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导管抽出脑脊液
昨天一二次剖宫产手术,穿刺到硬膜外腔时顺利,但进腰麻针感觉进了很长的距离才到珠网膜下腔,注药后置管感觉有液体流出但速度不快,以为是推的盐水没有在乎,等翻身后回抽出液体而且温度是热的,考虑只管到珠网膜下腔,整个手术没有再敢给局麻药.术后推了20毫升低右拔管,奇怪的是手术完了病人就可以抬起双腿.(手术1小时,0.75布比1.4毫升).请问低右可以推到珠网膜下腔吗?为什么麻醉时效这么短? 遇到这种情况应谨慎处理,严格按照规范,以免造成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关于保证椎管内麻醉安全的有关指导意见》
为保证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相关的麻醉并发症和意外,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下列指导意见:
1、废弃以往普遍使用的、通过注入空气来判断硬膜外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大量气体进入硬膜外腔后造成的脊髓受压或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
推荐:使用玻璃管水柱虹吸法来判断穿刺针是否已进入硬膜外腔。
2、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改为脊髓麻醉(腰麻)的操作方法,以避免麻醉效果不佳或其它并发症。同时废弃使用自体血填充硬膜外腔来预防脊髓麻醉后头痛(腰麻后头痛)的操作方法,以避免硬膜外腔内粘连,导致日后再次硬膜外麻醉时效果不佳。
推荐1: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后,应以乳酸林格液30~50ml施行硬膜外腔填充。
推荐2: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后,应改行全身麻醉。
3、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改换另一椎间隙再行穿刺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发生全脊髓麻醉的可能性。
推荐:在硬膜外填充后,改行全身麻醉。
4、对穿刺过程中出现穿刺针触及脊神经的患者(不论是硬膜外穿刺还是蛛网膜下腔穿刺),均应禁止继续使用局部麻醉药施行阻滞,以避免在神经损伤的基础上,发生局部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对脊神经造成的损害和/或马尾综合征。
推荐:立即停止穿刺操作,改行全身麻醉。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有局部神经损伤征象的患者,应及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应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5、对既往有电击伤史的患者,应严禁实施任何类型的神经阻滞麻醉(包括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以避免该类患者在电击伤后发生脱髓鞘病变的基础上,因使用局部麻醉药而加重神经损害。
推荐:麻醉前详细询问病史。使用全身麻醉。
以上指导意见,请各地方学会认真组织学习,严格参照执行。今后对因违反上述指导意见而造成麻醉并发症或意外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将不再为当事者进行辩护。 恕我实习生无知
2楼说的这个规范我终于是看见原文了
值得反复多次仔细阅读 我感觉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注入硬膜外腔的药液能吸回来,我想如果吸回来的多余你注入的应该考虑是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否则单凭温度不能确定回吸的是脑脊液,当然还是小心谨慎点好。 个人感觉用药偏少,故麻醉时间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