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拔管!希望大家讲讲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关于深拔和浅拔拔管的我一直纠结?希望大家讲讲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当然这个和医院硬件及科室的拔管理念密切相关。在精确化、舒适化医疗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到每一个细节都能更完美,特别拔管的问题我觉得其实很值得去考究,年龄、手术级别、基础情况不同,拔管的指征应该是有差别的,我们一直努力控制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等等,但是手术结束或PACU苏醒时大家有没有见过由于气管刺激导致血压飙升、心律失常、伤口大量渗血。。。。。。当然不能一概而论的归集于气管的刺激导致。深拔有许多优势也符合患者舒适医疗理念 但是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像有肌松残留给了新斯的明拮抗的、术后镇痛的、肥胖的、特殊体位长时间手术的、等等,在没有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拔管谁敢保证后面会不会发生意外!观察半小时几小时就安全了吗?特别是在没有PACU的情况下 都放在ICU去观察还是我们都去病房候着?这是个问题。浅拔吧 病号完全清醒各种拔管指针都明确后再拔 我们主任就是这样要求的,因为没有PACU,但是每当看到病号烦躁各种痛苦,我也痛苦!
一般我们术毕前30min给3-5ug舒芬诱导接镇痛泵有时肌注50mg杜冷丁 病号要按拔管指针那样的各项明确完全清醒很难,我每次都选择了差不多半清醒拔掉,主要考虑到可以自主通气脱氧平稳(膈肌和其他肌肉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反应和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拔完后我都得候着20min再预给养10min出室,喉罩、面罩各种准备。算半清醒拔吧?即使送去科室或者ICU还得一直留心。
在想这种半清醒患者拔管是不是最佳选择?深拔该不该推崇?当然只针对常规患者!
插管这么多人去重视,各种文献病例,各种解决方法,拔管我觉得应该也重视!
{:3_53:}(要求自己做到100分,即使是不小心疏忽了那么一丢丢,也起码有80、90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但是要求自己60分万岁的人,一不小心就坠入深渊!) 呼吸“全或无”拔管应该才是最完美的拔管
带管时,没有一点呼吸,拔完管,呼吸立即恢复。
要做到这样,就是得让肌松剂足够的代谢完全,把握好麻醉药物代谢时间。 一般缝皮前停肌松,等封完了差不多可以拔了 瑞芬最后停呗 停之前加点镇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