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简称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自我成就感下降的综合症。通常发生在那些需要经常的不断同病人,客户,或者公众进行高强度的接触的职业中。情绪衰竭表现为个人认为自己的所有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的累,压力特别的大,对工作缺乏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情感疏远主要表现为刻意与工作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热心的投入。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个人对自身持有的评价降低,认为自己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贬低自己工作对组织或者他人的价值。医护人员每天与病人打交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这要求他们不但有高超的技能而且具备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加上医务人员每天压力比较大,工作负担相对较重,所以成了工作倦怠的易感人群。工作倦怠能使最富热情的医护人员也由于压力而感觉到疲惫,倦怠使他(她)们失去对病人进行关心和爱护的激情,甚至用冷漠和不人道的方式对待患者,因此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的产生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李超平等进行的一项有关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调查显示,在218名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42.1%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有22.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现象。48.6%的被试没有个人成就感。虽然国内还缺乏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但是该结果也提醒我们:在我国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现象。该调查还显示了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试者在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中学历的被试其情绪衰竭显著高于大专,本科和本科以上的被试。高中学历被试的个人成就感也显著偏低。在性别上女性医护人员在情绪衰竭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护人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