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师的好帮手:口咽通气导管详细解析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中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不少医院已应用于临床。下面,我将以Intersurgical的口咽通气导管为例,为大家讲述口咽通气管的材料和结构、型号的选择和置管方法、置管后的固定、护理等方面。1材料与结构
1.1材料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目前有4种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55~115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规格:成人80~105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10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00mm);两种类型即橡胶型和塑料型。橡胶型为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塑料型为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方便。因此,用塑料制成的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实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
1.2结构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口咽通气管是“S” 型,由口咽导气管、口盖及口外通气管三部分组成,然而这就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组成部分的脱落会对病人的安全造成威胁。Intersurgical一体式的口咽通气导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2种具有不同物理性状的材料整合到了同一个模具中。不仅如此,这种一体式的设计还整合了一个柔软的远端,从而降低了插入时对病人造成创伤的风险。
2.1型号的选择 口咽通气管有多种型号,以Intersurgical为例,共有9种型号,9种型号覆盖了从新生儿到成人所有年龄的人群,每个口咽通气导管都有独特的颜色标识,方便急救过程、临床中的快速选择。
2.2置管方法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此时可感到病人呼吸气流通畅。插入时应先清洁口咽内分泌物、呕吐物,抬起下颌角,患者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置管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和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通气管弯头向上向腭部放入口腔(可先用压舌板压住舌协助)。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放置于口腔中央位置。口咽通气导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及悬雍垂,从而开放气道,并减少了从口到咽喉部的解剖死腔,改善通气。
3固定
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改进后固定方法为,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4护理
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打开负压装置,插入12-16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s左右,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麻醉恢复期病人出现舌后坠,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导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可减少术后病人缺氧,进而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同时。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可以减少吸痰时病人口腔及粘膜的损伤。但是有时会发生病人呕吐的现象,要及时处理,如让病人头部偏向一侧,同时尽快吸出呕吐物,防止呕吐物进入气道造成窒息,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口咽通气导管的存在反而增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改变策略,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PM-Michael 原创 新青年麻醉论坛)
*欢迎关注“新青年麻醉论坛”微信号:xqnmz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