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影像之:20小时手术后的医生
这一张获奖照片是从2007年1月5日的健康报上拍下来的,镜头真实记录医务人员与医学、生命、健康相关的纪实佳作。当医生的面容被口罩遮蔽后,那双露在外边的眼睛就显的格外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的目光,才可以把病人看做一个人而不是疾病的载体。
《20小时手术后的医生》,是摄影记者詹母斯曾拍下一帧享誉全球的纪实照:讲述的是波兰一家医院,大夫们实施了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自早上8时持续到次日凌晨4时。手术结束了,工作人员皆疲惫至极,有一位累倒在地板上,但并未立即转入休息。尤其那位主治医生,他紧护在病榻前,全神贯注凝视着监测仪----从照片上看,其身体已明显露出松弛虚脱之相,仿佛一炷香灰僵却在那儿,但面罩之上的那双眸子却活力未减---照片将体态之消顿与目光的警惕及高度紧张淋漓地表现出来,构成了强烈的反差。画面明明是静止的,却弥漫着一股激烈无声的“战场”氛围,有一种神圣悲壮的献身意味,可谓震撼人心。詹母斯忆道:“我一直观察着他的眼睛……他是如此专心,以至根本不知道我在哪儿。”他显然,白衣人的每一根神经都在“那边”,与患者的安慰浸合在一起,他已彻底“忘我”,成了专为对方而配置的一种“存在”。
多么令人难忘的眼睛。它的凛冽、忠诚,它的温情、善意,它布满血丝的忧虑和深深牵挂。它告诉你: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生命必须对另一个生命说----是的,我爱你!
这张照片享誉全球,并多次获奖。人们从中读到了什么叫诚实的劳动,什么叫公正的医学。其实,真正获奖,是为了向那远未普及的精神致敬,向包括“红十字”在内的所有正直的人类劳动致敬! 在中国是不会给你尊敬的,除非非典期间! 我希望这个照片被那些随意骂医护的人看到,将心比心,谁没事想着要别人的命? 医生这么辛苦,可是现在的医疗环境,是怎么对待医生的 唉,舆论导向现在在中国是偏向不了医生的。 :(令我想起了北医大的事了,好沮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