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盛行何日休?!--《医者仁心》热播之际发生的医闹
医闹盛行何日休?!——医闹引发的思索
正值央视八套热播第一部正面直击中国医疗界生存状态及困境、不回避医患矛盾的揭秘之作,优秀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医疗大剧《医者仁心》之际,我院又出现一起医闹。 原来,患者×××自南昌某院手术出院复入我院外科后续治疗,二天后如厕时突发大面积脑溢血,昏倒于医院卫生间,经救治无效身亡。事发后,家属停尸病房,花圈满院,关闭门诊,咆哮公堂。昨天下午终以医院赔款而平息。对此,许多职工颇有微词,长此以往,医院将何以为继?今天上午九时一刻许,医院职工自发组织,打着“医者仁心”的横幅(见下图),准备游行示威,前往县委县政府集体上访,但不知何故被制止。 不知何时谁发明了医闹,让全国群起而效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医改几十年,为何仍以失败而告终?这难道不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吗?美国是个高度重视人权的国家,把人的生命看得很重,所以最优秀的人才方能进入医学院校,医生的准入制度非常严格。医学生大学毕业后要经历严格的住院医师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考核方可取得相应的行医执照。一旦出现差错或医德败坏,将吊销行医执照。当然与之相应,医生的工资在全美国也是最高的(见附件),所以医生也无需去苦心积虑捞取非法收入,只要专心钻研医术就行了。纵观内地一些医院的现状令人心忧。医生队伍良莠不齐、学术气氛不浓、人才激励机制欠缺。例如有些钻研业务的医生考取了高级或中级职称,医院却仍然采用多年前稀少的职称编制,既不能正式聘用,又不解决内聘,一些有后台会关系的低职称医生或“王冬”式的医生却能雄居科室领导或学科带头人的地位,这势必形成不讲业务不思进取的不良导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极大隐患。如果增加聘用优秀医生,少量的资金投入可形成多钻业务少钻政治的正确导向,将会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或纠纷后导致的巨额赔偿,何乐而不为?受经济利益驱使,患方看到医闹有利可为,不管是否有理,先闹再说。甚至有形成专业的“医闹公司”之苗头。老百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温总理说过“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可医闹盛行何日休?中国医改任重而道远啊?……
(2010年12月17日)
附件:>>>美国十份最高收入工作 相关链接>>>在线播放33集高清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 中国的医疗剧始终离不开医药代表、红包、医闹等。为什么不能拍像豪斯医生等电视剧呢?应该多拍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反应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医疗电视剧、让人们对医生、医院有从新的认识。还有日本的好几部电视剧也挺好看的,医龙、白色巨塔、仁医等。 麻醉医师啊,咱们什么时候收入能往前靠靠啊 中国特色的和谐,不知何年才结束
医闹,中国特色 如楼主所言,造成当前这种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是多因素的。我们呼吁政府政策倾斜,呼吁民众提高素质给与理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或许身边的你、我、他都很努力,都很敬业,也都无愧于“医者仁心”这几个字,但是毕竟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并非如此,这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毁坏的是医生的整体形象。当我们自己作为患者或者家属到不熟悉的医院就医时,所接受的或许也有被群众所不满的医疗服务,我们没办法去左右政府的决策,更没办法去改变大众的思想,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怨天尤人、恐惧医闹,害怕纠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技术过硬,有理有据,无愧于心。 温总理说过“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可医闹盛行何日休?中国医改任重而道远啊?…… “中国医改几十年,为何仍以失败而告终?”
————————
这场改革之所以失败,因为这是一场推卸政府办医责任的“改革”。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偿严重不足,导致医院以药养医,公立医院失去了公益性质,这又将医师直接推到了和患者冲突的处境,出了医疗事故只会找几个医生作替罪羊,转移视听转移矛盾。 回复 2# wuzhiping
作为严肃题材的文艺作品,应当是反应现实,应当针砭时弊,而不是粉饰太平。 当中国的医生难 当中国的麻醉师更难 麻醉医师地位太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