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2-5-7 13:34:20

指南共识 |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2版)


(关注 回复:指南 获取全部国内外专家指南)
推荐意见1: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包括CVC、PICC、IVAP。CVC和PICC可作为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推荐强度:推荐,(9.00±0.90)分]
推荐意见2:耐高压型PICC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置管风险小,CLABSI发生率低,适合重症患者使用。[推荐强度:推荐,(8.39±0.73)分]
推荐意见3:行增强CT检查时,对注射造影剂导管的抗压性要求较高。目前可选择应用的静脉注射导管包括以下几种:耐高压静脉留置针(部分型号)、耐高压注射型PICC、耐高压IVAP等。不耐高压的CVC不推荐用于增强CT检查。[推荐强度:推荐,(8.43±1.29)分]
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要权衡风险与获益个体化选择。其中锁骨下静脉发生感染和血栓风险最低,但发生气胸风险更高。对于以行血液透析为目的的CVC置管,首选经股静脉。[推荐强度:推荐,(8.36±1.47)分]
推荐意见5:超声检查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相比传统标记法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穿刺及置管时间短、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推荐强度:推荐,(9.32±0.77)分]
推荐意见6:导管尖端过浅,中心静脉压偏高,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内,中心静脉压偏低。[推荐强度:推荐,(8.50±1.32)分]
推荐意见7:中心静脉压与导管的长度及开口面积无关,而与导管尖端位置有关。[推荐强度:推荐,(7.86±1.51)分]
推荐意见8:若无感染征象时,中心静脉导管不宜常规更换。[推荐强度:推荐,(8.64±1.28)分]
推荐意见9:重症患者宜选择PICC的情况:(1)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出血风险高。(2)病态肥胖症。(3)头颈部损伤。(4)输液持续时间≥15 d。[推荐强度:推荐,(8.07±1.15)分]
推荐意见10:中心静脉导管的通道数与CLABSI无明确关联性,但含抗感染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可减少CLABSI的发生率。[推荐强度:推荐,(7.39±1.40)分]
推荐意见11:在ICU的重症患者中,PICC的CLABSI发生率比非隧道式CVC更低。[推荐强度:推荐,(8.32±1.16)分]
推荐意见12:不同的皮肤消毒剂与CLABSI发生率有相关性,建议选择含醇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若对含醇氯己定不耐受,可选择氯己定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推荐强度:推荐,(8.25±0.97)分]
推荐意见13:封管液的选择与CLABSI有相关性。与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封管比较,使用牛磺罗定、枸橼酸盐和酒精封管均能够降低CLABSI发生率。抗菌药物封管液也能降低CLABSI发生率,但其可能导致耐药菌的风险,不建议常规使用来预防CLABSI。[推荐强度:推荐,(7.61±1.50)分]
推荐意见14:敷料的选择应根据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及预计使用时间,患者的皮肤状况、穿刺处渗血和渗液情况、对辅料的过敏史、费用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尽可能选择无需频繁更换的敷料。[推荐强度:推荐,(8.46±1.04)分]
推荐意见15:诊断CLABSI在上述特定情况可暂时保留导管,但需密切关注保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失败可能。[推荐强度:推荐,(7.39±1.69)分]
推荐意见16:诊断CLABSI,但由于各类原因暂时保留导管时,若出现上述情况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导管。[推荐强度:推荐,(8.43±1.03)分]

推荐意见17:导管相关血栓的预防性措施应针对其形成的风险因素,如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精确穿刺置管,尽可能使用最小口径和(或)少管腔数导管,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并在不再需要时移除导管等。除标准化导管维护,如0.9%氯化钠溶液/肝素冲封管,不推荐常规预防性抗凝。[推荐强度:推荐,(8.57±0.92)分]

来源:亚洲急危重症协会中国腹腔重症协作组.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3): 313-322. DOI: 10.3760/cma.j.cn115610-20220208-00068.
出处:急重症世界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共识 |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22版)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