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4-7-19 11:16:09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6(上)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7-19 11:18 编辑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5-2024年6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麻醉科、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TET1-脂质纳米颗粒封装吗啡特异性靶向周围神经缓解疼痛、瑞马唑仑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出现谵妄的影响、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新型治疗策略等方面内容(#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5.02-06.01)之上
1. Na Chen#, Lizhe Guo, Lu Wang, Sisi Dai, Xiaocheng Zhu, E Wang*. Sleep fragmentation exacerb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promoting copper overload in cardiomyocytes. Nat Commun. 2024 May 7;15(1):3834. PMID: 38714741
【题目】睡眠中断通过促进心肌细胞铜超载加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王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第一作者】陈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摘要】睡眠障碍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和死亡率,但脑心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铜增生是一种铜依赖的细胞死亡类型,由细胞内铜的过度积累激活。在这里,研究发现,16周的睡眠中断(sleep fragmentation,SF)导致雄性小鼠心脏中铜水平升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心肌铜积累和细胞凋亡增加。机制上,我们发现SF促进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增加心肌交感神经末梢的萌发,增加心肌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抑制VPS35的表达,导致心肌细胞与ATP7A相关的铜转运受损和铜超载。铜超载进一步导致铜增生和细胞凋亡加剧,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切除交感神经或使用铜螯合剂来挽救。研究阐明了睡眠障碍加重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并提出了可能的干预靶点。
2. Yanping Yang#, Yang Li, Wenyi Yang, Xueying Yang, Man Luo, Ling Qin* and Junchao Zhu*. Protecting effects of 4-octyl itaconate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via Nrf2 pathway in astrocytes. J Neuroinflammation. 2024 May 17;21(1):132. PMID: 38760862

【题目】4-octyl通过Nrf2通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通讯作者】秦岭,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朱俊超,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anping Yang,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减少HIE的长期神经发育结果。近年来,人们发现衣康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然而,衣康酸治疗HIE的疗效仍不确定。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HIE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衣康酸衍生物4-辛基衣康酸酯(4OI)的潜在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7日龄小鼠右颈总动脉结扎,随后缺氧1h,建立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模型。对出生后60天的HI小鼠进行包括Y迷宫和新物体识别测试在内的行为学实验,以评估其长期神经发育结果。我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筛选缺氧后8小时小鼠海马区代谢谱和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脑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给HI模型小鼠腹腔注射4OI,观察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体外培养BV2和C8D1A细胞,研究4OI对Nrf2表达和核转位的影响。我们还使用Nrf2-siRNA进一步验证了4OI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诱导的Nrf2通路
结果:我们发现,在HI急性期,海马区组织中丙酮酸和乳酸积聚,并伴有氧化应激和促炎作用,以及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基因表达增加。4OI治疗可抑制HI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减少神经元死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此外,4OI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Nfe2l2;Nrf2)的表达和核转位,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的表达。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4OI对HIE的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通路调节来实现的。
3. Jing Guo#, Zhuo Kong, Sha Yang, Jingjing Da, Liangzhao Chu, Guoqiang Han, Jian Liu*, Ying Tan* and Jiqin Zhang*. Therapeutic effects of orexin-A in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in mice. J Neuroinflammation. 2024 May 17;21(1):131. PMID: 38760784
【题目】食欲素-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通讯作者】刘健,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谭赢,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继勤,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Jing Guo,贵州大学医学院;
【摘要】背景: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会导致急性和长期的认知障碍。然而,目前有关脓毒症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的信息有限。神经肽食欲素-A(orexin-A,OXA)已被证明通过激活OXR1和OXR2受体来调节炎症反应,从而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保护作用。然而,OXA在SAE神经保护作用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perforation,CLP)法制备小鼠SAE模型,并在术后通过鼻腔注射外源性OXA进行治疗。除了评估认知和焦虑行为外,还评估了小鼠的存活率。监测神经元、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促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和免疫印迹法分析,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
结果:OXA鼻腔给药可降低小鼠死亡率,改善认知和情绪障碍,减轻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超微结构脑损伤。此外,OXA还能显著降低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并且,OXA还下调RRAS和RAS蛋白的表达,减少P-38和JNK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OXR2阻断剂JNJ-10,397,049能逆转OXA的作用,而OXR1阻滞剂SB-334,867则不能。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适量的OXA通过鼻腔给药可以保护血脑屏障,抑制OXR2/RAS/MAPK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SAE的症状,这表明OXA可能是治疗SAE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4. Yulin Huang#, Rui Xu#, Qi Liu#, Xiao Zhang, Yanting Mao, Yan Yang, Xiaoping Gu*, Yue Liu* and Zhengliang Ma*. Glucose competition between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and infiltrating regulatory T cells is linked to sleep restriction-induced hyperalgesia. BMC Med. 2024 May 7. PMID: 38715017
【题目】血脊髓屏障内皮细胞与浸润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葡萄糖竞争与睡眠限制引起的痛觉过敏有关
【通讯作者】顾小萍,刘玥,马正良 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
【第一作者】Yulin Huang, Rui Xu, Qi Liu 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
【摘要】背景:睡眠不足是一个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痛觉过敏,特别是术后痛觉过敏,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使用限制室建立48小时睡眠限制(SR)小鼠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脊髓屏障状态,采用缩足机械阈来检测小鼠的疼痛行为,使用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法、CCK-8测定、比色法和乳酸给药分析浸润调节性T细胞(Tregs)和内皮细胞在小鼠糖酵解和血脊髓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结果:48小时睡眠限制导致小鼠处于睡眠中断状态,诱发血脊髓屏障急性损伤,引起脊髓痛觉过敏和神经炎症。在睡眠限制小鼠中,血脊髓屏障中的内皮细胞的糖酵解水平和糖酵解酶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可能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体外实验也得到相似结果。48小时睡眠限制后,在小鼠脊髓中检测到浸润T细胞数量增加[P < 0.0001]和 Tregs细胞增加[P< 0.05]。在体外内皮细胞和Tregs共培养体系中,Tregs对葡萄糖的竞争导致内皮细胞糖酵解障碍 P< 0.01,ENO1:P< 0.05,LDHα:P<0.05;形成完整的管状结构:P< 0.0001;CCK8测定:24h P<0.001,48h P<0.0001;糖酵解水平:P< 0.0001]。给予乳酸钠可恢复部分内皮细胞的功能并缓解睡眠限制引起的痛觉过敏。此外,体内经过睡眠限制后的内皮细或者体外与Tregs共培养的内皮细胞的mTOR信号通路被过度激活。
结论:48小时睡眠限制引起痛觉过敏的原因是内皮细胞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与Tregs细胞竞争葡萄糖,影响内皮细胞糖酵解,从而导致神经炎症和屏障损伤,补充乳酸可以缓解睡眠限制引起的痛觉过敏。
5. Lina Zhao#, Zhen Zhang, Pei Wang, Nannan Zhang, Hao Shen, Hening Wu, Zhiyong Wei, Fei Yang, Yunying Wang, Zhijie Yu, Haibo Li, Zhanfei Hu, Hongyan Zhai, Zhiwei Wang, Fuhong Su, Keliang Xie* and Yun Li*. NHH promotes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with the expression of AQP4 in astrocytes through the gut-brain Axis.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4 May 27. PMID: 38802927
【题目】非肝性高氨血症通过肠脑轴调节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介导脓毒症相关脑病
【通讯作者】谢克亮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麻醉科;Yun Li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Lina Zhao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脓毒症相关脑病(SAE)是脓毒症患者死亡重要原因。尽管前期已大量的研究,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非肝性高氨血症(NHH)与脓毒症相关脑病存在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肝性高氨血症与脓毒症相关脑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导致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在体实验发现中等程度的盲肠结扎穿孔(CLP)小鼠的肝脏未见明显异常,但海马组织和血清中的氨水平升高。ELISA结果表明对CLP小鼠进行粪菌移植可降低氨水平。行为学、神经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降低氨水平可改善CLP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损伤。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氨进入大脑后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CLP小鼠脑功能障碍的机制。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氨能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本研究结果提示氨可通过肠-脑轴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这可能是脓毒症相关脑病发生的潜在机制。
6. Qianli Jia#, Yiming Duan, Yaoyao Liu, Juntao Liu, Jinping Luo, Yilin Song, Zhaojie Xu, Kui Zhang, Jin Shan, Fan Mo, Mixia Wang*, Ying Wang* and Xinxia Cai*. High-Performance Bidirectional Microelectrode Array for Assessing Sevoflurane Anesthesia Effects and In Situ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Deep Brain Regions. ACS Sensors, 2024 May 23. PMID: 38779969
【题目】高性能双向微电极阵列用于评估七氟醚麻醉效果和脑深部原位电刺激
【通讯作者】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王蜜霞,蔡新霞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Qianli Jia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准确评估七氟烷麻醉期间的觉醒状态,并及时唤醒患者对于改善麻醉控制至关重要。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向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通过检测电生理信号,并在小鼠背内侧下丘脑(DMH)内进行原位脑深部电刺激。经过铂纳米粒子/IrOx纳米复合材料修饰MEA具有阻抗低、相位延迟小、电荷存储容量大、双层电容高、体内寿命长等优异特性,从而提高了尖峰放电检测的灵敏度和电刺激(ES)的有效性。利用这种MEA,揭示七氟烷抑制的神经元和七氟烷兴奋的神经元,以及DMH内局部场电位振荡的变化特性,并可作为觉醒状态的指示性标记。在唤醒期间,不同频率的电刺激作用于DMH可产生不同的唤醒效果。通过原位检测和刺激,这些结果之间的差异可归因于脑深部电刺激对不同神经元的影响。本研究加深我们对神经环路及其在临床中潜在应用的理解。
7. Bing-cheng Zhao#, Shao-hui Lei#, Pei-pei Zhuang, Xiao Yang, Wei-jie Feng, Shi-da Qiu, Huan Yang, Ke-xuan Liu*; PREVENGE-CB collaborators. Preoperative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and Outcomes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esthesiology. 2024 May 16. PMID: 38753984
【题目】术前N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及非心脏大手术后的结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刘克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第一作者】Bing-cheng Zhao, Shao-hui Lei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摘要】背景: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各不相同。本研究评估了术前N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T增强对非心脏大手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方法: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在中国四家医院有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拟行择期非心脏大手术的的成年患者。术前30天内采集血样,检测N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高敏肌钙蛋白T。主要结局是术后30天内任何心血管事件的综合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评估相关性,预测性能主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新预测信息的分数来评估预测性能。
结果:在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纳入了2833例患者,其中435例(15.4%)经历了主要结局。在包含临床变量和两种生物标志物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N端-B型利钠肽前体分布的第75百分位数与第25百分位数比较,主要结局的优势比为1.68 (95% CI 1.37-2.07),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的优势比为1.91 (95% CI 1.50-2.43)。N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AUC变化为0.028,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AUC变化为0.029,小部分新信息分别为0.164和0.149。结合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模型显示出最好的识别效果,AUC变化为0.042,新信息的小部分为0.219。
结论:术前N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高敏肌钙蛋白T均能提高非心脏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除临床评估外,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最大的预测信息。

8. Yu-Hang Cai#, John Wei Zhong#, Hong-Yu Ma, Peter Szmuk, Cheng-Yu Wang, Zhen Wang, Xu-Lin Zhang, Le-Qi Dong, Hua-Cheng Liu*. Effect of Remimazolam on Emergence Delirium in Children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Trial. Anesthesiology. 2024 May 16. PMID: 38758221
【题目】瑞马唑仑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出现谵妄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试验
【通讯作者】刘华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第一作者】Yu-Hang Cai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John Wei Zhong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和疼痛管理部门
【摘要】背景:预防出现谵妄是小儿麻醉的临床目标,但对其预防尚无共识。本研究探讨了连续输注或单次推注瑞马唑仑可以降低儿童出现谵妄发生率的假设。
方法:120例1 ~ 6岁儿童随机平均分为3组:RC组以1 mg kg-1 h-1连续输注瑞马唑仑;RB组在创面开始缝合时以0.2 mg kg-1单次输注瑞马唑仑;C组以1 mL kg-1 h-1连续输注生理盐水并在缝合开始时按0.2 mL kg-1单次注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为谵妄的发生率,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来评估。次要结局包括PACU异丙酚补救用药的次数、恢复时间、将BIS维持在40-60范围内时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以及不良事件。
结果:RC组出现谵妄的发生率(5%,vs. C组,风险比0.14;95% CI, 0.04 ~ 0.59;P=0.001)和RB组(7.7%,vs. C组,风险比0.22;95% CI, 0.07 ~ 0.71;P =0.003)显著低于C组(32.5%)。RC组和RB组各2例给予丙泊酚治疗谵妄,C组10例给予丙泊酚治疗谵妄(RC组对C组,风险比0.20;95% CI, 0.05~0.86;P=0.012;RB组与C组,风险比0.21;95% CI, 0.05~0.88;P=0.014)。在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方面没有发现差异。
结论:瑞马唑仑持续输注和单次给药均可有效减少儿童谵妄的发生。
9. Wei-Feng Wu#, Chen Chen#, Jia-Tao Lin#, Xin-Hao Jiao#, Wei Dong, Jie Wan, Qiang Liu, Yong-Kang Qiu, Ao Sun, Yi-Qi Liu, Chun-Hui Jin, He Huang, Hui Zheng*, Cheng-Hua Zhou*, and Yu-Qing Wu*. Impaired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decreased glutamatergic neuron excitability induced by SIRT1/BDNF downregulation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are involved i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Cell Mol Biol Lett. 2024 May 23;29(1):79. PMID: 38783169

【题目】海马CA1区SIRT1/BDNF下调导致的突触可塑性受损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通讯作者】郑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肿瘤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麻醉科;周成华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武玉清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Wei-Feng Wu, Chen Chen, Jia-Tao Lin, Xin-Hao Jiao#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对他们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老年患者在麻醉/手术后可能会出现POCD,但这种现象背后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多项研究表明,沉默交配型信息调控2同源物1(SIRT1)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认知功能方面至关重要,并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IRT1/BDNF如何影响老年小鼠麻醉/手术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
方法:采用旷场实验(OFT)检测麻醉/手术是否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采用新颖物体识别实验(NORT)、目标定位试验(OLT)和条件性恐惧实验(FC)评估18月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SIRT1等分子的表达。采用高尔基染色和长时程增强(LTP)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进一步研究18月龄VGLUT1(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小鼠海马CA1区谷氨酸能神经元SIRT1和BDNF过表达及化学激活对POCD的影响。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小鼠在胫骨骨折髓内固定后表现出认知障碍。此外,观察到海马CA1谷氨酸能神经元中SIRT1/BDNF的表达和神经元兴奋性的显着降低。通过提高SIRT1/BDNF水平或增强CA1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可以有效缓解突触可塑性障碍并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结论:SIRT1/BDNF水平的下降导致老年小鼠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麻醉/手术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

10. Zhixi Li, Yongjing Yu, Yue Bu, Chang Liu, Enran Liu, Jiaqi Jin, Guangmin Chen, Chenglong Li, Hongyu Wang, Hui Li, Lei Han, Yan Zhang, Weidong Gong, Juan Luo, Haichuan Xiao, Ziyong Yue. Targeting macrophagic RasGRP1 with catechin hydrate ameliorates sepsis-induced multiorgan dysfunction. Phytomedicine, 2024, 130:155733.PMID:38759314
【题目】儿茶素水合物靶向巨噬细胞RasGRP1可改善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岳子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Zhixi Li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巨噬细胞诱导的促炎反应在脓毒症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巨噬细胞稳态的新调控靶点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仍是当代研究的重大挑战。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巨噬细胞稳态的新调控靶点并制定治疗脓毒症的有效策略。
研究设计和方法:使用CIBERSORT和免疫荧光(IF)观察脓毒症患者以及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发的脓毒症小鼠的肺、肾和脑的巨噬细胞浸润。整合MSigDB数据库和GSE65682数据集后,确定了差异表达的巨噬细胞相关基因(DEMAG)。通过机器学习确认关键的DEMAG。采用ELISA、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和IF检测脓毒症患者PBMCs、RAW264.7细胞及小鼠肺、肾、脑组织中关键DEMAG的蛋白水平,应用siRNA研究关键DEMAG在RAW264.7细胞中的作用。筛选天然产物库,寻找针对关键DEMAG蛋白的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CETSA和MST分析对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结合进行分析。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化合物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
结果:巨噬细胞浸润与脓毒症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在脓毒症患者的PBMC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及脓毒症小鼠的肺、肾、脑可经常观察到关键的差异表达分子RasGRP1。沉默RasGRP1可减轻LPS处理的RAW264.7细胞中的促炎反应和氧化应激。儿茶素水合物(CH)被认为是RasGRP1的抑制剂,能够维持巨噬细胞稳态并减轻脓毒症期间的肺、肾和脑损伤。
结论:本研究表明,RasGRP1是一种新型的巨噬细胞促炎反应激活剂,在脓毒症相关的过度炎症和氧化应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CH通过抑制RasGRP1 表现出治疗脓毒症的潜力。
11.Jinhong Wu, Tianjie Yuan, Danyun Fu, Rui Xu, Wenna Zhang, Shuangshuang Li, Jiahui Ding, Lili Feng,Ying Xia, Jijiang Wang, Wenxian Li, Yuan Han.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primary neuropathic corneal pain induced by long ciliary nerve ligation in rats. Pain, 2024, 165: 1391-1403. PMID: 38227559
【题目】睫状长神经结扎致大鼠原发性神经性角膜痛的实验模型
【通讯作者】韩园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伍金红,袁天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神经性角膜痛(NCP)是一种新的、定义不明确的疾病,其特征是疼痛、不适、酸痛、灼热感、刺激、干燥和沙砾感。然而,NCP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新的睫状长神经(LCN)结扎引起的大鼠原发性NCP模型。LCN持续结扎后,大鼠出现角膜机械和化学敏感性增加、自发性眨眼和畏光,这些症状可通过腹膜内注射吗啡或加巴喷丁得到改善。然而,在LCN 结扎大鼠中未观察到泪液减少或角膜损伤。此外,LCN结扎后,大鼠的角膜神经密度显著降低,弯曲度和串珠样分布增加,以及在静息或薄荷醇刺激条件下,角膜反应性也显著提高。在细胞水平上,我们观察到LCN结扎增加了三叉神经节(TG)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阳性细胞的数量。在分子水平上,LCN 结扎后,TG中离子通道 Piezo2、TRPM8和TRPV1以及炎症因子 TNF-a、IL-1b 和 IL-6的mRNA水平表达上调。同时,连续口服加巴喷丁可减轻LCN结扎所致角膜痛觉过敏,并增加了TG中离子通道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本研究采用简单的微创的大鼠LCN结扎,建立了一种可靠的原发性NCP模型,有助于阐明其潜在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12. Yisi Chen, Jun Zhang, Fayin Li. Inhibitory role of remifentanil i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activation of Fmol/Parkin signaling pathway: A study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Phytomedicine, 2024,128:155300. PMID: 38518639
【题目】瑞芬太尼通过激活Fmol/Parkin信号通路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
【通讯作者】Yisi Chen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isi Chen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本研究旨在阐明瑞芬太尼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关键分子途径。我们的方法将网络药理学分析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所涉及的机制。
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利用GEO的 GSE24430 基因表达数据来研究瑞芬太尼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采用加权相关网络分析(WGCNA)来精确定位关键基因并识别共表达基因的模块。使用“Limma”包进行差异分析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PubChem和PharmMapper提供了受瑞芬太尼影响的靶基因。通过GeneCards和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分析精确定位了与瑞芬太尼缓解IRI相关的核心基因。建立大鼠IRI模型,检测肝损伤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结构,电镜观察自噬体计数,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蛋白表达,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剂量下瑞芬太尼对IRI大鼠分子通路的影响。
结果:本研究发现与肝脏IRI相关的4个主要共表达模块,其中灰色模块与肝脏IRI相关性最高。共有6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被发现与肝脏IRI有关。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瑞芬太尼可能通过Fmol减轻肝脏IRI。此外,自噬数据库发现Fmol/Parkin信号通路可能减轻肝脏IRI。建立的肝脏IRI大鼠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发现。   
结论:本研究证实,瑞芬太尼可触发Fmol/Parkin信号级联,增加Fmol和Parkin的表达水平,最终激活肝细胞自噬,减轻肝脏IRI。
13. Ru-Lan Yi#, Shi-Yu Cheng#, Fu-Wang Zhong, Dan Luo, Ying You, Tian Yu, Hai-Ying Wang*, Liang Zhou*, Yu Zhang*. GABAergic neurons of anterior 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 regulate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propofol- and isoflurane-mediated general anesthesia. CNS Neurosci Ther, 2024, 30(6): e14782. PMID: 38828651

【题目】丘脑网状核前端的GABA能神经元调节丙泊酚和异氟烷介导的全身麻醉下的意识状态
【通讯作者】张宇,周亮,王海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遵义医科大学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Ru-Lan Yi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遵义医科大学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Shi-Yu Cheng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遵义医科大学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摘要】背景:丘脑系统在全身麻醉诱导的可逆性意识丧失调控,尤其是全身麻醉(GA)的唤醒阶段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丘脑在全身麻醉诱导的意识丧失(LOC)中的作用鲜为人知。丘脑网状核(TRN)是丘脑中唯一的由GABA能神经元组成的核团,它由小清蛋白(PV)和生长抑素(SST)表达的GABA能神经元组成。TRN前端(aTRN)被认为参与麻醉诱导,但其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aTRN在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中的作用。

方法:我们首先建立c-Fos染色,以监测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期间aTRNPV和aTRNSST神经元的活性变化。随后,我们利用光遗传学工具激活aTRNPV和aTRNSST神经元,以阐明aTRNPV和aTRNSST神经元在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中的作用。我们记录并分析脑电图(EEG)记录和行为测试。最后,我们应用aTRNPV神经元的化学遗传学技术来确认aTRN神经元在丙泊酚和异氟烷麻醉中的功能。
结果:c-Fos染色结果显示,在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的LOC期间,aTRNPV和aTRNSST神经元均被激活。aTRNPV和aTRNSST神经元的光遗传学激活促进异氟醚诱导,并延迟了丙泊酚和异氟烷麻醉后的意识恢复(ROC),同时aTRNPV神经元的化学遗传学激活表现出类似的效果。此外,虽然对EEG频率的功率分布有不同影响,但是aTRN神经元的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激活导致丙泊酚和异氟烷GA期间爆发抑制比(BSR)的积累。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TRN GABA能神经元在促进丙泊酚和异氟烷介导的GA诱导中起着关键作用。
14.Hong-Bin Lin#, Pu Hong, Meng-Yu Yin, Zhi-Jun Yao, Jin-Yu Zhang, Yan-Pin Jiang, Xuan-Xuan Huang, Shi-Yuan Xu, Feng-Xian Li*, Hong-Fei Zhang*.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Aggravate Cardiac Dysfunc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Mice. J Am Heart Assoc, 2024, 13(9): e034731. PMID: 38700011
【题目】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加重小鼠缺血性卒中后的心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张鸿飞,李凤仙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林宏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心脏损伤,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脏骤停,被称为脑心综合征(CCS)。据报道,心脏巨噬细胞与卒中引起的心脏损伤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巨噬细胞亚群的异质性,它们在CCS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交感神经在心血管疾病中调节巨噬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巨噬细胞亚群和交感神经在CCS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ECG和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脏功能。我们使用Cx3cr1GFPCcr2RFP小鼠和NLRP3基因敲除小鼠,并结合Smart-seq2 RNA测序技术来证实巨噬细胞亚群在CCS中的作用。我们证明,缺血性卒中导致心脏损伤的特征是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和心脏中大量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浸润。随后,我们发现心脏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表现出促炎表型。我们还观察到,通过使用CCR2拮抗剂和NLRP3基因敲除小鼠阻断巨噬细胞浸润,可以使缺血性卒中小鼠的心功能障碍得以恢复。此外,我们采用心脏交感神经逆行示踪剂和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方法来探索交感神经与心脏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缺血性卒中后心脏交感神经被明显激活,其促进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和随后的心脏功能障碍。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CS的潜在发病机制涉及心脏交感神经-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轴。
15.Gao-Lin Qiu#, Li-Jun Peng#, Peng Wang#, Zhi-Lai Yang, Ji-Qian Zhang, Hu Liu, Xiao-Na Zhu*, Jin Rao*, Xue-Sheng Liu*.In vivo imaging reveals a synchronized correlation among neurotransmitter dynamics during propofol and sevoflurane anesthesia. Zool Res, 2024, 45(3): 679-690. PMID: 38766749【题目】体内成像显示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期间神经递质动力学之间的同步相关性
【通讯作者】刘学胜,Jin Rao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朱晓娜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作者】Gao-Lin Qiu, Li-Jun Peng, Peng Wang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全身麻醉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全身麻醉药诱导意识丧失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体内纤维光度计和基因编码的神经递质传感器,测量了麻醉下C57BL/6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初级视觉皮层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多巴胺这五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从神经递质的角度揭示了全身麻醉的机制。结果显示,在丙泊酚诱导的意识丧失期间,皮质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浓度升高。多巴胺水平在丙泊酚催眠剂量下没有变化,但在丙泊酚麻醉手术所需剂量下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七氟醚诱导的意识丧失期间,这五种神经递质的浓度普遍下降。此外,非麻醉组的神经递质动态网络不同步,但在麻醉组中高度同步。这些发现表明神经递质动态网络同步可能会导致麻醉诱导的意识丧失。
16.Li-Rong Liang#, Bing Liu#, Shu-Hui Cao#, You-Yi Zhao, Tian Zeng, Mei-Ting Zhai, Ze Fan, Dan-Yi He, San-Xin Ma, Xiao-Tong Shi, Yao Zhang, Hui Zhang*. Integrated ribosome and proteome analyses reveal insights into sevoflurane-induced long-term social behavio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s through ADNP inhibition in neonatal mice. Zoological Research, 2024, 45(3): 663−678. PMID: 38766748
【题目】翻译组学和蛋白质组组学整合分析揭示了七氟烷通过抑制新生小鼠ADNP诱导的长期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张惠,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梁丽荣,刘冰,曹书慧,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发育期重复七氟醚暴露导致长期的社交异常和认知障碍。Davunetide是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 (ADNP)的活性片段,具有社会和认知保护作用。Davunetide是否能减轻七氟醚暴露后的社会缺陷及其潜在的发育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通过翻译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研究了七氟醚致社交异常和认知缺陷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发育期七氟醚暴露后,ADNP显著下调。成年后,前扣带回皮层神经元树突数目、总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均有所减少。膜片钳记录显示,前扣带回皮层mEPSCs频率和幅度均降低。重要的是,Davunetide显著缓解了七氟醚暴露所致的突触损伤、社交异常和认知障碍。机制上,shADNP通过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引起钙活性失调,导致突触蛋白表达减少。且Davunetide挽救了七氟醚暴露对WNT信号的抑制。综上所述,我们揭示了ADNP作为预防和治疗全麻药物引起的神经发育毒性有效治疗靶点,为新生鼠七氟醚暴露引起的社交异常和认知损伤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检索:孙瑶、王益敏
    翻译:陈观霞、胡孟婷                                                   校对:张凯源、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李乐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医学院和Baylor医学院双博士后,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青年麻醉医生,现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3.653分。主要研究方向是围术期神经损伤和心肌损伤。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科室科研骨干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下)
珠江视界 | 杨艳丽教授:《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麻醉之关键?》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4(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4(下)
珠江视界 | 曹晖教授:气管切除与重建的麻醉管理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体验,让智慧医疗触手可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6(上)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