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4(上)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2-4-26 12:36 编辑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2年3-4月发表的部分文章,本期内容分为两部分推出。第一部分研究内容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阿片类药物对慢性疼痛患者癌症生存率的影响,戊乙奎醚预防高危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非心脏手术期间积极升温与常规保温管理的比较(PROTECT试验)等临床试验;还包括神经元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稳态缓解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心脏免疫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七氟烷改善小鼠模型和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等基础研究方面内容。
每月好文(2022.03.10-04.10)之上:
1. Mingyang Sun, Chialun Chang, Changyun Lu, et al. Effect of opioids on cance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Br J Anaesth 2022; 128: 708-717. PMID: 35144799
【题目】阿片类药物对慢性疼痛患者癌症生存率的影响:一项基于人群的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张加强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吴思远台湾宜兰罗东博爱医院罗许医学基金会大数据中心,台湾宜兰罗东博爱医院罗许医学基金会放射肿瘤科,亚洲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技术系,亚洲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医疗管理系,辅仁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中心【第一作者】孙铭阳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张家崙 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血液肿瘤科
【摘要】背景:在癌症诊断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其对慢性疼痛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研究,比较长期接受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的慢性疼痛患者与未接受此类治疗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癌症相关生存率。方法:我们纳入慢性疼痛患者,并根据镇痛药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在癌症诊断前3个月,每年开具阿片类镇痛药规定日剂量≥180 次的慢性癌痛患者为病例组;每年开具阿片类镇痛药规定日剂量<28 次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按1:5的比例配对。主要结果是总体长期生存率。
结果:匹配过程产生了 1716 名患者的最终队列(病例组286名,对照组1430名),这些患者符合进一步分析的条件。接受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其调整后的总生存风险比为3.53(95%置信区间:3.03-4.11;P <0.001)。
结论:与未长期接受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慢性疼痛患者相比,在癌症诊断前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可能与较差的总体生存率有关。
2. Ting Yan, Xinquan Liang, Guojun Wang GJ, et al. Prophylactic Penehyclidine Inhalation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High-risk Patien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 Anesthesiology 2022; 136: 551-566. PMID: 35226725
【题目】预防性雾化吸入戊乙奎醚预防高危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一项随机双盲试验
【通讯作者】王东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Daniel l. Sessler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预后研究部【第一作者】闫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
【摘要】背景:术后肺部并发症很常见。衰老和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气道高反应性,高风险手术导致膈肌功能障碍,全身麻醉导致肺不张和外周气道损伤。因此,本研究验证了吸入长效毒蕈碱拮抗剂戊乙奎醚可降低高危患者术后最初30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假设。
方法:这项单中心双盲试验纳入了864名患者,年龄>50岁,择期行大型上腹部或非心脏胸科手术(手术时长≥2h),Catalonia呼吸风险评分为45或更高。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或预防性吸入戊乙奎醚组,从术前一晚到术后2d,每12h一次。主要结局是术后30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和吸入性肺炎。
结果:意向治疗分析826名患者(平均年龄64岁;男性占63%)。戊乙奎醚治疗的患者(18.9%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26.4% ;RR,0.72;95% CI,0.56-0.93;P=0.010;需要治疗的人数,13);戊乙奎醚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1.4%(6 / 417)低于安慰剂组4.4%(18 / 409;RR,0.327;95% CI,0.131-0.82;P = 0.011);其他肺部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接受戊乙奎醚的患者气道峰压>40 cm H2O的发生率1.9%(8 / 432)也低于安慰剂组4.9%(21 / 432;RR,0.381;95% CI,0.171-0.85;P = 0.014)。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口干和谵妄,可能与吸入戊乙奎醚有关,在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接受上腹部或非心脏胸科大手术的高危患者,预防性雾化吸入戊乙奎醚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引发并发症。
3. Jiangpeng Fan, Huizhen Geng, Yawei Ji, et al. Age-dependent alterations in key components of the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system and distinct motor phenotype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22; 43: 862-875. PMID: 34244603
【题目】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主要成分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和不同的运动表型
【通讯作者】肖诚 周春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生物与生物工程系;Viviana Gradinaru加州理工学院生物与生物工程系【第一作者】Jiangpeng Fan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江苏省脑病重点实验室
【摘要】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 (DA) 系统包括位于黑质致密部腹侧和背侧DA神经元 (vSNc、dSNc) 和位于背侧纹状体的DA终端,与运动控制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黑质纹状体DA系统和运动功能均受损。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SNc和vSNc DA神经元和纹状体DA终端是否以相似的模式老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与运动缺陷同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dSNc和vSNc DA神经元中进行体外膜片钳记录,测量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并分析啮齿动物的运动行为。dSNc和vSNc DA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dSNc DA神经元的去极化诱发放电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倒V型变化,但vSNc DA神经元的去极化放电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背侧纹状体中,多巴胺的释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运动测试中,与6个月和24个月大的啮齿动物相比,12个月大的啮齿动物表现出过度活跃的探索行为。此外,老年啮齿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协调缺陷。使用多巴胺转运蛋白抑制剂提高多巴胺水平可以改善运动和协调能力。因此,黑质纹状体DA系统中的主要成分表现出不同的衰老模式,并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运动和协调变化。
4. Shihao Ni, Jindong Xu, Shuning Sun, et al.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cardiac immune cells reveal that Rel-driven CD72- positive macrophages induce cardiomyocyte injury. Cardiovasc Res. 2022; 118(5):1303-1320. PMID: 34100920
【题目】心脏免疫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显示:Rel驱动的CD72阳性巨噬细胞诱导心肌细胞损伤
【通讯作者】鲁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王陵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王晟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杨忠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倪世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徐金东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通过单细胞测序研究横主动脉缩窄(TAC)小鼠心脏巨噬细胞(CMφs)的异质性,并确定与心脏损伤相关的巨噬细胞亚群。
方法和结果:使用单细胞mRNA测序数据从CD45+细胞中选择所有CMφ。通过降维、聚类和富集分析,CD72hi CMφs被鉴定为促炎巨噬细胞的一个亚群。伪时间轨迹和芯片序列分析表明,Rel是诱导CD72hi CMφ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Rel-KD和Rel-/-骨髓嵌合体小鼠经TAC治疗后表现出以下特征:减轻心脏损伤,包括细胞因子和活性氧水平降低,从而抑制心肌细胞死亡。在TAC模型中,过接性过表达Rel -单核细胞转移和CD72hi CMφ注射可直接加重心脏损伤。CD72hi巨噬细胞也表现出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促炎和心脏损伤作用。在人类中,心力衰竭患者在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后表现出CD72hi-CMφ水平升高。
结论:骨髓源性、Rel介导的CD72hi巨噬细胞具有促炎作用,可诱发心脏损伤,因此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
5. Daniel l Sessler , Lijian Pei, Kai Li , et al. Aggressive intraoperative warming versus routine thermal management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PROTECT): a multicentre, parallel group, superiority trial. Lancet.2022 Apr 1;S0140-6736(22)00560-8.PMID: 35390321
【题目】非心脏手术期间积极升温与常规保温管理的比较(PROTECT试验):一项多中心、平行、优效性试验
【通讯作者】Daniel l Sessler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麻醉研究所预后研究部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Daniel l Sessler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麻醉研究所预后研究部;裴丽坚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李凯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术中中度低温可促使心肌损伤、手术部位感染和失血。将温度升高至接近37℃的正常体温是否能改善预后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术中积极升温可减少围术期主要并发症的假设。
方法:在这项多中心、平行、优效性试验中,中国12个地点和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在非心脏手术期间接受积极加温至目标核心温度37℃(积极加温组)或常规保温至目标温度35.5℃(常规保温组)。随机分组是按地点分层,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大小模块。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45岁)至少有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计划在全身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预计手术时长2-6h,且至少有一半的前皮肤表面可用来取暖。排除需要透析、体重指数超过30 kg/m2的患者。主要结局是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升高,明显心肌缺血)、非致命性心脏骤停和术后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这是在改良意向治疗人群中评估。本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3111875。
结果:在2017年3月27日至2021年3月16日期间,共有5056名患者参与,其中5013名被纳入意向治疗人群(积极升温组2507人,常规保温管理组2506人)。接受积极升温治疗的患者术中核心温度的平均值为37.1℃(SD 0.3),而常规保温管理组的平均值为36.5℃(SD 0.3)。至少一种主要结局指标(非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损伤、心脏骤停或死亡)在积极升温组2497例患者中有246例(9.9%),常规保温管理组2490例患者中有239例(9.6%)。积极加温治疗与常规管理的共同效应相对危险度估计为1.04(95% CI 0.87 - 1.24, P= 0.69)。在接受积极加温治疗的患者中有39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17例为严重),接受常规管理的患者中有54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30例为严重)。一例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在一名严重高热患者身上,被认为可能与热处理有关。
注释:在随机分为35.5℃和37℃的患者中,30天主要心血管结局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至少在1.5℃的范围内,从非常轻微的低体温到完全正常体温,没有证据表明有任何实质性预后差异。手术患者保持核心温度至少35.5℃似乎是足够的。
6. Wen Gao, YuJiao Chen, Weiping Wang, et al.The 90% minimum effective volume and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for ultrasound-guided median nerve block in children aged 1-3 years: A biased-coin design up-and-down sequential allocation trial. J Clin Anesth 2022; 79: 110754. PMID: 35313268
【题目】对1~3岁儿童行超声引导正中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90%最低有效容量和浓度:一项偏性掷币设计序贯分配试验
【通讯作者】涂生芬 杨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Wen Gao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正中神经阻滞可为儿童拇指扳机指开放手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在对儿童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的90%最低有效容量(MEV90)和最低有效浓度(MEC90)的数据尚未见报道。
设计:一项前瞻性两阶段研究,采用偏性掷币设计序贯分配试验。
患者:接受拇指扳机指开放手术的1-3岁儿童患者。
干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关于MEV90,随后依据对MEV90的研究数据来研究MEC90。每个后续患者罗哌卡因的MEV90和MEC90是由先前患者的反应所决定,采用偏性掷币设计序贯分配试验。药物容量和浓度的递减幅度分别为0.1ml和0.01%。
观测指标:在儿科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正中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的MEV90和MEC90,并进一步用来估算99%最低有效容量(MEV99)和99%最低有效浓度(MEC99)。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疼痛和不良事件。
主要结果:共有118名儿童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分别有56和62名患者纳入MEV90和MEC90研究。0.2%罗哌卡因的MEV90为1.44ml(95%CI为1.043 ml,1.466 ml),1.5ml罗哌卡因的MEC90为0.195%(95%CI为0.159%,0.197%)。研究中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对1~3岁接受扳机指开放手术的患儿施行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时,0.2%罗哌卡因的MEV90为1.44ml(95%CI为1.043 ml,1.466 ml),1.5ml罗哌卡因的MEC90为0.195%(95%CI为0.159%,0.197%)。
7. Chaoyang Tong, Jijian Zheng, Jingxiang Wu, et al. The effects of paravertebral blockade usage on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ollowing thoracoscopic lung cancer surgery. J Clin Anesth 2022; 79: 110770. PMID: 35334289
【题目】椎旁神经阻滞对于胸腔镜肺癌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心房颤动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通讯作者】吴镜湘 郑吉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第一作者】童朝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研究目的:尽管与单独应用全身麻醉相比,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全身麻醉(GA)联合应用能改善胸腔镜肺癌手术术后疼痛,但这种疼痛的改善是否能减少相关的不良结局尚不确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胸腔 镜肺癌手术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
设计:前瞻性数据库中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单位:国内一家大型胸科中心。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13966例。
观测指标: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调查单独应用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GA-TPVB)两组间不良结果的差异。应用多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不良结局的因素并计算优势比(OR)。
结果:TPVB使用率为14.8%(2070/13966)。GA-TPVB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0.4% vs 33.5%,P=0.005)、术后房颤发生率(2.1% vs 2.9%,P=0.041)和住院天数(中位数,5 vs 5天,P<0.001)均显著低于GA组。经1:1 PSM分析后,我们调查了2,640例(1,320对)患者使用与不使用TPVB的不良结局差异,发现差异仍然存在,即相较于GA组,GA-TPVB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29.8% vs 34.2%,P=0.014)和术后房颤(2.2% vs 3.6%,P=0.028)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5天vs 5天,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GA和TPVB联合应用是术后肺部并发症(OR=0.879,95%CI,0.793-0.974,P=0.014)和术后房颤(OR=0.714,95%CI,0.516-0.988,P=0.042)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在多元线性分析中,住院天数减少与TPVB使用后较低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术后房颤发生率有关,而不是TPVB的应用本身。
结论:对于减少胸腔镜肺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房颤的发生,缩短相关住院天数,TPVB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8. Wenxin Tang, Yansong Li, Shuxuan He, et al. Caveolin-1 alleviates 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through modulating neuronal ferroptosis-mediated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22. PMID: 35350885
【题目】小窝蛋白-1通过调节神经元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稳态缓解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王强 李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脑科学研究中心【第一作者】Wangxin Tang李岩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脑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铁代谢参与大脑许多生物过程。铁稳态的改变与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在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痴呆症已取代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成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此,我们试图研究铁死亡在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DACD)中的作用。
结果:我们评估了T2DM(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HFD/STZ)小鼠海马组织、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以及患者血液中的铁死亡标志。基因集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db/m)和瘦素受体缺陷型T2DM(db/db)小鼠的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在本研究中,T2DM(HFD/STZ)小鼠的海马区出现了铁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小窝蛋白-1(Cav-1)的表达显著下调。此外,铁抑素-1和Cav-1的修复可减少铁死亡相关的标志性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T2DM患者血浆的Fe2+和4羟基壬烯醛(4-HNE)水平呈上升趋势,且Fe2+水平与T2DM受试者的认知能力呈负相关。
创新点:本研究首次提出铁死亡在体内和体外均促进了T2DM诱导的DACD的发展,为铁死亡与T2DM所致DACD的关联性提供了临床证据,为铁死亡抑制剂和Cav-1对DACD的潜在抗氧化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结论:过表达Cav-1可通过调节神经元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稳态来减轻DACD, Cav-1有望成为预防DACD的关注焦点。
9. Yige Yu, Xiu Xin, Feifei Ma, et al. Bisphenol AF blocks Leydig cell regeneration from stem cells in male rats. Environ Pollut. 2022 ;298:118825. PMID: 35026324
【题目】双酚AF阻断雄性大鼠干细胞向睾丸间质细胞再生
【通讯作者】葛仁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和麻醉科 【第一作者】Yige YuXiu Xin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和麻醉科 【摘要】双酚A(BPA)主要来源于塑料的制造和使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随着BPA的限制使用,正在生产新的替代物(包括双酚AF,BPAF)来取代BPA。然而BPAF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得出了BPAF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再生的影响。用乙烷-二甲基磺酸盐(EDS,腹腔注射,75 mg/kg)消除睾丸间质细胞,并在其处理后14天开始再生。分别于EDS处理后第7-28天给大鼠用0、10、100和200 mg/kg的BPAF灌胃。BPAF≥10mg/kg时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睾酮和孕酮水平。BPAF剂量在100 mg/kg至200 mg/kg之间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BPAF达到200 mg/kg时可显著减少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数量。BPAF在10 mg/kg及以上剂量时可显著下调大鼠睾丸间质细胞Cyp17a1的表达,在100 mg/kg至200 mg/kg之间时可显著下调大鼠睾丸间质细胞Insl3、Star、Hsd17b3及Hsd11b1的表达,而BPAF达到200 mg/kg时可显著上调支持细胞中Fshr、Dhh和Sox9的表达。大鼠BPAF剂量在200 mg/kg时可导致氧化应激并降低SOD2水平。BPAF剂量在100 mg/kg至200 mg/kg之间时,可通过增加BAX、LC3B和BECLIN1的表达,并降低BCL2和p62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BPAF可能通过降低AKT1和mTOR的磷酸化而诱导细胞自噬。在细胞实验中,BPAF在10 μM浓度处理时也能显著诱导ROS的产生和细胞凋亡,并降低大鼠R2C间质细胞中睾酮的合成,但在其处理24小时后不影响细胞活力。综上所述,BPAF是一种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再生的新型内分泌干扰物。
10. Dan Chen, Xingyi Zhao, Fu Huang, et al. Pubertal Bisphenol A exposure increases adult rat serum testosterone by resetting pituitary homeostasis. Environ Pollut. 2022 Apr 1;298:118764. PMID: 34973380
【题目】青春期双酚A暴露重置脑垂体稳态增加成年大鼠血清睾酮
【通讯作者】陈浩林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和妇产科 【第一作者】Dan ChenXingyi Zhao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Fu Huang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 【摘要】双酚A(BPA)在制造业及生活消费品中广泛使用。它在环境中的释放可能会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低剂量(0.1 mg/kg BW)、青春期短期暴露(PD21-35)对成年雄性大鼠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暴露重置了生长激素(G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稳态,并导致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但不会影响血清中黄体生成素激素水平。Q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BPA显著上调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合成途径中的选择性基因/蛋白质,包括类固醇生成急性调节蛋白、细胞色素P450 11A1、细胞色素P450 17A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睾丸RNA采用RNA-Seq分析表明,BPA显着影响多个睾丸间质细胞的基因图谱,但不影响生殖细胞。此外,GO和KEGG分析表明IGF1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IRS1、AKT1和CREB磷酸化的增加也证实了这一点。结果表明,低剂量、青春期短期BPA暴露会影响成年雄性大鼠垂体(GH和FSH)和睾丸(睾酮)的稳态。
11. Meiyan Wu, Kairui Pu, Nan Wang, et al. Label-free in vivo assessment of brain mitochondrial redox stat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Free Radic Biol Med, 2022; 184:1-11. PMID: 35339608
【题目】利用拉曼光谱对糖尿病认知障碍发展过程中脑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的体内无标记评估
【通讯作者】王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脑科学中心; Qian Zhai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脑科学中心【第一作者】吴梅艳蒲凯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脑科学中心
【摘要】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已被公认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统一原因。目前,仍缺乏一种可靠的脑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的体内评估方法。本研究利用无标记共振拉曼光谱(RRS)对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进行了光谱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高糖环境下的培养神经元和器官型皮层切片的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可通过750 cm-1和1128 cm-1的拉曼峰面积的减少来量化,这也与突触损伤和神经元凋亡有关。8、16、24周龄db/db小鼠750 cm-1和1128 cm-1的拉曼峰面积也有所下降,与线粒体NAD+/NADH氧化还原偶极有高度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在8周大的糖尿病小鼠中,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发生在可测量的认知能力下降之前,这可能预示着糖尿病即将出现认知障碍的信号。综上所述,基于RRS的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检测能够在体内评估脑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并可能为提高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预测提供早期指标,并有助于了解线粒体氧化还原失衡治疗的疗效。
12. Tianyun Zhao, Ziwen Shi, Nongxi Ling, et al. Sevoflurane ameliorates schizophrenia in a mouse model and patients: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feasibility study. Curr Neuropharmacol, 2022. PMID: 35272593
【题目】七氟烷改善小鼠模型和患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前和临床可行性研究
【通讯作者】宋兴荣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 马大青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医学院外科和癌症系麻醉、疼痛医学和重症监护室; 林传松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第一作者】赵天云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
【摘要】背景:GABA能缺陷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有关,因此GABA受体A亚型(GABAARs)调节剂如常用的挥发性麻醉剂七氟烷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有治疗价值。本研究研究了低浓度七氟烷对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样小鼠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给药后3周(0.5 mg kg-1, i.p. 2次/天,,5天),小鼠1小时/天接触1%七氟烷,连续5天。暴露后1周进行行为测试、免疫组化分析、western blot和电生理评估。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1%七氟烷,每天5小时,连续6天,第1周和第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18项简要精神病学评定量表(BPRS-18)进行评定。
结果:MK801诱导运动迟缓和社交障碍,下调NMDARs亚单位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减少小清蛋白和GAD67阳性神经元,改变mEPSCs和mIPSCs的振幅和频率,增加兴奋/抑制比。MK801引起的上述变化在七氟烷作用下均有所减弱。6例和8例患者达到缓解,定义为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PANSS总评分减少至少30%。第2周BPRS-18总分较第2周下降38% (P < 0.01)。
结论:低浓度七氟烷有效逆转MK801诱导的小鼠精神分裂症样疾病,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我们的工作表明,七氟烷可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策略。
检索:骆佳铭
翻译:汪静
校对:刘敏于
指导: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赵伟,麻醉学博士,香港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临床工作主要从事围术期临床麻醉和急、慢性疼痛的药物及微创介入治疗;研究方向为围手术期神经损伤及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治研究。主要学术成绩:获得2019年度国家“香江学者计划”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广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现主要学会任职: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血液保护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徐亮教授:围术期合理氧疗,你容易忽视的高氧血症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3(下)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3(上)
珠江视界 | 徐颖教授:超声引导下困难血管穿刺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2(下)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2(上)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