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gongcs的YAO&ARTUSIO麻醉学读书日记
之前是遇到问题时到处查找参考书,没有认真完整的学习完一本,希望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共勉! 肺移植手术的麻醉还未经历过,但阅读了本章节后,对其有了一个初步浅表的认识。该麻醉的几个关键时间点:麻醉诱导时;体位变为侧卧位时;单肺通气时;肺动脉阻断时;移植肺植入时;移植肺再灌注时。
诱导过程应缓慢逐渐进行,避免交感张力急剧下降引起循环波动,尤其是在自主呼吸到机械通气的过渡期。
侧卧位相关血液回流改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血管充血及血管压力变化。
单肺通气,气道峰压升高,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可影响右心功能。注意调整通气方式,使气道降到最低。
肺动脉阻断时,应及时评估右心功能,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右心膨胀程度,或室壁运动状态。如不能耐受,则应开放肺动脉钳,给予前列腺素E1或一氧化氮等肺血管扩张剂,适当给予正性肌力药物。
移植肺植入时,注意保存液中血管扩张剂引起的低血压,移植肺所致冠脉气栓,注意监测心电图和食道超声心动图。
在移植肺再灌注后,肺动脉压下降,同时可表现出损伤的早期表现,低氧血症,肺水肿。应注意调整呼吸模式,给予正压通气,并予肺血管扩张剂,甚至体外循环,体外膜肺氧合等。 因杂事繁忙,暂停了两周,迎头赶上 冠状动脉包括: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左主干回旋支。Right coronary artery,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circumflex branch。 PPM的置入指征:窦房结--病窦综合征,快慢心律失常,有症状的窦缓,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房室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支传导阻滞或双分支传导阻滞合并结下传导延长
有血流动力学症状的RBBB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有血流动力学症状的RBBB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或有持续性窦性停搏依赖性室性心动过速病史的高危患者
未经心电图诊断的晕厥
心肌病--难治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或在得到最佳治疗情况下仍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文氏传导阻滞(2度1型)表现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QRS脱落。阻滞位点通常为房室结。
莫氏传导阻滞(2度2型)无PR间期的进行性延长,而是一个房室传导丢失,伴随一个QRS的脱落。阻滞位点通常为结下,希氏-蒲肯野系统内。
3度传导阻滞,阻滞位点通常位于房室结或者希氏-蒲肯野系统内,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当心房的电信号无法传导至蒲肯野纤维系统即发生。房室结内阻滞,QRS波形通常正常;结下阻滞,QRS波形增宽。 心肌梗死是腹主动脉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死亡率的55%,其他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肝功能衰竭及脊髓缺血所致的偏瘫。
影响术后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冠心病、血清肌酐值高于1.2mg/dl,血尿素氮高于40mg/dl,年龄大于60岁,急症手术,肝功能受损。术中输血量较大与急症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预防是麻醉关注的焦点,基本目标是避免心动过速和高血压以减少心肌氧耗,同时通过防止低血压和贫血来增加氧供。
β受体阻滞药是有效防止心肌缺血的药物。理想方案是术前1周即开始服药,并一直持续整个围术期,目标心率为65bpm。 术中监测心肌缺血情况,最常用的是心电图II导联和V5导联ST段的改变,但40-75%的ST段无改变的患者TEE检查可有心肌缺血。
目前最早发现心肌缺血的是TEE 儿童正常血压上限:青少年期--100/75mmHg;幼儿期--85/55mmHg;婴儿期--70/45mmHg。 收缩期高血压是大血管系统疾病或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舒张期高血压继发于微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典型的血管内径小于1mm的血管(动脉硬化闭塞症)。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标志。
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原发性,肾性,内分泌性,神经源性,混合型。
收缩期高血压伴脉压增宽:心排出量增加和大动脉硬化。 还没经历过心麻的小麻表示压力很大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