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1-9-22 20:19:24

科普 | “酒仙李白能被麻倒吗?”—嗜酒和麻醉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1-12-5 22:01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二三事 ,作者徐杨 许涛


      在生活中聚餐、聚会少不了,酒水作为其中推波助澜的利器,更是不可或缺,即使你不善饮酒,在别人劝说下,也会喝上一口。更不用说,有些人有酒瘾,这些人一顿不喝酒就觉得心痒痒。据估计,全世界有23亿人饮酒,平均每天消费33克纯酒精。这大致相当于两杯150毫升的葡萄酒、一大瓶(750毫升)的啤酒或两杯40毫升的烈性酒。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中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37亿男性和4600万女性是有问题的饮酒者或酗酒者。发病率最高的是欧洲和美洲,而酒精使用问题在较富裕的国家更为常见。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久远的国家之一,唐朝的饮酒之风最为盛行,诗仙李白写诗必饮酒。一篇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发现自2010年至今,中国的酒精消费上涨了4.2%,人均消费量为7.4升。


      在我们做麻醉前访视的时候,经常听到病人这样说:“医生,我千杯不倒,不会麻不倒吧?”;“医生,我天天喝酒,帮我多用点麻药才行啊”。嗜酒甚至是酗酒的人是不是比一般人更难麻醉?麻醉剂量需要加大么?喝酒和麻醉到底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长期饮酒对机体的影响
1.损伤脑神经元和破坏血脑屏障。


2.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血压和酒精性心肌病。


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肠炎、消化道出血、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等。


4.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症和贫血,血液中球蛋白增多。


长期饮酒对实施麻醉的影响
       麻醉的定义是指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局部麻醉。喝酒主要对全身麻醉产生影响,而区域麻醉和局部麻醉采用的都是局部麻醉药,和酒精并无直接的联系。酗酒的病人做手术时大多需要较多的全麻药,且维持麻醉的效果也相对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1. 长期大量饮酒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GABA)受体数量降低,对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有较高的耐受性,降低镇静药的敏感性。与不饮酒患者相比,酗酒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全麻药物才能达到相同的镇静深度。



       2. 长期饮酒的人血液中球蛋白增多并和麻醉药相互结合,导致体内真正起到全身麻醉效果的药物浓度减少,从而降低了麻醉药的功效。


      3.长期饮酒造成肝药酶活性增加使肝代谢加快,体内麻醉药物会更快的被分解排出体外,因此维持麻醉的效果也相对困难。


麻醉医生如何应对嗜酒病人?
      1.对于嗜酒患者,在没有凝血障碍的情况下神经阻滞区域麻醉、椎管内麻醉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2.临床上“千杯不醉”的病人是需要较多的全身麻醉药,而且维持麻醉也比较困难一点,但并不代表“麻不倒”。慢性酗酒患者大多引起肝脏疾病的一个特征是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肝血流量减少。如果需要实施全身麻醉,要限制吸入麻醉药的剂量,以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可能性。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无蓄积、苏醒快等优点,是酗酒患者全麻的相对理想用药。

       3.嗜酒病人往往存在肝功能受损甚至酒精性肝硬化,如果肝功能失调会造成贫血,血液凝结功能异常,以致大量出血休克。如果酗酒病人合并心脏方面的疾患,因为易出现休克现象应减少全麻药的用量。而长期摄入酒精机体对麻醉药耐受需要增加剂量,从而增加麻醉的困难度与危险性。对于这类病人,麻醉医生会一直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监护,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麻醉药剂量,做病人的“守护神”。


       小酌怡情,过量伤身。少量或适量饮酒,有利于使人心情愉悦、缓解紧张情绪。过度的嗜酒甚至酗酒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呼吁广大群众还是要适度饮酒,健康生活。

作者:徐杨   审校:许涛

作者简介

徐杨,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擅长骨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儿科和泌尿外科等手术的麻醉,专攻于手术后疼痛治疗领域,发表国内外科研相关论文6篇。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 | “酒仙李白能被麻倒吗?”—嗜酒和麻醉的关系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