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4-7-6 22:37:03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下)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7-6 22:40 编辑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4月-2024年5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单位,内容涵盖肠道菌群失调通过NLRP3介导的神经炎症导致抑郁样行为、术后环境噪声对手术诱发疼痛的影响、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衰弱和精神障碍: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等方面(#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4.02-2024.05.01)之下
16. Qi Xu#, Lihong Sun#, Qing Chen#, Cuicui Jiao, Yuan Wang, Hua Li, Jiaqian Xie, Fangfang Zhu, Jiangling Wang, Wen Zhang, Linghua Xie, Hui Wu, Zhiyi Zuo, Xinzhong Chen*.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contributes to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via hippocampal NLRP3-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n a postpartum depression mouse model.Brain Behav Immun, 2024 Apr 8. PMID: 38599497【题目】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产后抑郁症小鼠模型中海马NLRP3介导的神经炎症导致抑郁样行为
【通讯作者】陈新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第一作者】徐琪 孙丽洪陈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摘要】产后抑郁症(PP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约有10-20%的产后妇女受到影响。PPD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从而限制治疗方法的发展。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与重度抑郁症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和PPD间的关联仍未得到解答。本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术(OVX)小鼠在激素模拟假妊娠(HSP-H)后突然停用卵巢类固醇以建立小鼠PPD模型。卵巢激素撤退诱发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并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组成。PPD小鼠粪菌移植(FMT)到经抗生素消融的假无菌小鼠,诱导了受体小鼠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以及海马体的神经病理变化。由健康小鼠至PPD小鼠的FMT可减轻PPD小鼠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以及肠道和海马中由nod样受体蛋白(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增加了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并在PPD小鼠中通过增加SCFA产生细菌以及减少阿克曼氏菌来缓解肠道菌群失调。此外,海马体中NLRP3的下调减轻了PPD小鼠抑郁样行为,海马齿状回中NLRP3的过表达诱发了空白对照雌性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有趣的是,来自健康小鼠的FMT未能缓解海马中NLRP3过表达的PPD小鼠抑郁样行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NLRP3炎症小体是微生物-肠-脑轴内关键成分,表明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可能是PPD的治疗策略。
17. Hui Zhang#, Di Liu#, Qing-Feng Xu#, Juan Wei, Ying Zhao, Dun-Feng Xu, Yan Wang, Yu-Jian Liu, Xiao-Yan Zhu*, Lai Jiang*. Endothelial RSPO3 mediates pulmonary endothelial regeneration by LGR4-dependent activation of β-catenin and ILK signaling pathways after inflammatory vascular injury. Int J Biol Macromol, 2024 Apr 26. PMID: 38677673
【题目】内皮RSPO3通过炎症血管损伤后β-连环蛋白和ILK信号通路的LGR4依赖性激活介导肺内皮再生
【通讯作者】江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 朱晓燕海军医科大学生理学系;
【第一作者】Hui Zhang#Di Li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Qing-Feng Xu#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内皮修复对于肺损伤后恢复组织液稳态至关重要。R-脊椎蛋白3(RSPO3)是一种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已显示出其对内皮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讨RSPO3是否以及如何调节炎症性血管损伤后的内皮再生,研究RSPO3在脓毒症又到的肺内皮损伤中EC特异性RSPO3敲低、可诱导EC特异性RSPO3缺失小鼠、EC特异性RSPO3过表达小鼠、RSPO3全身性给药小鼠、分离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MLVEC)和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作用。我们发现血浆RSPO3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降低,并与内皮损伤标志物和PaO2/FiO2指数相关。肺EC特异性RSPO3敲低和诱导EC特异性RSPO3缺失均抑制肺ECs增殖并加剧ECs损伤,而肺内EC特异性RSPO3过表达促进内皮恢复并减轻内毒素血症期间ECs损伤。我们发现RSPO3通过LGR4依赖的方式介导肺内皮再生。除了β-连环蛋白外,整合素连接激酶(ILK)/Akt也被认为是RSPO3/LGR4信号传导的新型下游效器。这些结果表明EC衍生的RSPO3通过LGR4依赖性激活β-连环蛋白和ILK信号通路介导炎症性血管损伤后肺内皮再生。
18. Ning-Ning Ji#, Shuang Cao, Xing-Lei Song, Bei Pei, Chen-Yu Jin, Bi-Fa Fan*, Hong Jiang*, Ming Xia*. Glutamatergic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visceral pain induced by pancreatic cancer in mice. Hepatobiliary Surg Nutrh, 2024, 13(2): 258-272. PMID: 38617474
【题目】下丘脑室旁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节小鼠胰腺癌所致的内脏疼痛
【通讯作者】夏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姜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第一作者】Ning-Ning Ji#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由胰腺癌引起的内脏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其神经环路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因胰腺癌引起发小鼠内脏疼痛的主要神经环路调控机制。
方法:通过胰腺注射mPAKPC-luc细胞建立C57BL/6N小鼠胰腺癌内脏痛模型。采用腹部机械性痛觉过敏和预兆评分评估内脏疼痛;采用伪狂犬病病毒(PRV)识别支配胰腺的大脑区域;使用c-fos联合标记方法来确定激活神经元的类型;体外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用于记录特定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使用钙成像技术确定特定神经元的钙活性;特异性神经元破坏和化学遗传学方法用于探索特定神经元是否参与胰腺癌引起的内脏疼痛。
结果:在下丘脑室旁核(PVN)中检测到注射至胰腺的PRV。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大多数c-fos与PVN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共标记。体外电生理结果显示,PVN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钙显像结果显示PVN谷氨酸能神经元的钙活性增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特异性破坏和PVN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化学遗传学抑制均可减轻胰腺癌引起的内脏疼痛。
结论:PVN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调节小鼠胰腺癌引起的内脏疼痛,为发现治疗胰腺癌内脏疼痛的有效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19. Gao Y#, Cao F#, Tian X, Zhang Q, Xu C, Ji B, Zhang YA, Du L, Han J, Li L, Zhou S, Gong Y, Ying B, Gao-Smith F*, Jin S*. Inhibition the ubiquitination of ENaC and Na, K-ATPase with erythropoietin promotes alveolar fluid clearance in sepsis-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iomed Pharmacother. 2024 May;174:116447. doi: 10.1016/j.biopha.2024.116447. Epub 2024 Mar 21. PMID: 38518606.
【题目】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ENaC泛素化和Na, K-ATP酶可促进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液体清除
【通讯作者】金胜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Ye Gao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脓毒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死亡,缺乏药物干预。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 AFC)在ARDS的缓解中起着关键作用,在ARDS的发病机制中明显受损。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P)可以有效地改善脂多糖诱导的ARDS大鼠模型的肺损伤表现和死亡率,恢复肺功能和促进AFC。此外,我们证明了EPO诱导的AFC恢复是通过触发ENaC和Na, K-ATP酶通道的总蛋白表达,增强它们在膜中的蛋白丰度,并抑制它们的泛素化以进行变性。机制上,EPOR/JAK2/STAT3/SGK1/ Nedd4-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药物抑制该通路后,EPO对ENaC和Na, K-ATP酶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弱,进而逆转EPO对AFC的增强作用。与此一致的是,在体外对肺泡上皮细胞的研究中,EPO上调了ENaC和Na, K-ATP酶的表达,而膜片钳研究进一步表明,EPO显著增强钠离子电流。综上所述,EPO通过抑制ENaC和Na, K-ATP酶泛素化,提高ENaC和Na, K-ATP酶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和丰度,从而有效地促进AFC,从而减轻脂多糖相关的肺损伤。
20. Zhao Y#, Chen Y#, Liu Z#, Zhou L, Huang J, Luo X, Luo Y, Li J, Lin Y, Lai J*, Liu J*. TXNIP knockdown protects rats against bupivacaine-induced spinal neurotoxicity via the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Free Radic Biol Med. 2024 Jul;219:1-16.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24.04.223. Epub 2024 Apr 14. PMID: 38614227.
【题目】TXNIP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布比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
【通讯作者】刘敬臣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ang Zhao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布比卡因(Bupivacaine, BUP)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用于脊椎麻醉时可能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是α-抑制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与硫氧还蛋白(TRX)共价结合抑制其功能,导致氧化应激增加,激活细胞凋亡。TXNIP在BUP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仍有待阐明。通过转染腺相关病毒-TXNIP短发夹RNA(AAV-TXNIP shRNA)和小干扰RNA-TXNIP,探讨TXNIP敲低对BUP诱导的大鼠脊髓和PC12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鞘内注射BUP建立大鼠脊髓神经毒性模型。BUP + TXNIP shRNA组和BUP + Control shRNA组大鼠分别于BUP治疗前4周蛛网膜下腔注射携带TXNIP shRNA和Control shRNA的AAV。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TFL % MPE、HE染色和尼氏染色。在体外,采用CCK-8法检测0.8 mM BUP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模型。在PC12细胞中转染siRNA-TXNIP抑制TXNIP表达后,用BUP处理PC12细胞。结果表明,BUP能有效诱导大鼠神经行为障碍、脊髓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类似地,BUP触发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凋亡。此外,在体外和体内,BUP处理均上调TXNIP的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和凋亡。有趣的是,通过转染AAV-TXNIP shRNA在大鼠脊髓中敲低TXNIP,通过改善行为学和组织学结果,并促进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对BUP诱导的脊髓神经毒性起到保护作用。同样,转染siRNA-TXNIP可减轻BUP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此外,敲低TXNIP可减轻BUP诱导的ROS、MDA、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上调,并恢复BUP诱导的GSH、SOD、CAT、GPX4和Bcl2的下调。这些结果表明,TXNIP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来保护BUP诱导的脊髓神经毒性。综上所述,TXNIP可能是一个正性调节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中枢信号枢纽,这使TXNIP有望成为抗BUP诱导的脊髓神经毒性治疗策略的靶点。
21. Ou W#, Tao C#, Zhang Y, Gan M, Xie Y, Wu Y, Zheng X, Shu B, Duan G*, Xu F*.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environmental noise on surgery induced pain: Evidence based on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Gen Hosp Psychiatry. 2024 May-Jun;88:61-67. doi: 10.1016/j.genhosppsych.2024.03.002. Epub 2024 Mar 15. PMID: 38508077.
【题目】术后环境噪声对手术诱发疼痛的影响:基于前瞻性观察研究的证据
【通讯作者】徐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欧文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摘要】背景:病房中许多手术后的病人会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然而,环境噪声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后噪声与疼痛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182例剖宫产产妇。记录患者术后0-6、6-12、12-18、18-24 h的噪声,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静息疼痛强度。通过计算每个时间点的NRS评分来计算累积疼痛评分,包括主要结局。记录术后24 h内最大疼痛NRS评分和镇痛药用量。
结果:日间平均环境噪声强度是术后第1个24 h累积疼痛评分、最大疼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的独立影响因素(β,0.37;95% CI,0.21-0.53;β,0.12;95% CI,0.07-0.17;P<0.001;β, 0.86;95% CI,0.25-1.46;P=0.006)。日间平均环境噪声≥58 dB时,患者的NRS疼痛累积评分和最大值以及NRS≥4分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58 dB(8.0 vs. 6.0 (5.0-7.0);3.0 vs. 2.0 P<0.001)。
结论:高强度的术后噪声暴露与剖宫产术后恢复期患者更严重的术后疼痛和更多的镇痛药物需求,以及更高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病房环境噪声可能有利于术后疼痛管理。
22.Junbao Zhang #, Jiuxiang Zhang #, Yunying Wang #, Xiaoguang Bai , Qingdong Guo , Wei Liu , Hui Li , Fei Zhu , Xiaohui Wang , Xiaofan Jiang , Hailong Dong , Haopeng Zhang*, Zhihong Lu*.Effect of remimazolam vs propofol on emergence from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rebral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23 Oct 27. PMID: 38056052【题目】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接受脑血管内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
【通讯作者】路志红空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科张昊鹏空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科
【第一作者】Junbao Zhang空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科Jiuxiang Zhang空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科Yunying Wang空军医科大学航空生理学系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脑血管内手术患者使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的复苏时间。
设计: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
设定:一家教学医院。
患者:计划进行脑血管内手术的成年患者。
干预措施: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瑞马唑仑(诱导时为 0.1 mg kg-1,维持时为 0.3–0.7 mg kg-1 h-1)或丙泊酚(诱导时为 1–1.5 mg kg-1,维持时为 4–10 mg kg-1 h-1)进行全身麻醉下的手术。
观察指标:主要结果是从麻醉中苏醒的时间。组间差异非劣效差为-2.55 min。主要的次要结果包括诱导期间的低血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0天和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
主要结果:在142名随机患者中,129名完成了试验。在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中,瑞马唑仑组从麻醉中苏醒的平均时间为16.1 min,而丙泊酚组为 19.0 min。组间差异为 -2.9 min (非劣效性 P = 0.003)。瑞马唑仑组在诱导期间低血压发生率较低(11.3% vs 25.4%,P = 0.03),在手术期间使用血管升压药的发生率较低(29.6% vs 62.0%,P < 0.001)。两组术后30天和90天的谵妄和mRs均无差异。
结论:在接受脑血管内手术的患者中,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相比并不会增加麻醉苏醒时间。
23.Shi-Hui Gao# , Qian-Qian Tang#, Chang-Ming Wang* , Zhan-Ying Guan , Ling-Ling Wang , Jing Zhang , Zeng-Long Ya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profol and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noscop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24 January 18. PMID: 38608531
【题目】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王长明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省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Shi-Hui Gao,Qian-Qian Tang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省人民医院)
【摘要】研究目的:丙泊酚是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一种常用麻醉药,但由于其潜在的副作用,包括心肺抑制和注射疼痛,其使用偶尔会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人们提出新型化合物环泊酚作为丙泊酚的可能替代品。本研究旨在确定丙泊酚和环泊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存在任何差异。
设计:随机临床试验。
设定: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单中心,三甲医院。
患者:成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 -II,体重指数为18 -30 kg m−2计划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干预措施: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环泊酚(C 组)或异丙酚(P 组)镇静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指标:主要结果是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次要结果是镇静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的满意度、副作用(如注射疼痛、肌阵挛、嗜睡、头晕、手术召回、恶心和呕吐)和心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主要结果:两组结肠镜检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丙酚96.3%vs异丙酚97.6%;平均差-1.2%,95%CI:-6.5%-4.0%,P=0.650)。然而,C组表现苏醒延迟(63.4 vs. 54.8 s,P < 0.001)和完全清醒时间延长(9 vs 8 min,P = 0.013),以及降低注射疼痛(0 vs. 40.2%,P < 0.001)、呼吸抑制(2.4% vs. 13.4%,P = 0.021)和低血压(65.9% vs. 80.5%,P = 0.034)的发生率。C组的患者满意度也较高(10 vs 9,P < 0.001)。
结论:环泊酚可独立用于结肠镜检查。在比较环丙酚和异丙酚的镇静功效时,0.4 mg kg-1剂量的环丙酚被证明等于2.0 mg kg-1剂量的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副作用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24.Zhen Zhang#, Hao Kong#, Yan Li, Zhen-Zhen Xu, Xue Li, Jia-Hui Ma,and Dong-Xin Wang*.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versus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fter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Anesth. 2024 Apr 26;96:111466. PMID: 38677191.

【题目】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镇痛: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王东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Zhen Zhang,Hao Ko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研究目的:比较腹腔镜肾切除术后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与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的镇痛效果。
设计: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地点:中国北京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患者:计划择期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患者。
干预措施:共纳入11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的竖脊肌平面阻滞组(n=55)或腰方肌阻滞组(n=55)。术后提供了患者自行控制的舒芬太尼镇痛。
测量指标:主要结果是术后24小时内阿片类药物的累积消耗。次要结果包括术后疼痛强度、主观睡眠质量和恢复质量。
主要结果:所有110名患者(平均年龄53岁,57.3%为女性)被纳入意向治疗分析。24小时内累计舒芬太尼当量在竖脊肌平面阻滞组(中位数13μg,四分位数范围4-33)低于腰方肌阻滞组(中位数25μg,四分位数范围13~39;中位数差值为-8μg,95% CI 为-15-0,P=0.041)。在手术后2、6、12、 24h,竖脊肌平面阻滞组疼痛强度(0-10范围,0=无痛,10=最严重的疼痛)较低(休息时:中位差值-1分,所有P≤0.009;活动时:中位数差-2至-1分,所有P<0.001)。手术当晚主观睡眠质量(Richards-Campbell睡眠问卷:0-100分,得分越高越好;中位数差12分,95% CI 2-23分,P = 0.018)和24 h的恢复质量(15项恢复质量表:0-150分,得分越高越好;中位差为8分,95% CI为2-15分,P = 0.012)。无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与腰方肌阻滞相比,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后24h内镇痛效果更好,表现为阿片类药物消耗量降低,疼痛强度降低。
25.Wei Li#, Xiaolu Sun#, Zhen Hua, Tao Yu, Xianglong Cao, Peng Liu, Jing Chen, Jie Bao, Hongye Zhang, and Zongyang Qu*.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intermittent boluses of subcostal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on pulmonary function recovery and analgesia after gastr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 Clin Anesth. 2024 Aug;95:111452. PMID: 38581925.
【题目】术后间断应用肋下腰方肌阻滞对胃切除术后肺功能恢复及镇痛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曲宗阳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麻醉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Wei Li,Xiaolu Sun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麻醉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摘要】背景:胃切除术后肺功能降低部分归因于术后疼痛。肋下腰方肌阻滞(QLB)最近已成为多模式镇痛很有前景的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间歇性肋下QLB对胃切除术后肺功能恢复和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多模式镇痛)和干预组(肋下QLB间歇给药联合多模式镇痛)。两项主要结果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保持和术后24小时咳嗽时疼痛评分(0-10 cm视觉模拟评分)。我们评估了肺功能参数、疼痛评分、术后72小时内每24小时(分别为第1天、第2天、第3天)吗啡用量和的补救性镇痛需求次数作为次要结果。
结果:在改良的意向治疗方案中对59名患者进行了分析。两组之间的FEV1保持(中位数差异:4.0%,97.5% CI:-5.7-14.9,P=0.332)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平均差异:0.0 cm,97.5% CI:-1.1-1.2,P=0.924)没有显著差异。在干预组中,术后72小时用力肺活量(FVC)的恢复更快(第3天和第0天组间比较:估计效应(β)=0.30 L,标准误差(SE)=0.13,P=0.025),前3天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更低(第1天和第0天组间比较:β = -0.8 cm,SE = 0.4,P=0.035;第2天和第0天组间比较:β = -1.0 cm,SE = 0.4,P=0.014;第3天和第0天组间比较::β = -1.0 cm,SE = 0.4,P=0.009),0-24小时内静脉吗啡消耗量(中位数差值:-3 mg,95% CI -6至-1,P=0.014)以及72小时总静脉吗啡消耗量更低(中位数差值:-5 mg,95% CI -10至-1,P=0.019),24-48小时内补救性镇痛次数更少(中位数差异:0,95% CI 0至0,P=0.043)。其他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术后肋下QLB间断给药在胃切除术后24小时的FEV1保持或咳嗽时疼痛评分方面没有带来收益。然而,在静息状态下的镇痛和FVC恢复方面观察到了显著效果。
26.Yi-Heng Liu#, Chenghong Hu#, Xia-Min Yang#, Yu Zhang, Yan-Ling Cao, and Meng Deng*. Association of preoperativ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with mortality, respiratory morbidity and extra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elective, noncardiac surgery: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J Clin Anesth. 2024 Aug;95:111467. PMID: 38593491.
【题目】择期非心脏手术后2019年冠状病毒病与死亡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肺外并发症的关系: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邓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i-Heng Liu,Xia-Min Ya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Chenghong Hu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学、艺术和科学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术前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对择期非心脏手术后死亡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肺外并发症的影响。
设计:双向观察性队列研究。
地点:中国上海一所三级教学医院。
患者:所有于2023年1月至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全麻下非心脏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18岁)进行资格筛查。共纳入2907名患者。
暴露:术前2019冠状病毒病 (新冠肺炎)阳性。
测量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30天的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肺部并发症(PPC)、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急性肾损伤(AKI)、术后谵妄(POD)和术后睡眠质量。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新冠肺炎对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
主要结果:术后30天的死亡风险与术前新冠肺炎[调整优势比,95%置信区间:0.4,0.13 -1.28,P=0.123]或相对于诊断的手术时机无关。术前新冠肺炎不增加PPC(调整优势比,95%CI:0.99,0.71-1.38,P=0.944)、MIN(调整优势比,95%CI:0.54,0.22-1.30,P=0.168)或AKI(调整优势比,95%CI:0.34,0.10-1.09,P=0.070)风险。新冠肺炎感染7周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谵妄的风险增加(调整优势比,95%CI:2.26,1.05-4.86,P=0.036)。
结论:术前 COVID-19 或相对于诊断的手术时机不会增加术后30天死亡率和PPC、MINS 或 AKI 的风险。然而,近期内的新冠肺炎增加了 POD 的风险。在对新冠肺炎幸存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时,应考虑围术期脑健康状态。
27.Jie-Hai Chen# , Hang Lei# , Yu-Fei Wan# , Xiao-Chun Zhu , Li-Ying Zeng , Hao-Xuan Tang , Yun-Feng Zhao , Ying Pan , Yong-Qiang Deng* , Ke-Xuan Liu *. Frailt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4, 04.024. PMID: 38626809

【题目】衰弱和精神障碍: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通讯作者】刘克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邓永强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第一作者】Jie-Hai Chen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Hang Lei , Yu-Fei Wan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摘要】背景:观察性研究报告了衰弱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然而,尚不清楚衰弱是否会促进精神疾病的出现,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进行了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来评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从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获得与衰弱指数(FI)和精神疾病相关的独立遗传变异。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估计因果效应的主要方法,然后进行各种敏感性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以进一步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
结果:目前的 MR 研究显示,基因预测的 FI 与重度抑郁症 (MDD) 的风险显着呈正相关(比值比 1.79,95% 置信区间 1.48-2.15,P=1.06×10- 9 )、焦虑症(OR 1.61,95 % CI 1.19 - 2.18,P = 0.002)和神经质(OR 1.38,95 % CI 1.18 - 1.61,P = 3.73×10-5)。在反向 MR 测试中,MDD(β 0.232,95 % CI 0.189–0.274,P = 1.00×10−26)和神经质(β 0.128,95 % CI 0.081–0.175,P = 8.61×10−8)的遗传倾向与较高的 FI 显着相关。多变量分析结果支持 FI 和 MDD 与神经质之间的因果关系。
局限性:仅限于欧洲人群,以及样本选择偏差性。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衰弱与 MDD 神经质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且基因预测的衰弱与焦虑症风险呈正相关。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疾病之间的联系对于有效管理老年人的衰弱和优化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8. Jian-Shun Zhou# , Zhen Chen#, Ying-Ying Liu, Mao-Lin Zhong, Qiong Zhong, Jun Wei, Qian Hu, Jia-Sheng Wang and Li-Feng Wang*. Observation 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a Combination of Esketamine and Dexmedetomidine Administered f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CNS Drugs , 2024:04. PMID: 38573471
【题目】不同剂量艾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用于经皮内镜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王烈峰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作者】Jian-Shun Zhou , Zhen Chen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背景: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切除术(PET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然而,手术过程中镇痛不足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促使人们寻找一种能够提供最佳的疼痛控制,同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最小的药物。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不同剂量的艾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手术期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
方法:102例接受PET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E1组(0.1 mg·kg-1 艾氯胺酮+右美托咪定)、E2组(0.2 mg·kg-1 艾氯胺酮 + 右美托咪定)。主要结果是六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0 = 无疼痛,10 = 最严重疼痛)。次要结果包括十一个时间点的警觉度/镇静评分(OAA/S)评分和平均动脉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结果:与C组相比,E1、E2组患者在T6、T7、T9组时的VAS评分较低(P < 0.05)。从T4到T10,E1组和E2组的OAA/S评分均低于 C组(P < 0.05),在T4-T6时间点,E2组的OAA/S评分均低于E1组(P < 0.05)。在T4、T5时,E1、E2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高于C组(P < 0.05)。与C组相比,E1、E2组术中知晓、皮下气肿、术后头晕、痛觉过敏的发生率明显增大(P < 0.01)。三组患者RR、SpO2、术后麻醉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艾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这类手术的某些阶段的VAS评分;它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很小。然而,这种方法与术后头晕和精神疾病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相关,这也可能会影响患者对外科手术指导的依从性。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艾氯胺酮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与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患者相比无明显区别。
29. Hailong Gong# , Yun Xia# , Guoqing Jing , Min Yuan , Huimin Zhou , Die Wu , Jing Zuo , Chuntian Lei , Delida Aidebaike , Xiaojing Wu* , Xuemin Song*.Berberine alleviates neuroinflammation by downregulating NFkBκκNF/ LCN2 pathway in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Network pharmacology, bioinformatic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24.112036 . PMID: 38640713
【题目】在脓毒症相关脑病中,小檗碱通过下调NFkBκκNF/ LCN2通路来减轻神经炎症:药理学网络、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
【通讯作者】宋学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吴晓静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Hailong Gong,Yun Xia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摘要】背景: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累及多个器官。 脓毒症相关脑病(SAE)是严重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脓毒症引起的不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但是该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
方法:从TCMSP和SwissADME数据库中鉴定出黄连(CR)的主要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用于获取CR目标。OMIM、Dis GeNET 和 Genecards 数据库用于探索 SAE 的目标。Limma差异分析用于识别GSE167610和GSE198861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WGCNA用于识别特征模块。 使用 Metascape、DAVID 和 STRING 数据库进行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PPI网络由STRING数据库构建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分析。 AutoDock 和 PyMOL 软件用于分子对接和可视化。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构建SAE小鼠模型,并通过体内实验验证核心靶点。
结果:通过将 SAE 相关的 4730 个靶标与 CR 9 个主要活性成分的 509 个靶标进行交集,确定了 277 个共同靶标。从 GSE167610 和 GSE198861 数据集中挖掘了 52 个常见 DEG。在 GSE198861 的 25,864 个 DEG 中,LCN2 显示出最显着的差异(logFC = 6.9)。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52个DEG与“炎症反应”和“固有免疫”密切相关。通过PPI分析得到包含38个基因的网络,其中LCN2的度值排名第一。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小檗碱与LCN2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小檗碱可抑制CLP诱导的小鼠海马LCN2、S100A9和TGM2的高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高表达。此外,小檗碱可能通过部分抑制CLP模型海马NFκB/LCN2通路来减少炎症和神经元细胞死亡,从而减轻SAE。
结论:总体而言,小檗碱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部分挽救神经元死亡,缓解SAE。

检索:唐子元、李慧
翻译:周佳佳、宋亚立校对:王晋晨、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磨凯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疼痛诊疗亚专业组长、慢性疼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

专业特长:从事慢性疼痛诊疗与临床麻醉医教研工作近16年。在疼痛诊疗方面,擅长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骨关节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各种周围神经痛、顽固性癌性疼痛以及手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等常见和疑难慢性疼痛的诊治,精通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刀松解、射频镇痛、臭氧注射、内热针等可视化精准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球囊压迫、脊髓电刺激植入及椎管内药物灌注系统置入等各种微创镇痛介入手术。在临床麻醉方面,擅长各类手术麻醉管理,特别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低中心静脉麻醉技术、超声引导下各类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技术、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和救治。主持院内4项疼痛相关新技术新业务。
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癌痛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麻醉专家委员会委员。曾留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麻醉与疼痛中心2年,主持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推广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在国际一流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专业顶级期刊(如 Pain, Anesthesi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参与的疼痛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上)
珠江视界 | 杨艳丽教授:《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麻醉之关键?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4(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4(下)
珠江视界 | 曹晖教授:气管切除与重建的麻醉管理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下)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