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丨一例巨大卵巢肿瘤患者的麻醉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3-5-26 09:14 编辑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课堂,作者徐医附院 宋歌
01病例资料
患者女,73岁,身高:162cm体重:61.5kg,因腹胀1月余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心肺疾病史,髋关节置换手术史,近一月余持续腹胀,进食后加剧,体重减轻10余斤;
查体:上肢纤细,腹部明显膨隆,双下肢对称性肿涨增粗;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腹盆腔内探及巨大囊实性包块,约37.1*20.4*33.1cm,范围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边缘达两侧腹,深约15cm,内示多条光带分隔;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2次/分;
心脏彩超:剑突下切面无法探查,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功能好;
胸部CT:两肺散在炎性灶;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血气分析:PaO2 77mmHg;
下肢血管彩超:双侧下肢动、静脉血流通畅;
泌尿系彩超:双肾、输尿管未示明显异常;
拟行开腹探查术
术前评估:
病人状态:轻度贫血和低蛋白,心、肺、肝、肾功能可,能耐受一般活动,运动耐量4-5MET, ASA评级III级,通气与插管条件可,可能存在胃排空延迟。
手术特点:手术时间长,切口大,切除范围广,大量液体、蛋白丢失,出血量可能较大;术后易出现低蛋白,肠梗阻。
麻醉特点:老年患者,体重包含肿瘤及囊液的重量,全麻诱导给药剂量酌减;术中放囊液及肿物移位或摘除,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还可能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心衰等。
术中情况与麻醉管理:
7:50 患者入室,开放动静脉,连接监护,有创血压130/75 mmHg,心率约105次/分,脉氧96%;体位左倾头高位。
08:10 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泵注,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20ug、依托咪酯14mg、罗库溴铵60mg;插管顺利,行双侧TAP+腹直肌鞘阻滞。维持:七氟烷,丙泊酚,瑞芬,顺式阿曲库胺。
08:25 手术开始 ,先耻骨联合到脐部切口保护下缓慢放囊液,去氧肾上腺素小剂量泵注随调,10min左右共放出约8000ml囊液。扩大切口上至剑突下,行分期手术;术中间断追加舒芬太尼共20ug,潮气量400ml,PEEP为5cmH2O,间断手法膨肺;手术快结束时给50mg凯纷,连接镇痛泵。
8000ml囊液分期手术
病理:右侧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伴局灶上皮内癌。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12:50 手术结束 共计入量:3600ml,其中胶体1000ml,红悬400ml,白蛋白10g,出量1200ml(尿量400ml,出血800ml),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毕转恢复室苏醒,10分钟左右拔管,1h左右安返病房。
麻醉记录单
术中血气分析
术后转归:返回病房后继续加强监测,经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可,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
思考:1.麻醉方式的选择
2.麻醉注意事项
3.术中探查、放囊液及搬动肿瘤等操作过程中如何减少循环的波动
4.如何补液
02巨大卵巢肿瘤患者的麻醉巨大卵巢囊肿定义:放射学检查直径 >10cm或囊肿大小超过脐部。
上述病例腹部CT:
腹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右侧附件来源肿瘤?
盆腹腔巨大占位会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
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心肺功能代偿能力全面权衡
[*]凡有呼吸、循环代偿不全而手术切口在脐以下的中等大小的肿瘤,可选用连续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巨大肿瘤促使患者难以平卧者,如属良性肿瘤,麻醉前可试行囊肿穿刺缓慢放液,同时经静脉补血浆或代血浆,然后选用全身麻醉。
[*]如可能恶性,穿刺放液可能造成腹膜种植。一般选择全身麻醉下开腹吸取囊液,保护切口,防止囊液外溢,可复合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
麻醉注意事项:
[*]体重包含肿瘤的重量,给药量计算酌减;
[*]巨大肿瘤压迫胃肠道,易导致胃排空延迟,防止反流误吸;
[*]体位的调节:稍左倾位,警惕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
[*]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采用上肢静脉输液,可同时开放颈内静脉,避免下肢输液;
[*]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受压,术前或术中间断性放液以逐渐减轻腹压及对大血管的压迫,备好血管活性药,做好抢救准备;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预防术中和术后肺不张、肺水肿;
[*]密切关注出血量和尿量;
[*]充分备血、充分镇痛、体温保护;
术中探查、放囊液及搬动肿瘤等操作过程中如何减少循环的波动:预防的方法:在放囊液及肿瘤搬出前进行适当扩容+缩血管药物;严密监测,放液速度宜慢(0.5-1L/min),搬出肿瘤后应立即作腹部加压。
[*]下腔静脉压迫解除,右心回血量突然增加,导致前负荷增高而诱发急性肺水肿;
[*]可能因为腹主动脉的压迫突然解除,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而引起回心血量突然减少,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而出现严重低血压。
因此,手术中要准确判断心脏前后负荷的增减,及时调节血容量平衡;术后应采用沙袋或腹带等增加腹压、及时纠正低血容量、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
如何补液:
巨大肿物导致胸腔受压,胸腔正压对容量血管的影响受干扰,每搏量变异度(SVV)、PPV、CVP等指标的准确性受影响。
肿物压迫期间:维持患者基本灌注+血管活性药;
肿物压迫解除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根据SVV、PPV、CVP、经食道超声等指导液体治疗;
其他相同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女,66岁,腹胀3年多,卵巢肿瘤包含23L囊液。
[*]体位:患者采用轻度左侧卧位(10~20°)直至肿瘤切除。
[*]麻醉方式:静脉快速诱导,环状软骨压迫。
[*]术中采用肺通气保护策略,术中呼吸机模式设置为压力控制通气(PCV),增加8cmH2O 呼气末正压 (PEEP)。
[*]囊液抽吸速度1L/min。多巴胺泵注维持血压,间断给予麻黄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术中使用CVP作为容量监测的指标。
[*]术后入ICU进一步治疗,使用压力支持通气和PEEP,并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和血气分析进行调整,术后多模式镇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辅助的硬膜外镇痛。
病例二:38岁女性,出现50×60cm 的盆腔肿块。术前,患者体重154公斤。
[*]病理左侧卵巢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囊液大约60L。
[*]心超显示右心房被腹部包块从外部压迫,心室充盈不足,射血分数为70%–75%。
[*]硬膜外导管放置尝试用于术后镇痛但没有成功。
[*]全身麻醉,左倾卧位以避免仰卧位低血压。
[*]经食管超声实时监测患者心功能和容量状态。
[*]患者放囊液时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帮助维持血压。
[*]术后入ICU进一步支持治疗。
[*]多学科协作至关重要。
03总结术前:对体位及心、肺、肝、肾功能应着重评估,尽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尽量纠正异常情况;
术中:密切监测,加强容量判断和容量控制及重要脏器的保护;
术后:加强监护和管理;
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的详细规划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
编辑丨刘雨晴审核丨申 磊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https://v.qq.com/x/page/d3359p0qnd2.html?sf=uri麻醉学知识点全文检索数据库,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
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版APP! 谢谢楼主提供的病例!{:3:}{: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