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麻醉学者在权威杂志(欧洲心脏病杂志,影响因子15.06)上发表重要临床论著
我国麻醉学者在权威杂志(欧洲心脏病杂志,影响因子15.06)上发表重要临床论著。 这是少有的临床研究结合信号通路机制及详实的线粒体损伤与保护研究。详细讨论了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发挥保护作用的条件及可能机制。(信息出自西南医院麻醉科微信)恭喜发表科研型高质量论文,反对纯经验性的论文! 网上没有下载的全文,请问能帮助上传PDF格式全文吗?谢谢! 香港大学麻醉科的夏正远教授发来贺电:祝贺武庆平教授,王婷婷副教授,陈志强博士研究论文于2月18日吉利之日在线发表。作者己付费open access, 同事们可自由下载论文包括supplementary data(左侧)。这是继2015年10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发表两篇关于远端缺血预处理Negative 临床效果之后,首篇较高质量的系统探讨远端缺血预处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条件及可能机制的临床结合机理研究的,由中国学者中国单位自主完成的论文,是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贡献!值得庆贺! 本研究是继2015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RIPC对成人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心肌保护作用无效后,首次报道了RIPC可减轻行体外循环麻醉下法四根治术的患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改善患儿短期临床预后,并首次发现STAT3与STAT5的共同激活介导了RIPC对法四患儿的心肌保护。该研究为临床上法四患儿体外循环下心肌保护及改善预后提供重要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有没有谁有原文啊?想阅读一下。谢谢 香港夏正远教授授权提供原文
页:
[1]