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liu 发表于 2015-3-20 23:35:43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在北京成立

2015年3月20日,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于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成立大会。该学会的成立,堪称我国心胸血管麻醉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认为, 县级医院已经普及了目前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如脑外科,胸外科,甚至心脏的介入治疗,但我国一些中等城市还没有开展心脏外科手术。而“该学会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心胸血管麻醉医生。另一方面,也可提升我国心胸血管麻醉医生的水平,在国际上有我们的声音。”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李立环教授荣誉该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由徐军美、缪长虹、马骏、王晟、岳云、薛玉良、薛张纲教授组成。秘书长则由敖虎山教授担任。

作为学会首届会长,李立环教授指出,我国心胸血管外科的住院患者死亡率从低于1%到高于8%不等,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心胸血管麻醉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心胸血管麻醉水平是决定心胸血管外科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还认为,美国心胸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低于我国,但美国每年仅心脏和大血管的手术数量就达50~60万例。如按人口计算,若达到美国的治疗水平,我国每年心脏和大血管的手术数量应达到200~300万例。因此,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是外科手术领域中发展最快、需求量极大的专业。 李立环教授还说,由于我国无心胸血管麻醉学术组织,我国的心胸血管麻醉的学术交流在国际上被边缘化了。“世界和亚洲的心胸血管麻醉学术组织很想和我国心胸血管麻醉学界进行交流,但由于我国无相应的学术组织,一直无法进行。”
同时李立环教授重点强调,成立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不仅有利于加强国际间合作,对提高我国心胸血管麻醉水平及整体医疗水平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该学会经九三学社中央提案,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6家医院和胡盛寿院士、朱晓东院士、高润霖、陈灏珠院士、葛均波院士、高长青教授、石应康教授、庄建教授等联名发起。历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民政部和国务院的层层审议,于2015年1月26日由民政部批复筹备成立。学会历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民政部和国务院的层层审议,于2015年1月26日由民政部批复筹备成立。
该学会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制订心胸血管麻醉规范化临床路径和标准;开展心胸血管麻醉领域的临床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等;评选和奖励优秀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及科普作品;为会员和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维护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以及编辑出版心胸血管麻醉期刊、书籍等。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阜外医院顾问专家李立环教授介绍了学会的业务范围
(一)为政府部门制订心胸血管麻醉规范化临床路径、各项指南和质控标准;为我国心胸血管外科和心胸血管麻醉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学技术项目论证和评估;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科技成果评审、技术标准编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工作;
(二)开展心胸血管麻醉领域的临床研究活动;促进心胸血管麻醉的教育,开展心胸血管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加强国内外相关团体和工作者的学术交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按照规定,经批准评选、奖励心胸血管麻醉医学优秀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及科普作品,推广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学技术成果,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或根据学术发展需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四)为会员和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向政府反映会员和心胸血管麻醉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根据规定编辑出版心胸血管麻醉期刊、书籍等,建设专业学术交流和健康教育网站等。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的成立虽给我国心胸血管麻醉和相关领域的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理事会全体成员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的领导下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国心胸血管外科和心胸血管麻醉的发展,降低心胸血管外科病人的手术死亡率和住院死亡率及致残率,造福我国广大心胸血管病人及所有手术病人,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民健康需求,与相关学会和社团组织密切合作,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在北京成立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