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发展
本帖最后由 爱你没商量 于 2009-6-4 13:49 编辑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存储成为现实,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现代临床麻醉实践中,麻醉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繁琐的信息流,传统的手工纸笔记录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麻醉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麻醉及其围手术期的信息保存和处理,实行数字化管理,已成为现代麻醉学科学管理的必然,需要一套适用于麻醉科的电子病历系统—麻醉信息系统(Anesthesia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AIMS)来实施对麻醉科、手术室日常工作的管理。
本人所在的麻醉科,自2005年8月起应用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极大方便了麻醉医生的临床工作。临床麻醉信息系统按业务和用户划分,由四个子系统组成。现将此系统介绍如下:
一 麻醉医生工作站
1.术前准备
AIMS实现了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的无缝连接,充分共享患者的医嘱、病历、检验结果、检查结果、医学影像、医疗费用、药品消耗等信息。麻醉医生术前通过AIMS可以了解到上述相关信息,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下达术前医嘱,制订麻醉治疗方案。
2.术中管理
AIMS可以同时接入主流厂商、多种型号的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医疗设备,实时自动采集床边设备数据,并且可以按需实时调整采集频率,实现统一的临床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AIMS通过输入设备记录患者的各种信息,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类:自动采集和手工录入。自动采集的数据来自接入的血液动力学监护仪、麻醉机、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等提供的数据;包括无创收缩压、无创舒张压,有创收缩压、有创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脉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麻醉机和呼吸机设定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体温,微电脑静脉输液泵推注速度,气体分析(麻醉气体浓度、呼吸末CO2浓度),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等。
麻醉医生可以根椐围麻醉期患者病情设定信息数据自动采集的间隔时间,即间隔多久系统自动采集一次监护仪的数据并做保存。如:患者术中病情平稳时,可将采集数据的间隔时间设定为3min、5min或者10min甚至更长,避免出现密点采集后数据过多,系统繁忙,麻醉记录单过长等情况;但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发生其它意外变化时,可以将数据采集的间隔时间改为1min甚至30s,这样密集的数据采集,可以较完整的重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避免一些重要信息的丢失。
手工录入的数据包括:麻醉治疗过程使用药物及液体、麻醉和手术操作重要的步骤及结果、患者围术期的情况等。麻醉医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或修改麻醉用药和液体治疗的种类、剂量、途径,系统会自动记录录入时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可以通过手工输入即时记录下来,如麻醉医生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右桡动脉穿刺测压”、外科医生进行“肝门阻断、肝肿瘤切除”等、系统将自动标注其录入的时间。这些数据一旦获得,将由相应设备进行保存和整理。AIMS还可将采集到的患者生命信息用连续的图像表达出来,轻松地显示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趋势,麻醉医生可以快捷、客观地了解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帮助麻醉医生更准确地调控病情有积极的意义。
麻醉医生可以在系统界面上直接查看采集到的任何时间点的准确数据,还可预览麻醉记录单的打印效果,再通过打印麻醉记录单、输出电子表格、结构化表格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重现。其优点在于为麻醉医生提供了更好的管理模式。AIMS提供的麻醉单界面工整、清晰,其包含的围麻醉患者信息客观全面,能够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
麻醉医生在麻醉过程中工作环境常常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同时接收多种信息并要对它们进行及时全面的分析,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适当的处理。传统的纸笔式麻醉记录单需要麻醉医生用大量的时间完成,难免分散麻醉医生对患者的注意力。
AIMS使得大部分数据都是自动和连续地采集,这样麻醉医生就有更多的精力来更好地调控患者的病情,至于手工数据的录入,麻醉医生可以在较为轻松的时候进行。AIMS的优越性在术中紧急情况时进一步凸显。此时系统对患者生命信息的自动采集,不仅能更客观地记录当时病情的变化,避免了麻醉医生由于忙于记录而遗漏一些重要信息;而且节约时间,让麻醉医生能更充分分析和判断病情,也避免医生在事情处理后补写记录时出现差错。明显减轻麻醉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麻醉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明显地提高了麻醉医生的工作质量。
AIMS可以实现监护波形的中央监控和远程实时传输,科室领导还可以在办公室中通过中央监控查看每个手术室房间实时的系统记录,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进度。在采集到超过设定警报上下限的信息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迅速、准确地将报警数据传送给高年资医师或科室主任,提醒他们注意并籍此遥感患者异常情况、即时参与调控病情,防患于未然。
AIMS的自动记录也存在一些缺陷,如:
(1)因为机械或手术室内电子仪器信号干扰等原因,监护仪记录到患者一过性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或心率减慢等情况,这种变化时间短暂,并无临床意义,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还可能是虚假信息,但AIMS也可能将此如实记录下来,并可能对以后整个麻醉过程分析造成误导。而在手工记录中由于麻醉医生的主观参与,可以将信息去伪存真,这种情况将被省略。
(2)目前AIMS的数据自动采集间隔时间还是手工设定的,如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剧烈变化超过某设定值时系统能够自发启动密集采集等程序则更有临床意义,因为此刻正是麻醉医生最为繁忙的时候。
3.术后管理
麻醉医师可以通过AIMS记录术后随访患者的情况,并可对术后的数据进行回顾和整理,对所行麻醉进行总结,对一定时间段内的工作量进行统计,了解自己各种麻醉方式的实施例数和实施时间。
二 手术护理信息系统
面向手术室护士,可以完成手术申请安排,自动生成手术通知书;可以完成护理记录的书写;可以完成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清点;可以完成手术患者的麻醉费用确认等业务工作。
对于一个大的麻醉科而言,将日常麻醉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是极其烦琐的工作,然而AIMS却可以方便地编辑这些数据,并且可以提供日常麻醉活动总结性的报表。麻醉科手术室在接到手术申请后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对次日麻醉手术的安排,自动生成麻醉排班以便打印,并对安排有困难的手术提出改期安排的意见。术中的各种护理记录可以设置不同的模板,根据不同手术进行选择,通过手工输入对数据进行修改,数据经过确认得以保存,并且参与患者电子病历的合成,促进医院数据化管理的进程。
三 床手术申请预约系统
面向临床医生,可以直接下达手术申请,可以查阅手术安排情况,术后可以浏览麻醉医疗文书等,查询术中药物及液体治疗情况,并根据病情在术后延续治疗方案。
四 研与科室管理系统
AIMS可以实现对医疗相关数据的统计、检索和管理,使科研的原始数据真实、准确。面向科研,按需检索,大样本分析,提高科研水平;面向教学,重现手术麻醉过程、比较分析麻醉效果等;面向科主任和护士长,辅助科主任和护士长管理人员流动、排班等,统计分析医护人员工作量、收入和支出等。
AIMS不仅能显示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状态和相关病史资料,还可以全程自动记录术中的各种生命体征和其它临床相关数据,包括术中事件和处理干预记录。术后进行麻醉效果和事件的回顾,做出麻醉总结和麻醉随访记录。
AIMS还能与医生工作站、图像管理系统配合形成完整的电子病历,这样可以建立起有关麻醉手术患者的大型数据库,极大地方便了术前病情评价、术中药物治疗效果、术后预后、麻醉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价的研究。根据体征、用药情况、患者信息、病案信息、麻醉总结、术前访视、术前检查、术后随访的记录信息检索需要的信息,分析用药对体征的影响等,并可选定患者对其进行比照,查看选定患者术中记录事件、生命体征参数的详细趋势信息,这些信息可转存到SPSS、SAS等社会统计软件包中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为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分组研究麻醉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和制定临床麻醉指南,以及科研经费的投向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科主任可以通过AIMS实时查看手术麻醉过程记录,了解正在实施手术的手术麻醉过程;观察体征信息变化情况。科室领导通过查看和维护科室信息、人员的基本信息、调动情况、在位情况等进行安排各类人员的排班情况。
AIMS对系统可以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如口令修改、打印设置、工作界面设置等,麻醉工作人员可随时修改自己的工作口令,防止数据被无关人员输入、删除或修改,从而保障了数据的严密性。工作界面的设置使得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和退出等常规操作能在快捷工具栏中更简单易行。多功能的查询模块可以通过患者姓名、住院号、ID号,甚至模糊查询及根据关键词查询所需要的临床资料,对此进行统计对比并生成报表。如患者年龄段统计、诊断名、手术名和麻醉统计,分别提供了一段时间内各类疾病、手术、麻醉临床资料并直接打印出来,呈报院统计室和院领导。
总之,AIMS系统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实现了《手术、麻醉管理分系统(第九章)》功能规范中的功能。对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术前准备、手术与麻醉管理、术后总结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明显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医疗质量,提高了麻醉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规范了标准化麻醉科和手术室医疗文书的书写;更合理利用资源、共享资源,为科研教学服务。同时,也为麻醉手术医生和患者之间,麻醉同行之间不受地域限制的交流给予技术保证。
AIMS虽然不十分完美,但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已能满足现代麻醉学科临床麻醉、科研和手术室管理的基本需求,深受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欢迎。随着软件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AIMS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麻醉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来自:http://www.28.com/cydz/bj/n-25175.html 本帖最后由 爱你没商量 于 2009-6-4 13:47 编辑
麻醉临床信息系统(AIMS)AIMS建设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科技的发展,临床麻醉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环境的改善,设备的更新,以及对麻醉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麻醉科对信息获取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科室主任对人员的管理需求(包括临床信息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药品及耗材管理、自动排班管理、各项费用管理等);院方管理者对手术科室的管理需求(包括手术相关科室(麻醉科、手术室、外科等)的人员绩效汇总、手术分类统计、手术过程中的药品及耗材的统计明细、费用明细、手术间及设备的使用率等);临床麻醉专家咨询需求(对于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有很好的辅助指导意义,例如人体在各种状态下的生命体征评分计算、各项功能指标的公式计算、各种药物的临床使用说明、药理学特性、计算公式以及配方、麻醉诊疗常规、麻醉分类处理、麻醉设备的使用、麻醉意外的应急处置等内容);与院方相关科室实现信息共享(无缝链接HIS、LIS、PACS等系统),减少重复作业,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等等。
DoCare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是专为麻醉科手术室开发的围手术期临床信息系统,覆盖了从提交手术申请、分配手术、术前访视、术中记录、术后恢复的全过程。手术室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存储麻醉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以交互方式收集术中麻醉相关信息,并且自动采集信息。
DoCare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图:
http://www.medicalsystem.com.cn/upload/Pro/200762259351.gifAIMS系统主要功能:
[*]麻醉医生工作站,拥有的功能包括:
术前访视:支持手术安排、患者基本信息、病程、化验、检查(包括PACS影像)、医嘱等信息浏览;提供术前访视单和麻醉计划需要录入的各种信息,术前访视单中的部分检查、检验信息可以通过接口自动获取。
术中记录:提供了术中事件、用药记录,修正从仪器采集的因为干扰失真的生命体征数据,形成麻醉记录单。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在任一手术间、办公室了解全部手术间的麻醉状态。
术后管理:可以对手术和麻醉总结,自动生成费用传递到HIS系统,打印麻醉医疗文书。可以自动形成术中医嘱,并通过HL7传递到HIS系统。
[*]手术护理信息系统,拥有的功能包括:
手术安排:手术预约安排、手术间安排、护士排班。
术后计价:可以手工或根据麻醉事件生成费用传递到HIS系统。
手术全程跟踪:对病人在手术室从进入开始到麻醉、手术间、恢复室、直到离开手术室的全程跟踪。
手术状态报告:可以连接大屏幕,显示各手术间的状态。
生成和打印手术护理医疗文书。
术前器械准备、术中、术后器械清点。
支持护士日常排班。
[*]临床手术申请预约系统,为临床科室提供手术申请功能,该系统可选。
[*]科研与科室管理系统,拥有的功能包括:
手术麻醉过程回顾:结合术前、术中、术后医疗过程文字、数据和术野视频记录回顾手术麻醉过程。
数据检索和分析:可以根据术前、术中、术后记录的文字和数据、病人自然信息等内容进行精确或模糊检索,找到需要的手术信息,进行分析。
统计查询:支持各种针对手术、麻醉的查询,支持科室、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量统计。支持对各种用药、麻醉方法、器材、设备等进行统计查询。
危重评分:支持APACHE、TISS等多种评分,并对多次评分结果进行趋势分析。
事务管理:支持人员排班、物品、器械管理。
[*]监护仪数据采集套件如下图所示,通过从监护仪、麻醉机等仪器采集数据并记录到麻醉数据库中。为了便于麻醉医生或相关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或手机发送异常警报信息。
http://www.medicalsystem.com.cn/upload/Pro/200762245404.gif
[*]患者术野影像资料记录系统
该系统安装在手术间工作站上。通过手术间高清摄像头拍摄术野的影像,通过视频图像采集卡转换成MPEG-2格式,用户可以保存视频信息,手术后选择影像片段存入DICOM服务器。可以在其它工作站浏览、回顾手术视频信息。视频信息可软压缩成MPEG-4格式。
http://www.medicalsystem.com.cn/upload/Pro/200762269367.gif
[*]数据库服务器
使用ORACLE数据库。主要存放从监护仪、麻醉机等采集的病人生命体征等数据,以及手术麻醉操作产生的业务数据。
[*]WEB服务器
用于实现麻醉专家咨询系统,并对远程用户访问提供支持。由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连接的站点数比较少,业务数据量相对不大,可以将WEB服务器程序安装在麻醉数据库服务器上。
[*]集成平台接口
系统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共享服务器模式、独立服务器同步数据模式、以及采用最新国际标准(已在解放军第301检测通过)HL7、DICOM、ICD10等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充分共享患者的医嘱、检验结果、检查结果、医学影像、等信息。
[*]远程会诊支持
为远程会诊提供麻醉过程、麻醉相关数据浏览、视频等支持。
[*]存储备份和恢复策略
提供多级灾难备份恢复机制。[*]来自:http://www.medicalsystem.com.cn/MaZui.asp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我们本期的访谈栏目,我们本期邀请到的是IBM中国开发中心SOA设计中心及医疗解决方案中心的总经理卜晓军,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跟医疗解决方案相关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4月6号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个的政策,在4月8号IBM公司召开了一个关于这个的发布会,这在时间上来看是一个很紧密的契合,但是IBM在医疗解决方案在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首先请卜总介绍一下做的一些东西
卜晓军:谢谢,谢谢这次IT168邀请IBM公司到这边来做这样的一个分享,刚才特别提到这次新医改不仅说IBM,是整个全中国每一个人都特别关心的一个政策。在这边IBM其实在医疗卫生行业,其实刚才我们在进入这个会议室之前有聊过,我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其实IBM在医疗卫生行业其实一直在做很多的工作,那么在十年前其实更多的是一些硬件和基础设施相关的一些帮助到医院,医疗卫生行业去做一些工作。
那么再回过头来看这十年在中国的发展,那么再回过头来看IBM在国外帮助到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些如何运用IT上面,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都是一个IT技术从硬件的角度这个技术慢慢的向软件、向应用如何帮助整个行业提升信息化的水平,这个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我们也看到IBM,特别是医疗卫生解决方案的试验室,我们是从大概两年前,其实已经在中国,一个是大家可能会知道的在北京跟西城区医疗卫生共同体和北大人民医院之间怎么能够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其实我们从两年前也差不多开始,从09年跟其他医院也有一些接洽,提到如何用IT技术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用信息化如何能够帮助到实现中医的一些信息化。
主持人:都是解决非常本土化的一个问题。
卜晓军:是,所以说中医是非常本土化的一项传统的瑰宝,我们如何通过IT把这种知识积累和保护下来,所以这是举的两个例子,我们在方方面面也在做不同的努力和尝试,结合这次新医改我们也发布了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成立的这么一个发布会,也有相应解决方案的介绍。
主持人:卜总刚才介绍了在医疗解决方案IBM有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在发布会上主要发布了大概是四大解决方案,比如说是一些云计算方面的,而除了这些解决方案之外,还有一些典型的案例,比如说北大人民医院等等医疗信息工程这些,现在可能需要主要谈一下在医疗行业的这些非常重要的一些足迹和历史,请您介绍一下。
卜晓军:也非常感谢对于IBM解决方案的关注,我们基本上在这次发布会上面发布了相应的四个解决方案,IBM是精挑细选的,其实我们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源自于中国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借鉴IBM在国内外的比较新的研究成果。
主持人:就是说把国内外医疗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借鉴过来。
卜晓军:是,所以这里面我正好是借着这个机会可以把我们在新闻发布会上面介绍这四个解决方案稍微做一个细致的介绍,其实第一个就是我们是建立的医院内部的信息整合的平台,我们也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英文),就是医院临床信息一体化的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我们期望是以行业的这种标准为核心去进行医院内部系统的一些定制化和改造。然后保证医院不同的系统基于行业的标准进行医疗信息,比如说我们叫做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在医院不同的部门,甚至是说在一个医院的集团内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共享,无论是给临床提供信息的支持,包括也给科研利用所积累下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共享,这个是我们第一个解决方案主要的一个精华,我们不仅仅是利用传统的从西方过来的这些信息化的一些技术,我们结合着中医的特点也进行了一些定制。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电子病历大概是一个数据信息格式的标准问题,IBM在这方面处理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有自己的数据库产品,信息医疗信息它有自己的一个复杂,格式不统一,甚至说一个人的医疗信息在明年又不一样了,有自己的特点,在医疗信息处理方面站在您的行业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有哪些特点,以及您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技术。
卜晓军:我想IBM主要在信息方面我们提供的是三个层面的工作,刚才提到的是说电子病历的系统,我会介绍电子健康档案也是非常类似三个层面的工作要做,第一个层面就是如何在信息的第一开始去进行录入变成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去实现这种相应的信息的标准化,信息格式的标准化。我们在电子病历也好,在什么也好,我们在国外的标准化组织,包括大家熟悉的(英文)这些标准化组织里面,其实IBM都有相应的代表参与和贡献到这样的国际标准化的一些工作中,类似的工作我们在中国也在这样去开展,希望能够把行业的开放的这种标准能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也是为了去打消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壁垒,这是第一步说到信息的采集的这个层面。
信息的整合也是一样,互联互通互操作,基于行业的解决方案和IBM的技术可以更好的进行互联互通,信息处理的第三个层面是说当我们这些信息都能够很好的收集下来,基于相应行业的标准又能够很好共享的同时,我们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挖掘,智能的处理,能够去更好的帮助到我们无论是在临床诊断,还是在科研方面都能够提供这种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说主要是从信息的收集、集成和信息的处理、智能化的处理这三个方面,对于刚才提到的电子病历这一块的信息进行处理。
主持人:其实在国内医疗机构从属关系很复杂,这里大家关心医疗信息标准化的问题,这是更多人需要特别关注的,关于标准化希望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卜晓军:标准化的工作,实际上在我们提到(英文)和(英文)也好,在国际上有它的标准,我们叫做(英文),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们传统的数据格式就不是说我们简单的根据医院A医院B的需求简单定制的,而是我们有一套这样的模板,而这样的文档模板不仅仅是被可能某一个地区的医院所认可,还是被整个的国家甚至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的这种医疗机构所认可的一些行业的标准,当我们信息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能够收集和存储下来之后,在为了下一步进行信息的互联互通,打消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是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伏笔,这是所谓标准化的一个好处。而且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标准,大家可以共享的。
主持人: 在IBM医疗解决方案里除了信息整合平台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在我们4月6号新的医改意见政策里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是八千五百亿的投资,更多是用于基层的医疗单位,那么您介绍一下IBM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这方面的解决方案,针对区域化的。
卜晓军:区域医疗这一块跟新医改很挂钩,结合比较紧,其实我们也发现,其实不仅在中国,其实在美国,在过去要去推进(英文)的建设,包括现在奥巴马也提出来用两百亿美元在未来几年去实现美国的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他们的共享,那么IBM其实在过去在美国已经有很好的积累,帮助美国的国家医疗网络进行互联的工作。那么我们基于这样的一些资产,结合本地的一些实际的情况,其实我们在中国的团队,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面,和中国各个地方的,包括中央的这种跟政府的信息中心,包括跟本地的合作伙伴的厂商都在区域医疗的解决方案上面做了非常多的探讨,也把国外行业解决方案拿到中国来进行一些定制化。
刚才提到新医改里面八千五百亿有很大一部分是到了基层单位,事实上大家更多的一些资金是实实在在的直接就放在了大家的提高报销的比率,就是切身利益的,那么IT信息化在这里面是一个辅助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同样跟刚才电子病历也是很类似的,我们也在推行基于健康的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解决方案能够把不同的医院,诊疗机构的信息,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收集上来。手机上来以后这是一个基础的数据,那么我们如何给到社区中心在它六位一体的功能里面,无论是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方面其实都需要基础的电子健康,每个个人的情况,个人的健康的信息。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整合点,对于区域的医疗。当我们在社区服务中心实现要去和大的医院进行转诊,如果大病转到医院的化,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就更加显得有切实的意义。
所以刚才提到的是说我们诊疗机构之间信息的共享,同时大家可能还会关注的是说我们在整个的生态系统里面,不仅有诊疗机构,我们还有跟医保,我们专业术语是叫做支付方,支付方这一块也有需要信息互联互通的地方,我们每次看病也好,或者进行体检也好,我们所用到的一些体检项目,或者说诊疗的药物,我们这次看病的诊疗的方式手段是不是在医保所涵盖的范围之内,能不能比较快的把我们相应的医保的经费能够很好的给到医院甚至给到个人,这个时候信息系统之间的互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2008年整个医保系统其实是有32%的结余的,事实上老百姓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可以保证我们医保体系和病患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我们看到在美国,甚至是在其他的西方的发达国家,把医保的这种机构纳入到IT信息化里面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我们在区域医疗这一块也做了这方面充分的考虑。
第三个部分,刚才提到的是诊疗,谈到了医保,第三个部分是政府,政府在区域医疗里面其实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政府很多决策,很多管理的方式手段通过信息化都是可以去加强的,可以很好的对当地的健康状况能够进行很好的管理甚至是预测,能够对于地方上,包括除了去医疗,包括像公共卫生方面也有很好的指导的意义,提高政府本身的服务和管理的水平。所以这是我们基于EHR的区域信息网络,区域信息化主要的内容。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了政府的角色管理,还有其他职能,它有没有推动这方面的,推动医疗信息业务这方面它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
卜晓军: 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大家知道其实在区域医疗,包括是说在跟广大老百姓直接相关的这部分就进入到社区服务这一块,其实政府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家也知道这次医改里面对于区域的医疗中心的这种建立,其实是这次医改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投资的方向。
那么政府对于是说如何去提高全民健康的水平,当然政府还有一些健康的规划等等,政府首先要去能够管理要基于一定的信息去管理,对于居民附近所管辖这部分的小区也好,社区也好,居民状况要有所了解。比如说对于年龄的组成结构,对于他们的这种有没有一些常见病、慢性病、职业病的防护,对于妇幼保健方面的一些支持,这些都是要基于一些信息才能够更好的制定出一些政策和一些甚至是说这种不仅是被动式的,甚至是主动式的一种管理,包括政策的一种制定。所以这个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当我们把这些信息能够做到很好的信息的集中化或者是信息的处理,可以帮助整个能够很好的提高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主持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决策的功效和信息的功能。
卜晓军:是。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了生态系统这一块,生态系统就有大有小,有上有下,那么在IBM区域医疗信息网络中必然涉及到很多区域,省区一些,您怎么看待比如说在一线城市,比如说北京、广东或者重庆这些一线城市的这些试点单位医疗系统的信息化的一个内容,希望您简单介绍一下。
卜晓军: 刚才提到生态系统,这个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刚才提到的是用我们诊疗的机构,包括社区医院中心,包括像医保,包括政府有监管的职能,我们如果提到IT信息化,我们IT的建设厂商,这里面其实有非常多的我们熟悉客户,熟悉当地的整个情况的,我们这样在医疗卫生方面的IT方面的合作伙伴,这都是我们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里面的一部分。IBM其实在推出自己的医疗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特别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包括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这个解决方案,这里面所提供针对于生态系统的好处是说我们提供一个是基于云计算的架构,一个基础架构,而且基于开放的标准的。当我们不同的,刚才讲到的生态系统里面的参与方进入到我们的信息集成平台的时候,都能够是用基于标准的开放的这样的一种格式和平台来进行信息的共享和文档的互操作。
那么在这个之上,我们又会看到我们本地的合作伙伴厂商,也会基于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开发他们更适合本地的,因为他们可能在本地已经做这种信息化做过好多年了,很多本来的系统已经是他们开发的,他们也可以基于我们云计算的平台,基于我们所提供一些公共的服务,能够去开发适合本地应用的一些应用出来,无论是说给区域去用的,或者是说给医保机构的应用等等,我们希望通过IBM信息的平台能够把整个生态系统很好的,就是用一个开放的行业标准去实现信息化,方向一致信息化的过程,而避免很多的这种因为信息不能共享,不能互相的交互而引起的这种其他资源的浪费。
主持人: 刚才更多谈到是区域的问题,以及生态系统方面的问题,区域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以及医疗单位从属架构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据我所知在IBM医疗解决方案当中有一个医疗协同平台,可以用这个平台来解决技术水平的不同,大家把技术共享,或者是产品,或者是一些专家技术来共享,您介绍一下医疗协同平台方面的解决方案。
卜晓军:相信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其实刚才提到了,邬伦是在医院内部的,还是区域医疗的,我们都其实在强调的是说开放的行业标准如何去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这个层面。再往下面,我们除了信息层面之外,我们在日常工作当中其实大家都是一个互相协作的关系,而这种互相协作的关系,有了信息做支撑了之后如何通过IT的手段把这种协同的水平,互相之间进行这种协作的水平能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无论是说刚才提到的医生之间的互相的协作,比如说我们会提到资历比较资深一点的医生和新进的这种医生,那么他们之间如何能够进行,我们甚至还提到技能的传递,能够进行一些知识管理的共享,这些方面其实都是我们医疗协同平台要去看到的一些内容。
那么我们刚才提到了是说像医生之间的技能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其实在现实应用当中都可以举出不同的例子来,比如说像远程医疗,当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的一些诊疗水平有不一致的情况之下,我们如何利用医疗协同平台首先一个实现下面信息的共享,同时我们能够在线,无论通过视频技术,或者通过IBM所倡导所谓的社区化的协同技术,我们能够实现不同的医生之间医疗资源的一种共享,这也是一个医疗协同平台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我们在医疗协同平台里面其实不仅有医生在这上面,我们希望病人也能够参与到这个协同平台上面,传统的是说病人只有去了医院才能够做的事情,如果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搬到网络上面的话我们就可以实现甚至是病患和我们医生之间的这种医疗协同,比如说我们当去医院做了一个相应检验之后,我们往往被告知两天以后取化验结果,如果我们用了这样的协同平台之后,他可以到网上直接下载相应的检验的结果等等,其实也是更好的去为病患服务,同时也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所以这都是我们医疗协同平台所要去做的事情。
主持人:您谈到医疗协同平台有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协同,这是两方面的角色,还有其他角色参与到这个协同平台上来吗?
卜晓军: 如果是大家在4月8号看到协同平台,我们其实做了一个演示,这个演示里面主要是针对于医生的,我们除了医生、病患,其实我们还做了一个针对医院管理者的协同,当我们一个医院的管理者在平常所看到各种管理信息来自于不同的部门,有些是利用打报告的方式送上来的,很多管理的决定是基于不够完整的信息所做出来的,而我们的医疗协同平台,不仅把医生、病患放到这个医疗协同平台上面,对于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基于医疗协同平台看到日常的医院运作的一些状况,可以实时看到每天挂号量的情况,以及历史挂号量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到分不同科室的情况,以及每个病患挂了号之后真正被就诊,真正的等待时间是有多少,这直接关系到个人体验的问题,当这些信息如果以前只是支离破碎的信息,甚至这些信息都没有的话很难帮助到医院的管理层做一个很及时的一个管理的决策。
当我们把这个信息通过医疗协同的平台,把这些信息能够很好的共享,通过不同的角色能够呈现出来的时候,那我们的医院的管理者就可以基于这样的医疗协同平台很好的能够看到这个医院所关心的,一些关键绩效的内容,同时针对关键的绩效能够进行一些相应的管理决定。比如说能够根据每个病人他从挂了号开始到真正就诊中间的诊断的时间,来能很好的去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比如说当我们的医院的管理者针对于不同的病人的某一类疾病诊疗的情况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帮他能够看到每个病患针对某一类别的疾病他的诊疗费用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和情况,能够很好的进行所谓的无论是说过渡医疗,或者是说针对于我们又叫做临床路径等等这方面拿到一些基础的信息进行管理,这都是在医疗协同平台上面针对于医生、病患,还有管理者之间能够去进行协同的一些例子。
主持人: 那就是说这个平台上管理者参与是解决医疗机构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在协同平台上必须要借助一些有解决方案,有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据一般人所知,IBM的协同平台(英文)算一个,就是说在医疗协同平台上涉及到的软件有哪些,您介绍一下,软件和技术方面。
卜晓军:我相信这也是很好的问题,您对IBM的软件还是蛮了解的,我这边可能也要讲一下,IBM在软件方面,其实今天我们讲的是行业解决方案,其实在背后我们是有五大软件品牌在做支撑的,包括我们的(英文),(英文)和(英文),我们叫品牌,每个软件品牌其实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方向,而我这边会要特别提到的是在我们行业解决方案里面,我们一定是跨IBM产品线的。
所以我刚才提到的是说在医疗协同平台它一样是跨IBM的解决方案的,但是会被用到比较多的是跟我们(英文)协同相关的一些技术,比如说门户的技术,比如说即时消息的技术,比如说像社区管理的技术,包括我们如何进行用户界面方面集成的一些技术都是在跟(英文)相关的,如果涉及到后面不同应用的集成,涉及到不同数据的集成,这个时候IBM其他的品牌都是会被用到的,包括如果对这个平台进行监控的话(英文)这个产品也会被使用到的。如果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推荐使用IBM(英文)相应的软件开发的平台。所以刚才提到的我们发布四个软件解决方案,其实都是跨IBM的相应后面的软件品牌的一个解决方案。
主持人: 就是说在这四大解决方案下面产品提供是交叉进行的,刚才我们在谈医疗网络的时候您提到一个云计算,云计算也是4月8号发布会发布一个比较主要的一大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而且云计算也是业内比较热点的问题,您谈一下云计算这个解决方案。
卜晓军:这从我个人来讲也是非常有兴趣要介绍的一个话题,从云计算来讲,我们先讲云计算,云计算其实它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是逐渐的被大家所意识到它对于IT,无论是产业链或者是技术的重要性,这里面跟云计算相关联的还有一系列我们的相关的一些技术,或者是业务模式,比如说(英文),我们叫SaaS,比如说像Web2.0技术在(英文)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希望把这些技术能够拿到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里面有到的部分,我举几个例子,如果我们说基于(英文)的技术要去实现软件即时服务很好的模式的话,我们要用(英文)的方式,那么我们举一个例子在区域医疗这里,我们在区域医疗IT建设过程中很多的无论是地方,或者是说本地的集成商,软件合作伙伴他们在提到解决方案时候可能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说,我要选一些什么样的数据库,我要用什么样的硬件,用什么样的编程模式来开发这样的应用,可是对于IBM来讲我们发现其实最终的价值不是说它底层的数据库,而是在于它上面所提供数据和信息,也不在于它底层的服务器,而在于说它所提供出来的服务,业务服务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用(英文)观念来去看我们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关注在业务层面去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给到我们的生态系统,我们的诊疗机构它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比如说我们的社区中心需要相应的转诊服务,大的医院需要相应的挂号服务,他们可能在需要相应的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的这种服务,它可能需要把电子健康档案或者是某一次诊疗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医保机构进行医保核对的这种服务。所有这些提到的其实都是一些服务,包括是说我们政府在进行基本的信息的做决策过程当中他也希望得到一种服务,他会关心某一类的人群在这个地区发生某一类的疾病,他发生的概率甚至可以去和整个中国甚至和国际的指标进行对比,这些都是希望提供的一种服务。
当我们把这种服务提供出来之后,给到我们相应的生态系统里面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关注在他的价值,而去更少的是说提供讲到下面的是说我到底用什么样的数据库,用什么样的服务器,而更多把这个层面关注到业务层面,这个和我们当初在提到SOA也是非常类似的,我们说SOA面向对象的服务体系架构,更多的它是把我们的IT建设关注在上面的提供服务,而且是业务服务,通过业务流程寻找关心业务服务是什么,最后把它进行动态的组装,实现基于灵活架构的体系建构。我们如何把底层的技术把它放到更多从业务层面去考虑,我们所关心上面(英文)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基于这样的服务我们本地和这里面像刚才讲到的诊疗机构,医保、政府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服务,我们本地的合作伙伴它也可以完全基于所提供出来的云计算的平台上面提供出来的础服务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来适应当地情况的应用,所以这是我们在看到所谓的云计算的这种好处。当然这里面有可能会有业务模式的创新,包括我们有支付者,有医保的机构,有诊疗的机构,大家对于业务模式也可以基于云计算,进行一些创新这方面的探讨。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更多的是云计算方面,其实云计算也是分区域的,医疗内部云,医疗机构之间的云,这部分有特殊的吗?
卜晓军:如果您看到我们4月8号的发布会上面的那一页的介绍,其实那里面已经提到了,我们把云其实是分为不同层级的云,比如说我们在去建设一个比较大的省份的一个省份的区域医疗中心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也会用一种云的观念来去看这个信息的建设。无论是说我们是基于某一些县市级别的云,以及到整个省的级别的云,我们都可以来去建立云计算的模式,当不同的云计算进行互操作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角色,像医疗机构之间的这种云,包括医保,包括我们政府的管理职能上面所涉及到的不同应用,他所关心的服务可能是不一样的,他可能有不同的职能的云,不同的云进行基于服务的互操作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它是基于行业的一种标准,无论是说从IT技术的行业标准,还是说基于行业的,比如说刚才提到的跟医疗卫生,像(英文),像互操作的标准,或者是说我们在医保里面,我们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叫(英文)的标准,在中国可能都会有这方面的一些标准化的定制,但是我们都看到我们的卫生部信息中心其实在做非常多的这方面的努力,也在相应的议事日程上面要去推行这种标准化。当我们云计算的模式和标准化能够去开放式的标准化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真正能够实现我们不同的地区之间的这种资源的共享,不仅是下面计算的资源,而使上面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
主持人:是这样,比如说云计算平台,还有提到后台架构是SOA架构,前端的应用有SaaS应用,以及IBM五大产品交叉服务,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必须与行业逻辑相结合,而医疗业务又非常的复杂,我们聊到的除了解决服务这样一个角色,那么我们有没有主动引导,甚至来主动提出对这个业务新的医疗业务逻辑这方面的内容,希望您介绍一下。
卜晓军: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多的IT建设者其实都要去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是说利用现在的IT技术仅仅去实现现在的管理模式,还是利用现在的IT技术支持业务模式的创新,这是一个角色的转变,所以当我们把这种角色转变纳入进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IT建设就应该不再是一个这种属于一个成熟的位置,应该更多的参与到,比如说医院里面的信息中心,包括政府里面我们看到的卫生部门下面也有信息中心,其实都在推动这个信息化的过程,但是这些机构信息中心也好,信息科也好,如何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无论是医院或者是医改的决策层当中去,这是您问题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说我们今天看IBM的解决方案,不仅仅在医疗卫生,在其他行业的话,我们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说我们希望真正打造在这一个行业里面的CIO,我们说到的CIO不仅仅是说拿到项目去做项目的一个CIO,我们希望是利用IT的能力,有IT的愿景和业务的领导者一起共同去看如何利用IT的技术去变革性的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
主持人: 那就是把CIO以及信息部门的角色从被动转化成为主动。
卜晓军:是,另外当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原来的信息化,不能够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能力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当我们发现用新的IT技术可以实现了更好的业务管理能力的时候,一定可以去推动相应的管理方式,医疗业务方式的一个变革。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我们以医院举例子,当我们医院里面,当我们发现比如说我们在跟中医院在交流的时候,过去八到十年的主要的医嘱都是用手写的方式,而且格式都是比较不一样的,而且要从这样的信息里面抽取出来一些有用的信息,要通过IT信息化方法处理的话是非常复杂的,当我们没有意识到用IT去帮助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会觉得会非常困难的,当我们发现用IT技术能够把过去的八到十年的信息,基于业界CIO的方式能够进行相应格式的信息的处理,同时也利用IBM过去十年把相应的医嘱进行语义化的分析,进行标准化,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这些信息的价值,能够去帮助医院看到,原来中医过去我们叫智慧财产,知识产权方面的东西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来去支持临床,支持科研。这个时候它的管理就会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持人:是这样的,刚才我们谈到了更多的是医疗解决方案,而且特别是站在您的角度来看,IT、IT技术以及信息部门甚至CIO在这个行业解决方案中角色的转变不只是单方面的,从IBM厂商的角度来看,请您谈一下跟其他兄弟部门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方面的变革。
卜晓军: IBM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按照业务的部门我们分为不同的方向,现在我们解决方案中心,我们现在的医疗卫生行业解决中心,是在相对的解决方案的一个研发部门,实际上我们相对应的,我们在IBM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团队里面,是有不同的部门大家在协同工作的。包括我们的充在前面的对业务更加了解的,我们认为这个叫全球业务咨询服务部门,包括跟我们全球技术服务部门。我们都会有相应的合作,包括我们在跟后面的无论是刚才讲到的中国开发中心,我们有五千名的工程师他们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面有他们技术很强的部分,我们如何整合到医疗卫生这个能力里面,包括我们在和我们的研究院,IBM中国研究院在利用他们过去十多年,甚至是全球研究能力,把这部分的技术用到医疗卫生的解决方案里面。我们在业务咨询方面和中大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这个方面的协同,都是部门之间不同的协同,把IBM最高的价值带到客户那边去,这是我们在IBM内部做的一个资源整合的工作。
主持人:最终的一个目的还是为行业服务。
卜晓军:对,最终我们希望是为了整个的行业,为了这次医改,为了医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所以做了一些努力。
主持人: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智慧医疗,还有信息引导智慧共同铸造医疗未来,最后站在IBM的角度谈一下医疗信息化以及医疗本身业务的未来。
卜晓军:.第一个问题,我这边会给出一个我们IBM这边所希望看到的一个医院,就是医疗信息化的愿景,对于医疗整个业务的未来我觉得我们可以共同的去畅想一下,就是说在未来在信息化的支撑之下可以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愿景,对于医疗的信息化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说能够利用IBM在信息化上面的一些技术,当然我们也会协同在邬伦是国内外的各种厂商一起能够贡献到这个中国这次新医改里面,第一,能够实现信息基于相应标准的,开放标准的这种信息化的收集,这是第一步。信息化的收集第一步之后,我们如何能够帮助这些信息能够真正的打破信息,所谓的信息不能够互联互通和不能共享的壁垒,去把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的这种问题能够帮他去解决,无论是在医院之内,还是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还是说在我们的区域医疗不同的诊疗机构、医保、政府不同的部门之间,能够去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通过基于互联互通的行业解决方案,就是行业标准的解决方案能够打消这种信息的壁垒。
在我们实现了信息标准化,基于标准化收集采集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之后,我们如何再去利用数据多维分析,去发现信息背后的一些价值,去给我们的决策者、管理层、政府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好的一个管理决策。这是我们所能看得到信息化要走的三个步骤。要走到最后一个步骤,那需要前面的两个步骤的一个支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借助IBM过去的,特别是在国外几十年医疗卫生的经验,包括IBM在中国我们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能力的协同,能够把IBM最大的价值联合本地的像合作伙伴和政府一起能够去实现信息的三步骤。所以这个是我所提到的医疗信息化。
如果利用医疗信息化再去畅想一下,医疗业务的未来的话,其实我们能够看到最终受益的会是谁,我们希望每一方都能在这里面受益,比如说对政府来讲,我们能够看到是说真正实现全民的健康,老百姓实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去医院的时候有很好的分层级的这种诊疗的方式和手段,老百姓可以得到根据自己病患的不同,得到相应及时基本的医疗的保障。对于医院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医院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利用这种信息化的技术,能够去更好的支持包括临床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科研,利用我们所收集上来的这些信息能够很好的帮助中国,不仅做好临床,而且把科研水平也能迈上一个台阶,提高一个层次。对于医保部门来讲,也希望利用这种信息的透明化、信息的共享,帮助医保能够更好的把老百姓的钱,因为医保,包括政府,包括个人的去做了一定相应的支付进行重新的分配,能够提供更加的准确及时的信息给到医保的机构,能够更好的把医保资金花到老百姓真正所需要的地方去,而且是能够透明公正公平的分配出去,所以我们能够看得到,我们对于新的医疗业务模式来看的话,对于不同的部分我们希望是说最后都能够实现它的业务价值。
主持人:就是说医疗业务本身这个未来的发展又带动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而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医疗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状态。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跟您的沟通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到来,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
来自:http://cio.it168.com/focus/200904/SmartHeal/index.htm 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简介: 手术、麻醉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外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手术的好与坏直接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病人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医疗监视辅助仪器设备在手术过程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医生能及时得到病人的生命参数,并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 海泰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将手术室内的各种设备(如呼吸机、麻醉机、输液泵、注射泵、血液气体分析仪器、血氧监测器)与医院内部其他信息系统的病历数据、检验检查数据、影像数据等进行整合,为手术麻醉人员提供帮助,使手术麻醉人员能够及时、严密的监护并做出最正确最及时的处置。 海泰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旨在建立一套适合国内各医院应用的,技术领先的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术麻醉科室提供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实现手术麻醉科室的现代化管理,从而实现手术麻醉过程中的无纸化,减少医护人员手工书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医疗成本。 功能特点:
[*]整合手术室与麻醉科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量,系统自动统计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业绩考评管理;[*]全程自动记录手术及麻醉过程,自动绘制麻醉记录单,全面采集麻醉机、监护仪、呼吸机设备的数据,支持多厂家多型号设备的采集,麻醉医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采集频率;[*]自动生成麻醉和护理医疗文书;[*]完善的手术过程管理,详细记录术中事件及用药记录;[*]与电子病历、HIS、LIS、PACS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在手术室里就可以随时调阅手术病人的检验数据、影像数据、既往病史等资料,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手术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系统全程记录各种突变,可以事后重现临床各种数据变化,避免医疗起诉举证困难的情况;[*]术后复苏病人监控,保证病人安全离开手术室;[*]完善的麻醉药品、试剂和耗材的管理,减少管理低效导致的浪费;[*]辅助完成术前、术中、术后器械清点;[*]保存大量临床手术与麻醉数据,方便诊疗、科研及教学;[*]辅助科室管理,提供多种统计分析报表。http://www.haitaiinc.com/news_photo/2006110901.jpg (2)目前AIMS的数据自动采集间隔时间还是手工设定的,如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剧烈变化超过某设定值时系统能够自发启动密集采集等程序则更有临床意义,因为此刻正是麻醉医生最为繁忙的时候。
问题:
1.那些数据可以说明患者病情不稳定或者剧烈变化?
计算机系统只有获得这些数据之后才能进行自动的采集间隔设定
2.超过某设定值系统能动自动进行密集:
这个最容易实现,只需要在系统中设定相应的数值就可以。 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做这个得花多少钱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