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cn99 发表于 2008-8-22 17:14:15

现代“麻醉”的概念

“Anesthesia”一词起源于法文,其含义为麻醉。《辞海》中的麻,即麻木与感觉不灵之意;醉是饮酒过量或药物作用而致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而麻醉则是将药物或针刺方法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全部或机体的局部暂时的失去知觉、无痛感,以创造手术条件,达到治疗目的。就麻醉而言,从其出现,发展到演变成一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包含着无数的失败与痛苦。

   若追述至很久以前,麻醉用于病人手术止痛是及其残忍的。据记载,历史上最早的麻醉方法大致有三种,其一是窒息法:使患者窒息后意识暂时丧失而达到无痛的目的,此法最早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其二是震荡法:即用一只木碗扣在患者的头上,再用木棍猛击木碗,造成患者脑震荡而暂时失去知觉,然后实施外科手术。其三是缓痛法:即用冰冷的水或冰块放置患者的病变部位或压迫患者的局部神经,以减轻疼痛,然后再进行手术,这一方法被罗马人所应用。上述原始的麻醉方法虽及其野蛮、残酷和无安全保障,但在那个历史年代毕竟是一种了不起的开创和进步,它为后人寻找更为可行、先进与安全可靠的麻醉技术开拓了视野,提供了思路。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在麻醉方面曾有过辉煌的成就。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的《史记》中即有对我国古代名医扁鹊成功地实施麻醉的记载。此外,被誉为古老中国外科学鼻祖的华佗,是最早的麻醉实践家和开拓者,记载中的“既醉无所觉”就有全身麻醉的含义。

   早先的麻醉是由外科医生自己施行,麻醉后再手术。1846年乙醚麻醉的成功,标志着麻醉学进入了初级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麻醉工作逐渐有专业人员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科学在麻醉的辅佐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使麻醉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即麻醉学。此后推动了麻醉药理学、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麻醉生理、麻醉物理也相应显著提高,于是麻醉学有了较丰富的理论基础。因此,“麻醉”与“麻醉学”并非同义词,前者具有“麻醉术”的含义,是指单纯的麻醉操作而言。后者除包含“麻醉术”外,更重要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系统的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理论不仅可指导临床麻醉实践,而且使麻醉的含义远远超越了以单纯的止痛来达到手术目的,麻醉的范围从临床麻醉已逐渐扩展到疼痛诊疗学和复苏与重症监测治疗学。故“麻醉”一词已越来越难以表达本学科的内涵。

   现代临床医学上的麻醉一般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由于局部麻醉操作单纯、简便,往往由手术医师自行操作即可。而前三种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并全程监测、管理、调控与治疗,其目的:既要达到手术中无痛,又要为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还要保障病人围术期的生命安全。老百姓常言的“全麻”或“吃蒙药”,即是麻醉学中的全身麻醉。而人们流传中的“半麻”,则是医学术语中的椎管内麻醉与神经阻滞。所谓全身麻醉即病人意识消失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而“半麻”则是使手术操作部位和相临近的组织、器官无疼痛之感,但病人神志则处于清醒状态。

   现今麻醉学已成为一门研究临床医学(麻醉侧重)、重症监测治疗、生命急救与复苏、疼痛机理与疼痛治疗的学科,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方面,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使麻醉学成为具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故现代的“麻醉”概念即麻醉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麻醉”的概念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