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 发表于 2016-7-28 23:22:21

刷爆医疗圈的小麻花——麻醉医生夜班缩影

这两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的朋友圈被一组图片刷屏:


      一台彻夜未眠的大型急诊结束后,手术间还没来得及做彻底清扫,周日晨交班的麻醉医生一进手术间就看到了这样让人感动又心疼的场景:
      本应下夜班的麻醉医生已经累趴在凳子上睡去。
      悄悄问了同时值班的同事才知道,她睡着前,只是给大家们淡淡的说了一声:你们先回,我坐下歇会儿收拾了手术间就走。



      图中主人公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室最普通的一名住院医生,每天负责各种手术的麻醉工作,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周六是她值夜班,下午5点半她按时来到手术室,和白班医生交接完工作,了解到一名74岁的心衰患者需要进行开胸急诊冠脉搭桥手术。该患者有长期服用抗凝剂病史,但因生命体征危急,不得不在未停用抗凝剂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手术抢救。夜里11点,搭桥工作完成,患者心跳恢复,医生放置了主动脉球囊反搏以更好地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支持。



      可就在此时,患者出现了严重渗血,血压一直在往下降。我们的主人公和上级陈亚丽教授、谭敬主治医师一起迅速为患者开通了多条静脉通路,在给予升压药物支持的同时,快速为病人补充各种成分的血制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液体流速不够快,她就用注射器和三通阀一管一管给患者快速补充。已经凌晨4点了,这个手术间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抢救,从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到手术台下的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都在尽一切努力挽救病人,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



      天渐渐亮了,经过一整夜未合眼的抢救,患者终于在上午9点平安结束手术,送入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的苏醒和恢复。而这个时候,故事主人公终于算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虽然这时应该尽快整理完麻醉监护设备和麻醉药品,下夜班回家,可是她真的、真的已经累到极限,只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再慢慢收拾室内。      她说:“只要病人出室了,安全了,别的对于我们麻醉医生来说都是小事。”后来她告诉我们,虽然那个睡觉姿势看起来很不舒服,但是自己睡得特别踏实。



      那天晚上并不是只有这一台危急手术,同时还有多台大型急诊在其他手术间有序进行着: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神经外科脑出血开颅手术、胃肠外科的脏器穿孔修补术、产科剖宫产等等,各位麻醉手术部值班的兄弟姐妹们也是一夜没有休息。小麻花告诉我们,不仅值班时特别忙,平日里的正常平诊手术也都是在紧凑的衔接中一台接着一台。麻醉手术部的各位小伙伴的手机都是保持24小时畅通,只要手术间有任何急救状况,都会来帮忙。      在常人眼里,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然而在真正的工作中,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简单。美国一位麻醉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我收的费用和我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后看着病人,不要让他因为可能的意外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时能够顺利醒来。”每一台手术从开始到结束,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他们紧张。他们进手术室习惯性会把心电监护的声音调节到最大,因为只有听到病人规律而有力的心跳,他们才能踏实去做麻醉。       常常听到他们的一句话:病人心跳快时,我比他的心跳还快,病人心跳慢时,我心跳更快,只有患者安全,我们才安心。

结语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这样高强度的夜班和急诊,只是太多值班中的一个缩影;这样连续十几个小时抢救病人,可以称得上是家常便饭。然而太多太多的感动瞬间却被掩藏在了手术室,并不被广大的患者和家属朋友所知。真心希望未来医患之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行医路上,是他们时刻在践行者救死扶伤的使命,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主人公: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袁慧,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201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硕士,2011年7月工作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至今。

作者:袁慧徐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西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刷爆医疗圈的小麻花——麻醉医生夜班缩影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