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4-5-9 00:22:38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3(下)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5-9 00:24 编辑


译者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2月-2024年3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麻醉科等,内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肠道菌群与认知能力、巨噬细胞S1PR2缺失通过诱导IL-33介导的2型免疫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激活海马星形细胞α2A肾上腺素受体可降低谷氨酸对小鼠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毒性、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39可减轻大鼠模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等方面内容(#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2-2024.03)之下
17.Ang Liu#, Ping-Yang Hong, Bin Su, Jian-Hua Wu*, Zhi-Yuan Chen*. Assessing causality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A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24 Feb 8. PMID: 38341150
【题目】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通讯作者】陈志远,吴健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刘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菏泽市立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与抑郁症之间模糊的双向关系,进一步从现有的观察性研究中获得见解。
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数据集进行了双向孟德尔随机化。首先,对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和英国生物样本库(n=500199)的抑郁症数据,以及FinnGen联盟(n=329552)的COPD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将FinnGen的抑郁症数据(n=372472)与英国生物库的COPD数据(n=361194)进行比较。我们的孟德尔分析采用各种方法,以确保全面而严格的调查。
结果:在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方法的初始分析阶段,COPD对抑郁症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影响(IVW OR=0.989, 95%CI=0.895~1.092,P =0.824);反而,抑郁症可加速COPD的发展,风险显著增加(IVW OR=1.421, 95% CI=1.149~1.756, P=0.001)。随后,通过第二步分析的验证强化了抑郁症增加 COPD 发病可能性的假设(IVW OR=1.002,95% CI=1.0003~1.0046, P=0.028)。
结论:本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确定COPD不会增加抑郁症的风险。相反,抑郁症可能会增加患COPD的风险。这一见解强调了抑郁症患者需加强COPD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18.Qian Wang#, Yu-Xiang Song#, Xiao-Dong Wu, Yun-Gen Luo, Ran Miao, Xiao-Meng Yu, Xu Guo, De-Zhen Wu, Rui Bao, Wei-Dong Mi , Jiang-Bei Cao*. Gut microbiota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 bidirectional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J Affect Disord, 2024 Feb 27. PMID: 38417715
【题目】肠道菌群与认知能力: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
【通讯作者】曹江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Qian Wang,Yu-Xiang Song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潜在关联。然而,肠道微生物群与认知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仍不确定。
方法: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使用了与肠道微生物群(n = 18340)和认知能力(n = 257841)相关的 SNPs (来自GWAS 数据集)。采用负方差加权(IVW)、MR Egger、加权中位数、简单模式和加权模式。通过 Cochran 的 IVW Q检验评估异质性。结果用漏斗图显示。通过留一法检测异常值。MR-PRESSO和MR-Egger截距测试旨在解决水平多效性影响。
局限性:仅限于欧洲人群、通用水平和潜在的混杂因素。
结果:IVW分析显示,布劳特氏菌属(P=0.013, 0.966),链状杆菌属(P=0.035, 0.977),草酸杆菌属(P=0.043, 0.979)对认知功能有不利影响。特别是罗斯氏菌属(P< 0.001,0.935 ,在Bonferroni校正后仍与认知表现呈强负相关。相反,拟杆菌科(P=0.043, 1.040 ),理研菌科(P=0.047, 1.026 ),以及副普雷沃氏菌属(P= 0.044,1.020 )、瘤胃球菌属(P=0.016, 1.062 )、拟杆菌属(P=0.043, 1.040 )、小杆菌属(P=0.027, 1.039 )、帕拉普氏菌属(P= 0.044, 1.020 )和瘤胃球菌科UCG003(P= 0.007, 1.040 )对认知行为有保护作用。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特定肠道微生物群的干预措施可能为改善患病人群的认知功能提供一途径。这些发现的实际应用可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19.Chenchen Gong#, Yue Jin#, Xi Wang, Jiali Mao, Dongdong Wang, Xiangyang Yu, Shiyu Chen, Yang Wang, Daqing Ma, Xiangming Fang, Kai Zhang*, Qiang Shu*. Lack of S1PR2 in Macrophage Ameliorates Sepsis-associated Lung Injury through Inducing IL-33-mediated Type 2 Immunity.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24 Mar; 70(3):215-225. PMID: 38061028【题目】巨噬细胞S1PR2缺失通过诱导IL-33介导的2型免疫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张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舒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第一作者】Chenchen Go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Yue Ji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脓毒症致肺损伤后2型免疫的功能和启动机制尚不清楚。S1PR2已被证明可在哮喘和肺纤维化的情况下调节2型免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免疫的作用以及S1PR2是否以及如何调节脓毒症中的2型免疫。对脓毒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2型免疫反应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S1PR2对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小鼠模型中2型免疫的影响。脓毒症后24 h,患者循环中的2型先天免疫应答显著升高,与临床并发症呈正相关,与S1PR2 mRNA表达呈负相关。动物研究表明,S1PR2基因缺失或药物抑制可诱导脓毒症后肺组织中的2型先天免疫积累。从机制上讲,S1PR2缺乏促进了肺内巨噬细胞衍生的白细胞介素IL-33增加和相关的2型反应。此外,S1PR2调节巨噬细胞产生的IL-33减轻了脓毒症小鼠的肺损伤。总之,S1PR2缺失通过上调巨噬细胞释放 IL-33来调节2 型免疫反应,并减轻脓毒症相关肺损伤。靶向S1PR2可能对脓毒症治疗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20.Weicheng Lu, Xiaohua Yang , Weiqiang Zhong , Guojun Chen , Xinqi Guo,Qingqing Ye , Yixin Xu , Zhenhua Qi , Yaqi Ye , Jingyun Zhang , Yuge Wang,Xintong Wang , Shu Wang , Qiyue Zhao, Weian Zeng , Junting Huang,Huijie Ma, Jingdun Xie. METTL14-mediated m6A epitranscriptomic modification contributes to 2 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by stabilizing GluN2A expression 3 via IGF2BP2.J Clin Invest. 2024 PMID: 38319733
【题目】METTL14介导的 m6A 表观转录组修饰通过 IGF2BP2 稳定 GluN2A 表达,从而促进化疗诱导的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谢敬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Weicheng Lu, Xiaohua Yang, Weiqiang Zhong, Guojun Chen,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
【摘要】背景:表观遗传学是修饰和调控基因表达的生物学过程,影响神经元功能,并导致疼痛。然而,表观遗传学促进和维持慢性疼痛的机制知之甚少。我们旨在确定在化疗诱导的神经性疼痛(CINP)模型中,甲基转移酶14 (METTL14)特异性修饰的N6 -甲基腺苷(m6A)是否通过致敏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NMDAR)的GluN2A亚基来改变神经元活性并控制疼痛。
方法:通过点印迹、免疫荧光、功能增加/丧失和行为学分析,我们发现m6A水平在CINP的L4-L6 DRG神经元中以DBP/ METTL14依赖的方式上调,这在人类DRG中也得到了证实。阻断METTL14可降低m6A甲基化并减轻疼痛超敏反应。
结果:在机制上,METTL14介导的m6A修饰通过增强NMDAR的GluN2A亚基促进DRG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而抑制METTL14则阻断了这一作用。相反,METTL14过表达上调m6A修饰,增强DRG神经元突触前NMDAR活性,促进疼痛感觉。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先前未被认识的METTL14介导的DRG神经元m6A修饰维持神经性疼痛的机制。靶向这些分子可能为疼痛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21.Bin Mei , Xiaoxia Xu , Juntao Weng , Yueyue Yang , Peng Wang , Gaolin Qiu , Chi Zhang , Qunlin Zhang , Yao Lu , Xuesheng Liu. Activating astrocytic α2A adrenoceptors in hippocampus reduces glutamate toxicity to attenuate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in mice.B. Mei et al, 5 February 2024. PMID: 36301724
【题目】激活海马星形细胞α2A肾上腺素受体可降低谷氨酸对小鼠脓毒症相关脑病的毒性
【通讯作者】梅斌,刘学胜,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高等院校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梅斌, Xiaoxia Xu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高等院校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背景:谷氨酸代谢紊乱是脓毒症相关脑病(SAE)发生的重要机制。星形胶质细胞调节谷氨酸代谢。在脓毒症小鼠中,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 AR)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提供神经保护。α2A-ARs在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本研究旨在确定海马星形细胞α2A-AR激活是否对SA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这种保护作用是否是星形细胞特异性的,并通过调节谷氨酸代谢来实现。
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野生型和α2A-AR敲低均行盲肠结扎穿刺(CLP)。在应用或不应用二氢海藻酸(谷氨酸转运蛋白(GLT-1)的选择性抑制剂)和或UCPH-101(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蛋白(GLAST)抑制剂)的情况下,海马内注射胍法辛(一种α2A-AR激动剂)或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收集海马组织,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GLT-1和GLAST表达以及谷氨酸受体亚基2B (GluN2B)磷酸化水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微透析法测定海马体内实时胞外谷氨酸浓度,钙显像法测定海马体内实时谷氨酸神经元兴奋性。对小鼠进行巴恩斯迷宫和恐惧条件反射测试,以评估它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高尔基染色评估海马突触结构的变化。在体外,用脂多糖(LPS)刺激α2A-AR敲低和不敲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在应用或不应用8-溴环腺苷单磷酸(8-Br-cAMP, cAMP类似物)的情况下用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处理。LPS处理的原代和BV2小胶质细胞也用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治疗。测定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PKA催化亚基、GLT-1和GLAST的表达。测定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CLP诱导小鼠突触损伤,神经认知功能受损,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升高,GLT-1和GLAST表达降低。脓毒症小鼠海马细胞外谷氨酸浓度、GluN2B tyr1 -1472位点磷酸化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右美托咪定腹腔注射或海马注射胍法辛可减弱这些作用。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丰富的α2A-ARs,在神经元中也有表达,但在小胶质细胞中没有。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α2A-ARs的特异性下调和海马内DHK和UCPH-101的同时给予阻断了右美托咪定和胍法辛的神经保护作用。海马内单独给药DHK或UCPH-101没有这种效果。在体外,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降低PKA催化亚基表达,增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GLT-1和GLAST的表达,但在α2A-AR敲除或8-Br-cAMP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的反应性,但对原代小胶质细胞无抑制作用。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海马α2A-AR激活后对SAE的神经认知保护是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这种保护可能包括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和减轻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从而减少突触损伤。cAMP/蛋白激酶A (PKA)信号通路是激活α2A-AR调控星形细胞功能的潜在细胞机制。
22.Tong Hua, Erliang Kong, Hailing Zhang, Jinfang Lu, Kesheng Huang, Ruifeng Ding, Haowei Wang, Jian Li, Chaofeng Han, Hongbin Yuan . PRMT6 deficiency or inhibition alleviates neuropathic pain by decreasing glycolysis and inflammation in microglia.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3 February 2024 ), PMID: 38402915
【题目】PRMT6 缺乏或抑制通过减少小胶质细胞的糖酵解和炎症来缓解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袁红斌 海军医科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韩超峰 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海军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系;
【第一作者】Tong Hua, Erliang Kong, Hailing Zhang, Jinfang Lu,海军医科大学长征医院麻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后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麻醉科,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小胶质细胞诱导的慢性炎症是神经性疼痛(NP)的关键病理过程。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在各种慢性炎症疾病中已被广泛报道。然而,慢性疼痛中小胶质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仍然不甚清楚。在此,我们报道了免疫代谢标志物(HIF-1α、PKM2、GLUT1和乳酸)与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小鼠同侧脊髓背角PRMT6表达增加有关。PRMT6缺乏或预防性和治疗性鞘内给予PRMT6抑制剂(EPZ020411)可改善CCI诱导的同侧脊髓背角NP、炎症和糖酵解。PRMT6敲除或敲低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增殖和糖酵解。而PRMT6过表达加剧了LPS诱导的BV2细胞的炎症、增殖和糖酵解。最近的研究表明,PRMT6可以与HIF-1α相互作用并甲基化HIF-1α,从而提高HIF-1α蛋白的稳定性。综上所述,PRMT6表达的增加通过甲基转移酶与HIF-1α相互作用和稳定HIF-1α,增加糖酵解和神经炎症,从而加剧NP的进展,这概述了NP的新的病理机制和药物靶点。
23.Ning Ding#*, Hui Xiao, Li-xiao Zhen, Hui-qing Li, Zeng-zhen Zhang, Jun-ke Ge.Imp7 siRNA nanoparticles protect against mechanical ventilation-associated liver injury by inhibiting HMGB1 production and NETs formation.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2024(16): 167085, PMID: 38369216.【题目】Imp7 siRNA纳米颗粒通过抑制HMGB1产生和NETs形成对机械通气相关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通讯作者】丁宁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丁宁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机械通气(MV)有可能通过对肺部的不利影响、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导致肺外器官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呼吸机导致肺损伤(VILI)中的促炎介质,但其在MV相关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对小鼠采用高容量MV(20 ml/kg)以诱导VILI。MV诱导的HMGB1促进肝脏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的形成和泛凋亡。使用DNase I或PAD4抑制剂或通过HMGB1中和可抑制NETs的形成从而减轻肝损伤。HMGB1通过TLR4/MyD88/TRAF6通路激活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重要的是,Importin 7 siRNA纳米颗粒可抑制HMGB1释放减轻MV相关肝损伤。这些数据证明了MV诱导的HMGB1可通过TLR4/MyD88/TRAF6通路促进肝脏中NETs形成和泛凋亡。HMGB1是MV相关肝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24.Long-qing Zhang#, Xi Tan, Fan-he Song, Dan-yang Li, Jia-yi Wu, Shao-jie Gao, Jia Sun, Dai-qiang Liu, Ya-qun Zhou, Wei Mei*.Activation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 reduces neuropathic pain in a rat model.Neural Regen Res. 2024, 19(3): 687-696. PMID: 37721302

【题目】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39可减轻大鼠模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梅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老年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Long-qing Zha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老年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活化的G蛋白偶联受体39(GPR39)已被证明通过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相互作用而减轻炎症。然而,GPR39是否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仍不清楚。本研究建立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并发现与假手术大鼠相比,GPR39在脊髓背角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显着减少。鞘内注射GPR39特异性激动剂TC-G 1008可显著减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大鼠的机械触诱发痛,改善脊髓线粒体生物合成,减轻神经炎症。这些变化可被GPR39小干扰RNA(siRNA)、Ex-527(SIRT1抑制剂)和PGC-1α siRNA消除。综上,这些发现表明,GPR39激活通过激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大鼠的SIRT1/PGC-1α通路来改善机械触诱发痛。
25.Yu-chen Bu#, Si-qi Yang#, Di Wang, Su-wan Hu, Qi Zhang, Zi-feng Wu*, Chun Yang*.Role of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in pain and depression comorbidity.Neurobiol Dis. 2024, 21: 193: 106443. PMID: 38395315
【题目】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在疼痛和抑郁共存病中的作用
【通讯作者】杨春Zi-feng Wu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Yu-chen BuSi-qi Yang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临床上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共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并对患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但慢性疼痛和抑郁症共存病的潜在机制仍然未被探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发现,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中的关键酶,在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有趣的是,这种酶与疼痛和抑郁的发展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本综述旨在总结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在疼痛、抑郁及其共存病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其潜在的机制,为未来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指导。
26.Hao Zhang#*, Dan Wu#, Yanghanzhao Wang, Yuxin Shi, Yuwen Shao, Fu Zeng, Charles B. Spencer, Lilibeth Ortoga, Dehua Wu* and Changhong Miao*. Ferritin-mediated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formation and cytokine storm via 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in sepsis-associated lung injury. Cell Commun Signal, 2024, 2;22(1):97. PMID: 38308264
【题目】脓毒症相关肺损伤中铁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和细胞因子风暴
【通讯作者】缪长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吴德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麻醉科Hao Zhang,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
【第一作者】Hao Zhang,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Dan Wu,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市围手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
【摘要】背景: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和多器官衰竭。大量研究表明,铁蛋白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期间的一个基本特征,并且能够提示患者的预后。同时,铁蛋白诱导的炎症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方法:作者通过将铁蛋白注射到小鼠模型中来模拟炎症期间的高浓度铁蛋白状态,并证明注射铁蛋白可以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并增加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 的形成。Padi4−/−,Elane−/−和Cybb−/−小鼠用于NETs形成实验。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ELISA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NETs、炎症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
结果:铁蛋白以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 和活性氧 (ROS) 依赖性方式诱导 NET 形成,加剧炎症反应。从机制上讲,铁蛋白诱导中性粒细胞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 (MSR) 的表达,从而促进 NETs 的形成。临床上,重度脓毒症患者的高浓度铁蛋白水平与 NETs 介导的细胞因子风暴相关,并且与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结论:总之,我们证明高浓度铁蛋白可以诱导全身炎症并以 MSR 依赖性方式增加 NET 的形成。该过程依赖于 PAD4、NE 和 ROS,进一步加重急性肺损伤。在临床上,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与NETs升高以及肺损伤加重有关,这表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较差。我们的研究表明,靶向NETs或MSR可能是缓解败血症期间肺损伤和全身炎症的潜在治疗方法。
27.Mingyang Sun#, Wan-Ming Chen#, Szu-Yuan Wu*, Jiaqiang Zhang*.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Dementia Undergo Different Statin Type, Intensity, and Cumulative Dose in Older Adul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J Am Med Dir Assoc, 2024, 25(3):470-479.e1. PMID: 38128583

【题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类型、强度和累积剂量对痴呆的保护作用
【通讯作者】张加强,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吴思远,台北医学大学万方医院区域麻醉与疼痛中心
【第一作者】Mingyang Sun,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Wan-Ming Chen,台湾台北辅仁天主教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院 台湾台北辅仁天主教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摘要】目标:本课题研究了他汀类药物使用与2型糖尿病(T2DM)老年人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它还评估了各种他汀类药物类型、剂量强度和累积剂量对痴呆风险的影响。
设计:本研究采用治疗逆概率加权(IPTW)Cox危害模型,探讨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痴呆发病率的影响。
设置和参与者:该研究包括在随访期间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对照组)。
方法:IPTW Cox危害模型量化了他汀类药物使用与痴呆发病率之间的关联。亚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他汀类药物类型、使用强度以及与痴呆风险的累积剂量依赖性关系,通过调整后的风险比(aHR)和相应的 95% CI 来衡量。
结果: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痴呆风险显著降低(aHR:0.47,95% CI:0.46-0.48)。使用 IPTW Cox 回归的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痴呆发生率降低程度不同,aHRs (95% CI) 范围为 0.09 至 0.69。多变量分析揭示了剂量依赖性关系,显示基于每年累积限定日剂量 (cDDDs) 的痴呆发病率降低。相应的aHRs (95% CI)在cDDD-years的4 ~ 1四分位数之间为0.20 ~ 0.72,有显著趋势(P < .001)。他汀类药物的最佳每日使用量为0.88限定日剂量(DDDs),与最低的痴呆风险相关。
结论与启示:他汀类药物显著降低了老年T2DM患者的痴呆风险。较高的累积限定日剂量(cDDD-years)与更大幅度的风险降低有关。这项研究强调了他汀类药物在预防该人群痴呆方面的临床益处,并呼吁大家进一步研究其潜在机制。它还增加了影响管理这一弱势群体痴呆风险的政策决策的可能性。
28.Aming Sang, Jing Zhang, Mi Zhang, Dawei Xu, Rui Xuan, Shun Wang, Xuemin Song, Xinyi Li. METTL4 mediated-N6-methyladenosine promotes acute lung injury by activating ferroptosis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Free Radic Biol Med, 2024, 213:90-101. PMID: 38224757

【题目】METTL4介导的N6 -甲基腺苷通过激活肺泡上皮细胞的铁凋亡促进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李心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湖北省微创心血管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微创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中心宋学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湖北省微创心血管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微创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王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
【第一作者】Aming Sang, Jing Zhang, Mi Zha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湖北省微创心血管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微创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被认为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肺功能障碍。N6 -甲基腺苷(m6A)的修饰涉及几个生物学过程,包括线粒体转录和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起作用。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内氧化稳态的关键调节因子,与铁死亡抵抗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6A在脓毒症诱导的ALI中铁死亡的作用。首先,我们发现脓毒症诱导ALI期间肺甲基化水平的时间依赖性动态改变。通过m6A测序和RNA测序,我们确定了METTL4是ALI小鼠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揭示了几个铁死亡相关基因(Nrf2)的甲基化。因此,我们构建了METTL4缺陷小鼠,发现METTL4敲低可以减轻铁死亡,这可以通过脂质ROS、MDA、Fe2+以及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的改变来证明。同样,我们发现诱导METTL4沉默可以降低脂多糖诱导的TC-1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此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修复实验均表明,METTL4介导Nrf2 3'UTR的N6 -甲基腺苷,然后YTHDF2结合m6A位点,促进Nrf2的降解。总之,我们发现METTL4通过Nrf2的N6 -甲基腺苷促进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中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这可能为脓毒症诱导的ALI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途径。
29.Ying-Di Wang#, Shu-Ting Bao,Yuan Gao, Jin Chen, Tao Jia, Cui Yin, Jun-Li Cao, Cheng Xiao, Chunyi Zhou*.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ontrols the hyperactivity in subthalamic neurons in male mice with comorbid chronic pain and depression. PLoS Biol, 2024 Feb 22. PMID: 38386616
【题目】前扣带皮层控制患有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雄性小鼠丘脑下神经元的过度活动
【通讯作者】周春艺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ing-Di Wang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麻醉重点实验室;
【摘要】小鼠的丘脑下核(STN)中的神经元在神经损伤后变得过度活跃,并促进疼痛相关反应。考虑到前扣带皮层(ACC)参与疼痛和情绪加工并投射到STN,我们假设ACC神经元可能参与慢性疼痛中STN神经元的过度活跃。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ACC神经元对有害刺激和情绪状态改变的反应增强,并在小鼠选择性坐骨神经备损伤模型(SNI)建立的慢性疼痛状态下变得过度活跃。在免疫缺陷小鼠中,STN神经元被有害刺激激活,但不被情绪状态的改变激活。当ACC神经元受到抑制时,免疫缺陷小鼠和SNI小鼠的STN神经元疼痛反应减弱。此外,光遗传学激活ACC-STN通路可诱导幼年小鼠双侧痛觉过敏和抑郁样行为;相反地,抑制该通路足以减轻SNI小鼠和免疫缺陷小鼠在STN神经元刺激下的痛觉过敏和抑郁样行为。最后,我们通过抑制ACC-STN投射来缓解SNI小鼠的疼痛样和抑郁样行为,通过激活STN神经元来消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CC-STN通路的过度活跃可能是并发慢性疼痛和抑郁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因此,ACC-STN通路可能是治疗慢性疼痛和抑郁共病的干预靶点。

30.Sufang Chen#, Haixia Wang, Jingyi Du, Zhendong Ding, Tienan Wang, Linan Zhang, Jing Yang, Yu Guan, Chaojin Chen, Mingqiang Li, Ziqing Hei, Yu Tao, Weifeng Yao*. Near-infrared light-activatable, analgesic nanocomposite delivery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diabetic wounds in rats. Biomaterials, 2024 Janu 7. PMID: 38224643
【题目】近红外光激活镇痛纳米复合材料对大鼠糖尿病伤口的综合治疗

【通讯作者】姚伟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纳米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Sufang Chen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纳米医学中心;

【摘要】血管生成障碍、细菌感染、持续剧烈疼痛、炎症加重和氧化应激损伤是慢性糖尿病溃疡创面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发现一种有效针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治疗策略是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由铂簇(Pt)负载的介孔聚多巴胺(MPDA)纳米颗粒和qx-314负载的纤维蛋白凝胶(Pt@MPDA/QX314@Fibrin)组成的原位喷雾纳米颗粒-凝胶复合材料,用于糖尿病伤口镇痛和治疗。复方QX-314通过近红外光(NIR)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 (TRPV1)通道,显示出良好的局部镇痛作用,并具有快速止血、抗炎、抗氧化、抗菌,有利于糖尿病伤口的快速愈合。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可通过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中c-Fos的表达和脊髓背角胶质细胞的激活来显著缓解创面疼痛。因此,我们设计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近红外激活TRPV1通道介导的QX-314产生镇痛作用的可喷涂Pt@MPDA/QX314@Fibrin复合材料有望用于慢性糖尿病创面治疗。
31.Erliang Kong#, Tong Hua, Jian Li, Yongchang Li, Mei Yang, Ruifeng Ding, Haowei Wang, Huawei Wei, Xudong Feng, Chaofeng Han, Hongbin Yuan*. HSV-1 reactivation results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by upregulating Prmt6 and inhibiting cGAS-STING. Brain, 2024 Feb 15. PMID: 38366606
【题目】HSV-1再激活通过上调Prmt6和抑制cGAS-STING导致疱疹后神经痛
【通讯作者】袁红斌 海军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Erliang Kong 海军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
【摘要】慢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神经炎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关键病理改变。VZV的免疫逃逸机制仍不清楚。由于小鼠没有 VZV感染受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是一种成熟的PHN小鼠模型。转录表达分析发现,HSV-1感染后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上调,脊髓背角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Prmt6缺陷通过增强抗病毒先天免疫和降低体内和体外HSV-1负荷来减少HSV-1诱导的神经炎症和PHN。小胶质细胞中Prmt6的过度表达会抑制抗病毒先天免疫并增加HSV-1负载。从机制上讲,Prmt6甲基化并使STING失活,导致 TANK结合激酶-1 (TBK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磷酸化减少,I型干扰素(IFN-I)的产生和抗病毒先天免疫减少。此外,鞘内或腹膜内施用Prmt6抑制剂EPZ020411通过增强抗病毒先天免疫和降低HSV-1负荷,减少HSV-1诱导的神经炎症和PHN.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HSV-1 通过上调Prmt6表达和抑制cGAS-STING通路来逃避抗病毒先天免疫并导致 PHN,这为PHN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检索:姚芷君,翁雅倩
翻译:林志强,贺梦娇校对:方嘉凯,赵伟指导老师简介:

张庆国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血流动力学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意大利SIENA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局麻药神经损伤机制与防治。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朱宏伟教授:食管手术的麻醉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6(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6(下)
珠江视界 | 吴镜湘教授:如何做好肺隔离技术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5(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5(下)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3(下)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