欢上了麻醉

wuming 发表于 2010-1-18 19:28:47

普通会员如何送鲜花?

wuming 发表于 2010-1-18 19:29:20

我曾有幸听过于布为教授的讲课,也正是他对麻醉科的看法和对麻醉专业的热爱让我第一次喜欢上了麻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布为、罗爱伦教授2010新年献词(转)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