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8(下)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2年7月1日-8月10日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内容涵盖白天午睡频率增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潜在因果风险因素、产前在脑脊液和血浆或唾液中测量的催产素水平对产后抑郁有预测价值、鸢尾素通过线粒体泛素连接酶依赖的机制减轻炎症诱导的细胞焦亡和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用于1-3岁小儿拇指腱鞘松解术的0.2%罗哌卡因的MEV90和MEC90等方面内容。
每月好文(2022.07.10-08.10)之下
15. Min-jing Yang, Zhong Zhang, Yi-jing W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Nap Frequency with Hypertension or Ischemic Stroke Supported by Prospective Cohort Data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in Predominantly Middle-Aged European Subjects. Hypertension, 2022, 79(9): 1962-1970. PMID: 35876003
【题目】通过前瞻性队列数据和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欧洲中年受试者午睡频率与高血压或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通讯作者】王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病临床研究中心【第一作者】Min-jing Yang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白天午睡频率与原发性高血压或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验证其中的因果关系。
方法:我们对英国Biobank的358451名无高血压或卒中的受试者进行了Cox回归分析。为了验证观察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对FinnGen Biobank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EGASTROKE联盟中的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白天午睡频率(12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并对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单样本MR。
结果:在我们的前瞻性观察分析中,与从不午睡受试者相比,通常午睡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比,1.12)、卒中(危险比,1.24)和缺血性卒中(危险比,1.20)的风险较高相关。单样本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结果均表明,白天午睡频率的增加可能是FinnGen(优势比,1.43)和英国Biobank(优势比,1.40)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潜在因果风险因素。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支持午睡频率对MEGASTROKE联盟中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因果影响(优势比,1.29)。
结论:通过前瞻性观察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白天午睡频率增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潜在因果风险因素。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和前瞻性观察结果支持午睡频率增加与缺血性卒中存在潜在因果关系。
16. Qianmin Chen, Jingwen Zhuang, Ronghua Zuo, et al. Explor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oxytocin level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plasma and saliva.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2, 315: 198-205. PMID: 35917937
【题目】探讨产后抑郁症与脑脊液、血浆和唾液中催产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通讯作者】王志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重点麻醉实验室【第一作者】Qianmin Chen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Jingwen Zhuang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产后抑郁症(PP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困扰全球约17.22%的产后妈妈。除了产科效应外,催产素(OXT)也被认为在PPD中起作用。然而,大多数先前探索PPD和OXT水平之间关联的研究都集中在更容易获得的样本中,如血液或唾液。
研究目的:探讨PPD和OXT水平之间的可能关联,并评估外周和中央分泌释放OXT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94例择期剖宫产妇女的脑脊液(CSF)、血浆和唾液中的OXT浓度进行了前瞻性检测。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产后3个月评分≥10分为产后抑郁组,否则进入非产后抑郁症(nPPD)组。
结果:PPD的发生率为30.85%。脑脊液(r=-0.518, p<0.001)、血浆(r=-0.240, p=0.020)和唾液(r=-0.263, p=0.010)中的OXT浓度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对预测PPD有价值,AUC和95%CI分别为0.890(0.809-0.945)、0.683(0.579-0-0.775)和0.699(0.596-0.790)。此外,血浆(r = 0.407, p < 0.001)和唾液中的OXT浓度(r=0.407, p<0.001)与脑脊液中OXT的浓度呈正相关。
局限性:本研究仅包括接受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的普遍性。
结论:OXT的中枢和外周分泌是协调的,产前在脑脊液、血浆或唾液中测量的OXT水平对PPD有预测价值。
17. Jun-Wu Wang, Xiu-Ying Ye, Ning Wei, 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ontributes to Type 2 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via the 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2B Pathway. Anesthesia&Analgesia, 2022 Jul 11. doi: 10.1213/ANE. 00000000000061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876003
【题目】活性氧通过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曹红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疼痛医学研究所【第一作者】Jun-Wu Wang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疼痛医学研究所;Xiu-Ying Ye温州医科大学疼痛医学研究所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和育英儿童医院
【摘要】背景: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但可用的治疗方法有限。本研究旨在研究活性氧(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通路对2型DNP的影响。
方法:高脂高糖饮食饲养雄性SD大鼠8周。然后对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5 mg/kg)以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在注射STZ后第14天,机械痛阈值和热痛潜伏期低于其基本水平85%的糖尿病大鼠被视为DNP大鼠。用ROS清除剂N-叔丁基-α-苯基硝酮(PBN, 100mg·kg-1·d-1)或TXNIP小干扰核糖核酸(10 μg/d)治疗DNP大鼠,每天一次,共14天。检测了ROS水平、NLRP3蛋白水平、TXNI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Tyr1472处的NR2B磷酸化(p-NR2B)、总NR2B(t-NR2B),和NLRP3在脊髓中的分布。在体外实验中,将BV2细胞和PC12细胞在高糖环境(35 mmol/L D-葡萄糖)中分别培养与共培养。检测BV2细胞中ROS水平、NLRP3蛋白水平、TXNIP、caspase-1和IL-1β,以及PC12细胞中的p-NR2B、t-NR2B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ROS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蛋白质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LRP3的位置。通过免疫共沉淀法检测TXNIP和NLRP3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DNP大鼠脊髓ROS水平升高。全身给予PBN后,DNP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得到缓解。PBN降低了DNP大鼠脊髓中NLRP3、TXNIP、caspase-1、IL-1β和p-NR2B的蛋白水平以及TXNIP与NLRP3的偶联。此外,敲除脊髓TXNIP可减轻DNP大鼠的伤害性超敏反应,并降低NLRP3、TXNIP、caspase-1、IL-1β和p-NR2B的蛋白水平。BV2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和NLRP3、TXNIP、caspase-1、IL-1β的蛋白水平、TXNIP与NLRP3的偶联和IL-1β分泌增加,在高糖环境中共培养的PC12细胞中p-NR2B的蛋白表达增加。在PBN治疗后,所有这些体外效应均被显著阻断。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ROS可通过TXNIP-NLRP3-NR2B通路参与2型DNP的发生机制。
18. Zhijie Wu, Junjie Yu, Tianhua Zhang, et al. Effects of Etco2 on 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of Sevoflurane that Blunts the Adrenergic Response to Surgical Incis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Trial. Anesth Analg, 2022, 135(1): 62-70. PMID: 34744156
【题目】呼气末二氧化碳对七氟醚抑制手术切口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
【通讯作者】操隆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第一作者】Zhijie Wu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潮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Junjie Yu,Tianhua Zhang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
【摘要】背景:二氧化碳具有麻醉效力并且能影响循环系统。我们研究了呼气末二氧化碳对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七氟醚可抑制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切口(MAC-BAR)的肾上腺素能反应。
方法: 选取9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气管内插管后,通过改变控制通气将L组(n=30)、N组(n=30)和H组(n=30)中的Etco2分别调整为25mmHg≤ Etco2< 30mmHg, 30mmHg≤ Etco2< 40mmHg,40mmHg≤Etco2<45 mmHg。观察患者皮肤切开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每组七氟醚的MAC-BAR是使用上下序贯分配法测定的。
结果:为了获得7个交叉值,L组,N组和H组分别使用了25、26和26名患者。H组采用上下法所测得的七氟醚MAC-BAR显著低于L组(2.3% [ 95%可信区间{CI},2.2-2.4]与2.9%[ 95% CI,2.7-3.0];差异,-0.6%[ 95% CI,-0.7至-0.4],P< 0.001)和N组(2.3%[ 95% CI,2.2-2.4]与2.8%[ 95%CI,2.8-2.9];差异,-0.5%[ 95% CI, -0.7至-0.4],P< 0.001),而L组和N组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 1.000)。
结论:较高的Etco2水平(Etco2值大于或等于40mmHg)可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七氟醚MAC-BAR。
19. Xinye Song, Mengxiao Luan, Weiyi Zhang, et al. Moderate-Intensity Ultrasound-Triggered On-Demand Analgesia Nanoplatforms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t J Nanomedicine, 2022, 17: 3177-3189. PMID: 35909815
【题目】中等强度超声触发用于术后疼痛管理的按需镇痛纳米平台
【通讯作者】栾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Xinye Song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Mengxiao Luan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摘要】背景:术后疼痛时单次注射传统局麻药的一个基本缺点是持续时间有限。因此,一种理想的注射用局麻药是可重复且按需发挥神经阻滞作用。
方法:我们提供一种超声触发的按需镇痛,它包括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MSN),带有超声敏感性的全氟戊烷(PFP)和左旋布比卡因(DMSN-bupi-PFP),从而得到可重复和自定义的按需局部麻醉剂。
结果:超声波照射引发液态PFP的蒸发以产生气体环境。随后,增强的空化效应可以提高左旋布比卡因的释放,从而在中等强度的超声照射下实现疼痛缓解。DMSN-bupi-PFP表现为控释模式,与载入DMSN的左旋布比卡因(DMSN-bupi)相比显示出更强的超声敏感性。在切口疼痛模型中左旋布比卡因的持续释放产生了超过9小时的连续镇痛,约为单独左旋布比卡因单次注射持续时间(3小时)的3倍。外部超声照射可反复触发左旋布比卡因的释放,从而产生按需镇痛。此外,用于超声镇痛的DMSN-bupi-PFP纳米平台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弱神经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这种DMSN-bupi-PFP纳米平台可以通过在中等强度超声的帮助下提供持久和按需镇痛来用于疼痛管理。
20. Zizheng Suo, Jing Yang, Bowen Zhou, et al. Whole-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neuroinflammation, metabolism and blood-brain barrier related processes in the hippocampus of aged mice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CNS Neurosci Ther, 2022, 00: 1-20. PMID: 35899365
【题目】全转录组测序可识别围手术期老年小鼠海马体中的神经炎症、代谢和血脑屏障相关过程
【通讯作者】倪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临床实验中心/肿瘤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Zizheng Suo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临床实验中心/肿瘤医院麻醉科;Jing Yang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常发生在手术和麻醉后,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既往研究表明海马体中存在多种PND的相关机制;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同时,围手术期神经病理过程复杂多变,单周期研究无法揭示其准确机制。因此,有必要进行多周期全转录组研究以阐明围手术期的基因表达模式。
方法:在七氟醚麻醉下对老龄C57BL/6小鼠进行剖腹探查术。取对照组(Con),术后30分钟(Day0),术后2天(Day2)和术后7天(Day7)的小鼠海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还进行了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和恐惧实验系统来阐明在此期间的病理过程和调节网络。
结果:通过RNA-seq分析,在术中(Day0 vs. Con)、术后早期(Day2 vs. Day0)和术后晚期(Day7 vs. Day2)筛选出328,3597和417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所涉及的GO生物过程分为9类,其中正调控过程多于负调控过程。突显了74个转录因子。用神经递质、突触和神经元改变类别的9个基因(Htr1a、Rims1和Ezh2等)构建了潜在的突触和神经炎症通路。用代谢、氧化应激和生物节律类别的9个基因(Gpld1、Sirt1和Cry2等)构建了代谢和线粒体途径。用血脑屏障、神经毒性和认知功能类别的10个基因(Mmp2、Itpr1、Nrf1等)构建了血脑屏障和神经毒性相关通路。
结论: 结果揭示了围手术期老年海马体的基因表达模式和调节网络,从基因水平上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PND)的整体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
21. Xiang Xiong, Linhe Lu, Zhenyi Wang, et al. Irisin attenuates sepsis-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by attenuating inflammation-induced pyroptosis through a 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dependent mechanism.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2, 152: 113199. PMID: 35653888
【题目】鸢尾素通过线粒体泛素连接酶依赖的机制减轻炎症诱导的细胞焦亡,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杨丽芳西安市儿童医院麻醉科;郑奇军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刘金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第一作者】Xiang Xiong陕西中医药大学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Linhe Lu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Zhenyi Wang西安市儿童医院麻醉科
【摘要】脓毒症引起的心功能障碍是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脓毒性心肌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鸢尾素是纤维蛋白III型结构域包含蛋白5(FNDC5)的裂解产物,它通过上调线粒体泛素连接酶(MITOL)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Gasdermin D(GSDMD)依赖性细胞焦亡通过调节线粒体稳态在脓毒性心肌病中起关键作用。然而,鸢尾素是否调节MITOL以抑制脓毒性心肌病中GSDMD依赖性细胞焦亡还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鸢尾素在脓毒性心肌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鸢尾素通过减少心脏炎症和心肌细胞焦亡来改善心功能,以对抗脓毒症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利用体外MITOL siRNA,结果表明鸢尾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MITOL的激活和抑制GSDMD依赖的焦亡介导的。此外,鸢尾素通过抑制IL-1β表达,降低血清LDH和CK-MB浓度,以MITOL/GSDMD依赖的方式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总的来说,我们的数据表明鸢尾素治疗通过激活MITOL和抑制GSDMD依赖性细胞焦亡改善脓毒性心肌病的心功能障碍。这些发现突出了鸢尾素和MITOL在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管理中的临床相关性和治疗潜力。
22. Chenyang Duan, Ruiyan Ma, Xue Zeng, et al. SARS-CoV-2 Achieves Immune Escape by Destroying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ellular Landscapes of Lung and Blood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COVID-19. Front Immunol, 2022, 13: 946731, PMID: 35844544
【题目】SARS-CoV-2通过破坏线粒体质量实现免疫逃逸:对COVID-19患者肺和血液样本细胞结构的综合分析
【通讯作者】黄河,段晨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段晨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线粒体陷入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和抗病毒免疫的机制之中。线粒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线粒体是COVID-19的重要靶点。然而,COVID-19患者线粒体损伤的具体表现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全面分析了一个肺组织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和两个COVID-19患者血液的批量RNA测序数据集。我们发现COVID-19患者的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线粒体功能和相关代谢途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SARS-CoV-2首先感染宿主肺泡上皮细胞,可能诱导线粒体过度分裂,抑制线粒体降解,破坏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II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减少,从II型向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转化受阻,这加剧了COVID-19患者的病毒免疫逃逸和复制。随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受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降低线粒体呼吸能力并激活巨噬细胞中的ROS-HIF1A通路,从而加剧了肺部的促炎反应。受感染的巨噬细胞向血液中释放大量干扰素,激活线粒体IFI27表达并破坏免疫细胞的能量代谢。B细胞的血浆分化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肺-血相互作用加剧,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过度炎症。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从线粒体质量失衡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了COVID-19期间出现的免疫逃逸和过度炎症。
23. Yujie Song, Weijia Du, Yiyi Tao, et al. Optimum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interval time between 8 mL boluses of Ropivacaine 0.1% with sufentanil 0.3 μg/mL with dural puncture epidural technique for labor analgesia: A biased-coin up-and-down sequential allocation trial. J Clin Anesth, 2022, 79: 110698. PMID: 35255351
【题目】采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技术实施分娩镇痛时程序间歇式硬膜外注药(8 mL的0.1%罗哌卡因配伍0.3 μg/mL舒芬太尼)的最佳间隔时间研究:一项基于偏倚硬币随机的上下序贯分配试验
【通讯作者】徐振东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刘志强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第一作者】宋玉洁,Weijia Du,Yiyi Tao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联合硬脊膜穿破硬膜外技术(DPE)与程序间歇式硬膜外注药(PIEB)是一种新颖的分娩镇痛备选方案,可加快起效时间,并提高镇痛质量。然而,使用DPE技术时PIEB的最佳设定仍不清楚。
设计:偏倚硬币随机的上下序贯分配试验
设定:分娩镇痛
患者:40位需要分娩镇痛的待产妇
干预:使用25G Whitcare针刺破硬脊膜。起始用药为12 mL 0.1%罗哌卡因,其中配伍0.3 μg/mL舒芬太尼。在1小时后开始给予统一的8 mL相同药液维持镇痛。第一例患者的给药间隔时间为60分钟,后续的患者根据偏倚硬币随机化设计分为60、50、40和30组,分别代表给药间隔为60、50、40和30 min。
测量:主要观察指标为足够的镇痛,定义为在硬膜外镇痛开始后6小时内或6小时内产妇宫颈完全扩张时,患者无需自控镇痛或医护额外加药。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感觉阻滞平面、肌力、产妇低血压和瘙痒。
结果:通过截断Dixon和Mood法和等渗回归法推断,90%参与者的有效间隔分别为41.5 min(95% CI 39.5-43.5 min)和40.5 min(95% CI 33.7-47.5 min)。在30、40、50和60组中,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到或高于T6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26%、27%和0%。1例患者Bromage评分为1。各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且均不需要使用升压药物治疗。
结论:使用DPE技术时,8 mL0.1%罗哌卡因配伍0.3μg/mL舒芬太尼的最佳PIEB间隔时间约为41 min。
24. Chaoyang Tong, Jijian Zheng, Jingxiang Wu, et al. The effects of paravertebral blockade usage on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following thoracoscopic lung cancer surgery. J Clin Anesth, 2022, 79: 110770. PMID: 35334289
【题目】使用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房颤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通讯作者】吴镜湘,郑吉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童朝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
【摘要】目的:虽然与单纯全身麻醉(GA)相比,联合胸椎旁阻滞(TPVB)的全身麻醉能够改善胸腔镜肺癌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但这种疼痛程度的改善是否能减少手术相关的不良结果尚未确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TPVB的使用与胸腔镜肺癌手术后不良结果之间的关系。
设计:基于前瞻性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中心:中国一所高体量胸外科中心
患者: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13966例患者。
测量: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研究单纯GA和GA- TPVB之间的不良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不良结果的因素并计算优势比(OR)。
结果:TPVB的使用率为14.8%(13,966人中有2070例)。相较于GA,TPVB联合GA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30.4% vs 33.5%,P = 0.005)和术后房颤(POAF)(2.1% vs 2.9%,P = 0.041)的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LOS)(中位数;5 vs 5天,P < 0.001)较短。经过1:1 PSM分析,我们调查了2640例(1320对)使用或不使用TPVB的患者的不良结局,这种关联性仍然存在,即GA-TPVB组的PPCs (29.8% vs 34.2%,P = 0.014)和POAF(2.2% vs 3.6%,P = 0.028)的发生率更低,LOS更短(5vs 5,P <0.001)。多因素分析中,GA联合TPVB为PPCs(OR = 0.879, 95% CI, 0.793 ~ 0.974, P = 0.014)和POAF(OR = 0.714, 95% CI, 0.516 ~ 0.988, P = 0.042)的独立预测因子。然而,在多元线性分析中,与TPVB的使用所关联的PPCs和POAF的降低使得患者LOS缩短,而非单独TPVB的使用。
结论:应用TPVB可降低胸腔镜下肺癌手术后PPCs和POAF的发生率,并进而缩短LOS,是一种简单可行的临床改进方案。
25. Zhi-Min Sheng, Yan-Ping Shen, Zheng-Bin Pa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anually-controlled variable-rate versus fixed-rate infusion of norepinephrine for preventing hypotens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 J Clin Anesth, 2022, 82: 110944. PMID: 35917774
【题目】手动变速输注与恒速输注去甲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腰麻时低血压的比较研究
【通讯作者】钱小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盛芝敏温岭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表明预防性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在预防腰麻后低血压方面优于间断给药。然而,手动变速输注是否比恒速输注更有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变速输注与恒速输注在预防剖宫产腰麻期间产妇低血压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设计: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地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室
患者:择期腰麻剖宫产产妇161例,随机分为恒速输注组(F组)和变速输注组(V组)。
干预:产妇接受腰麻的同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防性输注,起始剂量为0.05 μg/kg/min。F组以恒定速率连续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当收缩压(SBP)较基线降低20%或以上时,给予5 μg或10 μg的去甲肾上腺素一次。在V组,手动调整去甲肾上腺素输注范围为0-0.14 μg/kg/min,根据收缩压每隔1分钟进行调整,直至胎儿取出,以保持收缩压数值接近基础血压。
测量:在研究期间,记录产妇低血压发生率、血流动力学表现、医生干预次数、反应性高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胎儿取出前去甲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和新生儿结局。
主要结果:V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9% vs 30%)(P < 0.001)。在前15分钟内,收缩压和心率的连续变化无显著差异。与F组相比,V组的医生干预频率更高(P < 0.001)。两组间高血压、严重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去甲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和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
结论:剖宫产腰麻时以0.05 μg/kg/min的起始剂量输注去甲肾上腺素以预防低血压时,由于本研究中剂量设计不充分的限制,手动变速输注(医生需进行更多干预)和恒速输注(出现更多的短暂性低血压)方案难分优劣。然而,就临床重要性而言,如何让产妇更少地发生低血压可能是麻醉医生更关心的问题。
26. Wen Gao, YuJiao Chen, Weiping Wang, et al. The 90% minimum effective volume and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for ultrasound-guided median nerve block in children aged 1-3 years: A biased-coin design up-and-down sequential allocation trial. J Clin Anesth, 2022, 79: 110754. PMID: 35313268
【题目】罗哌卡因用于1-3岁小儿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的90%最低有效容量和浓度:一项有偏硬币设计的上下序贯分配试验
【通讯作者】涂生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卫生部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市儿童发育与疾病教育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杨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卫生部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市儿童发育与疾病教育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Wen Gao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卫生部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市儿童发育与疾病教育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背景:正中神经阻滞在小儿拇指腱鞘松解术中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关于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的90%最低有效容量(MEV90)和浓度(MEC90)尚未报道。
设计:一项前瞻性两阶段研究,采用有偏硬币设计的上下序贯分配试验。
患者:行拇指肌腱松解术1-3岁患儿。
干预:此研究分为两部分,罗哌卡因的MEV90和MEC90。采用有偏硬币设计上下序贯分配,后续患儿的MEV90和MEC90是根据前一位患儿的阻滞效果来确定。药物容量或浓度梯度分别为-0.1ml或0.01%。
测量指标:应用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的MEV90和MEC90来预估其99%最低有效容量(MEV99)和浓度(MEC99)。患儿的一般情况、术后疼痛和不良事件。
主要结果:共纳入118例小儿,分别有56例和62例患儿参加了MEV90和MEC90研究。0.2%罗哌卡因的MEV90为1.44ml(95% CI 1.043ml,1.466ml),1.5ml罗哌卡因的MEC90为0.195%(95% CI 0.159%,0.197%)。没有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可用于1-3岁小儿拇指腱鞘松解术,0.2%罗哌卡因的MEV90为1.44ml(95% CI 1.043ml,1.466ml),1.5ml罗哌卡因的MEC90为0.195%(95% CI 0.159%,0.197%)。
27.Tong Hua, Mei Yang, Honghao Song, et al. Huc-MSCs-derived exosomes attenuate inflammatory pain by regulating microglia pyroptosis and autophagy via the miR-146a-5p/TRAF6 axis. J Nanobiotechnology, 2022, 20(1): 324. PMID: 35836229
【题目】Huc-MSCs衍生的外泌体通过miR-146a-5p/TRAF6轴调节小胶质细胞焦亡和自噬来减轻炎性疼痛
【通讯作者】袁红斌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Yue Wang海军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傅海龙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第一作者】华通,Mei Yang,Honghao Song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摘要】背景:慢性炎性疼痛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且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近年来,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已被用于缓解神经性疼痛和其他炎症性疾病,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无细胞治疗策略。然而,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炎症性疼痛中的治疗价值仍有待证实。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C57BL/6J雄性小鼠建立CFA诱导的炎性疼痛模型,连续4天鞘内注射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用脂多糖(LPS)+三磷酸腺苷(ATP)刺激BV2小胶质细胞,观察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挽救实验,验证了miR-146a-5p/TRAF6在调控机体焦亡和自噬中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RT-qPCR、小干扰RNA和YoPro-1染色被用于研究其相关机制。
结果: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缓解CFA诱导的炎性疼痛中的机械性疼痛和热痛敏。此外,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的表达和抑制脊髓背角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来减弱神经炎症。体外,NLRP3炎性体成分(NLRP3、caspase1-p20、ASC)和gasdermin D(GSDMD-F,GSDMD-N)在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预处理的BV2细胞中均被抑制。免疫印迹和Yo-Pro-1染色显示,自噬抑制剂3-MA可减弱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BV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重要的是,转染miR-146a-5p模拟物的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自噬和抑制BV2细胞焦亡。TRAF6作为miR-146a-5p的靶基因,通过小干扰RNA被敲除,可增加细胞焦亡并抑制自噬。
结论: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的miR-146a-5p / TRAF6可缓解炎性疼痛,是通过增加自噬和抑制细胞焦亡实现的。
检索:骆佳铭吴范灿翻译:陈观霞王然生校对:赖露颖
指导老师简介:
张庆国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血流动力学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意大利SIENA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局麻药神经损伤机制与防治。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Anesthesiology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五百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左明章教授:携手CASA之产科课程(五)产科困难气道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7(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7(下)
珠江视界 | 廖琴教授:围术期肺CO₂栓塞
珠江视界 | 董良教授:高龄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之我见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