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一波三折”的气管异物取出术—手术室里的生死博弈
“一波三折”的气管异物取出术—手术室里的生死博弈中国援赞比亚17批医疗队 高项羽
近日,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UTH)儿科手术室上演了分秒必争、生死时速的惊心一幕。其生死博弈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至今忆起仍令我心有余悸,久久不能平静!
星期四早晨,和往常一样,我早早来到UTH儿科手术室,查看手术通知单,准备器械药品,开始一天的麻醉工作。上午10点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俄籍耳鼻喉医生Dliuba通知有一急诊手术:气管异物取出。我赶紧停掉手头工作和其他择期手术,开始了急诊手术的准备。患儿:女,年龄8个月,初步诊断气管异物。患儿入室时清醒,哭闹,呼吸困难,血氧饱合度在90%,"三凹征"很明显。情况甚是危急,紧急给予监护,面罩吸氧,手控辅助呼吸。
UTH虽然是赞比亚全国医疗条件最好,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但对于气管异物这类特殊手术,麻醉常规所需器械和药品是缺乏的。没有国内常备的纤支镜、高频通气、七氟烷、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有丙泊酚,印度产的,但质量实在不敢恭维。70%过敏率,我已经碰到过几次严重的丙泊酚过敏事件,现在已基本不敢使用,目前能用的唯有氟烷。氟烷,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麻醉剂,直到现在还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使用,赞比亚是其中之一。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也应用较多。由于其严重的肝损害作用,发达国家目前则仅作为动物手术麻醉剂使用。
常规氟烷吸入全麻,在耳鼻喉医生置入硬质支气管镜寻找气管异物的过程中,血氧饱合度逐渐下降,心率快速上升。加快通气频率,给予地塞米松,症状不见好转。手术医生继续寻找,无果。此时血氧饱合度瞬间降至60%,心率快速下降,180-160-140-120-100-90-80次/分,赶紧给予阿托品,氢化考的松反复静推,无效!1分钟不到,心跳呼吸骤停。紧急退出气管镜行气管插管,常规心肺复苏,间断给予肾上腺素2次,约10分钟后,心率恢复220次/分(入室时180次/分),又15分钟后自主呼吸恢复,心率呼吸趋于平稳。患儿从死亡的边沿被拉了回来!1小时后,带管送入ICU。ICU医生拟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再次行胸部X线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星期四、五接连2次X线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患儿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没有改善,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这样的情况,患儿父母感到绝望,甚是悲伤!星期六早晨再次复查,X线显示右侧支气管异物,乌兹别克斯坦籍耳鼻喉教授Sudonuo遂决定紧急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Sudonuo教授的通知,我即刻赶往医院。由于有了上次患儿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的经历,这一次做了更加周密和充分的准备。在麻醉助手Sompwe的帮助下,麻醉平稳,患儿生命体征保持稳定。Sudonuo教授也很给力,2分钟不到就找到了气管异物:一个黄豆大小泥沙状的东西。“手术很成功,又一个小生命得救了,谢谢你,高医生!”:Sudonuo教授感慨的说道。
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在手术室与疾病生死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赢了!作为一名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队员,一名普通的麻醉医生,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坚信:在李润民队长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医疗队队员2年的辛勤努力,中赞友谊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简介:高项羽,男,33岁,麻醉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2010年进入南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二部从事麻醉工作。2014年参加卫生部委派的援赞比亚医疗队,现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LUSAKA)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UTH)从事麻醉工作。UTH是赞比亚最大的医院,唯一的三级转诊医院。(中国援赞比亚17批医疗队高项羽医生原创供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
小孩气管异物取出的麻醉管理常会让人魂不守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