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4-9-30 21:44:37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8(下)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9-30 21:47 编辑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7-2024年8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内容涵盖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去甲肾对剖宫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等方面(#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7.02-08.01)之下
14. Dan Wu# , Charles B Spencer , Lilibeth Ortoga , Hao Zhang* , Changhong Miao*. Histone lactylation-regulated METTL3 promotes ferroptosis via m6A-modification on ACSL4 in sepsis-associated lung injury. Redox Biol, 2024, Aug, 74: 103194. PMID: 38852200
【题目】组蛋白乳酸化调控的METTL3通过ACSL4上的m6A修饰促进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中的铁死亡
【通讯作者】缪长虹,张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Dan Wu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摘要】乳酸水平升高是脓毒症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并与脓毒症相关的死亡率呈正相关。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ALI)是临床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乳酸在脓毒症相关性ALI的潜在机制仍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乳酸通过促进p300介导的H3K18la与METTL3启动子位点结合,从而调控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在ACSL4中富集,其mRNA稳定性通过YTHDC1依赖途径调控。此外,短期乳酸刺激上调ACSL4,促进线粒体相关的铁死亡。通过敲低或靶向抑制METTL3可有效抑制脓毒症引起的高乳酸水平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并减轻脓毒症小鼠的肺损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脓毒症相关性ALI中,乳酸通过GPR81/H3K18la/METTL3/ACSL4轴诱导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这些发现揭示了一种组蛋白乳酸化驱动机制,该机制通过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诱导铁死亡。靶向METTL3为脓毒症相关性ALI患者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15. Haiyun Guo#, Yumeng Li#, Shiquan Wang#, Yongheng Yang, Tiantian Xu, Jianshuai Zhao, Jin Wang, Wenqiang Zuo, Pengju Wang, Guangchao Zhao, Huaning Wang, Wugang Hou*, Hailong Dong*, Yanhui Cai*.Dysfunction of astrocytic glycophagy exacerbates reperfusion injury in ischemic stroke.Redox Biol, 2024, Aug, 74:103234. PMID: 38861834
【题目】星形胶质细胞糖原自噬功能障碍加重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才延辉,董海龙,侯武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Haiyun Guo,Yumeng Li,Shiquan Wang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糖原自噬从一种替代性糖原降解途径演化为调节外周组织细胞代谢稳态的多功能枢纽。然而,糖原自噬在大脑中的模式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治疗影响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小鼠再灌注过程中,由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相关蛋白样1(GABARAPL1)下调导致星形胶质细胞糖原自噬功能障碍。PI3K-Akt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脑再灌注期间GABARAPL1的下调。此外,糖原自噬功能障碍引起的氨基葡萄糖缺乏通过降低其O-GlcNAc糖基化水平,抑制了GABARAPL1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和TATA结合蛋白的核转位,从而反馈抑制再灌注期间星形胶质细胞中GABARAPL1。通过过表达GABARAPL1恢复星形胶质细胞的糖原自噬,减少了星形胶质细胞中的DNA损伤和氧化损伤,并提高了再灌注期间周围神经元的存活率。此外,在脑再灌注急性期采用低热量饮食可以增强星形胶质细胞糖原自噬通量,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总之,脑中的糖原自噬将自噬、代谢和表观遗传学联系在一起,而糖原自噬功能障碍会加剧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损伤。
16. Wenhui Tao#, Jinfeng Bao #, Yufang Xie#, Wei Ding, Yule Wu, Ye Zhang*, Xianwen Hu*. Norepinephrine versus phenylephrine affects prethrombotic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study. Int J Surg, July 18, 2024. PMID: 39023809.
【题目】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剖宫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胡宪文,张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高等学校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Wenhui Tao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高等学校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Jinfeng Bao,Yufang Xie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剖宫产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去甲肾上腺素(NE)已被证明可激活凝血。本研究旨在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下剖宫产术中预防性恒速输注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66例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剖宫产患者被随机分配到NE组或PHE组。从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的同时开始以15 ml/h恒速输注NE或PHE直至手术结束。在进入手术室和手术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凝血因子VIII活性(FVIII:C)、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水平。
结果:与术前相比,NE组术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但FVIII:C水平降低(P= 0.003)。然而,与PHE组的术后相比,NE组术后 FVIII:C(P=0.009)、纤维蛋白原(P= 0.035)和D-二聚体(P=0.025)水平升高。
结论:NE不影响产妇的血栓前状态,可安全用于剖宫产。与输注PNE相比,NE可提高凝血因子水平,表明NE可能对术中出血量大、需要止血的产妇更有益。
17. Jing Yu#, Yu Fu#, Jiameng Gao#, Qingqing Zhang, Nan Zhang, Zhiyuan Zhang, Xuemei Jiang, Chang Chen*, Zongmei Wen*.Cathepsin C from extracellular histone-induced M1 alveolar macrophages promotes NETosis during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edox Biol. 2024, Aug, 74:103231. PMID: 38861835
【题目】细胞外组蛋白诱导的M1型肺泡巨噬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C促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的NETosis
【通讯作者】温宗梅,陈昶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Jing Yu,Yu Fu,Jiameng Gao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由肺移植(LTx)过程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引发的一种严重急性肺损伤形式,与移植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在再灌注过程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被认为是肺I/R损伤的关键因素,它们通过NETosis释放过量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尽管已知肺泡巨噬细胞(AMs)在调节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浸润中起作用,但其在肺I/R期间对NETosis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阐明。细胞外组蛋白是NETs的主要结构成分,并且可激活AMs。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由细胞外组蛋白诱导的M1型AMs(M1-AMs)在肺I/R期间推动NETosis的显著作用。通过分泌组分析、公共蛋白质数据库以及AMs与中性粒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模型,我们鉴定出AMs来源的组织蛋白酶C(CTSC)是NETosis的主要介导因子。在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时,我们发现CTSC通过依赖NADPH氧化酶介导的活性氧(ROS)生成途径诱导NETosis。CTSC可显著激活p38 MAPK,导致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的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质亚基向细胞膜的转运并激活NADPH氧化酶。此外,CTSC上调并激活其底物膜蛋白酶3(mPR3),导致与NETosis相关的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抑制CTSC在减轻肺I/R期间NETosis相关损伤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这些发现表明,AMs来源的CTSC可能是肺I/R期间介导NETosis的关键因素,靶向抑制CTSC可能为LTx中PGD提供一种新型的干预策略。
18.Yun-Xiao Bai#,Zi-Hao Wang#,Yong Lv#, Ping Yin, Yan-Ting Wang*,Nian-Guo Dong*,Qing-Ping Wu*. Association between frailty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cardiac surgery: unraveling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body fat through an international, retrospective, multi-cohort .Int J Surg. 2024 Jul 2,study.PMID: 38954672
【题目】心脏手术后虚弱与急性肾损伤之间的关系:通过一项国际、回顾性、多队列研究揭示体脂的调节作用

【通讯作者】武庆平,汪燕婷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董念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第一作者】Yun-Xiao Bai,Yong Lv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Zi-Hao Wang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摘要】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鉴于可用的治疗方案有限,因此识别可调控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虚弱和肥胖这两种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识别和预防AKI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心脏手术后虚弱、身体成分和AKI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患者管理提供改进策略。
方法: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3个国际队列,初步分析的数据来自2014年至2019年在中国武汉XX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我们后续利用重症监护医疗信息4(MIMIC-IV)和eICU协作研究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结论普遍性验证。虚弱状态通过采用一种基于临床实验室的方法进行评估,获得虚弱指数(FI-LAB),而总体脂百分比(BF%)是根据一个考虑BMI、性别和年龄的公式来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虚弱、体脂和急性肾损伤之间的关联,并根据协变量进行调整。
结果:该研究共纳入了三个国际队列中的8785名患者。对武汉XX医院的3569名患者的初步分析中,中度和重度虚弱与心脏手术后AKI风险增加相关。此外,在体脂百分比和AKI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按虚弱程度分层时,较低的体重脂肪与AKI发生率降低相关。使用MIMIC-IV和eICU队列(样本量分别3951和1265)进行的扩展分析验证了这些发现,并表明较低的总体脂百分比与AKI发生率降低相关。调节效应分析显示,虚弱对AKI风险的影响受到体脂百分比的调节。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与主要分析一致。
结论:较高程度的虚弱与心脏手术后AKI风险升高相关,而总体脂百分比对两者的关系有影响。这项研究强调了将虚弱和体脂评估纳入常规心血管护理的重要性,以识别AKI的高危患者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19. Yaping Zhuang#, Xiyu Du, Li Yang, Zhaoshun Jiang, Buwei Yu, Weidong Gu*,Wenguo Cui*, and Han Lu*.Drop to Gate Nasal Drops Attenuates Sepsis-Induc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Small Journal, 2024 Jul 5:e2403564. PMID: 38966875【题目】Drop to Gate滴鼻液可减轻脓毒症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顾卫东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崔文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Han L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aping Zhuang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摘要】鼻腔给药可绕过血脑屏障,直接将药物递送至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无创途径。受大门可阻挡外界及溶胶-凝胶转变可在鼻腔形成“门”的特性启发,我们设计了一种Drop to Gate鼻腔滴剂(DGND),目的是在鼻腔中设置一个“门”,达到保护鼻腔环境不受影响的作用。我们验证了DGND通过鼻腔向大脑递送药物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通过C8-GelMA和SRT1720(SA)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单次给药的有效浓度得到了提升。材质在紫外线下交联形成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对脓毒症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炎性微环境中的MMP产生反应。最后,我们将SA/纳米凝胶复合到热凝胶中,使其能在鼻腔温度下自发形成DGND,从而增加了鼻腔内药物的停留时间和递送效率。在体外实验中,DGND减轻了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炎症。在体内实验中,DGND有效靶向鼻黏膜并将药物递送至大脑,激活Sirt1以减轻由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并改善脓毒症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20. Dan Wang#, Yan Sun, Ya-Juan Zhu, Xi-Sheng Shan, Hong Liu, Fu-Hai Ji, Ke Peng*. Comparison of opioid-free and opioid-inclusive propofol anaesthesia for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surg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naesthesia, 2024 Jul 22. PMID: 39037325

【题目】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中不含阿片类药物和含阿片类药物的丙泊酚麻醉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彭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Dan Wang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摘要】背景:术后恶心和呕吐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后经常发生,并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我们假设,与含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麻醉相比,无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麻醉可降低接受此类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
方法:在中国大陆两家医疗中心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计划接受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成年患者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按性别和试验地点分层)到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组(艾司氯胺酮、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或含阿片类药物麻醉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丙泊酚输注滴定至脑电双谱指数45-55。所有患者均接受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和呕吐,并使用乙酰氨基酚和氟比洛芬酯进行多模式镇痛。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48小时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我们评估了557名患者的入选资格,其中394例完成了试验。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组术后48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10/197,5%)低于含阿片类药物麻醉组(47/197,24%)(OR(95%CI)0.17(0.08-0.35),P< 0.001),所需治疗数为5.3。此外,无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麻醉与减少急救止吐药的需求、降低气管拔管后低血压和低氧饱和度以及更高的患者满意度有关。无阿片类药物组气管拔管时间略有延长。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30天预后相似。
结论:无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麻醉可减少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无阿片类药物的麻醉方案可优化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麻醉护理。
21.Tianguang Huang#, Chi Song#, Yuhao Chen#, Yu Gan#, Shilong Hu, Ao Hai, Wencheng Liu, Ting Kang, Yi Zhao, Zhuang Miao, Xing Wang, Yihang Fu, Bowen Ke*. Molecular Transformers: Adaptive Multitarget Ligands for Esterase-Induced Transition from Analgesics to Anesthetic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4 Jul 25. PMID: 39013072

【题目】分子转换器:用于酯酶诱导的从镇痛药到麻醉药过渡的适应性多靶点配体
【通讯作者】柯博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疾病相关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
【第一作者】Tianguang Huang,Chi Song,Yu Gan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疾病相关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Yuhao Chen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摘要】多靶点策略在治疗复杂疾病中必不可少,然而当针对不同组织的多个治疗靶点时,开发多靶点定向配体(MTDLs)尤其具有挑战性。在这次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分子转化策略,以增强传统的MTDLs。通过利用酯酶驱动的水解作用,这种方法模仿了转化器的自适应特性,使分子能够根据生物环境改变其药理作用。通过虚拟筛选和生物学评价,我们发现了KGP-25,这是一种最初靶向外周神经系统(PNS)的电压门控钠通道1.8(Nav1.8)进行镇痛的新型化合物,后来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γ-氨基丁酸亚型A型受体(GABAA)进行全身麻醉。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KGP-25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双重功效,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副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分子转换方法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其克服传统MTDLs局限性的潜力,为创新治疗策略开辟了新途径。
22.Shuxin Deng#, Yuan Xu, Antony R Warden, Li Xu, Xiaoqian Duan, Jie He, Kaiwen Bao, Runing Xiao, Mehmoona Azmat, Liao Hong, Lai Jiang, Guangxia Shen*, Zhenbo Zhang*, Xianting Ding*.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of Culture Medium from Single Human Embryo Reveal Embryo Quality-Related Multiomics Biomarker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4 Jul 23. PMID: 38979898【题目】单个人类胚胎培养基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揭示了胚胎质量相关的多组学生物标志物
【通讯作者】Guangxia Shen,Xianting Ding新华医院麻醉与外科重症监护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个体化医学研究所,肿瘤系统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箴波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Shuxin Deng新华医院麻醉与外科重症监护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个体化医学研究所,肿瘤系统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在辅助生殖临床实践中,一种有效的胚胎质量评估工具将提高胚胎植入成功率并降低多胎妊娠的高风险。胚胎发育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CM)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能够快速、无创地评估胚胎质量。然而,单个囊胚CM体积小、生物分子浓度低和杂质干扰共同阻碍了质量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痕量多组学方法,用于筛选单个囊胚CM中的潜在标记物。我们一共收集了84份CM样本,并将其分为优质组(HQ)和低质组(LQ)。我们评估了HQ和LQ的CM差异表达蛋白(DEPs)和代谢物(DEMs)。在单个囊胚CM中总共检测到504种蛋白和189种代谢物。此外,在不同质量的胚胎CM中鉴定出9种DEPs和32种DEMs。根据第28天的超声检查结果,将优质胚胎分为阳性植入组(PI)和阴性植入组(NI)。我们使用多组学分析方法鉴定了形态学HQ胚胎中41个与临床植入结果相关的DEPs和4个DEMs。此次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多组学分析技术,并确定临床胚胎发育质量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3.Lei Tan#, Han She#, Yi Wang#, Yuanlin Du, Jun Zhang, Yunxia Du, Yinyu Wu, Wei Chen, Bingqiang Huang, Duanyang Long, Xiaoyong Peng, Qinghui Li, Qingxiang Mao, Tao Li*, and Yi Hu*. The New Nano-Resuscitation Solution (TPP-MR) Attenuated Myocardial Injury in Hemorrhagic Shock Rats by Inhibiting Ferropto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24:19 7567-7583. PMID: 39081897
【题目】新型纳米复苏液(TPP-MR)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心肌损伤
【通讯作者】Li Tao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休克与输血科;胡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Lei Tan,She han,Wang Yi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休克与输血科
【摘要】背景:失血性休克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损伤是其主要受累的器官。常用的液体复苏溶液,如醋酸林格溶液(AR)和乳酸林格溶液(LR),但由于这两种溶液的副作用如乳酸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他们不能称为万无一失的选择。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新型纳米晶体复苏液TPP@PAMAM-MR(TPP-MR)能够保护脓毒症大鼠免受心肌损伤。然而,它在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方法:利用失血性休克大鼠和缺氧处理的心肌细胞(H9C2)来研究TPP-MR对心脏功能、线粒体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铁蛋白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ACSL4)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以探索TPP-MR对失血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结果:TPP-MR是一种以TPP@PAMAM@MA代替L-苹果酸合成的新型纳米晶体复苏液。研究发现,TPP-MR复苏显著减少了心肌损伤,表现为提高心输出量、升高平均动脉压(MAP)和改善灌注方面。此外,TPP-MR显著延长了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存活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TPP-MR改善了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轻了氧化应激因子(ROS)的产生,并增加了谷胱甘肽(GSH)含量。此外,TPP-MR抑制了与铁死亡相关的GPX4蛋白、ACSL4和COX-2的表达,从而增强了抗氧化能力。
结论:结果表明,TPP-MR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和抑制铁死亡过程有关。
24.Qian Xiang#, Na Li#, Yan Zhang#, Ting Wang, Ying Wang, Jinjun Bian*. GPR116 alleviates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by inhibi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24) 81:299. PMID: 39001944
【题目】GPR116 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了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小鼠肝损伤
【通讯作者】卞金俊 海军医科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院
【第一作者】Qian Xiang 海军医科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Na Li,Yan Zhang海军医科大学长海医院麻醉学院
【摘要】背景: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APAP)过量是全球药物诱导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G蛋白偶联受体116(GPR116)是体内重要的稳态维持分子,但其在 APAP 诱导的肝损伤(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AILI)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方法:在人体和小鼠 AILI 模型中检测了 GPR116 的表达水平。分析了经 APAP 处理后肝细胞特异性 GPR116缺失(命名为GPR116△HC)小鼠的肝功能和损伤反应。采用 RNA 测序、免疫荧光共聚焦和共免疫沉淀(CO-IP)来阐明 GPR116 在 AILI 中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结果:在人体和小鼠 AILI 中,肝内 GPR116 表达上调。与野生型小鼠相比,GPR116△HC小鼠对 AILI 更易感。GPR116 的过度表达有效减轻了野生型小鼠的 AILI,并抵消了GPR116△HC小鼠对 APAP 的高度敏感性。从机制上讲,GPR116 通过与 β-arrestin1(β抑制蛋白1)的相互作用抑制结合免疫球蛋白蛋白(BiP)的活性,而BiP是内质网(ER)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从而在 AILI 的早期阶段减轻内质网应激。此外,GPR116 激活后与配体纤维连接素III型结构域4(FNDC4)的结合已被证明对小鼠模型中由 APAP 引起的早期肝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肝细胞中 GPR116 的上调通过与β-arrestin1结合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小鼠免受 APAP 诱导的肝脏毒性。GPR116 可能是 AILI 治疗的有前景的靶点。
25. Zhaoyuan Chen#, Jie Zhang#, Shenjia Gao#, Yi Jiang, Mengdi Qu, Jiahui Gu, Han Wu, Ke Nan, Hao Zhang, Jun Wang*, Wankun Chen*, Changhong Miao*.Suppression of Skp2 contributes to 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enhancing ferroptosis through the ubiquitination of SLC3A2.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24) 81:325. PMID: 39079969
【题目】Skp2的抑制通过增强SLC3A2的泛素化可促进铁死亡,导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Jun Wang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整合医学与神经生物学系;陈万坤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麻醉科,上海市围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缪长虹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市围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Zhaoyuan Chen,Jie Zhang,Shenjia Gao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市围术期应激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可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炎症细胞因子风暴会导致系统性器官损伤,尤其是脓毒症中的急性肺损伤(ALI)。在本研究发现,在脓毒症诱导的ALI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显著降低。脓毒症激活了MEK/ERK通路,并在肺上皮细胞中抑制了Skp2的表达,导致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的K48泛素化减少,从而损害了其膜定位和胱氨酸/谷氨酸交换功能。因此,细胞内氧化反应的失调诱导了肺上皮细胞的铁死亡,导致肺损伤。最后,我们证明了通过静脉注射包裹Skp2 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LNPs)可以抑制肺上皮细胞的铁死亡,并减轻脓毒症小鼠的肺损伤。综上所述,这些数据为脓毒症诱导的ALI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创新的见解,并为脓毒症提供了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26.Hanxi Wan#,Mengfan He#,Chun Cheng#,Kexin Yang#,Huanghui Wu ,Peilin Cong, Xinwei Huang,Qian Zhang,Yufei Shi, Ji Hu*,Li Tian*, Lize Xiong* Clec7a Worsens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Ischemic Stroke by Aggravating Microglia-Mediated Synapse Elimination.Adv Sci (Weinh), 2024 August 01. PMID: 39088351

【题目】Clec7a通过加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消除而恶化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长期预后
【通讯作者】胡霁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激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熊利泽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田莉,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Hanxi Wan,Mengfan He,Chun Cheng,Kexin Yang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麻醉学与脑功能调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所、麻醉学与围术期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会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以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在神经保护和应对缺血性脑损伤方面发挥着双重作用。本文采用IS模型来确定小胶质细胞参与兴奋性突触的吞噬作用。此外,还研究了药理消耗小胶质细胞对改善神经行为结果和减轻脑损伤的影响。小胶质细胞的RNA测序揭示了吞噬相关通路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增加,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7成员A(Clec7a)被确定为这一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操纵小胶质细胞Clec7a的表达有可能调节小胶质细胞对突触的吞噬,从而防止突触消除并改善IS后的神经行为结果。研究进一步证实小胶质细胞Clec7a与脑卒中后神经损伤的关键分子神经元髓样分化蛋白2(MD2)相互作用,并提出了MD2是小胶质细胞Clec7a配体的新假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IS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Clec7a介导突触吞噬中起关键作用,Clec7a可能是IS的治疗靶点。
27. Hong-Ye Zhang#, Jin-Yu Wu, Yong-Sheng Miao, Ying Yuan, Zong-Yang Qu, Yao-nan Zhang, Zhen Hua*.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Volume of 0.5% Ropivacaine in Single-Injection Retr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for Arthroscopic Shoulder Surgery: A Phase I/II Trial. Anesthesiology 2024 Jul 17. PMID:39018520
【题目】关节镜肩关节手术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单次注射0.5%罗哌卡因最佳剂量的确定:I/II期试验
【通讯作者】华震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张宏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部手术围术期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膈神经阻滞的固有风险及由此导致的膈肌麻痹可能会限制其在肺功能受损患者中的使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关节镜肩部手术中通过锁骨后臂丛神经阻滞单次注射0.5% 罗哌卡因的安全性、有效性、最大耐受量和最佳生物量。
方法:在这项无缝单臂探索性I/II期试验中,使用了一种新的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来指导容量增加,以确定最大耐受容量,然后使用贝叶斯最优2期设计进行连续容量扩大,以建立最佳生物量。54例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单次注射0.5%罗哌卡因,注射剂量从15ml到40ml不等。主要结局是I期完全或部分偏侧膈肌麻痹,在神经阻滞完成后30min用超声测量,以及II期阻滞效果满意,通过人工感觉运动测试,总感觉运动评分≥12分和总感觉评分≥3分。
结果: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单次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35ml 0.5%罗哌卡因,该容量下偏侧膈肌麻痹率为0.09(95%可信区间为0-0.29)。最佳生物量为25ml,该容量下阻滞成功率为1.0(95%可信区间为0.95-1.0),偏侧膈肌麻痹率为0.01(95%可信区间为0-0.06),可忽略不计。
结论: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单次注射25ml 0.5%罗哌卡因有稳定的阻滞成功率和最低的膈肌麻痹率,这一结果需在关节镜肩关节手术中进一步确认。

检索:李慧、唐子元翻译:严柳萱,骆成磊校对:刘敏于、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叶靖麻醉学博士,学术型硕导,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麻醉科基地教学主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外麻醉分会委员;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课题 10项,发表论文50篇,参编参译专著9部。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科室科研骨干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6(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6(下)
珠江视界 | 杨艳丽教授:《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麻醉之关键?》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5(下)
珠江视界 | 曹晖教授:气管切除与重建的麻醉管理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原文”更新最新版APP6.1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8(下)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