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我在浙二的“追星”之旅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10-16 21:52 编辑那些日子,我追过的麻醉之光 -——张良晗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半年的浙医二院麻醉科进修时光倏忽已逝,然那些收获与感悟如醇厚回甘的美酒,在心头长久萦绕,难以忘怀。
【初来乍到,我成了小迷糊】入科第一天,面对三层手术室以及地形之复杂,不由得“望洋兴叹”,晕头转向之际,有热情的老师为我引路前行。那种感觉,好像他指引的不止是实际上的路,亦是我的麻醉人生。
初来乍到,有很多的流程制度需要熟悉,有更多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学习,明明已经工作多年,感觉自己却仍像小迷糊般,那些新的理念和见识,大刀阔斧的改变着我的想法。
两周后,解放路地图我已熟稔,可以快速找到各种通道、各个手术间。于是,我又开启了其他院区的新地图,滨江院区、城东院区、博奥院区,都等着我一一开启。第一个月就在懵懵懂懂的熟悉地图和规则中度过。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浙医二院(后续简称浙二)的麻醉手术部很大,特别大!
【渐入佳境,请多多指教】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进修,潜意识觉得进修医生是一个“尴尬”的身份。既不像规培生还是学生角色,又不像实习生那样懵懂,我们已经在原单位工作多年,初到麻醉科,看着似乎我们都会,但似乎又都不会。
犹豫着自己该怎么开始学习,恰逢路过复苏室,看到一位老师正在手把手的教他的学生(实习生)怎么拿超声探头,怎么找神经血管,细节处是无微不至的指导......就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老师也是那么教我的。传道授业解惑,细致入微。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当年的实习生,工作多年的经验让我更清楚自己缺什么,想要什么,自我填充的过程必然是主动的,要敢于张口问、主动要!
【全面覆盖,更加系统的成长】浙二麻醉科这个学习平台其覆盖面之广,系统之规范,运行之精准,犹如一台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机械表,繁复的手术与人员全都井然有序。
名目繁多的手术种类(肺移植、肝移植、心脏冠脉搭桥、骨肿瘤、胸科、烧伤科…)、因人而异的麻醉方式(清醒插管、复合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精准到位的麻醉监测手段(BIS、床旁超声TEE/TTE、PICCO…)、精心打造的教学方式(心超、神经阻滞、困难气道培训班、主题沙龙、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模拟情景教学…);规范的科室管理,多院区同质化、标准化、标签化;细致全面的质控管理。
良师益友,自然多多益善。在这里,可以接触到那些传说中的人物,比如——严敏主任,她悉心讲述她的麻醉那些年,为我们这些后辈们打油鼓励;在这里,可以接触到那些优秀的立于麻醉高峰的老师,比如——一起做肺移植的主麻老师们,面对手术过程中突发的生命体征剧烈波动,在我的心跳蹦到快180了,她从容、快速且有效的处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从他们的身上大概了解到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在过程中给予不同方向指导的老师,让我如秋天的农民,乐呵呵的盛载而归。
【勇攀高峰,做更好的自己】在自己单位做主麻时,上香祈福都不忘祈求麻醉顺遂,遇到疑难病例,焦虑得把各种应急预案反复琢磨。但出来进修卸下主麻的担子,术前访视评估、麻醉管理时就容易有懈怠和疏忽,有了旁观者心态。
但这是万万不行的。如若把麻醉过程比作一艘行驶的船,行船时海面总会有风起浪,进修便是借机学习老师如何稳住这艘船,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疑难病例,都要当自己是参与者,为责任,为提升。
每次学习都是一次重塑自我的过程:去学习、去破圈、去提高思维认知、去见识人外有人、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时是希望,回时是收获!感谢良师,感谢益友,感谢浙二麻醉科!
有缘千里“浙二”会——陈福
2227公里,365天,北方到南方,甘肃酒泉到浙江杭州,我与浙二的缘分,从美开始…
杭州的美,是前人笔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真正踏入其中,静静地走在滨江钱塘江江边,微微江风吹散一天的疲惫,慢悠悠流淌的江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两边斑斓的霓虹灯舞动着现代的气息,时光交错在此,沁透心脾。
浙二的美,是富饶深厚的人文之美。梅藤更院长与小患者相互行礼的铜雕肖像,院史馆里橘黄的灯光,门诊楼前络绎不绝的人流,手术室里滴声作响的监护仪,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理念交相辉映,涤荡着一代又一代的浙二人,时光荏苒,不变的始终是“广济世人”的初心。
初到“浙”里,看着“冷冷”的城市,“冷冷”医院,内心茫然无措。可是这种感觉很快会被热情与激情所冲散,从入院开始,麻醉科助教老师热情主动联系你,邀请入群,介绍报到流程;医务部报到完毕后接你入科,带你熟悉一下手术室环境;接下来的一到两天会事无巨细的把各项工作流程讲解一遍。然后安排进各个工作岗位熟悉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我来浙二进修学习,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包罗万千,丰富多彩是我在浙二进修的最大感触。只要你想,“浙二”你就能进步。
想提升理论知识——周一学米勒;
想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周二文献阅读;
想学习抢救新知识——周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想听听别人的经验——周四精选病例分享;
想回顾过去提高能力——周五质控讨论抑或知识更新。
想提升临床技能, 浙二有规范的临床培训——诱导室里指导你规范的超声引导下动脉、静脉穿刺;APS里,在专业的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实践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种类繁多,实战即上;手术室里,会有一位主麻老师一对一带教,这些老师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渊博的理论知识,面对各类复杂手术游刃有余。如有任何问题,均会耐心解答,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临床,使我获益良多。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夸张的说,在这里,我遇见的每个人,我都要叫一声老师,包括这里的实习医生,护士老师。他们操作沉着干练,外语超棒,业务过硬。但是我所见过的他们都无比谦逊,毫无“大神”的架子。
此外,他们的抢救实力强大到惊人。在值班期间遇到几次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他们的速度之快,反应之敏,能力之强,思维之捷,加上厚实的专业基底,标准的操作,强大的配合,令我叹为观止。
颜值高,学历高,水平高,这“三高”真的很上头!有时候明明可以靠颜值,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我来自基层医院,很少接触学科前沿,就像教室里坐在后排的学生,慢慢的,也就丧失了学习能力,只能原地踏步。来到这里,每天我看到那么优秀的人都还在那么努力,主任们,主麻老师们,都早早的到了科室,仔细聆听早会,认真研究课题,有的老师空余时间还手执一本厚厚的我看都看不懂的外语资料,让我无比敬佩。在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下,我终于鼓起勇气,踏出自己的舒适圈,每天早会坐在第一排。
时光潺潺,不知不觉一年时光已流逝,但这365天,并未虚度。在浙二的学习期间,我所获得的不仅是一些技术,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病人的关爱,对自我的追求。它就像一个火把,在黑暗与迷茫,指引我奋力向前。
热忱期待您的加入!
相关专题:我在浙二当“小三”的日子(史上最全浙二麻醉科进修攻略)
科室教学专题:1、内镜中心无痛胃肠镜管理标准化流程(浙大二院版)2、严敏教授:围术期血压优化管理策略三部曲3、麻醉前停药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教学病例 | 急诊重度烧伤患者围术期管理讨论(浙大二院)5、微信公众平台:#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专题6、教学病例 | 俯卧位二次脊柱手术心跳骤停一例(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私立医院的麻醉也可以去浙二进修吗? lisonglin987 发表于 2024-10-20 04:49
私立医院的麻醉也可以去浙二进修吗?
你问一下祥子老师啊 我记得我进修那会都要带小红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