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时代来临,疼痛科,你还活得好吗??
内镜时代来临,疼痛科,你还活得好吗??十年前,在懵懂中进入了疼痛科,当时主任拍着我的肩膀说:麻醉从幕后走到前台,疼痛科是最好的平台,以后疼痛科将是迅猛发展,学科逐渐壮大,将同内外科平齐,世界是你们的,看十年后疼痛科一定非常了不得。当地的我热血沸腾,对这个学科充满了热情。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疼痛科的世界怎样了?真如十年前所愿吗?不用历史人见证,我还在。虽然2007年卫生部二甲以上医院要求建立疼痛科文件下达后,各地疼痛学会,疼痛科有所建立,但是远没预期的那样飞黄腾达。近期因为毕业在即,到广州深圳去了一趟,南山医院,广二医院也在朋友的介绍下去参观了下,感触颇深。对目前疼痛科的发展颇有担忧,当然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你你一个小破孩,能有什么见解,能有什么高见,但是我想学科发展,应该是百家争鸣,允许有不同的观点,请各位看客,不要拍砖。我的疑惑就是如题目:
内镜时代来临,疼痛科,你还活得好吗??
1)疼痛科发展是不是误入歧途?
疼痛科主推微创为核心技术,开始是神经阻滞,而后是胶原酶、臭氧、等离子、射频等(当然上述所说的微创主要是针对椎间盘疾病,其实主要病种也是椎间盘疾病),这些都是疼痛科医生的优势(穿刺),现在都流行椎间孔镜了,而且事实也证明,椎间孔镜是上述微创技术的终结者(可能夸张了些),如果内窥镜掌握了,还要胶原酶吗?又慢又有风险;还要臭氧吗?效果不好,适应症极其窄;还要等离子吗?要,可以用于颈椎间盘;还要射频吗?要,神经射频还是可以的,但是椎间盘就差了。但是不管是椎间孔镜的推行者,还是国内外大多数在做的都是骨科及神经外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做的名副其实吗?能胜任吗?当然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谁谁谁都在做,当然不否定很多疼痛开展了这个项目,而且也做得差强人意。但是兄弟们,你们有没有想想,有几家医院肯为疼痛科这么小布丁丁的科室,不是必建科室投这么大设备(听说80万以上吧),所以小的疼痛科及没成立的疼痛科是很难发展喽,所以这就是我理解的误入歧途。还有有哪个骨科会允许这么大笔生意落入旁人,即使你事实在做,那纷争是事实存在的。在南山医院,他们都感觉骨科咄咄逼人,若不是有骨科廖博士在那硬撑,估计够呛。还有你敢做吗?毕竟是有可能重伤神经的哦。
2)疼痛科对院领导来说是不是必须要建?
回答是“NO”,三甲评审也不是必建科室,只是建立了可以加点分。
3)疼痛科对于直接领导是不是要建立?
大部分的疼痛科是由麻醉科建立,然后逐渐壮大,最好**小子分出去了。如果我是麻醉科领导,不是很感兴趣的话,不会建立,再说疼痛的待遇哪能跟麻醉比,哪疼痛科主任更不能跟麻醉科主任比了。麻醉学会与疼痛学会的积怨那也不是今天说的清楚的。
4)各地疼痛科的出现是不是有偶然因素,还是必然?
我听过无数的疼痛科带头的建科经历,我的结论是疼痛在各地出现,有些偶然因素,比如在麻醉科得不到重视,或者争抢不到主任当,负起出走,反而成就了一方疼痛科(会有很多人拍砖,唾骂我),谁都不愿意提旧事,尤其是这种旧事。就当学术争鸣,不必在意,有这种情绪的现在也可以出来单干,成为疼痛科主任的机会也是有的。当然很多有点兴趣,想摆脱在麻醉科为人做嫁衣的人才,也是中流砥柱,但是话又说回来,兴趣归兴趣,试问有多少人进修疼痛后还在坚持的?我了解的可能不到20%吧。当然必然性也是有的,只是我说不上,韩院士的苦心推行,可能是必然之一。才思浅薄,请各位见谅。
今天就写到这,欢迎讨论,如果这样的贴都沉入海底,我想疼痛科也就那样那样了,不说了,你们懂的。 说得很在理,虽然我医院没做,但我很是理解 我也认为疼痛科是风险大,损伤大,治不好的科室。 疼痛科应该在麻醉科下建立亚专业,不应该从麻醉科分离出去,导致很多麻醉医生进修了疼痛回来还是做不了,不肯放人,当初那些大佬们顶层设计思路就是错误的。 我们这骨科,理疗科都强,疼痛科没市场
疼痛科我看只能作为麻醉科的一个副业来做,主业还是麻醉与危重病! 疼痛科有专门的病人 这么悲观啊,无痛医院咋建? 刚刚起步得疼痛科
我是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的,听君一席话很有感触!发展任重道远! 我是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的,听君一席话很有感触!发展任重道远! 不怎么好,小科室一个 自己不争不抢,等着骨科给你送嘴里?
你说的椎间孔镜技术确实把很多疼痛科的椎间盘病人抢走了。你能看到这个问题。值得称赞。其实你更应该看到的是很多中医针灸推拿也同样抢走了疼痛科的很多病人。反思一下吧。疼痛到底出路在哪里?疼痛科要利用麻醉技术优势去做肿瘤疼痛的治疗才是未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只能不懈努力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