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你看:英国手术室
(转自丁香园普外科时间)周末带大家参观英国的手术:1. 只有上台人员戴口罩,麻醉师,巡回护士均不用戴。特殊手术例外。感觉轻松了好多,是否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
2. 手术单元设施全面,包括麻醉间,洗手间,储物间,准备间,中间是手术间。病人在较小的麻醉间麻好了,再推进手术间,应该可以减少病人恐惧。护士取器械较为方便,不用走远。
3. 手术间里护士很多,一般只有两个医生开刀,和美国一样,主刀负责制。核对病人,宣布开始,允许参观,介绍手术,完毕签字,无法忽视的boss。
4. 印度医生不少,还是比较友好的,容易融入。中国人当外科医生较少。
5. 护士不带线,只递线,都是医生自己带线结扎。
6. 虽然英国的免费医疗使医院和政府都精打细算,手术室装备却一样不少,对手术的重视和生命的尊重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手术室是国家最应该花钱的地方。在这儿,一个个生命得到拯救。反观我们,太简陋了,应该吗?
7. 该简化的可以简化,应该认真的一样不少。好多病历内容其实没有意义,核对签字必不可少。台上好多塑料盆装东西,墙壁上都充分利用了,病人为中心,手术者为主导。
8. 护士和麻醉师都一丝不苟,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充分利用全方位拉钩,开刀两个医生足够。
9. 好多显示屏,全方位显示手术进度,洗手护士知道体腔深部手术进度情况,有利于配合。
10. 点东西仍然很认真,点完马上写到墙上的白板上,大家一目了然。吸引器多个桶,不用换来换去。
11. 大家关心手术进度,没有人瞎聊天。周围的小房间通到手术室。每人都戴胸卡,全部一次性单子,减少清洗和二次污染。
12. 墙壁上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最新诊疗方案,可以远程会诊,不像国内视外网如洪水猛兽。
13. 病人防护做得相当好。因为病人已经无意识,下面的垫子,保暖措施,身前的气垫,四肢的防护。无影灯罩脏了可以再加一个,一次性。手术台上有器械桶,一切以最有利于操作为原则。拯救生命的地方,大家重视吧。
14. 手术室空间要足够大,护士要足够多,清点,联系,搬运,英国把宝贵的人力用在这里是用对了。重视手术室就是重视生命。在这里要大气,不能局促,最精良的装备,最优秀的人才应该在这里——Theatre of the UK!
只能仰望...
先进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生命的价值,期待改进!
不带口罩这点我不怎么认同 为什么不戴口罩?难以理解!!!!!!!!!!!!!! 不带口罩我很欣赏! 羡慕、嫉妒、恨。 温柔老刀 发表于 2015-3-20 15:41
为什么不戴口罩?难以理解!!!!!!!!!!!!!!
去过意大利,也看到,除了台上的医生,台下 的基本可以不用带口罩。
为什么?因为有循证医学,病人不会因为这个增加感染,如果有,肯定会带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