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 高龄贫血病人的麻醉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3-12-7 06:29 编辑以下文章来源于醉眼瞭望,作者李志冰
患者女性,85岁,身高153 cm,体重44 kg,诊断:股骨干骨折。拟在全麻下行右侧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83g/L,入手术室后主刀医师要求先申请红细胞3u。给予动脉穿刺置管,行血气分析,显示HB:68g/L。此时血库回电话:无血。主刀医生表示没血不敢做手术,最终软磨硬泡要来红细胞1.5u,手术如期进行。
麻醉诱导药物:舒芬太尼15ug,依托咪酯13mg,罗库溴铵50mg,维持药物:丙泊酚4~5mg/kg/h、瑞芬太尼0.1~0.2 ug/kg/min,间羟胺泵入维持血压,插入喉罩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术,手术开始时给予舒芬太尼5ug。手术时间1h30min,共输液1100ml,输注红细胞1.5u。患者苏醒好,拔除喉罩后转入麻醉恢复室。
没有血,主刀医生为什么不敢做手术?
主刀医生表示,患者这种情况,做手术可能没问题,但回病房后坚持不了几天。
因为骨科手术,尤其是高龄患者,隐性失血量大。
我们都知道显性失血包括: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而隐性失血多为软组织间渗血,难以估计。
隐性失血与年龄有关,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以老年人居多。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肌肉等软组织松弛萎缩以及组织间液减少,从而使老年患者代偿能力较年轻人差,失血后不能有效调节毛细血管床张力,导致高龄患者术中看似出血不多,但围术期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明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浓度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导致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使术中出血快速凝固不易流出,造成隐性失血增加。
其次,骨折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以及抗凝药物的应用等也影响隐性出血量。研究表明,椎管内麻醉较全身麻醉可以降低下肢血管张力,增加下肢静脉储血量, 降低中心静脉压力,从而减少与手术相关的失血量。
贫血对麻醉有什么影响?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根据血常规上血红蛋白结果,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即为贫血。
[*]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轻度为血红蛋白大于90g/L,中度为60-90g/L,重度为30-59g/L,极重度为小于30g/L。
[*]按红细胞形态(血常规上红细胞平均体积大小)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
老年患者,尤其是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贫血比率较高,围术期贫血有以下危害:①增加术后感染率,②延长住院时间,③增加术后死亡率,④延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⑤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我们麻醉中所碰到贫血多是术前贫血和术中大出血为主。对于一些未纠正的贫血,全麻患者最容易发生、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啥?苏醒延迟。除此之外,大量的数据显示,贫血增加患者急性肾损伤、脑梗死、心肌梗死发生风险。
所以,如果是择期手术,血红蛋白在60g/L以下的患者,建议暂缓手术,先纠正贫血,输入红细胞及血浆。因为这种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组织极易缺氧,不能满足机体最基本的代谢需求。另外,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低血压,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加重了缺氧。对于许多组织(如神经组织)来说,这种缺血、缺氧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https://v.qq.com/x/page/k33598pds8g.html?sf=uri实用助手-检验工具,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