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讲:瑞金精选病例第九讲--嗜铬细胞瘤的围术期管理(包程蓉 主治医师)
第443讲:瑞金精选病例第九讲--嗜铬细胞瘤的围术期管理(包程蓉主治医师)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包程蓉 主治医师主持人:四川——王小琴 浙江——彭丽佳管理员:山东——董胜男 浙江——沈燕平讲课时间:2024年03月02日20:30(北京时间)直播地点:新青年麻醉论坛直播中心 嗜铬细胞瘤是一个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组织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该病特征性表现是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及代谢紊乱,并可造成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嗜铬细胞瘤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遗传性综合征的一部分。嗜铬细胞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50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该肿瘤仅约10%为恶性,绝大多数为良性。80%~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被称为副神经节瘤,也称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可位于腹部、胸部、头颈部或盆腔。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国内尚缺乏准确的发病率或患病率数据。有国外报道显示,在对普通高血压门诊患者进行统计后发现,该病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0.2%~0.6%。有人认为近年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患者在体检过程中或进行筛查试验时被偶然发现。该病虽然少见,但也十分凶险。如果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不引起重视,患者也是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比如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代谢异常(低血糖休克)等,对于这样一种少见的、特殊的、凶险的疾病的麻醉管理是怎样的,下周我们就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包程蓉 主治医师为我们带来精彩课程《嗜铬细胞瘤的围术期管理》,欢迎广大战友们来直播间一起探讨学习。本周六03月02日晚20:30,新青年麻醉网络公开课,我们不见不散。专家简介:包程蓉,女,医学硕士,2003-20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201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目前担任瑞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医疗干事,主要负责临床疑难、急诊、危重患者围术期管理。获得奖项:1、 2023广慈临床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 2023年抗疫先锋3、 2019-2020学年潍坊医学院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8年度“优秀住院总”奖研究成果:1、202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瑞金青年基金培育项目”一项,课题名称:PRMT6影响Bnip3可变剪切调控CypD-mPTP参与脓毒症脑病时线粒体损伤的机制研究,2022、2023年连续2年得到继续资助,目前课题仍在进行中。2、202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围术期气道精细化管理科研项目“一项,课题名称:气管插管导入装置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考核体系建设,目前课题仍在进行中。
夏一梦麻醉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擅长妇产科、儿科、神经外科等麻醉和相关危重症的围术期管理,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麻醉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并致力于中药改善麻醉药物对婴幼儿发育和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多项研究。201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麻醉系进修临床和科研一年。2020 年作为瑞金医院第九批援滇医疗队队员援助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人民医院。目前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麻醉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青年委员和上海麻醉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疼痛学组委员。曾获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青年出国人才基金,瑞金医院广慈青年出国人才基金,并于2016年获中华医学会麻醉年会发明专利三等奖,2017年上海麻醉年会最佳论文奖,2018年全国麻醉年会最佳壁报奖,2019年上海麻醉年会最佳论文壁报奖等荣誉。黄燕华医学博士,主治医师。201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专业(法语班),研究生阶段师从于布为教授,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曾于法国巴黎Bichat-Claude-Bernard医院麻醉及重症监护科进行为期一年的外籍住院医师培训。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工作至今。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综合管理。担任麻醉科情境模拟培训组骨干,长期从事围术期危机处理的教学工作。
听课方法:1、手机端下载新青年麻醉论坛APP,进入直播中心,点击本期公开课课程。2、电脑端登录新青年麻醉论坛,进入直播中心,点击本期公开课课程。3、进入微信端选择直播链接推送,直接观看。
4、2024年03月02日周六晚20:30,新青年网络公开课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