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在逆境中焕发新的生机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8-25 23:16 编辑阿片类药在逆境中焕发新的生机
赵薇1张彦丽1邓硕曾21.北京市 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药学部,北京市 100078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麻醉科通讯作者:邓硕曾: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μ受体偏向性激动药的问世,使阿片类药重整旗鼓,减少了不良反应,为围术期镇痛增加了新的活力,为阿片受体激动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阿片类镇痛有上千年历史,吗啡的合成已有200多年的时间。然而阿片类药在镇痛同时,会产生呼吸、消化和中枢等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围术期医生纷纷提出无阿片麻醉和少阿片麻醉,要求“下架”阿片类药。阿片类药似乎走入“穷途末路”。但阿片类药是围术期镇痛的基石,这个基石仍无法动摇,我们希望它在逆境中能焕发生机,有更好的新药问世。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
阿片μ1受体激动是负责镇痛的,是我们需要和欢迎的,但阿片μ2受体的激动则会产生呼吸抑制,胃肠活动降低,平滑肌痉挛,便秘,欣快感,皮肤瘙痒以及躯体和精神依赖等。是我们不欢迎的。我们从μ1受体中获利,也必须排除μ2受体之害,但阿片受体激动药不能把二者分开。
阿片受体中还有Kappa(κ)受体,它在脊髓水平是负责镇痛的,它很少有μ2的副作用,因而首先改进的是推出兼有κ和μ受体的双重激动药羟考酮,降低了μ受体的不良反应。之后又先后推出κ受体激动-μ受体部分拮抗的药物地佐辛、纳布啡和布托啡诺等,进一步削弱了μ2的不良作用,这些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后来出现的氨酚羟考酮,两者合并也降低了羟考酮的副作用,用于癌痛的爆发痛。至此,阿片类药的改进似乎已经到头。
二、μ受体偏向性激动药
μ受体偏向性激动药的开发,迎来了阿片类药改造的曙光,国外有西博帕多(cebranopado,GRT6005),国内有泰吉利定(Thalidine,SHR8554)。西博帕多比吗啡强5倍左右。它们虽各有不同,但作用相似:①激活G蛋白偶联通道,产生镇痛作用;②不激活β-抑制蛋白通道,对β-抑制蛋白(β-arrestin)没有作用,不产生呼吸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故此类药物均称为偏向性μ受体激动药。(图)
三、μ偏向性受体与μ1和μ2的关系
G蛋白信号产生持续G蛋白激活的偏倚μ受体,实质上是激活的μ1受体,而不激活μ2受体或β-抑制蛋白受体,从而只产生镇痛不产生μ2引起的不良反应。这种契合可以解释这样的偏向可能是合理的。偏向μ1不偏向μ2为阿片类药开辟了镇痛的新路,从而可恢复阿片类药的威信和应用。我们等待西博帕多和泰吉利定有更多临床实践,来证明选用μ受体偏向性激动药会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吴鸽,林沈娴,朱奇,等. 阿片类药物是否穷途末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3):212-215.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3.010. 邓硕曾,张琰,周英杰,等. 受体学说引领临床镇静/镇痛术的优化.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1,17(4):357-359. DOI:10.3760/cma.j.cn101658-20200612-00164. Zhou W, Wang J, Hu C,et al. Analgesic Effects of Different κ-Receptor Agonists Used in Daytim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Biomed Res Int. 2021 Dec 29;2021:2396008. DOI: 10.1155/2021/2396008. 苏殿三.阿片类药物新解.米勒之声,Vision麻醉眼界.2020-03-26. Stahl EL, Schmid CL, Acevedo-Canabal A,et al.G protein signaling-biased mu opioid receptor agonists that produce sustained G protein activation are noncompetitive agonis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 Nov 30;118(48):e2102178118. DOI:10.1073/pnas.2102178118.
作者简介
邓硕曾,男,1932年1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工作单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研究方向为麻醉学;专业特长为心血管麻醉与血管管理。
编辑:黄丽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