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4(下)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5-18 22:25 编辑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3-2024年4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大肠杆菌平台开发、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黑质网状部的胆碱能镇痛通路研究、氯胺酮和异氟醚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3.02-2024.04.01)之下
16. Le Yu#, Yaojie Gao#, Yuanyuan He, Yang Liu, Jianning Shen, Han Liang,Rong Gong, He Duan, Neil P.J. Price, Xue-min Song, Zi-xin Deng and Wenqing Chen*. Developing the E. coli platform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UMP-derived chemicals. Metab Eng, 2024 Mar 24:83:61-74. PMID: 38522576
【题目】开发高效生产尿嘧啶核苷酸化学衍生品的大肠杆菌平台
【通讯作者】陈文青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Le Yu, Yaojie Gao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作为数种抗病毒药物工业合成的重要中间体:5-甲基尿苷(5-MU)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化学和酶促拼接。本研究首次通过由双酶级联(UMP5-甲基化酶和磷酸酶)组成的人工途径,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5-MU的高效生产。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多种技术路线的系统评价,提高了5-MU产量;作为概念的验证,我们进一步开发了一种无抗生素发酵路线,实现了在大肠杆菌MB229(一株ΔthyA菌株)中生产5-MU(10.71g/L)。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多功能平台,利用大肠杆菌高效生产各种UMP衍生化学品。这项研究为未来大肠杆菌作为加速获取UMP衍生化学多样性的合成生物学平台铺平了道路。
17. Siqi Wu#, Wenjing Tang#, Ling Liu*, Ke Wei*, Yin Tang, Jing-yue Ma, Hong-bin Li and Yi-chan Ao. Obesity‑induced downregulation of miR‑192exacerbate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promoting macrophage
activation. Cell Mol Biol Lett, 2024 Mar 14;29(1):36. PMID: 38486141
【题目】肥胖诱导的miR-192表达下调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加重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魏珂,刘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Siqi Wu , Wenjing Tang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研究背景:巨噬细胞活化可能在肥胖个体对急性肺损伤(ALI)易感性增加起关键作用。miRNA失调与各种炎症性疾病有关,常见于肥胖症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9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肥胖小鼠ALI中的作用及其在肥胖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人肺组织取自肥胖组(BMI≥30.0 kg/m2)和对照组(BMI 18.5–24.9 kg/m2)。通过高脂饮食(HFD)建立肥胖小鼠模型。然后,气管内滴注LPS以诱导小鼠发生ALI,并通过气管内滴注氯膦酸盐脂质体,耗尽肥胖小鼠的肺巨噬细胞。使用RT-qPCR检测肺组织中原代肺泡巨噬细胞(AM)和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系(MH-S)miR-192的表达。M6A定量和RIP测定有助于确定miR-192失调的原因。miR-192 agomir和antagomir用于研究其在小鼠和MH-S细胞中的功能。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用于探索miR-192的下游靶标。
研究结果:在肥胖小鼠中,无论LPS如何刺激,巨噬细胞的消耗都显著减轻了肺组织的炎症和损伤。在肥胖小鼠肺组织和肺泡巨噬细胞中的miR-192表达减少,并且随着LPS刺激进一步降低。肥胖诱导的FTO基因过表达降低了pri-miR-192的m6A修饰,抑制了miR-192的产生。在体外,miR-192的抑制增强了LPS诱导的M1巨噬细胞极化和AKT/NF-κB炎症途径的激活,而miR-192的过表达则抑制这些反应。BIG1被确定为miR-192的靶基因,其过表达会抵消miR-192的保护作用。在体内,当miR-192在肥胖小鼠中过表达时,LPS刺激后肺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肺损伤程度明显改善。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肥胖诱导的miR-192表达下调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加剧了LPS诱导的ALI。
18. Yu Han#, Jia-qi Zhang#, Ya-wei Ji, Yi-wen Luan, Shu-yi Li, Hui-zhen Geng, Ying Ji, Cui Yin, Su Liu, Chun-yi Zhou* and Cheng Xiao*. α4 nicotinic receptors on GABAergic neurons mediate a cholinergic analgesic circuit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reticulata.Acta Pharmacol Sin, 2024 Mar 4. PMID: 38438581
【题目】GABA能神经元上的α4烟碱受体介导黑质网状部的胆碱能镇痛通路
【通讯作者】周春艺,肖诚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NMPA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Yu Han,Jia-qi Zhang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NMPA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摘要】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调节疼痛通路,其结果取决于受体亚型、神经元类型和位置,但在黑质网状部(SNr)中大量表达的α4β2 nAChRs是否具有减轻疼痛状态下痛觉过敏的作用尚不清楚。我们观察到向小鼠SNr注射nAChR拮抗剂可降低疼痛阈值,而注射nAChR激动剂可缓解小鼠的痛觉过敏(包括向后腿下部注射辣椒素,脊髓神经损伤,慢性狭窄性损伤或慢性尼古丁暴露产生的痛觉过敏)。nAChR激动剂的镇痛作用可通过光遗传学刺激桥脑脚核(PPN)到SNr的胆碱能传入来模拟,但下调SNr GABA能神经元的α4 nAChR和向SNr注射二氢-β-刺桐啶碱可减弱其镇痛作用。慢性尼古丁诱导的痛觉过敏依赖于SNr GABA能神经元中的α4nAChRs,并且与SNr中ACh释放减少有关。SNr中α4 nAChRs的激活或光遗传刺激PPN SNr胆碱能投射均可减轻慢性尼古丁诱导的痛觉过敏。有趣的是,在接受后腿下部注射辣椒素或神经病理性慢性疼痛造模的小鼠中,机械刺激诱导的ACh释放显著减弱。这些结果表明,GABA能神经元上的α4 nAChRs介导了SNr中的胆碱能镇痛通路,这些受体可能是缓解急性和慢性疼痛以及慢性尼古丁暴露导致的痛觉过敏的有效治疗靶点。
19. Yue Hu#, Wen-jie Du#, Jiang-tao Qi# , Huo-qing Luo, Zhao Zhang, Meng-qiang Luo*, and Ying-wei Wang*. Comparative brain-wide mapping of ketamine- and isoflurane-activated nuclei and functional networks in the mouse brain. Elife, 2024, 21(12): RP88420. PMID: 38512722【题目】氯胺酮和异氟醚激活的小鼠大脑核团和功能网络的全脑比较图谱
【通讯作者】王英伟罗猛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ue Hu, Wenjie Du, Jiangtao Qi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摘要】氯胺酮(KET)和异氟醚(ISO)是两种广泛使用的全身麻醉药,但它们的特有和共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KET和ISO对小鼠大脑中c-Fos表达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分层聚类和基于c-Fos的功能网络分析来评估各个脑区对每种麻醉药的反应。我们发现,KET激活了广泛的大脑区域,特别是在参与感官、运动、情感和奖赏处理的皮层和皮层下核中,其中颞叶联合区(TEa)是一个强大的枢纽,这表明一种自上而下的机制主要作用于高阶皮质网络来影响意识。相比之下,ISO主要影响下丘脑脑区,影响神经内分泌控制、自主功能和稳态,以蓝斑(LC)为连接枢纽,表明麻醉诱导的无意识中存在自下而上的机制。KET和ISO都激活了参与感官处理、记忆和认知、奖励和动机以及自主和稳态控制的大脑区域,突出了它们对各种神经通路的共同影响。总之,我们的结果突出了KET和ISO的独特但又有共享效应,丰富了我们对全身麻醉机制的理解。
20. Yang Zhou#, Wan-chen Sun#, Yu-xuan Fu#, Jing Wang, Jing-yi Fan, Yu-chao Liang, Wen-qing Jia, and Ru-quan Han*.Effect of esketamine combined with pregabalin on acute postsurgical pain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spinal neoplas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ain, 2024, Mar 15. PMID: 38501980
【题目】艾司氯胺酮联合普瑞巴林对脊髓肿瘤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韩如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ang Zhou, Wan-chen Sun, Yu-xuan Fu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摘要】中重度急性术后疼痛(APSP)会延长脊柱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并使其预后恶化。艾司氯胺酮和普瑞巴林可以在术后缓解APSP,而不会引起痛觉过敏或呼吸抑制,然而还存在其他风险,如分离症状。我们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来研究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脊髓肿瘤切除术患者APSP发生率的影响。18至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艾司氯胺酮(单次剂量0.5mg·kg-1,术后48小时输注剂量0.12mg·kg-1·h-1)联合口服普瑞巴林(75~150 mg/天,从术前2小时开始,术后2周结束)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安慰剂胶囊。主要结局是术后前48小时中重度APSP(视觉模拟评分≥40)患者比例。次要结局包括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共随机分组90例患者。联合组术后前48小时中重度APSP发生率(27.3%)低于对照组(60.5%)(优势比= 0.25, 95% CI = 0.10-0.61; P = 0.002)。联合组轻度分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2%比0%)。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普瑞巴林能有效缓解脊柱手术后APSP,但镇痛策略可能增加轻度分离症状的风险。
21. Man-Xiu Xie#, Ren-Chun Lai#, Yi-Bin Xiao#, Xi Zhang#, Xian-Ying Cao, Xiao-Yu Tian, An-Nan Chen, Zi-Yi Chen, Yan Cao, Xiao Li, and Xiao-Long Zhang*.Endophilin A2 controls touch and mechanical allodynia viakinesin-mediated Piezo2 trafficking.Mil Med Res, 2024, 11(1): 17. PMID: 38475827
【题目】Endophilin A2通过驱动蛋白介导的Piezo2运输控制触觉和机械痛觉异常
【通讯作者】张晓龙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部;
【第一作者】Man-Xiu Xie, Ren-Chun Lai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Yi-Bin Xiao, Xi Zhang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疼痛研究中心和生理学系;
【摘要】背景:触觉和机械疼痛对于我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但其基础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胞吞蛋白A2(EndoA2)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记录在内吞途径中。然而,EndoA2在机械敏感性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方法:我们的实验中使用了雄性和雌性C57BL/6 小鼠(8-12周)和雄性食蟹猴(7-10岁)。本研究建立了神经损伤、炎症和化疗引起的病理性疼痛模型。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进行了触觉、机械痛、热痛和冷痛的行为测试。进行蛋白质印迹、免疫染色、免疫共沉淀、邻近连接和膜片钳记录,以深入了解其机制。
结果:结果表明,EndoA2主要分布于小鼠和人的神经丝蛋白200阳性(NF200+)中大直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小鼠NF200+DRG神经元中EndoA2的缺失选择性地损害了触觉和机械痛觉异常。此外,EndoA2与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相互作用,促进了Piezo2在DRG神经元中的跨膜运输。此外,作为一种衔接蛋白,EndoA2还与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B(KIF5B)结合,参与了EndoA2介导Piezo2的跨膜运输过程。小鼠DRG神经元中EndoA2的缺失破坏了piezo2介导的快速适应机械激活电流,而EndoA2的重新表达恢复了MA电流。此外,干扰EndoA2还会抑制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触觉灵敏度和机械痛觉超敏。
结论:我们的数据显示,KIF5B/EndoA2/Piezo2复合物对于Piezo2运输和维持触觉和机械超敏信号的传递至关重要。EndoA2通过驱动蛋白介导感觉神经元中的Piezo2运输调节触觉和机械痛觉异常。我们的研究为机械性疼痛的治疗确定了一个潜在的新靶点。
22. Tao Jiang#, Enran Liu, Zhiyuan Li, Congmin Yan, Xiaoyun Zhang, Jingting Guan, Yuanbo Zhan, Bo Zhao, Wengang Ding*.SIRT1-Rab7 axis attenuates NLRP3 and STING activation through late endosomal-dependent mitophagy during 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t J Surg, 2024 Mar 4th. PMID: 38445453
【题目】SIRT1-Rab7 轴通过晚期内体依赖性线粒体自噬减弱 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的NLRP3 并激活 STING
【通讯作者】丁文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Tao Jiang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急性肺损伤 (ALI) 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归因于促炎性内皮改变和内皮通透性缺陷。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脓毒症诱发 ALI 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介质。尽管线粒体质量的线粒体自噬调控得到充分认可,但对其在脓毒症诱发 ALI 期间在肺内皮细胞 (EC) 中的作用所知甚少。Sirtuin 1 (SIRT1) 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参与炎症、线粒体自噬和细胞衰老。在此,我们展示了一种依赖晚期内体的线粒体自噬,它通过脓毒症诱导的 ALI 期间的 SIRT1 信号抑制 NLRP3 和 STING 激活。
方法:建立了接受或不接受 CLP 模型中 SIRT1 抑制剂 EX527 给药的 C57BL/6J 雄性小鼠和体外肺 EC,以识别 SIRT1 信号与脓毒症诱发 ALI 之间串扰的基础线粒体自噬机制。
结果:SIRT1 缺陷小鼠表现出脓毒症诱发的 ALI 加重。通过晚期内体Rab7,敲除SIRT1干扰线粒体自噬,导致受损线粒体积累并诱导线粒体活性氧 (mtROS) 过度产生以及线粒体 DNA (mtDNA) 胞质释放,这触发 NLRP3 炎症小体和胞质核苷酸感应通路 (STING) 过度激活。STING和NLRP3在体内的药理学抑制或在体外的基因敲除逆转了脓毒症诱导的ALI中SIRT1缺陷介导的内皮通透性缺陷和内皮炎症。此外,在体内用 SRT1720 激活 SIRT1 或在体外过表达 SIRT1 可以预防脓毒症诱发的 ALI。
结论:这些发现表明,SIRT1 信号对于通过促进肺 EC 中内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来限制 STING 和 NLRP3 的过度激活至关重要,为治疗脓毒症诱发的 ALI 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23. Rao Sun#, Shiyong Li#, Yuna Wei, Liu Hu, Qiaoqiao Xu, Gaofeng Zhan, Xu Yan, Yuqin He, Yao Wang, Xinhua Li, Ailin Luo, Zhiqiang Zhou*.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Int J Surg, 2024 Mar 4th. PMID: 38445452
【题目】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周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罗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Xinhua Li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Rao Sun, Shiyong Li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早期识别术后急性肾损伤(AKI)高风险患者有助于制定预防性策略。本研究旨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非心脏手术术后AKI预测模型。我们还评估了仅包含术前变量或仅包含重要预测因素的模型的预测性能。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探索性队列中的 76,457 名患者和验证队列中的 11,910 名患者)。使用 KDIGO 标准确定 AKI。该预测模型使用 87 个变量(56 个术前变量和 31 个术中变量)开发。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模型,包括逻辑回归、随机森林、ACCEPTed 极限梯度提升和梯度提升决策树 (GBDT)。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ROC) 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采用 Shapley 加性解释 (SHAP) 分析进行模型解释。
结果:探索性队列中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52 岁(四分位距:42-61 岁),1179 名患者(1.5%)在术后出现 AKI。在所有可用变量或仅术前变量中,GBDT 算法显示出了最佳的预测性能。AUROC 分别为 0.849(95% CI,0.835-0.863)和 0.828(95% CI,0.813-0.843). SHAP 分析表明,年龄、手术时间、术前血清肌酐和 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 III 级是最重要的五个特征。在逐渐减少特征时,AUROC 从 0.852(包括前 40 个特征)下降到 0.839(包括前 10 个特征)。在验证队列中,我们观察到模型预测性能的相似模式。
结论:我们开发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识别高危术后 AKI 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性能。此外,我们发现在仅使用术前变量或仅使用最重要的预测特征时,模型性能仅受到轻微影响。
24. Y P Zhang#, L Han#, W S Ding, L Gao, Y Feng, H Y An*.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Visualization and Shortened the Operation Time in Microscopic Middle Ear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Int J Surg, 2024 Mar 21. PMID: 38518079
【题目】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显著改善显微镜下中耳手术的视野并缩短手术时间: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安海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冯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 P Zha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L Han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摘要】背景:显微镜下中耳手术涉及有限的手术空间和众多重要的解剖结构,良好的视野至关重要,因为即使是少量的出血也会极大地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注射1g氨甲环酸是否可以改善显微镜下中耳手术的视野,并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招募因慢性中耳炎计划进行显微镜下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患者。除了优化手术视野的标准技术外,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TXA(氨甲环酸)组(1克稀释至20毫升生理盐水)和对照组(20毫升生理盐水)。主要结果基于使用摩德纳出血评分评估的手术视野清晰度。次要结果包括手术时间、外科医生对手术视野清晰度的满意度、术后24小时凝血参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校正t检验、卡方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每组招募28例患者,采用1:1随机分配,人口统计学特征相似,包括24例男性和32例女性,平均年龄45.6±11.9岁。TXA组的手术视野明显优于对照组(2.29±0.46 vs 2.89±0.31,P < 0.001),采用摩德纳出血评分进行评估。此外,TXA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88.61±10.9 vs 105.2±15.9,P < 0.001),术者对手术视野的满意度更高(7.82±0.55 vs 6.50±0.64,P < 0.001)。两组术后凝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未发生与TXA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结论:在其他标准措施的基础上,静脉注射1g TXA可以进一步显著提高显微镜下中耳手术的视野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
25. Zheng-Kai Liang#, Wei Xiong#, Chen Wang#, Li Chen#, Xin Zhou, Jing-Wen Mai, Bo Dong, Chong-Qi Guo. Wen-Jun Xin, De-Xing Luo*, Ting Xu*, Xia Feng*.Resolving neuroinflammatory and social deficits in ASD model mice: Dexmedetomidine downregulates NF-κB/IL-6 pathway via α2AR. Brain Behav Immun, 2024 Mar 27. PMID: 38552922
【题目】解决ASD模型小鼠的神经炎症和社交缺陷:右美托咪定通过α2AR下调NF-κB/IL-6通路
【通讯作者】罗德兴惠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徐婷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项目;冯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Zheng-Kai Liang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Wei Xiong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Chen Wan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Li Chen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项目
【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ASD治疗方法。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选择性激动剂,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作为镇静、催眠的一线药物。近年来,有报道表明它对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有潜在的积极作用。然而,右美托咪定是否对ASD的核心症状,即社交缺陷和重复行为有治疗作用仍有待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各种行为测试评估动物的表型,包括三室、自我梳理、大理石掩埋、开阔场地和高架十字迷宫等。此外,电生理记录、Western blotting和qPCR主要用于研究和验证右美托咪定作用的潜在机制。我们发现,ASD模型小鼠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BTBR TItpr3+tf/J(BTBR)小鼠可自适应改善其社交缺陷。此外,我们观察到右美托咪定治疗的BTBR小鼠其前边缘皮质(PrL)中c-Fos阳性信号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增强或抑制IL-6的作用直接影响BTBR小鼠的社交行为。从机制上讲,我们发现NF-κB p65是调控PrL区IL-6表达的关键途径。此外,我们已证实,α2AR作为一个受体开关介导右美托咪定在改善社会缺陷方面的有益作用。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对ASD核心症状的有益作用,并为AS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的治疗途径。
26. Li-Ren#, Qi-Bin Chen#, Jin Gao, Yuan-Yuan Liu, Yi Tao, Xiao Li, Qing-Hua Luo, Feng Lv*, Su Min*. Clinical efficacy of adjunctive esketamine anesthesia i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sychiatry Res, 2024 Mar 6. PMID: 38461645
【题目】辅助艾氯胺酮麻醉在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一项实用、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律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闵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Li-Ren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电休克疗法(ECT)是一种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而艾氯胺酮已被证明有抗抑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现实临床实践中辅助使用艾氯胺酮是否提高ECT的临床疗效。在这项实用的临床试验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接受0.25 mg/kg艾氯胺酮加异丙酚(艾氯胺酮组)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加异丙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反应和缓解率无差异。然而,接受艾氯胺酮治疗的患者有较高的SI缓解率和较低的精神病评分。接受艾氯胺酮治疗的患者也需要较低的电剂量,但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认知功能相当。注射艾氯胺酮后舒张压升高,但高血压风险未增加。此外,两组之间谵妄和精神混乱的发生率相当。总之,辅助艾氯胺酮麻醉在提高ECT的反应和缓解率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它可改善SI的缓解和减轻抑郁患者伴随的精神病症状。通过辅助使用,与艾氯胺酮相关的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精神事件似乎是可耐受的。
27. Cheng-Yun Hu#, Xue Yuan, Rong-Hua Zhao, Biao Hong, Chuang Chen, Qing-Jun Zhu, Yan-Min Zheng, Jin-Ming Hu, Yue Yuan, Zheng-Yan Wu, Jia Zhang*, Chao-Liang Tang*. Scale-Up Preparation of Manganese-Iron Prussian Blue Nanozymes as Potent Oral Nanomedicines for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Adv Healthc Mater, 2024 Mar 6. PMID: 38447228
【题目】锰铁普鲁士蓝纳米酶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纳米药物的扩大制备
【通讯作者】张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唐朝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胡成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普鲁士蓝(PB)纳米酶已被证明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方法,但这些纳米酶的可扩展生产和其疗效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实际挑战。通过一种新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锰铁PB(MnPB)胶体,它们被证明是活性氧(ROS)的有效清除剂,包括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体外细胞实验证实纳米酶保护细胞免受ROS攻击的能力。在体内,通过灌胃给药MnPB纳米酶,每天10 mg kg-1,共三次剂量,可有效改善小鼠急性UC模型的病理症状,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存活率。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生产的纳米酶可实现每批反应的产量重量约为11 g,显示出与小规模同类药物相当的抗ROS活性和治疗效果。这项工作首次证明了在不影响UC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扩大制备PB的模拟纳米酶,为进一步在大型动物上测试这些纳米酶和有希望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28. Nan-Shi-Yu Yang# Wen-Jing Zhong, Han-Xi Sha, Chen-Yu Zhang, Ling Jin, Jia-Xi Duan, Jian-Bing Xiong, Zhi-Jian You*, Yong Zhou*, Cha-Xiang Guan* mtDNA-cGAS-STING axis-dependent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ontributes to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duced by sevoflurane in mice. Int J Biol Sci, 2024; 20(5): 1927-1946.PMID: 38481801
【题目】依赖于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在七氟醚引起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具有关键作用
【通讯作者】游志坚 柳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管茶香,周勇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一作者】Nan-Shi-Yu Yang,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医学机能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对于引起七氟醚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期间的神经炎症至关重要。然而,七氟醚激活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cGAS-STING通路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炎症防御机制。cGAS-STING通路在七氟醚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依赖性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七氟醚长时间麻醉可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并在体内引发以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为特征的神经炎症。有趣的是,在接受七氟醚的小鼠海马中,cGAS-STING通路被激活。而使用RU.521抑制cGAS可减轻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减少NLRP3炎症小体激活。在体外,我们发现七氟醚处理可显著激活小胶质细胞中的cGAS-STING通路,而RU.521预处理可明显抑制七氟醚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机制上,七氟醚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分裂并释放线粒体DNA (mtDNA)到细胞质中,线粒体DNA可被Mdivi-1清除。通过mPTP-VDAC通道抑制剂阻断mtDNA释放,可减弱七氟醚诱导的mtDNA胞质逃逸,抑制小胶质细胞中cGAS-STING通路的激活,最终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因此,通过靶向cGAS-STING通路调节神经炎症可能为POC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29. Xuan Wang# Xiaole Tang, Pengfei Zhu, Dongyu Hua, Zheng Xie, Mingke Guo, Mengxin Que, Jing Yan, Xing Li, Qing Xia, Xiaoxiao Luo, Jiangjiang Bi, Yilin Zhao, Zhiqiang Zhou, Shiyong Li*, Ailin Luo*. CircAKT3 alleviates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by stabilizing the feedback cycle of miR‑106a‑5p/HDAC4/MEF2C axis in hippocampi of aged mic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24) 81:138. PMID: 38478029
【题目】CircAKT3通过稳定老年小鼠海马miR-106a-5p/HDAC4/MEF2C轴的反馈循环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李世勇,罗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老年麻醉与围手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Xuan Wa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老年麻醉与围手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由于其共价闭环结构,环状RNAs(circRNAs) 在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环状RNAs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仍未被充分探索。为了鉴定非POCD小鼠(NPOCD)和POCD小鼠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我们在本研究中首先进行了全转录组测序。根据表达谱,我们观察到circAKT3与POCD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此外,我们发现circAKT3过表达可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减轻POCD。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的数据显示,circAKT3在体外和体内的过表达显著提高了miR-106a-5p的丰度,导致HDAC4蛋白减少,MEF2C蛋白增加。此外,circAKT3的这种作用被miR-106a-5p抑制剂阻断。有趣的是,MEF2C可以激活miR-106a-5p启动子的转录并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因此,我们的发现揭示了circRNA-miRNA和miRNA-mRNA之间更多的潜在调控方式,为POCD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靶点。
30. Gang Wang#, Hua‑yue Liu#, Xiao‑wen Meng#, Ying Chen#, Wei‑ming Zhao, Wen‑ting Li, Han‑bing Xu, Ke Peng* and Fu‑hai Ji* Complement C1q-mediated microglial synaptic elimination by enhancing desialylation underlies sevoflurane-induced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Cell & Bioscience (2024) 14:42. PMID: 38556890
【题目】补体C1q通过增强去唾液酸化促进小胶质细胞突触消除是七氟醚诱导的发育神经毒性的基础
【通讯作者】彭科,嵇富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院;
【第一作者】Gang Wang, Hua-yue Liu, Xiao-wen Meng, and Ying Chen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院;
【摘要】背景:反复的七氟醚暴露导致幼鼠神经认知障碍。我们旨在评估小胶质细胞和补体C1q在七氟醚诱导的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
方法:分别于出生后第6、8、10天给予新生小鼠七氟醚处理,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认知功能。为了探索机制,小鼠在七氟醚暴露前分别用米诺环素、C1q抗体 ANX005和唾液酸酶抑制剂N-乙酰基-2,3-脱氢-2-脱氧神经氨酸(NADNA)治疗。本研究还使用了Western blotting、RT-qPCR、高尔基染色、3D重建和吞噬分析、免疫荧光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分析等方法。体外实验在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中进行。
结果:新生小鼠反复七氟醚暴露导致幼鼠学习和认知缺陷,并伴有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突触丢失。七氟烷通过C1q与突触结合增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消除。使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吞噬作用可显著减少突触丢失。我们进一步揭示了神经元唾液酸参与这一过程。七氟醚增强唾液酸酶的活性,导致唾液酸的丢失,从而促进了C1q与突触的结合。用ANX005抑制C1q或用NADNA抑制唾液酸酶可显著挽救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丢失并改善神经认知功能。七氟醚增强了BV2细胞的吞噬功能,而ANX005则逆转了该作用。
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增强去唾液酸化引起C1q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突触消除作用可导致七氟醚诱导的发育神经毒性。抑制C1q或唾液酸酶可能是这种神经毒性的潜在治疗策略。检索:骆佳铭、尹梦宇翻译:张钊铭,骆成磊校对:张瑞、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李凤仙麻醉学博士,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从事临床麻醉十余年,研究方向为瘙痒与感觉异常外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Anesthesiology等学术期刊上。
现学术任职: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界委员会内脏神经痛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麻醉与国术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7(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7(下)
珠江视界 | 朱宏伟教授:食管手术的麻醉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6(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6(下)
珠江视界 | 吴镜湘教授:如何做好肺隔离技术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