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丨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2-8-9 15:23 编辑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课堂,作者徐医附院 高淑萍
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肺动脉导管(PCA)监测应用测定心脏各部位的血氧饱和度,计算血氧含量,判断心腔或大血管间是否存在分流或畸形;
判定心内容量,并通过计算心内分流量、全身血管和肺血管阻力、氧转运量和氧耗等,评价心肺功能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可连续监测:
[*]肺动脉压(PAP) 心输出量(CO);
[*]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
[*]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楔压(PAWP);
适应证
[*]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低血容量感染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
[*]各种严重的休克状态;
[*]多脏器功能不全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疑有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者;
[*]大量失血或体液的改变;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观察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脏大血管手术估计伴大出血或大量液体丢失;
禁忌症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
[*]右心室或右心室内肿块(肿瘤或血栓形成);
[*]法洛四联症;
[*]严重心律失常;
[*]凝血功能障碍;
[*]近期置起搏器导管者;
Swan-Ganz导管经皮穿刺后,导管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到右房、右室,再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经肺热稀释装置(TPD)监测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PiCCO)是临床最常用的TPD。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存在的相关关系,获取个体化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CO)和每搏量变异(SVV),以达到多数据联合应用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目的。
首先放置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时在患者的动脉(例如股动脉)放置一条PiCCO专用监测管。测量开始,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冰水(0-8℃),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外肺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PiCCO导管接收端;计算机可以将整个热稀释过程画出热稀释曲线,并自动对该曲线波形进行分析,得出一基本参数;然后结合PiCCO导管测得的股动脉压力波形,得出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临床参数。
参考值
将PiCCO测量的各种参数相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知道临床患者的液体管理,准确而客观的掌握临床决策的时机,如何时增加容量、减少容量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注:V+= 增加容量;(!=慎重);V-=减少容量; Cat=儿茶酚胺/心血管药物**;SVV只能用于没有心律失常的完全机械通气病人;
不适宜使用
[*]出血性疾病(无法放置导管);
[*]主动脉瘤,大动脉炎;
[*]动脉狭窄,肢体有栓塞史;
[*]肺叶切除,肺栓塞,胸内巨大占位性病变;
[*]体外循环期间;
[*]体温或血压短时间变差过大;
[*]严重心律紊乱;
[*]严重气胸,心肺压缩性疾患;
[*]心腔肿瘤;
[*]心内分流;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非常有用的知识,感谢分享 平时用的不多,但还是应该知道一些http://m.xqnmz.com/public/emotion/face_zhoumei.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