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5.09(上)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5-11-6 23:06 编辑译者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5年8-2025年9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内容涵盖中枢性卒中后疼痛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调控、可注射水凝胶修复脊髓损伤并缓解神经性疼痛的机制、神经性疼痛中mRNA m6Am修饰的调控机制、YAP/Nrf2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脓毒症相关谵妄的mGluR5信号传导机制、通过抑制铜死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策略、以及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诱导认知障碍的分子通路等方面(#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5.08.02-09.01)之上
1. Lu Tang#, Chengjie Yang#, Yanhua Peng#, Mudi Liu#, Na Wei, Xin Fan, Bo Yang, Jing Jia, Ye Chen, Jianguo Feng*, Jun Zhou* YAP/Nrf2 suppresses ferroptosis to alleviate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Redox Biology, 2025 June 25. PMID: 40763655
【题目】YAP/Nrf2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周军,冯建国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Lu Tang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麻醉手术部;Chengjie Yang, Yanhua Peng, Mudi Liu 西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肠缺血再灌注(Ⅱ/R)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Ⅱ/R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机制尚未完全阐明。Yes相关蛋白(YAP)作为Hippo信号通路的下游转录共激活因子,在控制器官发育和细胞增殖中起核心作用。然而,YAP是否参与调节Ⅱ/R诱导的ALI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YAP在Ⅱ/R引起的ALI和铁死亡中的调节作用,并探究YAP是否通过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入核和上调Nrf2表达来发挥抗铁死亡和抗炎作用。体内模型证明,YAP过表达抑制了Ⅱ/R诱导的ALI和铁死亡。这通过上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Nrf2的表达,以及减轻肺Ⅱ型上皮细胞中线粒体铁死亡的典型变化得到证实。此外,YAP过表达对小鼠Ⅱ/R诱导的ALI具有保护作用,显著改善肺部病理、减轻肺水肿和降低肺部炎症。体外模型也得出了一致结论。研究发现,YAP通过增加Nrf2表达并促进其核转位来抑制铁死亡和氧化应激。此外,敲除Nrf2会消除YAP在MLE-12细胞中介导的铁死亡抑制作用。基于我们的发现,可以推断YAP通过上调Nrf2表达并促进其核转位来抑制铁死亡,从而改善Ⅱ/R后的氧化应激、肺损伤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此外,我们认为靶向YAP可能通过抑制铁死亡成为治疗ALI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2. Yanhua Sun#, Jiangqiong Li, Xiang Liu, Genevieve A. Mortensen, Xiaoping Gu, David C. Adams, Haixu Tang, Jing Su, Ziyue Liu, Dayu Sun*, Lingzhong Meng*. The HM-TARGET personalised real-time haemodynamic targets in critical ca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July 23. PMID: 40775230
【题目】HM-TARGET:重症监护中实时个性化血流动力学管理框架的开发与验证
【通讯作者】Lingzhong Meng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麻醉科;
Dayu Sun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生物统计与健康数据科学系;
【第一作者】Yanhua Sun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麻醉科、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麻醉科;
【摘要】重症监护中的血流动力学管理通常依赖于静态的、基于人群的标准目标,这些目标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化生理特征和疾病的动态演变特性。我们开发并验证了一个实时个性化血流动力学管理框架,该框架通过时间依赖性Cox模型整合静态和动态临床数据,以预测生存概率并推导随时间变化的最佳心率和收缩压目标。
该模型基于电子重症监护数据库(eICU)进行训练,并采用重症监护医疗信息集市第四版(MIMIC-IV)和印第安纳大学健康中心(IUH)队列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其具有高预测准确性(c指数高达0.931)和跨人群的泛化能力。与符合固定人群标准阈值的患者相比,心率和收缩压值更接近模型预测目标的患者表现出显著降低的重症监护室死亡率。
探索性剂量反应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相关性,而案例研究则说明了该框架在重症监护环境中的可行性。这种被命名为“基于时间自适应风险引导目标估计的血流动力学管理(HM-TARGET)”的个性化动态方法,为危重患者的精准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框架。有必要开展前瞻性试验来评估其临床影响。
3. Haonan Fang#, Wanyu Li#, Xinmiao Lu, Junying Chen, Putian Zhang, Shufang Qi, Ren-shan Ge*, Yiyan Wang*.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halogenated disinfectant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5α-reductase type 1: Potential impact on neurosteroid synthesi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5 August 8. PMID: 40784118【题目】卤代消毒剂作为5α-还原酶1型强效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对神经甾体合成的潜在影响
【通讯作者】Yiyan Wang,葛仁山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温州医科大学儿科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精密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温州市环境与男性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Haonan Fang, Wanyu Li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温州医科大学儿科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精密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温州市环境与男性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神经甾体调节神经功能,其合成依赖于5α-还原酶1型(SRD5A1)。SRD5A1的失调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广泛使用的抗菌化合物-卤代消毒剂可能通过抑制SRD5A1来调节神经类固醇生成。本研究评估了八种卤代消毒剂对人类和大鼠SRD5A1活性的影响,并表征了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使用人SF126细胞微粒体和大鼠脑微粒体实验表明,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显著抑制SRD5A1活性。六氯酚显示出最高效力(IC50=5.50μM),其次是溴氯酚(7.10μM)、硫氯酚(7.33μM)、芬替氯(14.57μM)、二氯酚(18.34μM)和洛罗酚(25.51μM)。酶动力学分析揭示了混合/非竞争性抑制机制。与大鼠SRD5A1相比,人类SRD5A1显示出更高的敏感性。在完整细胞中,所有化合物均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降低双氢睾酮的产生。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与NADPH结合位点结合,其结合能与抑制效力相关。3D-QSAR模型确定氢键受体和疏水特征对抑制效力至关重要。结构-活性分析揭示了化合物效力与LogP、分子量和卤素含量等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组分析框架中的算术残差进行跨物种相关性评估,提供了增强的分析验证,并证实了高活性化合物在两种物种中具有一致的聚类特异性活性模式。这些发现表明,卤代消毒剂是有效的SRD5A1抑制剂,对神经甾体生物合成和神经精神健康具有潜在影响,为环境风险评估和治疗应用提供了结构见解。
4. Yue Huang#, Gan Ma, Shan Xie, Runa Wei, Ya Liu, Ying Zeng, Yaxuan Zhao, Qihui Wang, Li Yang, Huiying Huang, Lingyun Hao, Xiaotian Zhao, Hongjun Wang, Wen Shen, Stanley Sau Ching Wong, Jun-Li Cao, Yuan-Xiang Tao, Zhi-Qiang Pan*. SERBP1-PCIF1 complex-controlled m6Am modification in glutamatergic neurons of 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is required for neuropathic pain in mice. Nat Commun, 2025 Aug 5. PMID: 40764612
【题目】SERBP1-PCIF1复合物控制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谷氨酸能神经元的m6Am修饰会导致小鼠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潘志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黄悦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相关基因改变会导致神经性疼痛和焦虑的发生。磷酸化的CTD相互作用因子(PCIF1) 引发的二甲基腺苷 (m6Am ) mRNA修饰代表了基因调控的其他表现。然而,PCIF1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表明,在患有神经性疼痛和焦虑的小鼠中,原发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中PCIF1表达增高,但在单独的炎症性疼痛或焦虑中则不增高。丝氨酸蛋白酶 mRNA结合蛋白-1 (SERBP1) 被鉴定为 PCIF1 的辅因子,其复合物介导m6Am沉积于mRNA上。阻断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区谷氨酸能神经元中SERBP1-PCIF1的上调,可消除RNA聚合酶Ⅲ(Maf1)负调节因子maf1同源物上m6Am的增加,升高MAF1蛋白,并减轻神经性疼痛和焦虑。然而,人为模拟这种增加会导致Maf1上m6Am的增加,降低MAF1,并诱发神经性疼痛和焦虑。这些发现强调了m6Am在神经性疼痛-焦虑中的重要性,并确定了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区谷氨酸能神经元中的SERBP1-PCIF1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5.Xiao Wang#, Pengfei Liu, Yifan An, Yanting Hu, Hui Qiao, Huihui Miao*. RBMS2 mediates SLC7A11 transcription-translation to regulate ferr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Free Radic Biol Med, 2025 Aug 23. PMID: 4085446
【题目】RBMS2介导SLC7A11转录翻译调控结直肠癌中的铁死亡
【通讯作者】苗惠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Xiao Wa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麻醉科;
【摘要】结直肠癌 (CRC)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铁死亡是一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癌症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RNA 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2 (RBMS2) 与多种癌症有关,但其在CRC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RBMS2 在CRC 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通过CCK-8 实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和EMT 相关基因检测,评估了RBMS2 过表达和敲低的影响。使用特异性抑制剂、铁死亡诱导剂以及凋亡和增殖检测来评估铁死亡、细胞凋亡和自噬。并探讨了 RBMS2 与SLC7A11在铁死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体内实验采用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观察肿瘤生长、上皮间质转化 (EMT) 和转移。RBMS2 过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此外,RBMS2 通过下调SLC7A11 促进铁死亡。机制研究表明,RBMS2 在mRNA 水平上破坏了SLC7A11 的稳定性。体内实验中,RBMS2 过表达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肺/肝转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RBMS2 通过促进铁死亡和调节 SLC7A11 mRNA 的稳定性来抑制CRC 进展。因此,靶向 RBMS2-SLC7A11 轴可为CRC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6. Yujie Mou#, Feng-min Li, Jun-tong Lou, Haiyue Tu, Yi Zhu, Rui Sheng, Zhong-ling Zhang, Yuzheng Zhao, Fuhai Ji, Jun-chao Wu, Zhenghong Qin*. NADPH acts as an endogenous P2X7 receptor modulator to gate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of microglia. Acta Pharmacol Sin, 2025 Aug 11. PMID: 40789938
【题目】NADPH作为内源性P2X7受体调节剂控制小胶质细胞的神经炎症反应
【通讯作者】秦正红 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衰老与神经疾病实验室;
【第一作者】牟玉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 是参与细胞生物合成和氧化还原代谢的重要辅酶。它因其通过协调氧化还原反应调节神经炎症的作用而受到认可。但它除了氧化还原调节之外,是否存在其他新的作用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NADPH 调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的一种新机制。我们发现,在体外和体内神经炎症模型中,NADPH 的应用显著减轻了小胶质细胞中NLRP3 炎症小体的活化,并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敲低P2X7R小胶质细胞和P2X7R cKO小鼠实验,我们证明了 P2X7R 是补充 NADPH 抗炎作用的关键介质。我们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进行了全细胞记录,发现添加ATP(1mM)可诱发内向电流,而同时添加P2X7R拮抗剂A-438079(20 μM)或NADPH(1 mM)可减弱该电流。通过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DARTS)分析,我们发现NADPH与P2X7R激动剂ATP一样,能够与P2X7R的胞外域结合,从而抑制ATP诱导的P2X7R活化。我们的研究首次证实NADPH作为P2X7R的内源性抑制剂,能够调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本研究拓展了NADPH的生物学功能,并为基于NADPH的神经免疫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7. Yu-Ge Wang#, Ting-Ting Zeng, Hao Wu, Ting-Ting Zhu, Hui-Jie Shang, Bo-Wen Shao, Chun-Yan Du*, Jian-Jun Yang*, Pan-Miao Liu*. Mussel-Inspired Adhesive and Tough Hydrogel Based on Silk-Triggered Dopamine Polymerization for Wound Healing. Smart Med, 2025 Aug 12. PMID:40837200
【题目】基于丝素蛋白触发多巴胺聚合的仿贻贝粘附性强韧水凝胶促进伤口愈合
【通讯作者】刘盼苗,杨建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杜春燕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第一作者】Yu‐Ge Wang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组织工程是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与器官的重要替代方案。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组织修复材料,但优化其多种功能(如粘附性、机械性能和血管生成能力)以适应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复杂性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本研究受仿贻贝粘附的聚多巴胺(PDA)与丝素蛋白血管化潜能的启发,开发了一种强韧粘附型聚多巴胺(PDA)-丝素-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通过席夫碱反应,游离多巴胺与丝素链上的共轭多巴胺发生自聚合,形成PDA/丝素预聚体。预聚体中PDA的存在使最终制备的聚多巴胺(PDA)-丝素-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具备优异的粘附性、强机械性能和良好吸水性。通过调节交联度,该水凝胶还展现出显著的可变形性,适用于构建更厚、更复杂的组织和器官。此外,得益于丝素蛋白的血管化能力和PDA的粘附特性,该水凝胶能有效促进Sprague-Dawley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的血管生成并加速伤口愈合。本研究为开发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多功能医用凝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
8. Yun Li#, Hai-Bo Li#, Shao-Wei Hou#, Yu Meng, Yuan-Lin Wang, Jia-feng Yu, Si-wen Long, Jing-Yu Feng, De-Qiang Li, Peng Li, Yize Li, Yue-chun Lu, Ke-liang Xie, Yong-hao Yu, Li-Na Zhao*. MPEP ameliorates 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 by modulating hippocampal mGluR5 signaling and pyramidal neuron excitability in mice. Phytomedicine, 2025 Aug 12. PMID: 40839990
【题目】MPEP通过调节小鼠海马mGluR 5信号传导和锥体神经元兴奋性进而改善脓毒症相关谵妄
【通讯作者】赵丽娜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第一作者】Yun Li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Hai-Bo Li 赤峰市医院麻醉科;Shao-Wei Hou 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背景:谵妄是脓毒症中常见的一种大脑表现,称为脓毒症相关谵妄(SAD),被认为与兴奋性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是中枢谷氨酸能神经系统的重要受体之一,广泛参与突触传递、突触可塑性和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的调节。mGluR5的抑制被认为是逆转兴奋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药物靶点。然而,阻断mGluR5信号传导是否可以作为SAD的治疗方法仍然未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GluR5受体拮抗剂2-甲基-6-(苯乙炔基)-吡啶(MPEP)通过调节海马mGluR 5信号和锥体神经元兴奋性来治疗SAD的潜在机制。
方法:建立脂蛋白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模型和HT22细胞,评价MPEP对SAD的预防效果。采用埋食实验(BFT)、旷场实验(OFT)和Y迷宫实验等行为测试,结合皮质脑电(EEG)检测来评估SAD。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评估海马谷氨酸代谢和灌注的变化。提取海马进行分析,包括 ELISA 测量谷氨酸 (Glu) 水平、RT-qPCR 检测 mGluR5 mRNA 表达、WB 检测 mGluR5 蛋白表达、IF 检测 mGluR5 强度、TUNEL 染色检测核体细胞细胞凋亡,以及 Nissl 和高尔基体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此外,还使用光纤Ca 2+成像、微电极阵列(EA)和海马CA1区全细胞膜片钳来评估锥体神经元活动和突触传递的变化。
结果:10mg/kg 的MPEP减轻了脂蛋白诱导的谵妄样行为,例如BFT中进食的潜伏期缩短了41%,OFT中在中心区域花费的时间增加了97%,Y迷宫测试中,进入新异臂的次数和新异臂停留时间分别增加了195%和267%。10mg/kg 的MPEP 可降低脂蛋白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mGluR5的高表达和Ca 2+活性的增加,修复了神经元损伤,并减少了兴奋性突触传递。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MPEP通过阻断mGluR5信号传递来缓解SAD,从而减少对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损伤。这些发现支持从临床前水平进一步探索MPEP作为SAD临床治疗的候选药物
9. Hu Zang#, Ying-Yie Hu, Xiaoyu Ji, Yu-Ye Chen, Xiao He, Li Wan, Wen-Long Yao, Chuan-Han Zhang, Chang Zhu*, Tong-Tong Liu*. LXR-β regulates microglial efferocytosis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CPSP via STAT6 activation.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25 Aug 21. PMID: 40848997
【题目】LXR-β通过STAT6激活调节CPSP中的小胶质粒细胞增多症和神经炎症
【通讯作者】刘彤彤,祝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Hu Za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中枢性卒中后疼痛(CPSP)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发生在脑血管损伤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PSP大鼠的丘脑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在神经系统中,未能及时清除的凋亡细胞碎片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引发持续的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导致CPSP的发生和进展。小胶质细胞通过胞葬作用清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凋亡细胞,这一过程可以减轻神经炎症,并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的重编程,这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和修复机制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肝脏X受体β(LXR-β)可以调节小胶质细胞的胞葬作用,减轻脑出血后的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了LXR-β调节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以减轻CPSP的潜在机制。
方法:基于人脑出血患者的单细胞测序数据集和中枢性卒中后疼痛大鼠的丘脑组织样本,对胞葬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神经炎症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了验证LXR-β是否通过胞葬作用调控CPSP及其潜在机制,分别用GW3965(LXR-β激动剂)、GSK2033(LXR-β抑制剂)和AS1517499(STAT6抑制剂)单独或联合处理大鼠。评估内容包括伤害性行为、胞葬作用以及其相关分子、炎症因子和小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的表达。还使用BV2细胞进行了体外实验,以进一步阐明其潜在机制。
结果:人类脑出血测序和CPSP大鼠丘脑出血模型结果表明,凋亡细胞的清除不足和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是导致卒中后异常神经炎症的关键因素。LXR-β的下调与CPSP后的机械性痛觉超敏有关。激活的LXR-β可增强胞葬作用,并上调激活相关分子(MerTK、Axl和CD36)。这些作用有助于减少神经炎症,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并减轻CPSP。生物学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LXR-β通过激活p-STAT 6来调节这些效应。体外研究也证实,LXR-β/p-STAT6信号通路与BV2细胞胞葬作用和炎症调节密切相关。
结论:LXR-β通过激活p-STAT6促进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和胞葬作用相关分子(Mertk、Axl和CD36)的表达,从而减轻神经炎症、推动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进而缓解CPSP。靶向LXR-β或其下游信号通路可能为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10.Lu Li#, Yu Cao#, Xiangsheng Zhang#, Jiayi Guo, Ziqiang Lin, Pengyu Zhou, Chuyin Chen, Jiahao Chen, Yike Liu, Danzhi Luo, Jiurong Chen, Yingdong Deng, Peng Sun*, Zhiwen Zeng*, Jun Zhou*. Injectable ROS homeostasis protective hydrogel inhibiting microglial ferroptosis through the Nrf2/Slc7a11/Gpx4 to alleviate neuropathic pain and promote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Redox Biol, 2025 Aug 8. PMID: 40795617
【题目】可注射的活性氧稳态保护型水凝胶通过Nrf2/Slc7a11/Gpx4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铁死亡,从而缓解神经性疼痛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通讯作者】周俊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曾志文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及高分子材料产品重点实验室;Peng Sun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科、中国南方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癌症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第一作者】Lu Li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Yu Cao, Xiangsheng Zhang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脊髓损伤(SCI)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由于持续的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仍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我们开发了一种负载槲皮素的可注射甲基丙烯酸化和巯基化明胶水凝胶(MSQ),通过协同清除活性氧(ROS)和抑制小胶质细胞铁死亡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促进神经修复。MSQ 水凝胶表现出快速的光交联、持续的槲皮素释放以及通过巯基和槲皮素的强大 ROS 清除能力,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MSQ 通过上调 Nrf2 表达、促进其核转位以及激活 Slc7a11/Gpx4 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 BV2 小胶质细胞铁死亡,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了槲皮素与 Nrf2 的高亲和力结合。在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中,MSQ 植入显著减小了损伤面积,抑制了小胶质细胞铁死亡,降低了促炎介质(TNFα、IL-1β、IL-6)的水平,同时提高了神经元存活率(尼氏/NeuN+细胞)和轴突再生(MAP2/5-HT+表达)。运动功能恢复检测显示,经 MSQ 治疗的小鼠 BMS 评分提高,步态规律性改善,机械/热痛阈值升高。本研究强调了 MSQ 水凝胶作为一种多功能治疗平台,通过 Nrf2/Slc7a11/Gpx4 轴靶向活性氧稳态和小胶质细胞铁死亡,为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管理及神经再生提供了有前景的策略。
11. Jiawen Luo#, Huizhen Fan#, Chenying Shu#, Yiming Lin, Hanqing Li, Shunv Cai, Xin Li*, Yanfei Mao*, Min Lu*, Pingbo Xu*. Immuno-protective cationic ginsenoside Rb1 vesicles for macrophage-mediated targeted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Mater Today Bio. 2025 Aug 12. PMID: 40893350
【题目】免疫保护型阳离子人参皂苷Rb1脂质体用于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靶向治疗
【通讯作者】许平波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Min Lu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关节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毛燕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科及外科重症监护室;Xin Li 上海交通大学仪器分析中心;
【第一作者】Jiawen Luo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浙江肿瘤医院)研究生培训基地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关节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创伤骨科研究所;Huizhen Fa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关节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创伤骨科研究所;Chenying Shu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摘要】炎症性疾病(IDs)以慢性炎症为特征,与细菌和病毒感染、关节炎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状况有关。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提供暂时的缓解,这凸显了需要更有效疗法的必要性。人参皂苷 Rb1(Rb1)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能够自行组装成纳米颗粒。为了改进针对炎症性疾病的靶向治疗,本研究探讨了阳离子修饰对 Rb1 自组装体(GRb1)的影响。在各种修饰中,聚乙烯亚胺(PEI)(GRb1@PEI)在增强 GRb1 特异性靶向巨噬细胞的能力方面最为有效。在由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ALI)的小鼠模型中,PEI 有助于将 Rb1 递送至炎症部位。在那里,Rb1 抑制 TNF-α 信号通路,有助于使炎症标志物恢复正常,并减少免疫细胞的募集。此外,GRb1@PEI 作为具有多种物理化学特性的多功能载体,用于携带抗生素,增强了细菌清除能力,并减轻了与血液感染相关的 ALI 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中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四种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GRb1 变体中,本研究表明,GRb1@PEI 是针对炎症性疾病进行靶向抗炎治疗的最高效的多功能纳米载体,为未来的治疗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
12.Weiming Zhao#, Ke Peng#, Baojian Zhao#, Xiaowen Meng, Gang Wang, Hanbing Xu, Li Deng, Xisheng Shan, Yichan Wang, Qiya Xu, Yanan Gao, Ruixia Weng, Hong Liu, Jin Tao, Huayue Liu*, Shaoyong Song*, Fuhai Ji*. Igfbp2 Downregulation in PVT-CeA Glutamatergic Circuits Drives Neonatal Anesthesia-Induced Fear Memory Deficits. Adv Sci (Weinh), 2025 Aug 13. PMID: 40801458
【题目】 PVT-CeA谷氨酸能环路Igfbp2下调驱动新生儿麻醉引起的恐惧记忆缺陷
【通讯作者】嵇富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Shaoyong Song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刘华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手术中心;
【第一作者】Weiming Zhao, Ke Pe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Baojian Zhao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口腔医院麻醉科;
【摘要】反复进行新生儿全身麻醉会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反复的新生儿麻醉会损害雌雄两性幼鼠的恐惧记忆,并且在下丘脑旁室核(PVT)中抑制了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动。通过光遗传学激活 PVT 谷氨酸能神经元可恢复麻醉处理小鼠的恐惧记忆缺陷,而对这些神经元进行光遗传学抑制则重现了对照组小鼠的记忆缺陷。具体而言,反复的新生儿麻醉会降低 PVT 谷氨酸能神经元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2(Igbp2)的表达和树突棘密度,通过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树突棘密度来选择性地操纵 PVT 谷氨酸能 Igfbp2 介导的麻醉引起的恐惧记忆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对从前纹状体(PVT)到中央杏仁核(CeA)的谷氨酸能投射进行光遗传学激活或恢复 Igfbp2 的表达,能够阻止麻醉引起的记忆障碍;而对这些投射进行光遗传学抑制或敲低 Igfbp2 的表达,则足以在对照小鼠中引发类似的记忆障碍。这些发现表明,PVT 传入至中央杏仁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中的 Igfbp2 介导了雌雄小鼠反复新生儿麻醉所导致的恐惧记忆缺陷,突显了 Igfbp2 作为反复麻醉引起的认知障碍的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性。
13. Jia-Bao Su#, You-Yi Zhuang, Ming-Heng Liu, Guo Chen, Min Wei, Bing-Xin Chen, Le Yang, Yun-Feng Ji, Chuan Zhu, Xue-Xue Zhu*, Ji-Ru Zhang*, Hai-Jian Sun*. HMC ameliorates myocardial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suppressing cuproptosis via the de-ubiquitin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ATP7A. Br J Pharmacol, 2025 August 14. PMID: 40813128
【题目】HMC通过去泛素化和稳定ATP7A来抑制铜死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孙海建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江南大学医学中心、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Ji-Ru Zhang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朱雪雪 江南大学医学中心,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第一作者】Jia-Bao Su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背景和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患者在血运重建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Hesperidin Methyl Chalcone, HMC)具有抗氧化和血管保护等特性,但其在MI/RI过程中对细胞死亡通路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HMC对MI/RI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实验方法:本研究在H9c2心肌细胞上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并在小鼠中构建MI/RI模型。实验观察HMC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并进行铜通量分析、泛素化检测和分子对接实验,评估HMC在MI/RI条件下对线粒体完整性和多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
关键结果:HMC预处理可显著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减少MI/RI小鼠梗死面积并改善心功能。机制上,HMC特异性地抑制了“铜死亡”:HMC降低细胞内铜过载水平并下调铜死亡效应分子,类似于铜螯合剂四硫代钼酸铵(ATTM)的作用。重要的是,铜死亡诱导剂Elesclomol-Cu能够消除HMC的心肌保护效应。此外,HMC与E3泛素连接酶MARCHF7相互作用,破坏MARCHF7与ATP7A复合物,从而减少铜输出蛋白ATP7A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ATP7A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后,铜外排能力增强,继而缓解MI/RI所致的铜死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线粒体损伤。
结论和意义:本研究揭示了MI/RI中一个由泛素调控的铜离子稳态轴。通过靶向MARCHF7-ATP7A相互作用,HMC维持细胞的铜外排机制,从而对抗铜死亡驱动的心肌损伤。这些发现表明,HMC通过调节依赖泛素化的铜稳态机制,成为治疗MI/RI的新型候选治疗药物。
14. Man-Xiu Xie#, Ren-Chun Lai#, Yi-Bin Xiao#, Shi-Yu Zuo#, Hao Tang#, Xian-Ying Cao, Jin-Kun Liu, Zi-Su Zhou, Shu-Hang Wang, Xiao-Fan Lu, Ying He, Yan Xie, Xiao-Long Zhang*. Histone lactylation regulates DOCK4 to control heat nociception and supports Dynein-mediated Nav1.7 trafficking. Nat Commun, 2025 Aug 4. PMID: 40759894
【题目】组蛋白乳酸化通过调控DOCK4影响热痛觉感知并支持动力蛋白介导的Nav1.7运输
【通讯作者】张晓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Man-Xiu Xie, Ren-Chun Lai, Hao Tang 中山大学肿瘤中心麻醉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癌症临床研究中心;Yi-Bin Xiao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疼痛研究中心与生理学系;Shi-Yu Zuo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所;
【摘要】热痛觉感知涉及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V1等热传感器,但其缺失仅部分损害热感知能力,表明存在其他机制。自闭症常伴随异常痛觉感知,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自闭症易感基因细胞分裂奉献者4(Dock4)通过组蛋白H4K8乳酸化修饰,在多种疼痛模型中均呈现DRG神经元表达下调。感觉神经元中 DOCK4 缺失会增强小鼠的热痛觉感知。机制上,DOCK4通过与钠通道Nav1.7相互作用,介导其在DRG神经元中从膜到胞质的转运。作为适配蛋白,DOCK4结合动力蛋白Dynein形成Dynein/DOCK4/Nav1.7 复合体,其中Dynein为Nav1.7转运提供机械驱动力。在感觉神经元中敲低 DOCK4 同样增强了雄性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热痛觉。由此可见,动力蛋白Dynein/DOCK4/Nav1.7 复合体代表一种独立于热传感器调节热痛觉的机制,并为自闭症中的异常疼痛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15. Song Xue#, Jinyan Wang#, Yao Tian#, Tianyu Zong, Yan Zhang, Xin Zhou, Mengyi Li, Shuwen He, Wei Yan*, Ye Zhang*, Xianwen Hu*, Chunxia Huang*. Hemorrhagic shock and reperfusion 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rough HIF3α/SIRT1. Free Radic Biol Med, 2025 August 15. PMID: 40819662
【题目】失血性休克及再灌注通过HIF3α/SIRT1通路诱导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黄春霞,Xianwen Hu,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安徽省高校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Wei Yan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Song Xue,Jinyan Wa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安徽省高等学校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Yao Tian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摘要】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缺氧诱导因子3α(HIF3α)作为参与细胞凋亡的转录因子,在多种认知障碍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体外模型和失血性休克再灌注(HSR)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两种模型均显示海马神经元中SIRT1与HIF3α具有高度共定位特征,同时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增加并伴随神经元凋亡。siRNA介导的HIF3α 敲除可下调OGD/R处理海马神经元SIRT1蛋白表达,而药物抑制或基因敲除SIRT1并未改变HIF3α水平。体外实验还发现,HIF3α敲除能增强抗氧化反应,减轻OGD/R诱导的自噬、磷酸化 tau 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值得注意的是,OGD/R会促进海马神经元自噬,而采用3-MA抑制自噬后,可降低OGD/R诱导的磷酸化tau 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敲除HIF3α能够降低SIRT1和LC3B蛋白表达水平并减少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改善海马神经元凋亡与突触损伤,从而缓解失血性休克再灌注(HSR)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综上研究表明,HIF3α 通过促进SIRT1依赖性自噬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相关的认知障碍,最终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
检索:孙瑶、王益敏
翻译:李 梦、王名扬校对:庞兆华、赵伟指导老师简介:
磨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慢性疼痛专病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手术麻醉中心疼痛诊疗部。主攻疑难疼痛性疾病诊治,致力于难治性癌痛微创外科治疗新领域。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广东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主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6项院内新技术新业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9篇。疼痛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科室科研骨干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两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5.08(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5.08(下)
珠江视界 | 吕强和刘达琪教授:《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5.07(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5.07(下)
珠江视界 | 徐铭军教授:《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麻醉的选择和管理》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