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科论著摘要 2022.1(下)
译者按
每月《珠江视界》翻译小组将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人员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并通过《珠江视界》与《新青年麻醉》向全国推送。
本期节选2021年12月11日至2022年1月10日发表的部分文章,本月内容分两部分推送,下半部分文章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内容涵盖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结局与衰弱之间的关系;RhANP通过膈下迷走神经介导的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减轻内毒素性认知功能障碍;痛觉感受器中的GPR151通过调节P2X3功能和小胶质细胞活化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治疗通过抑制NLRP3信号改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相关神经炎症;RAGE介导的T细胞代谢重编程改变卒中后T细胞炎症反应等。
每月好文(2022.01):
1.Hong Zhao, Si Li, Yi Fen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rail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Following Hip Fracture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esth Analg, 2021 Dec 24. PMID: 34958310
【题目】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与衰弱之间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冯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赵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群而言是严重的事件,且与老年人后续生存中的患病、死亡和残疾密切相关。日益增加的证据表明,衰弱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结局相关。方法:我们对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在蛛网膜下腔阻滞或全身麻醉下行髋部骨折矫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通过回顾患者的麻醉记录及病历资料来获取研究样本的人口学信息、外科手术与麻醉特点、衰弱指数(chart-derived frailty index,CFI)、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根据CFI将患者分为两组:高CFI组(3-5分)和低CFI组(0-2分)。CFI通过累计以下患者情况而得,包括:年龄>70岁、术前BMI<18.5 kg/m2,红细胞压积<35%,白蛋白<34 g/L,血清肌酐>176.8 mol/L(2.0 mg/dL)。术后12个月,我们通过电话随访,用欧洲五维生活质量评价问卷(EuroQol 5-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EQ-5D)来评估患者的死亡率和长期生活质量。结果:在研究时间段内,共381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与低CFI组相比,高CFI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高13.80%(95%CI,6.31-21.29)(17例 vs 8例 ,P < 0.001);肺炎发生率高17.71% (95%CI, 7.08-23.34)(40例vs 60例,P <0 .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长(8 天vs 7天,P = 0.0222);术后1年死亡率高19.33% (95% CI,9.47-29.18) (26.4% vs 7.1% ,P < 0.001)。高CFI组有64名患者术后1年完成了EQ-5D问卷,低CFI组有209名。高CFI组EQ-5D评分显著低于低CFI组(0.63±0.22 vs 0.72±0.22,P = 0.002)。
结论:衰弱与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折术后12个月的术后不良结局、更高的死亡率和低生活质量相关。
2.Yuming Wu, Yujing Zhang, Bing Xie, et al. RhANP attenuates endotoxin-deriv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rough subdiaphragmatic vagus nerve-mediated gut microbiota–brain axis. J Neuroinflammation, 2021 Dec 23;18(1):300. PMID: 34949194【题目】 RhANP通过膈下迷走神经介导的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减轻内毒素性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袁世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危重病医学科,张建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危重病医学科
【第一作者】Yuming WuYujing ZhangBing Xie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危重病医学科
【摘要】背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心房钠尿肽(ANP)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NP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所造成的神经炎症和认知损伤的作用。方法:向小鼠腹腔注射LPS (5 mg/kg)。在LPS注射前24 h和/或注射后10分钟静脉注射重组人ANP (rhANP)(1.0 mg/kg)。在注射LPS前14天或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前28天行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SDV)。在rhANP治疗前30分钟腹腔注射ANA-12 (0.5 mg/kg)。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PS (5.0 mg/kg)24 h后,脾脏明显肿大,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脾脏重量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LPS还导致海马区域的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细胞因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升高。LPS损害了小鼠的自然行为和习得行为:在埋藏食物试验(buried food test)中,小鼠摄食的潜伏期延长了;在Y迷宫试验(Y maze test)中,小鼠进入新臂探索的次数减少,停留时间缩短。同时采取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rhANP可逆转LPS诱导的脾肿大、海马和外周炎症以及认知损伤。但rhANP不能进一步增强SDV对海马和外周炎症的保护作用。我们进一步发现,PGF小鼠移植了rhANP处理的内毒素血症小鼠的粪便细菌后,其海马区的多克隆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 (p-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下降和认知功能损伤均有所改善,而SDV可消除这一作用。此外,rhANP对LPS诱导的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可被TrkB/BDNF信号抑制剂ANA-12消除。
结论:rhANP可减轻LPS诱导的海马炎症和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通过膈下迷走神经介导的肠道微生物群-脑轴来实现。
3.Li-Ping Xia, Hao Luo, Qiang Ma, et al. GPR151 in nociceptors modulates neuropathic pain via regulating P2X3 function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Brain, 2021 Dec 16; 144(11): 3405-3420. PMID: 34244727
【题目】痛觉感受器中的GPR151通过调节P2X3功能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来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徐贞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生物学科与麻醉科
【第一作者】Li-Ping Xia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生物学科与麻醉科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影响到全世界7-10%的人口。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其机制难以捉摸而难以治疗。在此,我们报告了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中的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151(GPR151)调控由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GPR151主要在非肽能性C纤维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表达,并在神经损伤后显著上调。重要的是,在成年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中条件性敲除GPR151显著减轻了由慢性压迫性损伤(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样行为,但不影响基础痛觉。此外,DRG神经元中的GPR151是CCI诱导的神经元高兴奋性和集落刺激因子1(CSF1)上调所必需的,而CSF1又是神经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在机制上,GPR151与P2X3离子通道偶联,并促进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样超敏反应中的功能活动。敲除GPR151可抑制CCI小鼠中P2X3介导的钙升高和自发疼痛行为。相反,GPR151的过度表达显著增强了P2X3介导的钙升高和DRG神经元兴奋性。此外,DRG中P2X3的敲除逆转了CCI诱导的CSF1上调、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样行为。最后,GPR151和P2X3在人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中的共同表达得到证实,这表明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临床相关性。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伤害性DRG神经元中的GPR15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可能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靶点。
4.Long Sun, Yue Yong, Pan Wei,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associated neuroinflammation via NLRP3 signal inhibition in aged mice. CNS Neurosci Ther, 2021; 00: 1–11. PMID:34951130
【题目】电针治疗通过抑制NLRP3信号改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相关神经炎症
【通讯作者】宋建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孙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麻醉科 Yue Yong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刺麻醉研究所
【摘要】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不良的预后有关,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既往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都表明电针治疗(EA)可改善POCD的发生。然而,其潜在机制,特别是EA对炎性小体的调节作用仍不清楚。方法: 通过对18月龄小鼠进行部分肝切除手术,建立POCD模型,并对小鼠百会穴进行术后连续7天的电针治疗或不进行电针治疗。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通过q-PCR、ELISA、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小鼠体内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小胶质细胞活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来检测紧密连接蛋白、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蛋白、NF- 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EA显著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通过降低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IL-1β、IL-6的水平来抑制神经炎症反应。EA还保存了海马神经元和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 5。机制上,EA抑制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的活化,而NLRP3的活化也破坏了EA对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结论:EA可减轻与神经炎症相关的POCD的发生。机制上,EA对POCD的治疗效果依赖于对NLRP3的抑制。
5.Yueman Zhang, Fengshi Li, Chen Chen, et al. RAGE-mediated T cell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shapes T cell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stroke.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21, 41(11): 1–14. PMID: 34910890
【题目】RAGE介导的T细胞代谢重编程改变卒中后T细胞炎症反应
【通讯作者】李佩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上海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万杰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作者】Zhang yueman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上海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脑卒中后外周CD4+T细胞的代谢重新编程可导致CD4+T细胞分化不平衡,包括T细胞的调节,为脑卒中后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靶点。然而,外周CD4+T细胞代谢重编程潜在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结合转录和代谢组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我们证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可以将缺血信号传递给CD4+ T细胞,这些细胞在脑卒中后经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依赖性代谢重编程。此外,通过在脑卒中后给予可溶性RAGE,我们证明RAGE的中和作用逆转了CD4+ T细胞脂肪酸合成的增强和卒中后Treg/Th17的失衡。最后,我们发现卒中后sRAGE治疗可以缩小梗死体积,改善功能恢复。总之,sRAGE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免疫代谢调节剂,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从而有利于CD4+ T细胞在脑缺血性损伤后向Treg细胞极化。上述发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反应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6.Yu-Hang Cai, Cheng-Yu Wang, Yang Li,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Oral Midazolam and Intranasal Dexmedetomidine on Preoperative Sedation and Anesthesia Inductio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Surgeries. Front Pharmacol, 2021, 12: 648699. PMID: 34975463
【题目】口服咪达唑仑和鼻内用右美托咪定对儿童手术期术前镇静和麻醉诱导作用的比较
【通讯作者】 刘华程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疼痛医学科,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Junzheng Wu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u-Hang Cai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背景和目的:术前用药无论是口服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定滴鼻仍不理想。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否会对术前镇静和麻醉吸入诱导期间儿童的依从性有任何有益的影响。实验方案:138名2-6岁的儿童随机分为三组:M组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D组鼻内用右美托咪定2 μg/kg,M+D组鼻内用右美托咪定1 μg/kg联合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主要结果是儿童在七氟醚吸入诱导期间的依从性,次要结果包括术前镇静效果、行为评分、父母分离焦虑评分、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M+D组在吸入麻醉诱导期间的依从性(P =0.0049)和面罩接受度(MAS)较高(P =0.0049),M+D组受试者达到预期镇静水平的时间明显短于M组和D组(P <0.001),并在给药后维持期和麻醉诱导前均保持较高的镇静评分(P <0.001)。结论和意义:我们得出结论,与单独使用两种术前药物的儿童患者相比,术前鼻内用右美托咪定1 μg/kg联合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的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显著提高,能更快达到并维持令人满意的镇静水平。因此,当我们期望在接受手术的儿童中有更高质量的镇静和更平稳的麻醉诱导时,联合用药是更好的选择。
7.Xiaoting Liao, Weikang Zhang, Huijun Dai, et al. Neutrophil-Derived IL-17 Promotes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a p38 MAPK/MCP-1 Pathway Activation. Front Immunol.2021.Dec 15;12:768813. PMID:34975857
【题目】中性粒细胞来源的IL-17通过激活p38 MAPK/MCP-1通路介导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
【通讯作者】潘灵辉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广西围术期器官功能损伤与防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Xiaoting Liao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麻醉科,广西围术期器官功能损伤与防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Weikang Zhang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肿瘤医院)麻醉科
【摘要】呼吸机诱发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影响健康。VILI可能与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由于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免疫系统以及在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我们在这里探究了它是否在VILI中起作用。在VILI小鼠模型中,高潮气量(High Tidal Volume, HTV)的机械通气促进肺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导致肺内IL-17水平增加,进而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调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中性粒细胞的耗竭可减少小鼠IL-17的产生,抑制IL-17可明显减轻HTV诱导的肺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些结果在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得到了证实。我们的结果提示IL-17在VILI中具有促炎作用,可作为治疗VILI的新靶点。
8.Peng Ding,Wei Chen,Xiaodi Yan,et al. BMPER alleviat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by protecting neurons and inhibiting neuroinflammation via Smad3-Akt-Nrf2 pathway. CNS Neurosci Ther. 2021;00:1-15. PMID:34904361
【题目】BMPER通过Smad3-Akt-Nrf2通路保护神经元和抑制神经炎症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通讯作者】李永华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Yongqiang Wang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麻醉科及针灸麻醉研究所
【第一作者】Peng Ding海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麻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983医院麻醉科 Wei Chen海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麻醉科 Cheng Li海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是一组与骨形态发生相关的蛋白质。BMP结合内皮调节因子(BMP-binding endothelial regulator, BMPER)是一种与BMPs相互作用的分泌性蛋白,被认为与缺血性损伤有关。在此,我们探讨BMPER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制备小鼠脑缺血模型;对原代培养神经元采用氧气-葡萄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OGD/R)的方法建立体外缺血模型。我们测定了MCAO小鼠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中BMPs/BMPER水平,并比较BMPER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脑损伤。研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炎症和细胞死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MPER相关通路蛋白质含量。结果:在MCAO小鼠和AIS患者中,我们发现BMPER的水平升高。使用BMPER后可降低MCAO小鼠的死亡率、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BMPER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减轻缺血后的神经炎症和细胞死亡。在OGD/R处理的神经元中,BMPER激活Smad3/Akt/Nrf2通路。结论:BMPER是一种神经保护性激素,通过激活Smad3/Akt/Nrf2通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这些发现可能为卒中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9.Yu Zhang, Qianbo Chen, Dashuang Chen, et al. SerpinA3N attenuates ischemic stroke injury by reducing apoptosis and neuroinflammation.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21, 00: 1-14. PMID: 34897996
【题目】SerpinA3N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减轻缺血性卒中损伤
【通讯作者】向正华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分子神经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袁红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u Zhang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Qianbo Chen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Dashuang Chen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评价丝氨酸蛋白抑制剂A3N(SerpinA3N)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法建立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采用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erpinA3N的表达。给予腺相关病毒(AAV)和重组SerpinA3N。此外,免疫共沉淀质谱和免疫荧光共染色用于鉴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急性期脑卒中后缺血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SerpinA3N表达上调。SerpinA3N的表达在再灌注后6h逐渐升高,在第2 ~ 3天达到高峰,在第7天下降。过表达SerpinA3N的AAV可显著减小梗死面积,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SerpinA3N处理也能减少体内和体外的细胞凋亡。免疫共沉淀质谱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lusterin与SerpinA3N相互作用,Akt- mTOR通路在体内和体外都被SerpinA3N上调。结论:SerpinA3N在小鼠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半暗区神经元中表达。它可能通过与Clusterin相互作用,抑制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炎症而减轻脑损伤。
10.Zhouyu Ren, Mingling Wang, Mokhtar Aldhabi, et al. Low-dose S-ketamine exerts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via enhanced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in postpartum depression rats. Neurobiology of Stress, 2022, 100422. PMID: 34977283
【题目】低剂量S-氯.胺.酮通过增强产后抑郁症大鼠的海马突触可塑性发挥抗抑郁样作用
【通讯作者】陈作雷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Zhouyu Ren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
【摘要】S-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已在抑郁症患者以及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动物模型中被反复证实。但S-氯.胺.酮抗产后抑郁症的药理学研究尚未被考虑。本研究采用经典的生殖激素戒断法构建产后抑郁症(PPD)大鼠模型,随后评估了低剂量S-氯.胺.酮对PPD大鼠的抑郁相关的行为学和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使用多重行为测试来评估PPD大鼠模型中的抑郁样行为,蛋白质印迹、高尔基染色、透射电镜和电生理记录检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小剂量S-氯.胺.酮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并表明维持突触可塑性是S-氯.胺.酮治疗生殖激素戒断引起的产后抑郁症的关键目标。
检索:李慧翻译:王佩 校对:张瑞指导:雷洪伊
指导老师简介
雷洪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康复医学会ERAS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保护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转化医学协会理事,第六届“羊城好医生”。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机制,术后疼痛机理及治疗,麻醉药物控释技术的应用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麻醉优化管理等。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科论著摘要 2022.1(上)
珠江视界 | 广东省麻醉医学纪录电影《学术引领 创新引擎》正式上映
珠江视界 | 储勤军教授:ERAS时代下的术后疼痛管理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NO.8(下)-国内麻醉学科文摘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NO.8(上)-国内麻醉学科文摘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