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发表于 2015-9-24 06:18:51

呼吸机操作,从零开始

呼吸机的使用对你我并不陌生,可是对于摆弄呼吸机的菜鸟来说,那个频频报警的家伙并不那么友善,有时会突然给我们来个下马威,有时候作为ICU老鸟的你遇到某个头痛的报警,回过头来从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上也许会找到答案,不是吗?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一)呼吸机的切换方式

  1、压力切换--定压型呼吸机

  2、容量切换--定容型呼吸机

  3、时间切换

  4、流速切换

  5、两种以上切换方式的结合

  (容量+压力切换)

  (二)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

  特点:无论患者自主呼吸如何,呼吸机总是按预先设置的频率,潮气量(压力),进行规律的通气,适用于自主呼吸消失或很微弱的患者,应用于自主呼吸较强患者,则很难达到自主呼吸的协调。

  间歇指令通气(IMV)

  2、辅助通气

  它与控制通气不同的是,机械通气的启动由患者自发吸气来触发。因而通气频率决定于患者的自主呼吸,潮气量则决定于预先设置的容积(或压力)的大小。对于自主呼吸频率稳定的患者,应尽量采用辅助通气而避免采用控制通气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3、辅助/控制通气

  是一种较先进的通气模式。它与单纯辅助通气不同的是,当自主呼吸频率过慢时,每分通气量小于设定量时,呼吸机本身可检知,并自动的控制通气方式来补充,以防止通气不足的发生。

  4、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在单位时间内既有机械通气,又有自主呼吸。IMV是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SIMV是辅助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当设定的呼吸频率>16次/分时,可达到辅助/制通气的效果。

  优点:

  ①不需要大量的镇静剂

  ②可减少因通气过度而发生碱中毒的机会

  ③长期通气治疗可防止呼吸机萎缩的发生,有利于脱离机械通气

  ④降低平均气道压,减少机械通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缺点:

  ①对患者增加通气的要求反应不良,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②增加患者呼吸机消耗,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5、压力支持通气(PSV)

  该通气模式比其他辅助通气模式更接近生理状态。患者每次自发吸气,都自动接受预先设置的一定的压力支持。

  6、SIMV加PSV

  二种模式叠加在一起,使SIMV中的自主呼吸变成了PSV方式,从而避免呼吸机疲劳的发生。

  7、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

呼吸机的连接

  1、无创通气连接

  ①口鼻罩

  ②鼻罩

  注意面罩的密闭

  2、有创通气连接

  ①气管插管

  ②气管切开插管

  注意气囊充气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选择

  益处:

  ①维持适当的通气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换功能

  ③减少呼吸功的消耗

  1、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

  2、因镇静剂、中毒导致了呼吸衰竭

  3、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衰

  4、ARDS或其他原因肺水肿及肺炎,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呼吸衰竭

  5、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

  6、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治疗

  对于轻、中度,神志清醒,呼吸频率<35次/分,能配合面罩通气者,给予无创通气。

  对中、重度,神志不清,呼吸频率>35次/分,张口呼吸,不能配合面罩通气者,给予有创通气,先行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作者:Tony Ge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吸机操作,从零开始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