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反应治疗新突破:生物制剂来帮忙
以下文章来源于麻醉微学堂,作者麻醉微学1.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Perioperative Anaphylaxis, POA)的特点
[*]定义与风险:围手术期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其死亡风险高于其他类型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每10万例手术中15.3例。
[*]常见诱因:抗生素和神经肌肉阻滞剂(NMBAs)是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诱因。此外,染料、消毒剂、明胶类胶体和含碘造影剂等也可能通过非IgE介导的途径引发类似反应。
[*]高危人群:男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急诊手术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手术期过敏反应。
[*]诊断挑战: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早期识别和干预面临挑战,包括多种药物同时或连续使用、患者无法报告早期症状以及缺乏快速可靠的皮肤和血液检测方法。
2. 过敏反应的免疫学基础
[*]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核心机制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导致多器官受累并迅速进展。IgE抗体在过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与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后,触发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的释放。
[*]非IgE介导的机制:部分围手术期过敏反应通过免疫复合物、补体、IgG抗体等非IgE介导的途径发生,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3. 生物制剂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靶向IgE: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是一种生物制剂,通过结合IgE并阻止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从而减少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
[*]调节免疫细胞功能:一些生物制剂通过靶向T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减少其活性或数量,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阻断免疫信号通路: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可以阻断特定细胞因子(如白介素)的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
[*]脱敏治疗:某些生物制剂可用于脱敏过程,帮助免疫系统耐受过敏原,从而预防严重反应。
4. 主要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
[*]作用机制:结合IgE并阻断其与肥大细胞的结合,抑制Th2介导的免疫反应。
[*]适应症: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哮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鼻息肉等Th2介导疾病。此外,还被批准用于预防食物过敏引起的过敏反应。
[*]临床效果:在口服免疫疗法(OIT)中,奥马珠单抗可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不良事件。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
[*]作用机制:阻断IL-4和IL-13受体,减少Th2介导的过敏性炎症。
[*]适应症:用于治疗哮喘、湿疹、嗜酸性粒细食管炎和鼻息肉。目前正在进行多项研究,评估其在口服免疫疗法中预防食物诱导的过敏性休克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他生物制剂
[*]Etokimab(艾托奇单抗 ) (IL-33拮抗剂):在花生过敏儿童中显示出增加耐受性的潜力。
[*]Ligelizumab ( 利戈组单抗;利格利珠单抗 ) (新一代抗IgE药物):对IgE的亲和力高于奥马珠单抗,可能更有效预防过敏反应。
5. 生物制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现状:生物制剂目前主要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或有慢性过敏反应风险的患者。它们尚未替代传统紧急治疗(如肾上腺素),但在免疫治疗计划中可作为辅助治疗。
[*]前景:生物制剂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管理中。然而,其应用仍受限于成本和需要进一步验证。
6. 总结生物制剂的出现标志着过敏反应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干预的转变。尽管目前其应用仍有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制剂有望在未来进一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成本。
END
▼点击“读原文”立即体验,让智慧医疗触手可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