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患儿肠道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
以下文章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作者牟正前、邹小华等患儿肠道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牟正前1 胡娜2 陈惠1 邹小华1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通信作者:邹小华Email: [email protected]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临床专项)(黔科合成果-LC〔2024〕067)
患儿,女,13岁,163 cm,54 kg,因“腹痛伴便血5 d”入院。家属诉患儿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伴不自主排便、便血,无畏寒、发热、呕吐等不适,遂来我院。全院会诊考虑为亚急性期肠系膜静脉栓塞,予那屈肝素4 000 IU皮下注射、罂栗碱30 mg静滴、抗炎、禁饮禁食、全肠外营养等治疗1月余,患儿仍有便血,多次输血仍贫血。体格检查:贫血面容,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左下腹压痛,可触及一无活动性包块。腹部CT: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腹腔多发迂曲、增粗血管,侧枝循环形成。肠镜:乙状结肠广泛糜烂坏死,多发溃疡;直肠、结肠多发黏膜肿胀隆起及毛细血管扩张。病理活检:黏膜固有层见广泛血栓,倾向透明血栓。血常规:Hb 79 g/L,白细胞2.13×109/L。肝功能:白蛋白35.8 g/L,总蛋白56 g/L。维生素D 6.45 ng/ml。电解质、凝血基本正常。术前诊断:(1)亚急性期肠系膜静脉栓塞;(2)消化道出血;(3)重度营养不良;(4)中度贫血。拟在全麻下行“开腹探查术”。
入室监测HR 85次/分,BP 102/63 mmHg,SpO2 96%。采用快诱导麻醉:静推咪达唑仑3 mg、丙泊酚100 mg、罗库溴铵30 mg、舒芬太尼20 μg后通气良好,插入6.5#气管导管机控呼吸,插管深度21 cm。麻醉维持:持续吸入2.0%~2.5%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2 mg·kg-1·h-1、瑞芬太尼0.2~0.4 μg·kg-1·min-1,间断静注罗库溴铵5~10 mg。持续体温监测及保温治疗,行动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CVP 5~8 mmHg,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5~0.1 μg·kg-1·min-1维持MAP 60~70 mmHg;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输血、纠正内环境。手术时间6 h。术中失血量1 000 ml,尿量700 ml,不显性蒸发800 ml;输注红细胞悬液800 ml,血浆400 ml,羟乙基淀粉500 ml,复方乳酸钠液2 000 ml。累计使用罗库溴铵60 mg、舒芬太尼40 μg。静脉自控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08 μg、帕洛诺司琼0.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按压剂量0.5 ml。入恢复室10 min自主呼吸恢复,睁眼躁动,予拔管,患儿哭闹,言语含糊,可见眼球震颤,考虑苏醒期躁动,静注丙泊酚30 mg、舒芬太尼5 μg镇静镇痛。10 min后患儿再次苏醒,诉头晕、视物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 mm,对光反射稍迟钝。考虑麻醉药物残留,给予言语安抚,继续观察30 min未见好转。查动脉血气分析:pH 7.38,Hb 84 g/L,PaCO2 42 mmol/L,K+ 3.3 mmol/L,PaO2 97 mmol/L。此时HR 118次/分,BP 112/66 mmHg,吸空气SpO2 96%,查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基本配合。请眼科急会诊,考虑双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予双眼球后注射山莨菪碱5 mg散瞳治疗,继续观察30 min无明显改善。因患儿有肠系膜栓塞病史,不排除脑卒中可能,急做头颅CT,未见异常。患儿在恢复室停留140 min仍头晕、双眼视物不清,家属拒绝入ICU,返回病房。术后第2天,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嗜睡,视力未恢复,请多学科会诊,行头颅MRI:双侧尾状核、丘脑、豆状核对称性信号增高,考虑Wernicke脑病急性期改变(图1A)。肌注维生素B1 0.1g,12 h一次,1周后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复查头颅DWI序列示病变已吸收(图1B),3周后改口服。术后50 d出院,无明显后遗症。
讨论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代谢的辅酶,缺乏将导致细胞糖代谢障碍。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脚气病可分为干、湿性两类。干性脚气病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表现为对称性周围神经炎或中枢性脑病(Wernicke脑病)。湿性脚气病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表现为心慌、胸闷、下肢水肿等,严重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Shoshin脚气病)。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B1严重缺乏引起的急性代谢性脑病,常对称性地累及乳头体、丘脑、第三脑室等糖代谢快的部位。典型临床表现三联征:精神意识障碍、眼部症状、共济失调,但多数患者仅出现一或两个征象。颅脑MRI是首选检查方法,CT在急性期大多数为阴性。实验室检查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血液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辅助诊断,但大部分医院未开展。Wernicke脑病的诊断采用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发布的指南:营养不良、眼部症状、小脑功能障碍、精神状态异常,满足以上四条中的两条即可高度怀疑。一旦怀疑本病立即给予维生素B1,每天至少补充100 mg,应用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补充维生素B1之前应避免给与大剂量的葡萄糖或糖皮质激素,血糖升高将加剧维生素B1消耗,加重病情。
Wernicke脑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对于存在维生素B1缺乏风险的患者,目前尚无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术前评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详细询问饮食情况,对肠外营养者查看营养液中是否含维生素B1,有条件者可行维生素B1浓度检测,维生素B1缺乏者及时补充。此外,注意评估是否有神经、心血管系统损害,特别是新发的异常,必要时请多学科会诊。(2)术中管理。选择具有脑保护作用的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心脑灌注,避免加重损害;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高糖溶液进一步消耗维生素B1。术前未充分治疗的患者可酌情静滴维生素B1 200 mg。(3)麻醉苏醒。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作用的干扰,苏醒期Wernicke脑病识别诊断较困难,需与苏醒期谵妄、脑卒中等脑功能障碍相鉴别。患儿苏醒期谵妄一般发生在苏醒后45 min内,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伴有无意识运动、缺乏眼神交流、哭闹等。大多数患儿苏醒期谵妄具有自限性,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效果较好。苏醒期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器质性改变,表现为苏醒延迟、神志不清、神经功能缺失等,用麻醉药物拮抗剂不能缓解,头颅CT或MRI检查帮助诊断。
本例患儿处于青春期,对维生素B1需求旺盛;禁饮禁食1月余且肠道持续出血,营养液中未添加维生素B1,摄入不足并持续流失;术中出血较多,短时间内急性丢失,大量输血补液进一步稀释。以上原因导致维生素B1缺乏,在麻醉苏醒期发生了Wernicke脑病。麻醉科医师对Wernicke脑病临床表现认知不足,苏醒期未能及时辨别Wernicke脑病及苏醒期谵妄的不同,这是本病例不足及警醒之处。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的患儿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应警惕维生素B1缺乏的风险。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麻醉科医师应提高对Wernicke脑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略。DOI:10.12089/jca.2025.01.023
END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体验,让智慧医疗触手可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