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机制及处理
图示:
1)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图中示红色剑头)后,血压往往骤降,血压很低时甚至压迫主动脉),系【腔静脉回心血量骤减】所致,同时【心脏容积略微缩小】。
2)下腔静脉被巨大子宫压迫段的远端血流,可以通过奇静脉,经上腔静脉回流入心脏,从而取得了静脉回心血量的部分代偿,血压下降可以不明显。但是,奇静脉的解剖畸形较多(一般无法预测),因此,对奇静脉回流代偿不好的病人,血压骤降往往特别明显,显然增加了危险程度。
3。为减轻巨大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剖腹产硬膜外麻醉后的产妇,应该改取右侧垫高20度的仰卧体位,以使子宫向左偏离下腔静脉。
(左图)平时,妊娠后期的孕妇,在取仰卧时,整个巨大子宫压在脊柱前的下腔静脉(图中示蓝色,在右侧)和腹主动脉(图中示红色,在左侧),孕妇不能适应这种回心血量减少的干扰,必然自动改为侧卧位。
(右图)孕妇在侧卧位下,巨大子宫离开了脊柱前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
足月临产妇在硬膜外腔麻醉发生作用以后,腹肌对巨大子宫的衬托作用消除,在平仰卧位下,巨大子宫足以完全压扁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所以特别容易发生血压骤降,在奇静脉转流良好的产妇尚可以取得代偿;如果产妇的奇静脉代偿性转流性差时,产妇就可以陷入严重休克状态。所以,临床上强调,产妇在硬膜外腔麻醉后,必须取做右侧垫高20度的卧位,以使下腔静脉离开巨大子宫的压迫。
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预防及处理:
1.破宫产术前应常规仔细询问孕期体位喜好及改变体位后有何不适,尤其是胎儿较大.双胎.肥胖产妇.无力型产妇。
2.硬膜外腔用局麻药之前,应经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1000ml以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以肌注麻黄素10mg预防低血压。
3.局麻药注入后,将手术床转向左侧倾斜20°~30°,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4.一旦发生SHS,采用下列措施:①面罩吸氧;②加快输液速度,如果系下肢输液者,立即改经上肢静脉输液,以加强上腔静脉回流;③静脉注射麻黄素,但不宜选用与催产素有协同作用的甲氧胺或新福林,以避免血压骤升;④争取尽早取出胎儿,以降解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⑤做好新生儿窘迫的抢救工作。 2.硬膜外腔用局麻药之前,应经上肢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1000ml以扩充血容量。
这条对于急诊剖腹产有些不切实际,而且我觉得晶体扩容毕竟不如胶体,还是先输入胶体更好。(个人意见) 左侧位穿刺是防范的一个措施。 我做过的剖宫产超过600例了,真正碰到SHS的并不多见.
不过个人习惯于术前快速扩容500-800ml液体,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作用吧. 左侧位倾斜+升压药+快速输液 术前询问病史,平素平卧位有头昏心慌症状者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出现低血压时,首先考虑体位,及时补充液体,无效再用升压药。 我在临床做的不多,但是发现,一般初产妇,肚皮都比较紧,麻醉打完以后,平卧,不会自己往两边斜,而是紧紧的把整个大肚子都直直的压在了身上,易压迫腔静脉,引起仰卧位综合症。而经产妇,肚皮都比较松,打完麻醉后,平卧,很多产妇的肚皮都很松弛,会自己往两边斜,所以仰卧位的就比较少!
一般出现仰卧位,还是应该迅速给予麻黄碱,尽量不要让病人有干呕的动作,不然,一会腹肌可能会很紧!如果这样,外科医生会说你的麻醉不好!:victory: 我觉得首先要补液 常规吸氧 准备好麻黄素和阿托品等抢救要 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 用麻黄素嘱咐病人头偏向一侧. 另外要是医生在台上的话 可以叫他们把肚子象左边推. 1.控制麻醉平面;
2.补充一定的液体,防止下肢血管扩张后回心血量减少导致第血压;
3.调整孕妇体位,减少胎儿压迫孕妇下腔静脉;
4.适当使用升压药。
:victory: :victory: 我每次上产科麻醉,打硬腰联合时,按照上述所说,对预防SHS是左侧卧位进行操作好些,但是我做了很多比较,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还有我还是比较喜欢用麻黄素,不至于新福林用了之后心率有时降到三十几,当然心率快一点的还是可以用的
回复 2# 蓝色情缘 的帖子
输液的原则是先晶体后胶体,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在手术前补充1000ml的晶体液可以有效的预防低血压的出现。 我们一般在开通静脉后先输入500左右的林乳,CSEA在穿刺的过程中再进500,仰卧后右侧臀部垫一个小垫子。只要平面不太高的血压下降的很少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
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应该很少见到,以前剖腹产我一般用硬膜外麻醉,真正的血压下降很少;后来病人要求提高了,逐渐我们采用了CESA,血压下降增多,由于以前硬膜外麻醉的经验,我并不认为BP下降都是由于SHS,大多是来自CESA本身。当然,身体左斜20-30度,BP提高明显似乎是检验SHS的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快捷的办法?但无论怎样,只要麻醉后BP下降,(抬高下肢+左侧位倾斜+升压药+快速输液)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孕妇的情况主要靠医生的细心和耐心。一般术前补液、平卧后向左侧可以预防shs 平时平卧位有胸闷气促症状,喜欢侧卧者,表明术前就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左侧位倾斜+快速输液最好得防范措施,必要时用升压药
CESA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高发,由于效果好,肌松强,压迫重,作用快,来不及代偿。
身体左斜20-30度,BP明显提高可以简易判断是否SHS。否则按麻醉因素处理。大概有20%左右的病人需要身体右斜20-30度,可能与下腔静脉位置变异,靠脊柱左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