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看:临床麻醉学复习题解(按章节排列)
14.对于已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为什么?一是避免使已稳定的血压重新波动,甚至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二是有些药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综合征,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剂量。15.对已用β-受体阻滞药的病人,麻醉前应注意什么?可酌情适当调整剂量,应注意其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选用对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或剂量,加强麻醉管理,并应注意在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下机体对失血、麻醉过浅等情况不会出现心率增快的反应。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16、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17、麻醉前准备的任务(一)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二)给予适当的麻醉前用药。(三)做好麻醉用具、设备、监测仪器和药品(包括急救药品)的准备。18、麻醉前病人体格方面的准备有哪些?(一)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二)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发症;(三)及时停用在术前应停用的药物;(四)严格执行临床麻醉前的禁食、禁饮;(五)其他的一般准备;(六)急诊病人应抓紧时间准备。19、麻醉选择的原则总的原则是要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病人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20、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一)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减少恐惧。(二)减少麻醉药副作用。(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四)缓解术前疼痛。 第四章 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21、气管隆突相当于体表哪一部位高度?答:胸骨角(T5-6)。22、气管拔管指征是什麽?答:(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应;(2)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3)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恢复正常,VT > 6ml/kg、 RR12~30 bpm;(4)必要时,让病人呼吸空气20分钟后,测定血气指标达到正常值。(5)血压、心率、ECG正常;(6)TOF肌颤搐≥90%,可抬头5秒钟以上。23、麻醉下气管内吸引偶可引起心率失常,因此在以高浓度氧气行过度通气后每次其管内吸引不应超过多长时间?答:5-10秒。24、怎样预防气管插管后的喉或气管狭窄?答:喉或气管狭窄很少出现于短期气管插管的围手术期,多在拔管后1~2周发生。原因:套囊压力过高、置管时间大于48h。细菌感染、持久低血压可加重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直至破坏气管软骨环,溃疡愈合形成瘢痕环缩,使部分气管狭窄。成人气管内径<5mm时出现呼吸困难。预防:使用高容低压套囊;套囊充气压力限制在20mmHg以下;长时间插管,应每2~3小时放松套囊一次;环境温度或病人体温升高、笑气弥散入套囊可使囊内压力上升,应定时用三通开关接压力表测套囊压,也可经常用手检查套囊张力,以套囊软而有弹力感,正压通气时咽喉部无漏气声为度。25、气道内径缩小1倍,呼吸阻力增加多少?答:根据泊肃叶公式,16倍。
第十七章 胸科手术的麻醉138、剖胸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哪些?答: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移位和摆动,心排血量降低(原因:剖胸侧胸腔内负压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腔静脉的回心血量;剖胸侧肺的萎缩使该侧肺血管的阻力增加,可减少流向左心房的肺静脉血量;纵隔摆动特别是剧烈的摆动时使上下腔静脉随心脏的摆动而来回扭曲)。139、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①消除或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②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③保持和于基本正常水平;④减轻循环障碍;⑤保持体热。140、单肺通气时的呼吸管理要点有哪些?答:(1)尽可能采用双肺通气,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争取在手术侧肺大血管结扎后即开始改用单侧肺通气法(2)由双肺通气改为单肺通气时先进行手法通气以使机体迅速适应肺顺应性的变化,观察肺隔离的效果(3)单肺通气潮气量为10ml/kg,过低可致通气侧肺萎陷,
过高则可致非通气侧肺血流量增加(4)应调整呼吸频率使PaCO2维持于37--40mmHg,避免过度通气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一般通气频率较双肺时增加20%(5)应监测SpO2和PETCO2,进行血气分析(6)单肺通气恢复至双肺通气时先手法通气,并适当延长吸气时间使萎陷的肺组织膨胀 (7)预防低氧血症141. 如何预防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1)如麻醉用了氧化亚氮应即停止使用(2)检查有无操作不当,导管位置是否正确,麻醉机有无故障、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否稳定,对支气管进行吸引清除分泌物(3)先改善上肺(非通气肺)的VA/Q比值(4)采用通气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也可开始就行通气侧PEEP以改善VA/Q比值(5)若PaO2明显降低,应通知术者进行双肺通气,至情况好转后再让术侧肺萎陷(6)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术者可压迫或钳夹术侧肺动脉或其分支以改善VA/Q比值142. 什么是反常呼吸?剖胸侧肺的膨胀与回缩动作与正常呼吸时完全相反,称为“反常呼吸”.143. 什么是纵隔移位和摆动?大气压力除使开胸侧肺萎陷外,并将压力传向纵隔及对侧肺使之受压而体积缩小,纵隔则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推向对侧,造成纵隔位移;在吸气时健侧的负压增大,纵隔移向健侧;在呼吸时健侧肺内压力为正压,胸内压的负压值也减小,纵隔又推向剖胸侧。如此左右来回摆动称为“纵隔摆动”。144. 胸科病人麻醉前准备包括哪些?(1)停止吸烟(2)控制气道感染,尽量减少痰量(3)保持气道通畅,防治支气管痉挛(4)锻炼呼吸功能(5)低浓度氧吸入(6)对并存的心血管方面情况的处理145.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1)消除或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2)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3)保持PaO2和PaCO2于基本正常水平(4)减轻循环障碍(5)保持体热146.什么是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指胸科手术病人在剖开胸腔后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147.单肺通气适应症?(1)防止病侧肺内容物进入健侧肺 支气管扩张症,痰液量每天超过50ml肺脓疡、大咯血(2)控制通气支气管胸膜瘘单侧肺大泡或巨大囊肿单侧肺支气管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148. 胸科病人麻醉前准备包括哪些?(1)停止吸烟(2)控制气道感染,尽量减少痰量(3)保持气道通畅,防治支气管痉挛(4)锻炼呼吸功能(5)低浓度氧吸入(6)对并存的心血管方面情况的处理149.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1)消除或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2)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3)保持PaO2和PaCO2于基本正常水平(4)减轻循环障碍(5)保持体热150.什么是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指胸科手术病人在剖开胸腔后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151.单肺通气适应症?(1)防止病侧肺内容物进入健侧肺支气管扩张症,痰液量每天超过50ml肺脓疡、大咯血(2)控制通气支气管胸膜瘘单侧肺大泡或巨大囊肿单侧肺支气管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症 152. 单肺通气的优点、缺点有哪些?优点(1)防止患侧肺内容进入健侧肺;(2)控制呼吸;(3)减少肺组织损伤;(4)给手术创造好的条件;缺点(1)低氧血症;(2)低血压;(3)心律失常60、围术期体液的改变1.麻醉手术前病人,经过禁食和禁饮会存在一定程度体液的缺少。2.麻醉手术前,部分病人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如呕吐、利尿、腹泻等。3.围术期生理病理需要量:①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②麻醉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少量;③麻醉手术前病人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④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61、人体每日生理需要量
体重液体容量(ml/kg)输入速度(ml/kg/h)
第一个10kg1004
第二个10kg502
以后每个10kg20~501
62、不同手术创伤的体液再分布和蒸发丧失液
组织创伤程度额外液体需要量(ml/kg)
小手术创伤0~2
中手术创伤(胆囊切除术)2~4
大手术创伤(肠道切除术)4~8
63、大量输血(MBT)的概念:24小时内输入一倍或以上全身血容量;3小时内输入50%全身血容量和需要输血>150ml/min。64、影响平均动脉压(MAP)的三个主要因素:①心肌收缩力;②前负荷;③后负荷。65、血液保护的意义(blood conservation)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需要,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并有计划地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66、血液保护的方法(一)减少术中失血的方法1.控制性降压2.动脉阻断法:止血带、直视下动脉阻断法、动脉内球囊阻断术。3.止凝血药物的应用:(二)自体输血
1.术前自体血储备:2.血液稀释:3.血液回收: 实际上是按章节排列的知识点或考点的总结,对没有时间系统看书的朋友复习很有帮助,推荐下。另外此贴对考试也有较大帮助:麻醉学中级职称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 谢谢了,真的是不错的东西 :victory:多谢楼主 多谢楼主:loveliness: 怎样才能看全啊,各位同仁请告诉我,谢谢,! xiexie~~~~~~~~~~ xiexie 有用的 谢谢,下载了,没有时间的懒人只能这样“走捷径”了:lol 断片了,11.12.13.14章都没有。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