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科论著摘要 2022.1(上)
译者按
每月《珠江视界》翻译小组将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人员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并通过《珠江视界》与《新青年麻醉》向全国推送。
本期节选2021年12月11日至2022年1月10日发表的部分文章,本月内容分两部分推送,上半部分文章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内容涵盖疑似危及生命的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1,4-二恶烷(二氧六环)通过靶向辣椒素受体 TRPV1 引起痛觉过敏;术前禁食对小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脓毒症中转录因子KLF14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和免疫功能;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等。
每月好文(2022.01):
1.Zhang P, Liu X, Li W, et al. Epidemiology of suspected life-threatening perioperative anaphylaxis: a cross-sec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in China. Br J Anaesth 2022;128:45.PMID: 34742540
【题目】疑似危及生命的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一项中国横断面多中心研究
【通讯作者】赵晶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Panpan ZhangXiaowen Liu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围术期过敏反应相对少见,但可能危及生命。中国的发病率未知,可能与全球其他区域不同。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围术期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我们招募了来自中国大陆七个不同地理区域的112家三级医院,收集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关于Ring和Messmer III和IV反应的信息。使用协作教育学习网络来减少诊断错误。记录和分析有关患者特征、临床特征、治疗和临床结局的信息。 结果:5078118例外科手术中,共有447例符合纳入标准。全国疑似围术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1360 (95%可信区间,范围为1:12521~1:10397)。华南地区发病率 (1/6050;95%CI,1:8013~1:4859) 明显高于东北地区 (1/19262,95%CI,1:33088~1:13585) (P<0.01),并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低血压 (91.1%) 和心动过速 (65.3%)。大多数患者 (83.4%) 使用了肾上腺素。共有27例 (6.0%) 患者需行心肺复苏。最终9名患者死亡(2.0%)。结论:这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围术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1360,但这一发生率因地区而异。这种差异的潜在原因仍不清楚,可能受环境或遗传影响,需要进一步调查。
2.Mo X, Liu Q, Gao L, et al. The industrial solvent 1,4-dioxane causes hyperalgesia by targeting capsaicin receptor TRPV1.BMC BIOL 2022;20:10.PMID: 34996439
【题目】 工业溶剂 1,4-二恶烷(二氧六环)通过靶向辣椒素受体 TRPV1 引起痛觉过敏
【通讯作者】 姚镜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
【第一作者】 Xiaoyi Mo, Qiang Liu, Luna Gao, Chang Xie,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
【摘要】背景:化合物1,4-二恶烷是工业溶剂、食品和护理品的添加剂。长期的动物和人体研究发现了1,4-二恶烷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但其对动物产生影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结果:我们发现1,4-二恶烷通过增强辣椒素敏感的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TRPV1引起小鼠痛敏。敲除感觉神经元中 CRISPR/Cas9 介导的 TRPV1 基因可消除此效应,但其在炎症状态下增强。1,4-二恶烷降低了TRPV1激活的温度阈值,增强了通道对激动性刺激的敏感性。结构上与1,4-二恶烷相关的1,3-二恶烷和四氢呋喃也能增强TRPV1的活性。发现 TRPV1 的 S4-S5 接头区域中的残基 M572 对于 1,4-二恶烷及其类似物直接激活通道至关重要。单个残基突变M572V消除了1,4-二恶烷诱发的电流,同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辣椒素的反应。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残基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发挥门控效应,并支持 TRPV1 通道多模式门控的离散域的存在。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RPV1是 1,4-二恶烷的共同受体,这是其引起伤害性刺激过敏的机制。
3.Huang W, Yan Y, Wu M, et al. Preoperative fasting confers protection against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a mouse model. Br J Anaesth 2021.PMID: 34930601
【题目】术前禁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系及其代谢物对小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通讯作者】刘克玄 李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黄文芳 闫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严重外科事件。术前禁食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产物的组成,对肠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肠道I/R小鼠模型,术前禁食24 h或随意喂食。使用组织学检查和生存分析评估肠 I/R 损伤。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对禁食和非禁食的小鼠和人类志愿者进行了粪便移植,以评估肠道微生物群对肠道 I/R 的影响。小鼠小肠细胞作为体外I/R 模型进行氧与葡萄糖剥夺/再氧合。结果:术前禁食可防止肠道 I/R 损伤并提高小鼠的存活率(P<0.001)。此外,16S rDNA测序显示,术前禁食增加了肠道I/R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重组了肠道菌群的组成。禁食和接受人类微生物群的小鼠比接受进食受试者微生物群的小鼠表现出更少的肠道损伤。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禁食组和进食组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分布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禁食组的岩芹酸浓度明显高于禁食组 (P=0.009)。岩芹酸可通过介导AMP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70S6K信号转导靶点,减轻肠I/R小鼠体内肠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结论:术前禁食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岩芹酸来防止肠道 I/R 损伤,提示其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4.Yuan Yuan, Guangjian Fan, Yuqi Liu, et al.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KLF14 regulates macrophage glycolysis and immune function by inhibiting HK2 in sepsis. Cell Mol Immunol, 2022, Jan 4. PMID: 34983946
【题目】在脓毒症中转录因子KLF14通过抑制HK2的表达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和免疫功能
【通讯作者】李金宝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uan Yuan, Yuqi Liu,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Guangjian Fan,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
【摘要】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异质性综合征。通过糖酵解维持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至关重要。然而,糖酵解和巨噬细胞之间的通路是如何被调节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脓毒症期间,一种新的Krüppel样转录因子KLF14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和免疫功能。KLF14缺失导致小鼠内毒素血症和败血症致死模型的死亡率显着增加。从机制上看,KLF14通过抑制HK2的转录减少糖酵解和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我们还证实了在脓毒症患者中KLF14的表达上调。最后,通过药物激活KLF14在脓毒症小鼠中起到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说明KLF14在调节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作用,并对通过KLF14靶向治疗脓毒症提供新思路。
5.Ting Li, Jun Li, Liyong Yuan, et al. Effect of Regional vs General Anesthesia on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Older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Fracture Surgery. JAMA, 2022, Jan 4;327(1):50-58. PMID: 34928310
【题目】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通讯作者】Qingquan Lian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Ting Li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 重要性在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成年人中,局部麻醉可能减少术后谵妄,但其有效性尚不确定。目的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中,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设计、环境和参与者本研究采取随机、分配隐藏、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东南部9所教学医院开展的950例年龄在65岁以上、既往出现或未出现过谵妄的,并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跨度为2014年10月至2018年9月;术后进行为期30天的随访,截止于2018年11月。干预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局部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且不使用其他镇静措施;n=476)或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n=474)。
研究结果及目标主要研究结果是术后7天内的谵妄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结果包括谵妄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亚型、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30天全因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结果总共950例患者(平均年龄76.5岁;247例男性),941例有可评价主要结果(6例取消手术,3例撤回同意)。局部麻醉组29例(6.2%)发生术后谵妄,全麻组24例(5.1%)发生谵妄(未校正风险差异,1.1%;95%CI,-1.7%~3.8%;P=0.48;未校正相对风险,1.2;P=0.57])。谵妄的平均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23.0分和24.1分(未校正差值为-1.1;95% CI ,4.6~3.1)。两组中出现单次谵妄的例数分别为16例(3.4%)对10例(2.1%)(未校正RD,1.1%;95%CI,-1.7%~3.9%;RR:1.6)。低活动型11例(37.9%)比5例(20.8%)(RD,11.5;95%CI,-11.0%~35.7%;RR,2.2)。最严重疼痛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0(IQR,0~20)和0(IQR,0~10)(差值为0;95%CI,0~0)。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7天(IQR,5~10)和7天(IQR,6~10)(差异0;95%CI,0~0)。死亡8例(1.7%)对4例(0.9%)(未校正RD,-0.8%;95%CI,-2.2%~0.7%;RR,2.0)。局部麻醉组和全麻组分别报告了106次和102次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恶心呕吐(47例比34例)和术后低血压(13例比10例)。
结论在65岁以上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与全身麻醉相比,采用无镇静的局部麻醉并不能明显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6.Xiaoyan Zhu, Wenrui Xie, Jingdong Zhang, et al. Sympathectomy decreases pain behaviors and nerve regeneration by downregulating monocyte chemokine CCL2 in dorsal root ganglia in the rat tibial nerve crush model. Pain, 2022, Jan 1;163(1):e106-e120. PMID: 33941753
【题目】胫神经挤压模型大鼠切断交感神经可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CCL2减少疼痛和神经再生
【通讯作者】张俊明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疼痛研究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朱小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疼痛研究中心、麻醉科
【摘要】在几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前模型中,疼痛都与周围神经的再生相关。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某些神经病变和临床前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试了局部“微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效果,即切断含有进入L4和L5脊神经分支的交感节后轴突的灰质,这种方法与化学或外科交感神经切除术相比,更类似于临床上使用的交感神经阻滞。我们还研究了神经再生和疼痛的关键因素CC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我们使用大鼠胫神经挤压模型作为周围神经再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感觉神经节中CCL2因胫神经挤压而增加,因微交感神经切除而减少。微交感神经切除术和局部siRNA介导的腰段背根神经节CCL2基因敲除具有非常相似的效果:机械痛敏反应和防御行为部分改善,再生标记物生长相关蛋白43和转录激活因子3减少,同时感觉神经节中巨噬细胞密度降低,再生神经减少。通过在微交感神经切除术术后第10天检测损伤部位有髓动作电位的传播和胫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失神经性萎缩,发现功能性神经再生减少。微交感神经切除加CCL2基因敲除对行为的影响与单纯微交感神经切除相似。这些结果说明,局部交感神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通过影响CCL2的表达来介导的,而CCL2又反过来调节神经再生过程。
7.Meiling Deng, Zengli Zhang, Manyu Xing, et al. LncRNA MRAK159688 facilitates morphine tolerance by promoting REST-mediated inhibition of mu opioid receptor in rats. Neuropharmacology, 10.1016/j.neuropharm.2021.108938. PMID: 34982972
【题目】LncRNA MRAK159688通过促进REST介导的大鼠mu阿片受体抑制促进吗啡耐受
【通讯作者】邹望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Meiling Deng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张增利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摘要】长期使用吗啡引起的吗啡耐受(MT)是一个主要的医学问题。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此,我们建立了大鼠吗啡耐受模型,并验证了长非编码RNA(lncRNA)MRAK159688是否参与吗啡耐受及其特定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吗啡耐受大鼠脊髓中MRAK159688表达显著上调。慢病毒过度表达MRAK159688可降低吗啡的镇痛效果并诱导疼痛行为。使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MRAK159688可减弱吗啡耐受的形成,部分逆转吗啡耐受的发展并减轻吗啡诱导的痛觉过敏。MRAK159688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核内的阻遏因子-1沉默转录因子(REST)共定位。MRAK159688增强REST的表达和功能,从而抑制mu阿片受体(MOR)的表达,进而诱导吗啡耐受。此外,REST过表达阻断了MRAK159688 siRNA对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总的来说,慢性吗啡给药介导的脊髓MRAK159688上调通过促进RESTs介导的MOR抑制而促进吗啡耐受和痛觉过敏。MRAK159688下调可能是一种新的基于RNA的吗啡耐受治疗方法。
8.SaiSai Huang, YingTing Chen, Yue Jia, et al. Delayed inhibition of ERK and p38 attenuates neuropathic pain without affecting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Neuropharmacology, 10.1016/j.neuropharm.2021.108835. PMID: 34648772
【题目】延迟抑制ERK和p38可减轻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但不影响运动功能恢复
【通讯作者】陈刚南通大学医学院YaYu Zhao南通大学江苏省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黄赛赛南通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YingTing Chen南通大学江苏省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PNIs)常导致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有的治疗PN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干预措施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和p38被发现参与触发和维持P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ERK和p38也有助于PNI后的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因此抑制ERK和p38很难作为一个治疗靶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同时对小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中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运动功能恢复进行了表征,以确定治疗干预的时间窗。我们进一步证明,在PNI后三周延迟释放ERK和p38抑制剂组合可显著缓解P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不影响运动功能恢复。此外,联合使用这两种抑制剂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抑制剂都能明显更好地抑制疼痛,可能减少每种抑制剂的所需剂量,并减轻单独使用时抑制剂的副作用和风险。
9.Yan Yang, Yue Liu, Jixiang Zhu, et al. Neuroinflammation-mediated mitochondrial dysregulation involved i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Free Radical Biol Med. 2022 Jan;178:134-146. PMID: 34875338.
【题目】神经炎症介导的线粒体失调参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马正良 张娟顾小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羊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摘要】非神经系统手术后的神经炎症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重要致病机制。然而,炎症介导的神经损伤关键部位仍不清楚。线粒体功能受损是神经元退化的重要特征。动力相关蛋白1(Drp1)是线粒体动力学的重要调节因子,已被证明在突触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设计实验来研究Drp1调控的线粒体动力学和功能是否参与POCD的病理过程,并阐明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在异氟醚麻醉下,对老年小鼠进行剖腹探查术,并将原代神经元和SH-SY5Y细胞暴露于肿瘤坏死因子(TNF)。我们发现,术后小鼠的海马和TNF暴露后的原代神经元中,Drp1激活和线粒体碎片均有所增加。Drp1 特异性抑制剂Mdivi-1预处理可减少这种线粒体碎片,通过小干扰 RNA 敲除 Drp1可阻断TNF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断裂。然而,Mdivi-1的应用对原代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和轴突生长有害。TNF暴露后的原代神经元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增加,参与Drp1的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FK506可以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不依赖于Drp1的功能。最后,我们发现FK506预处理可改善TNF处理后神经元的轴突生长和小鼠术后的学习能力。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在POCD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元代谢调节可能是POCD的一个新的重要靶点。
10.Guo H, Zhang Z, Gu T, et al. Astrocytic glycogen mobilization participates in salvianolic acid B-mediated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ischemic stroke. Exp Neurol. 2021 Dec 30; 349:113966. PMID: 34973964
【题目】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动员参与丹酚酸B介导的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通讯作者】才延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精神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王化宁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精神科
【第一作者】郭海云,张震,顾婷婷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星形胶质细胞糖原作为一种重要的葡萄糖储备,当能量不足时,通过分解为毗邻的神经元提供了额外的能量支持。丹酚酸B (SAB) 对脑血管闭塞后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SAB对星形胶质细胞糖原的影响及其与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在体外和体内敲除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分解限速酶,GP),并通过体外免疫印迹和体内免疫荧光研究糖原代谢关键酶的变化。通过动物神经行为学和形态学评估脑再灌注期间的神经功能。SAB通过上调GP活性而不是再灌注后GP表达来加速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分解。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分解削弱了SAB介导的对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此外,SAB激活糖原分解增加星形胶质细胞中的抗氧化水平有助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元的存活。我们的数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GP是SAB介导的脑血管再通后脑损伤保护的重要代谢靶点。
11. Song Y, Chu R, Cao F, et al.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Prelimbic Pathway Promote the Emergence of Rats from Sevoflurane Anesthesia. Neurosci Bull. 2021 Dec 26. PMID: 34954810
【题目】中脑腹侧被盖区-缘前通路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促进七氟醚麻醉大鼠的苏醒
【通讯作者】仝黎,米卫东,郭永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手术中心
【第一作者】宋燕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手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楚睿通海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曹福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麻醉科
【摘要】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 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在认知、麻醉苏醒、奖赏和厌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向皮层的投射是“自下而上”的上行激活系统的关键部分。缘前皮质 (PrL) 是 VTA 的重要投射区域之一。然而,在七氟醚麻醉下,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大鼠VTA 和 VTADA-PrL通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七氟醚麻醉的大鼠腹腔注射以及局部显微注射多巴胺 D1 受体激动剂 (Chloro-APB)能促进其苏醒,而注射多巴胺 D1受体拮抗剂 (SCH23390) 则加深麻醉。化学遗传学结合显微注射和光遗传学的结果表明,激活VTADA-PrL通路延长了麻醉诱导时间,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这些结果表明,VTA中的多巴胺能系统具有促进苏醒的作用,并且自下而上的VTADA-PrL通路促进七氟醚麻醉后苏醒。
检索:唐子元翻译:王佩校对:张瑞 指导:雷洪伊
指导老师简介
雷洪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康复医学会ERAS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保护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转化医学协会理事,第六届“羊城好医生”。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机制,术后疼痛机理及治疗,麻醉药物控释技术的应用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麻醉优化管理等。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储勤军教授:ERAS时代下的术后疼痛管理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NO.8(下)-国内麻醉学科文摘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NO.8(上)-国内麻醉学科文摘
珠江视界 | 孔令秋博士:如何解读超声心动图报告
珠江视界 | 徐铭军教授:产科麻醉——细节决定成败
......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