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1-5-29 21:30:08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06)

                                                                                                   


译者按
每月《Anesthesiology》杂志会从最新出版的科学、医学及麻醉学杂志(SCIENCE, MEDICINE, AND THE ANESTHESIOLOGIST)中选出与麻醉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文章进行介绍;同时从《Anesthesiology》杂志中选出重点推介的最新文章。本期《Anesthesiology》杂志节选的文章主要包括:CSA和CAA关于新冠感染病例的围术期管理推荐意见;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定义;局部交感神经切除术促进小鼠抗炎反应并缓解紫杉醇介导的机械和冷诱发痛;Sugammadex与新斯的明拮抗肌松剂和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对比;人类与大鼠生理性、药物性和病理性意识丧失时全脑信号的改变;肌松剂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等内容。


1346COVID-19感染:对围术期和重症医学医师的启示(特别报道:COVID-19)
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可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COVID-2019)的相关症状。尽管多数COVID-2019感染患者症状并不严重且预后较好,但仍有少数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有创或无创呼吸支持,甚至可能使用ECMO。在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治疗方法和抗病毒免疫技术研制出来前,麻醉医生需要为此类患者提供支持治疗,并尽可能避免将病毒传染给自己和他人。本文总结了COVID-19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发病机制、典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及临床表现的差异、COVID-19相关呼吸衰竭的治疗和该疾病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参考文献涵盖其他病毒流行病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与COVID-19有关的最新文献和来自大型健康组织的指南,旨在详细总结现有证据,为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提供指导。(总结:M.J.Avram;图片:A.Johnson,Vivo Visual)      
1307新冠感染病例围术期管理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联合工作组的建议(特别报道:COVID-19)
麻醉科医师是医务工作者中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的高风险人群,因为其密切接触2019冠状病毒病(COVID-2019)患者,且可能暴露于此类患者呼吸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本文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联合工作组撰写,为确诊或疑似COVID-19感染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和手术室外紧急气道管理提供建议。这些建议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COVID-19的防治指南、抗疫前线工作者的经验,并详细回顾确诊患者围术期管理的最新文献,旨在优化患者治疗,同时保护患者、医务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避免感染SARS-CoV-2。(总结:M.J.Avram;图片:J.P.Rathmell)

1362外科患者残疾评定中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和患者可接受症状状态分值的判定
包含12个项目的WHO残疾评定量表2.0已被建议包含在围术期临床研究的功能状态评定中。本文利用2项已发表和1项正在进行中的围术期医学研究数据,共包含4361位患者,定义WHO残疾评定量表2.0中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和患者可接受症状状态分值,评定研究对象手术后3月和6月的残疾情况。对研究中3种distribution-based法和2种anchor-based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平均,评估转化为百分比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评分。术后评分变化≥5%意味着患者有临床意义的残疾等级增加或减少。评分<16%意味着患者可接受症状状态,评分≥35%提示出现了至少1个中度显著临床残疾。相关编辑评论见杂志1296页。(总结:M.J.Avram;图片:J.P.Rathmell)

1528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定义和基于人口队列研究的系统文献检索
关于术后疼痛治疗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否会导致长期阿片依赖的研究中,对于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定义不同,很难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解读。本研究评价了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定义不同是否会对其(依赖性)发生率产生影响。实施系统文献检索以区分不同的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定义,将每项定义用于同一个包括162830名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外科手术患者队列,以判定定义的差异对评估持续使用的影响。39项研究中共发现了29个关于术后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不同定义,根据定义的不同,术后每年有0.01%(n=10)~14.7%(n=23442)的患者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由此得出结论:建立并广泛使用统一的、有临床意义的定义对不同研究进行比较并确保准确交流风险,至关重要。相关编辑评论见1304页。(总结:M.J.Avram;图片:Adobe Stock)


1540局部交感神经切除术促进小鼠抗炎反应并缓解紫杉醇介导的机械和冷诱发痛
化疗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致残性疾病,接受抗癌药物(包括紫杉醇)治疗时80%患者受影响。临床前研究证据表明,位于背根神经节的免疫细胞在化疗导致的疼痛样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假设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调节背根神经节的免疫反应进程和疼痛样行为活动,通过一项设计良好的紫杉醇诱导化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得以验证。小鼠接受紫杉醇治疗前2天行局部微交感神经切除术,切除侧后爪的冷诱发痛和机械诱发痛得以迅速而持续地缓解,而对侧爪无缓解。转录水平和药理学结果提示局部微交感神经切除术后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和潜在浸润的巨噬细胞可能发挥有益作用。微交感神经切除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同时注射TGF-β受体1抑制剂SB431542后,重组TGF-β剂量依赖性机械诱发痛减轻作用消失。(总结:M.J.Avram;图片:来自原文)

1371Sugammadex与新斯的明拮抗肌松剂和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对比(STRONGER):一项多中心配对队列分析
住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肌松剂残余作用是术后肺部并发症常见、可控的主要危险因素。本回顾观察性配对队列分析检验以下假说:对于接受住院气管插管全麻的成人患者,与使用新斯的明相比,使用Sugammadex拮抗肌松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全美12家医院参与了该研究,22856名患者使用Sugammadex,与使用新斯的明的患者等量配对,该研究的主要指标是与肌松剂残余相关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呼吸衰竭和其他主要肺部并发症。经包含所有绝对标准差>0.10的共变量和每种手术类别的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使用Sugammadex可使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降低30%(校正OR,0.70;95%CI,0.63-0.77)、肺炎风险降低40%(校正OR,0.53;95%CI,0.44-0.62)、呼吸衰竭风险降低55%(校正OR,0.45;95%CI,0.37-0.56)。相关编辑评论见1299页。(总结:M.J.Avram;图片:J.P.Rathmell)

1392人类与大鼠生理性、药物性和病理性意识丧失时全脑信号的改变
本研究检验了以下假说:意识丧失伴随全脑协调功能的暂时性丧失,但不同类型的意识丧失状态可能通过大脑局部区域和整体活动间特定模式的解耦联有关。本研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测定生理性、药物性和病理性意识丧失时的全脑信号,具体包括:人不同睡眠状态(n=9)、人(n=19)和大鼠(n=12)镇静和全身麻醉状态、因疾病导致意识丧失的患者(n=21)。对于人类和小鼠,整体大脑连通的净强度(通过全脑信号幅度和功能连通性测定)和意识状态等级之间具有明确的关联性。意识丧失状态下全脑信号地形图发生特异性改变:非快动眼3期睡眠的特征是全脑网络感觉系统和注意力系统解耦联,而全身麻醉和无反应性清醒综合征的特点是主要功能性网络与全脑网络的分离。(总结:M.J.Avram;图片:见原文)

1577肌松剂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聚焦临床的综述)
有研究发现,肌松剂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生存率。近期有两项关于ARDS患者使用肌松剂的大型随机研究,其中一项研究观察严重ARDS患者早期使用48 h顺阿曲库铵注射联合深度镇静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深度镇静相比,可否改善临床结局。该研究调整预案后,结果发现顺阿曲库铵组90 d死亡的风险比为0.68。另一项研究对比48 h顺阿曲库铵注射联合深度镇静、浅镇静不联合肌松剂对患者的影响,因为无法获得两种方法对患者90 d院内死亡影响的差异,该研究提前终止。这篇聚焦临床的综述首先讨论了这两项研究,并对其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度剖析,结果认为:肌松剂对于可接受轻度镇静的ARDS患者可能并无益处,而对于需要深度镇静的患者可能有益。(总结:M.J.Avram;图片:见原文)
(译者:张瑞,张鸿飞)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组建于1984年(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珠江医院麻醉科已由原来驻军医院外科麻醉组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重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级学科,成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的优势学科,连续6年(2014-2019年)位居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最佳专科声誉排行华南地区第五名,为麻醉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为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前任主任徐世元教授及现任主任张鸿飞的带领下,整体医疗技术和科研力量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和地位,逐步向围术期医学科迈进。
-END-




珠江学习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许莉副主任医师:神经阻滞的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建议
珠江视界 | 顾卫东教授:超声在休克诊断中的应用珠江视界 | 宋海波博士: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规范方法珠江视界 | 魏华锋教授:气道管理的新理念:声门上喷射供氧和通气
珠江视界|朱斌教授: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评估与处理要点解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青年服务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06)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