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椎管内和区域阻滞麻醉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椎管内和区域阻滞麻醉现状调查报告(一) 为了客观了解中国区域麻醉的现状, 我们依托新青年麻醉论坛及问卷网平台,进行了30天的网络投票调查。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的区域麻醉的调查还没有。全国范围内调查可以提供数据用以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临床实践。调查结果也用于评估教学质量,区域麻醉的发展。 本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可以客观反映中国区域麻醉的发展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比较和评价中国区域麻醉的基准。共有6589 人次阅读调查问卷。收到完整调查问卷2654份。 回复率40%。其中来自移动中端2583份,电脑中端71份。为了确保投票的准确性,我们限定每个IP只能投票一次。 受试者比较平分布全国各地。其中广东9.5%,上海8.67%,天津6.63%,四川6.07%,江苏5.09%,山东4.67%,河南4.52%,浙江4.41%,山西4.07%,河北3.81%,北京3.62%,湖南3.39%,辽宁2.71%,湖北2.56%,山西2.26%,黑龙江2.26%,23.69%,2.07%,,福建 2.07%,余23.69%为其余省份之和。 受试者所在的医院:一级医院占7%,级医院占46%,三级医院占47% ; 受试者中主任医师占 5.73%,副主任医师占17.48%,主治医师占40.02& 住院医师占36.77%;对于手外伤、前臂、下肢等肢体远端手术,在周围神经阻滞无禁忌的时候首选的麻醉方法: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90.62%,全身麻醉6.71%,局部浸润麻醉2.68%;
在实施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时习惯应用的技术:体表定位盲探穿刺68.2%, 神经刺激器引导12.28%,超声引导穿刺 12.85%, 神经刺激器超声双重引导 6.67%;
如果病人有区域麻醉适应症,而麻醉医生不提供的原因是: 担心神经损伤和其他并发症41.41%, 成功率太低 24%, 病人不愿意23.74%,没有时间准备10.85%; 受试者中:61.53%没有接受过周围神经阻滞培训,38.47%接受过周围神经阻滞培训; 受试者中把周围神经置管技术用于术后镇痛: 没做过 74.64%,偶尔20.27%,经常 5.09%; 受试者中:79.54%科室没有常规配备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 外周神经阻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症广,禁忌症较少,减少医疗费用,增强术后镇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求及副作用少等优点。目前用于临床的神经定位方法主要有解剖标志或神经附近的动脉搏动定位、神经刺器激 定位以及超声定位。 单纯解剖标志或神经附近的动脉搏动定位,需要病人合作,针刺异感可导致病人不适,可能发生神经损伤,阻滞效能较低下、安全性较差。神经刺激器定位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神经损伤的并发症。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直接看到神经,或者通过相邻结构识别神 经,定位准确,阻滞绝对成功率更高、阻滞起效时间更短、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尽管调查者多来源与中国相对开放地区,但是在中国大多数麻醉医生依然使用单纯解剖标志或神经附近的动脉搏动定位做外周神经阻断。尽管全国各地麻醉机构都在不停地办神经阻滞的训练班,仍然有大部分的麻醉医生没有接受过培训。 局麻药中毒是可能致命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对其恐惧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救治药物。动物和临床资料证明脂肪乳剂对于局麻药中毒导致心跳骤停有较好的疗效。根据现有的数据,在任何进行区域麻醉的地方,都必须备有脂肪乳剂。中国大部分的医院多没有备有脂肪乳剂。 这项调查结果表明有必要实施全国区域麻醉教育计划来培训区域麻醉技术和提高麻醉医生知识。各医院应该配备基本的区域麻醉工具(神经刺激器,超声,脂肪乳剂)来提高病人的安全。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医学院麻醉副教授 黄建宏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高 欢
本帖最后由 高大麻 于 2016-2-22 22:04 编辑
中国椎管内和区域阻滞麻醉现状调查报告(二)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医学院麻醉副教授黄建宏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高欢
由于椎管内麻醉几乎能应用于颈部及其以下的所有手术,而且相对与全身麻醉对麻醉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在中国建国初期至90年代椎管内麻醉占据了临床麻醉的主要地位。为了了解现阶段中国椎管内麻醉状况,我们依托新青年麻醉论坛及问卷网平台,进行了30天的网络投票调查。
本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可以客观反映中国区域麻醉的发展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比较和评价中国区域麻醉的基准。共有6589 人次阅读调查问卷。收到完整调查问卷2654份。 回复率40%。其中来自移动中端2583份,电脑中端71份。为了确保投票的准确性,我们限定每个IP只能投票一次。
受试者比较平分布全国各地。其中广东9.5%,上海8.67%,天津6.63%,四川6.07%,江苏5.09%,山东4.67%,河南4.52%,浙江4.41%,山西4.07%,河北3.81%,北京3.62%,湖南3.39%,辽宁2.71%,湖北2.56%,山西2.26%,黑龙江2.26%,23.69%,2.07%,,福建 2.07%,余23.69%为其余省份之和。调查结果见下表
Q1 您所在的医院是? 回复情况
一级 7.05%
二级 46.01%
三级 46.95%
Q2 您的职称是? 回复情况
住院医师 36.77%
主治医师 40.02%
副主任医师 17.48%
主任医师 5.73%
Q3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您习惯患者的体位及入路方法是? 回复情况
侧卧位正中入路 83.95%
侧卧位旁正中入路 15.11%
坐位正中入路 0.87%
坐位旁正中入路 0.08%
Q4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您习惯选择的间隙是? 回复情况
L2-3 30.67%
L3-4 67.52%
L4-5 1.77%
L5-S1 0.04%
Q5 腰硬联合麻醉时您习惯选择的腰穿针型号是? 回复情况
22号 40.50%
24号 24.83%
25号 23.10%
27号 11.57%
Q6 腰硬联合麻醉时您习惯选择的腰麻药是? 回复情况
布比卡因 70.65%
罗哌卡因 28.07%
利多卡因 1.28%
Q7 腰硬联合麻醉时您习惯选择的腰麻药比重是? 回复情况
低比重 6.74%
等比重 48.12%
高比重 45.14%
Q8 腰硬联合麻醉时您是否习惯常规加入阿片类药物? 回复情况
否 94.50%
是加入芬太尼 2.64%
是加入舒芬太尼 2.86%
Q9 腰硬联合麻醉时腰麻注药前您是否常规扩容? 回复情况
从不扩容 4.26%
所有患者都常规扩容 32.22%
选择性扩容(比如剖宫产,禁食时间较长患者) 63.53%
Q10 腰硬联合麻醉时腰麻注药前您扩容的液体量是多少? 回复情况
从不扩容 4.71%
晶体液500ml 62.09%
晶体液1000ml 7.16%
胶体液500ml 25.62%
胶体液1000ml 0.41%
Q11 硬脊膜外腔穿刺时,您常使用哪种方法判断针尖到达硬脊膜外腔? 回复情况
阻力消失法(注入空气) 48.87%
阻力消失法(观察压缩气泡) 44.31%
悬滴法 6.82%
Q12 硬脊膜外麻醉时是否常规使用试验剂量? 回复情况
否 3.43%
是1.5%利多卡因3ml 83.35%
是1.5%利多卡因3ml加入含有1/20万的肾上腺素 4.71%
其他药物试验 8.52%
Q13 您认为临床工作中遇到神经根损伤并发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回复情况
药物因素 13.30%
穿刺损伤 86.70%
Q14 硬脊膜外腔麻醉时打穿后头痛您的治疗方法是? 回复情况
保守期待疗法(包括卧床、静脉口服镇痛药物) 61.91%
打穿后即刻血补丁 4.45%
头痛发生后血补丁 2.07%
硬脊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胶体液 31.57%
Q15 硬脊膜外腔麻醉时打穿后头痛,如果用血补丁您使用血液的量是? 回复情况
不用血补丁 66.99%
10ml 18.24%
15ml 8.29%
20ml 6.48%
Q16 您所在科室椎管内麻醉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包括硬全联合麻醉)? 回复情况
10.00% 9.12%
20-30% 21.18%
31-50% 28.15%
51%以上 41.56%
Q17 临床工作中您实施硬脊膜外麻醉的血小板最低限度是? 回复情况
100╳10 9次方/L 以上 18.69%
70╳10 9次方/L 以上 42.43%
50╳10 9次方/L 以上 11.34%
血小板只做参考要根据病史、出凝血时间、体检和临床体征来综合判断 27.54%
Q18 您在临床工作中是否遇到过硬膜外血肿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在自己所管理患者的身上)? 回复情况
没有 97.40%
有 2.60%
Q19 您所在的科室是否常规配备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 回复情况
有 20.46%
没有 79.54%
Q20 对于手外伤、前臂、下肢等肢体远端手术,在周围神经阻滞无禁忌的时候您首选的麻醉方法是? 回复情况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90.62%
全身麻醉 6.71%
局部浸润麻醉 2.68%
Q21 如果行硬脊膜外腔麻醉您是否常规使用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回复情况
是(经常) 33.53%
是(偶尔) 43.26%
否(从不) 23.21%
2014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布41部临床共识与指南,在《产科麻醉指南》、《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等共识与指南中详细介绍了椎管内麻醉、镇痛的操作规范。从调查结果看很多回复也和指南共识观点相同。这些指南和共识对于规范椎管内操作实施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椎管内麻醉在中国广泛使用。多于50%手术是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的,单位占受试者的41.6%。只要无禁忌症,肢体远端手术,90%选择椎管内麻醉或者神经阻滞。
在椎管内麻醉技术操作、用药及并发症处理方面,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穿刺体位中国麻醉医生(99%)多选用侧卧位,而美国麻醉医生多选用坐位。美国麻醉医生认为坐位比侧卧位更容易确定解剖中线的位置,尤其在肥胖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在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时美国麻醉医生常加入肾上腺素以此来判断导管是否误入血管,而中国多数麻醉医生却无此习惯,只有4.71%受试者使用加肾上腺素的试验剂。
有使用局麻药的地方就应该常规配备脂肪乳剂。然而80%的受试者回答他们没有配备脂肪乳剂。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是常见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治疗上美国麻醉大夫多推荐“硬脊膜外血补丁疗法”,而中国多数麻醉医生对此项技术基本不用(67%)。尽管在中国《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中也提到了相关操作细则,但担心“硬脊膜外血补丁疗法”会引起注射部位硬膜外粘连可能是中国麻醉大夫不愿选择的重要原因。
硬膜外血肿是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2.6%受试者回答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硬膜外血肿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在自己所管理患者的身上)。虽然这个数据不代表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然而却说明了硬膜外血肿并不是罕见的并发症。
中国麻醉医生对病人术后镇痛重视不够。在术后椎管内镇痛技术上国内麻醉医生应用也相对较少。腰麻药物中很少麻醉医生加亚片药物用于病人术后镇痛。硬膜外麻醉后很少麻醉医生会继续使用硬膜外管为病人提供术后镇痛。
在一二三级医院交叉表中发现,椎管内麻醉在二三级医院所占比例较高。在三级医院所占比重较低。在规培只有三级医院有资格的情况下,椎管内麻醉的数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
椎管麻醉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是应用椎管內麻醉的大国。然而调查也显示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试验剂没有肾上腺素,无常规配备脂肪乳剂。此调查可以帮助大家对椎管麻醉的再认识。也有助于改善提高。
YW2580502 发表于 2016-3-4 1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好的报告!学习了!
感谢参与。同时也欢迎继续参与新青年的其他调查活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