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合脚的“鞋”,走适合自己走的路!
1. 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本身就处在发展弱势中,而麻醉学科(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历史原因无疑就处于弱势中的弱势了。2. 个人觉得我们有些求“快”而变“急”了!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是务实!好好的认认真真的从细节做起!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与国际接轨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去接!接的是什么!?是我们该好好思量的!我想不应该是各种学术大会上谈谈了事、听听了事吧!也不能盲目照搬“国际先进”会“水土不服”的。个人觉得我们看到人家“长处”太多了!说的也太多了!可是我们接轨的绝对不是人家的“长处”!不是人家的辉煌成果!个人觉得接轨的是“国际大家”从“昨天”走向“今天”而且还在走向“明天”的做事态度、方法和体制!3. 至于学科建设目前真的太难了!对于基层医院就不光是难的问题了,而是很迷茫!以至于将就、应付、维持现状!谈何发展呢?!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既然如此那就从理想中走出来吧,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个人觉得卫生行业发展像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既然这样就很难去完全统一体制、格式化标准!对于麻醉学科发展个人有一些拙见:我们需要真正的去了解自己!需要大范围、多区域去做真正切合实际、真实有效的摸排调研(绝对不能像从前的老干部下乡,“四菜一汤”,走马观花,一个大会,一个报告,你好我也好!),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具体的、细化的、量化的能代表中国的《不同区域、级别医疗单位麻醉学科现状》,了解自己,寻找差距,穿合脚的“鞋”走适合自己走的路!否则什么“高大上”、什么“纲领”、“规划”一切一切都是浮云!!!4. 至于以药养医这个问题,是前面问题没有解决好出现的必然结局。责、权、利完美平衡,至少相对平衡会减少这种可能。但是这个平衡的建立需要一个可以支撑信仰、支撑理想、支撑生活激情的医疗体制,而一个好的医疗体制的建立谈何容易!需要同国家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同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想适应!这势必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觉得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坚持信仰,脚踏实地的去完善每一个细节!真实的、认真的去做自己、做好自己,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罗马城”! 我觉得麻醉科的发展要接合各个医院的特色来发展,另外就是麻醉医生要走出手术室,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