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疗机构关注10大患者安全问题之:鸦片类药
本帖最后由 将进酒 于 2015-6-30 16:18 编辑NO7 鸦片类药物相关安全事件
Opioid-RelatedEvents编译自:Emergency Care Research Institute,APRIL 2015 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处方和使用鸦片类药物越来越多了,”美国急救研究所(ECRI)中患者安全部(PSO)的分析师StephanieUses博士说,“这样就增加了鸦片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根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Human Services)中“预防不良药物反应国家行动计划”(NationalAction Plan for Adverse Drug Event Prevention)的数据,1999至2010年间鸦片类药物在处方中的用量增加了一倍,而在这段期间内,鸦片类药物所致死亡的人数比过量使用海洛因和可卡因所致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2011年有420,000人因为鸦片类药物的误用或滥用而进行急诊治疗,而这个数据是2004年的2倍。
2015 美国医疗卫生机构关注的10大患者安全问题
1警报危害:警报设置及操作不当
2数据完整性: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数据错误缺失
3患者暴力事件的应对
4静脉输注管路混乱导致的用药错误
5药物重整相关的医疗协同事件
6独立双重查对实施不力的安全事件
7鸦片类药物相关安全事件
8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充分
9患者转移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0体重单位“磅”和“千克”混淆所致的医疗错误
鸦片类药物所致的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是一个主要的患者安全问题,其它问题还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痛觉过敏、瘙痒、以及免疫或激素功能障碍。ECRI中PSO的数据表明,该问题“不局限于任一鸦片类药物。”Uses说。但是,最容易导致问题发生的药物是氢化吗啡酮、氧可酮、镇痛泵中的鸦片类药物和芬太尼贴片。
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关于氢化吗啡酮使用的一个普遍错误就是对其治疗效力的掌握不力。”氢化吗啡酮的实际效力是吗啡的7倍,但是医生有时开具的处方中所用氢化吗啡酮和吗啡的剂量是一样的,因此就导致了过量使用问题的发生。
以下事件就是ECRI收到的一个案例报告。一个腹痛的急诊患者使用了4mg的吗啡后镇痛效果不明显,主治医生改变镇痛医嘱,必要时每4小时1次4mg氢化吗啡酮静脉注射。护士在遵嘱执行一个剂量后,发现该患者的反应能力开始降低,并出现窒息症状,立即拉响蓝色警报(code blue,指医学紧急状况下发出的一种信号,译者注)予以急救。立即给给予2个剂量的纳洛酮进行治疗,稍有好转即转入ICU进行观察。
第二点是医生开具处方时没有区分鸦片类药物耐受患者(指至少可以承受以某一阈值剂量使用至少一周的患者)和鸦片类类药物非耐受患者。比如,针对鸦片类药物非耐受患者,医生开具的处方中不应含有芬太尼贴片,如果这类药物必须使用的话,那么病人接受的氧可酮也应该是非常小剂量缓慢注入的。如果使用镇痛泵,也不应该连续给药。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单剂量给药。
鸦片类药物所致的安全事件并不仅限于在医院内发生。比如,氧可酮和芬太尼贴片可以在长期照护机构、门诊中心以及在家使用。此外,患者的亲友也可以使用患者的药物进行自我治疗,当然这些药物也可能被误用或滥用。美国安全用药委员会(ISMP)也报告过这类案例,包括由于过多摄入芬太尼而致的死亡、儿童和成人认知障碍。“芬太尼的药效太强了,”Uses说,“在食用或敷贴芬太尼贴片后,很有可能立即就导致呼吸停止。”
在美国尽管有许多策略去促进整个药物安全使用流程、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但Uses仍然强调了一下重点。处方医生应该接受关于鸦片类药物使用及后果的相关培训。预防此类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合理开具处方。“我们应该问自己,病人真的需要鸦片类药物吗?”Uses说,“很多时候鸦片类药物并不是我们的首选。”对于药物耐受和非耐受患者,也应该开具不同的医嘱,包括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剂量。
医院内的员工应该接受关于镇静监护的培训。“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监护患者的镇静状况,直到患者出现了呼吸抑制等症状时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Uses强调。帕赛罗鸦片类药物镇静评分(Pasero OpioidSedation Scale)就是一个用于鸦片类药物镇静作用监护的工具。在家中或其它非医院的医疗环境中,患者和给药者都应了解鸦片类药物的保存和处置方法。这些药物应放在不容易取到的位置,对于这些药物的处置也应该限定处置的天数内完成,将丢弃的药盒锁起来、以及建立合适的家中处置方式。
在研究鸦片类药物的安全事件时,医疗卫生机构不仅要查看他们的不良反应数据库,也要使用不良反应触发工具来了解。比如,可以通过填写每日报告来发现拮抗药纳洛酮在一天的什么时候施用。快速的报告可以使较为简单的研究得以进行,这样“你就可以跟踪事件、发现趋势、并最终看到你的问题所在。”Uses说道。
(来源:患者安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